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论语 > 子路篇第十三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子路篇第十三

 热门推荐: 在云端 请回答火影 海贼之天赋系统 神级剑魂系统 火影之最强震遁 火影之最强卡卡西 全球黑帮花名册 人在美漫,开局枪斗术 白夜行 基督山伯爵 冰与火之歌 神秘岛
    本篇共三十章,所记内容集中在治政与道德两个方面,与以上颜渊篇似有一定的承接关系。在治政方面,本篇所录更为广泛,从远大的政治目标,到具体的行政环节,孔子皆有所论。在道德品行方面,孔子对不少似是而非的人格表现形态作了辨析。孔子的人格理想具有确定的内涵,因此,他反对用“乡人皆好之”这样简单多数的民意测试为衡量标准。完美的人格应是既能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又能与社会群体融洽相处;完美的人格应是既能持守大节,又能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出现于本篇的“泰”与“骄”,“和”与“同”,“中行”与“狂狷”等对立概念,就充分反映出孔子在人格问题上追求完美的思考特征,这也是中庸原则在道德层面的具体体现。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译文

    子路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做在百姓之前,然后使百姓努力劳作。”子路请求再多讲一些。孔子说:“永远不要倦怠。”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1,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注释

    1赦:宽免。

    译文

    仲弓任季氏家宰,问孔子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先使办事人员各任其事,原谅别人的小过失,举用优秀人才。”

    仲弓问:“怎样能识别优秀人才而举用他呢”孔子说:“举用你所了解的人才。那些你不了解的人才,别人会舍弃不举用吗”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1,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2”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注释

    1卫君:指卫出公蒯辄。

    2正名:辨正名分,使名实相符。

    3阙如:存疑不言。

    译文

    子路说:“卫君等着您去治理国政,您将先做什么”

    孔子说:“一定是先辨正名分”

    子路说:“您就迂腐到这样啊何必要正名呢”

    孔子说:“太粗野了,仲由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事,应该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符其实,言语就不顺于理;言语不顺于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礼乐就不能兴起;礼乐不兴,刑罚就不能得当;刑罚不得当,民众就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定下名分,就一定可以言之成理,言之成理,就一定可以实行。君子对自己要说的话,一点儿都不马虎就是了。”

    134樊迟请学稼1。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2。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3。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4,焉用稼”

    注释

    1稼:种植五谷。

    2圃:种菜。

    3情:诚实,真实。

    4襁qiǎng:背婴儿的宽带或布兜。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求学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出去了。孔子说:“樊须真是个小人啊在上位者重视礼,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在上位者行事合理,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在上位者诚恳守信,百姓就没有谁敢不诚实。如果做到这样,那么四方的百姓都会背负着他们的孩子来归从,哪里用自己种庄稼呢”

    13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1;使于四方,不能专对2;虽多,亦奚以为”

    注释

    1达:通达。

    2专对:独立应对。

    译文

    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篇,把政事交给他,却不能把事办成;令他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虽然读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他自身立得正,不下达命令事情也能实行;他自身不正,虽然下达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37子曰:“鲁、卫之政1,兄弟也。”

    注释

    1鲁、卫之政: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与康叔本是兄弟,当时鲁、卫两国国政也相似。

    译文

    孔子说:“鲁国的政事和卫国的政事,像兄弟一样。”

    13:“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2。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释

    1公子荆:卫国大夫。

    2苟:聊且,差不多的意思。合:足。

    译文

    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处理家业。刚有一点儿财产,他就说:差不多够了。稍微增加一点儿财产,他说:差不多全备了。再多一点儿财产,他说:差不多是完美了。”

    139子适卫,冉有仆1。子曰:“庶矣哉2”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1仆:驾车。

    2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呀”

    冉有说:“人口已经很多了,还要做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足。”

    冉有说:“富足后再做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育。”

    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1,三年有成。”

    注释

    1期ji月:一周年。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政,一年可初有成效,三年可获得成功。”

    1311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连续一百年,也可以遏制残暴去除杀戮了。这话说得很对啊”

    13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1。”

    注释

    1世:三十年为一世。

    译文

    孔子说:“如有王者兴起,一定需要三十年才能使仁道遍行天下。”

    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

    孔子说:“如果自身端正了,那么治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自正其身,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

    1314冉子退朝1。子曰:“何晏也2”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3,吾其与闻之4。”

    注释

    1冉子退朝:冉有时任季氏家宰,这里指退于季氏私朝。

    2晏:迟。

    3以:用。

    4与:参与。

    译文

    冉有退朝回来。孔子说:“今天怎么回来那么晚”冉有答道:“有政事。”孔子说:“怕是季氏家事吧。如有政事,虽然不用我了,但我还是能知道的。”

    13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1。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注释

    1几:期望。

    译文

    鲁定公问:“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事吗”

    孔子回答说:“对于言语不可有这样的期望。有人说:做君主很难,做臣子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君主的艰难,那不就接近于一句话可使国家兴盛了”

    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使国家丧亡,有这样的事吗”

    孔子回答说:“对于言语不可有这样的期望。有人说:我做国君没有什么快乐,唯有我说的话没有人违抗。如果他的话正确而没有谁违抗,不也很好吗如果他的话不正确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接近于一句话可使国家丧亡了”

    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译文

    叶公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地的百姓高兴,使远地的百姓来归附。”

    1317子夏为莒父宰1,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1莒ju父:鲁国邑名。

    译文

    子夏任莒父邑宰,问孔子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顾小利。一味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顾及小利则不能成就大事。”

    131,其父攘羊2,而子证之3。”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1直躬:以直道立身。

    2攘:盗窃。

    3证:告发。

    译文

    叶公对孔子说:“我们那里有个按直道做事的人,他的父亲偷了羊,他就出来告发。”孔子说:“我们这里行直道的人与此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道就在其中了。”

    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日在家态度恭敬,办事严肃认真,对人忠心真诚。即使到夷狄之国,这些品格也不能丢弃。”

    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1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2,何足算也”

    注释

    1硁硁kēng:形容浅陋固执。

    2斗筲sho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斗,古代量名。合十升。筲,竹器,容五升,或说容一斗二升。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作士”孔子说:“对自己的行为能持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不辱君主赋予的使命,这样可以称作士了。”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是怎么样”孔子说:“宗族中称赞他孝顺,乡里称赞他尊敬长者。”

    子贡说:“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话必定有信用,行为必定果决,这是不管是非曲直的固执小人不过也还可以算作再次一等的士吧。”

    子贡说:“现在那些执政者怎么样”孔子说:“嘿都是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值得一提呢”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1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1狂狷juàn:志高激进的人和拘谨自守的人。

    译文

    孔子说:“得不到言行合乎中道的人进行交往,那就一定是与志高激进的人和拘谨自守的人交往了。志高激进的人能够积极进取,拘谨自守的人对有些事能够不做。”

    13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1。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2。”子曰:“不占而已矣。”

    注释

    1巫医:古代以卜筮等方式行医的人。

    2“不恒其德”两句:语见易经恒卦九三爻辞。或,常。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没有恒心,不可以做巫医。这话说得对呀”

    易经中说:“不能恒定地坚守德操,就会招致耻辱。”孔子说:“这是叫那些没有恒心的人不必再占卦罢了。”

    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1,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1和:和谐,协调。同:指盲目附从。

    译文

    孔子说:“君子行事讲究和谐,但不盲目附从;小人盲目附从,却不能和谐。”

    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道:“全乡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可就此肯定他好。”

    子贡又问:“全乡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可就此肯定他坏。最好的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

    1325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1。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释

    1器之:根据各人才器合理使用。

    译文

    孔子说:“为君子做事容易,但要得他喜欢却难。不用正道去讨他喜欢,他不会喜欢。而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他则量才而用。为小人做事很难,但讨他喜欢却容易。即使不用正道去讨他喜欢,他也会喜欢。而等到使用人的时候,他则求全责备。”

    132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1,小人骄而不泰。”

    注释

    1泰:安宁舒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舒泰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舒泰。”

    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质朴、慎于言语,具备这四者的人接近于仁。”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1,怡怡如也2,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释

    1切切偲偲si:互相批评勉励的样子。

    2怡怡:和悦的样子。

    译文

    子路问道:“怎样才可以叫作士”孔子说:“互相批评勉励,和睦相处,可以叫作士了。朋友之间互相批评勉励,兄弟之间和顺愉悦。”

    13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1。”

    注释

    1即:就,靠近。戎:兵事,指军队、战争等。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导民众七年,也可以使民众上阵作战了。”

    133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

    孔子说:“用不曾受过教习的民众去作战,这可说是抛弃他们。”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说好是恋爱游戏怎么变成了RPG 流量下水道,怎么越摆越火了 我叫宇智波斗焕,打的村民直叫唤 马头墙映世清徽 精灵:这个训练家太野了 市井娇厨 贫道要考大学 我在日本独自修行 谁说我是靠女人升官的? 大梁女学实录 勇者可以不活,但不能没活 荒古圣体:在娘胎开始悟道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论语》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论语》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论语》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其他类型,五六中文提供论语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