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七零夜校女教师 > 167、跟着姐,有肉吃(捉虫)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167、跟着姐,有肉吃(捉虫)

 热门推荐: 在云端 请回答火影 海贼之天赋系统 神级剑魂系统 火影之最强震遁 火影之最强卡卡西 全球黑帮花名册 人在美漫,开局枪斗术 白夜行 基督山伯爵 冰与火之歌 神秘岛
    原来这男同学之前在中学教书的时候,每个月工资加偏远农村补贴,能够到手24块钱。

    这笔钱加上他老婆在生产队的工分,勉勉强强可以养活一双儿女。

    现在他进城上大学了,城里不比农村,什么都要花钱,十四块七的补贴,只能靠他自己糊口。想要贴补家里头,那显然是不可能了。

    单靠他老婆一个人,又怎么能养得活三口人呢。

    谢广白问了句:“你不能带薪上学吗?”

    所谓带薪上学,是现在大学招生政策的一项优待。

    凡是考入高等院校的、工龄在五年以上的职工,可以带薪学习;在学习期间由原单位发给工资,并享受劳保待遇。

    王新春哀叹:“我差半年啊,我下放先在生产队修地球,73年秋天我才开始代课。”

    毫无疑问,当农民下地是不算工龄的。现在他享受不到政策红利,只能自谋出路。

    叶菁菁颇为同情:“你外语水平怎么样?现在有不少资料要翻译。”

    男生实话实说:“我以前学的是俄语,俄语学的也不怎么样。”

    得,靠翻译挣钱这条路,基本上是断了。

    可现在所有人都缺工作,城里还有不少中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呢。

    其实有个现成的工作,十分适合面前这位男生王新春。

    他既然以前是中学老师,现在又自己考上了大学, 那他当真是优质家教的好人选。找几个高考生,带个小班,别说养活两个小孩了,再翻倍都没问题。

    但是,给叶菁菁10个胆子,她也不敢给自己挖坑。

    开什么玩笑啊,开学典礼的时候,校长还再三再四地强调,要大学新生们为革命努力学习。

    家教那是什么?那是公开批判的修正主义,是苏修明晃晃的罪证。

    叶菁菁让人往枪口上撞,岂不是成了老寿星上吊??嫌命太长?

    家教不能干,翻译干不成,那他这个书生能做什么呢?

    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怎么办?当然是交给组织了。

    叶菁菁示意他:“坐下来,先吃饭,吃完饭我带你去找校办,看有没有什么岗位。”

    她记得她上大学的时候,学校没有生活补贴,但确实有勤工俭学的岗位。

    比如说在图书馆当管理员,在食堂帮忙打饭,都有同学做。

    就是不知道西津大学,现在有没有这些岗位?

    王新春略有些局促,还是坐下了。

    叶菁菁扫了一眼他的饭菜,确实是最拮据的那种,完全赶得上原主在纺织厂食堂吃饭的架势了。

    没有菜,只有食堂免费的骨头汤,没有肉,只有几片绿色的菜叶,泡着金银饭。

    金银饭的意思就是大米里头加了山芋,后者是粗粮,要比单纯的大米饭便宜。

    叶菁菁在心里叹了口气,并没有招呼王新春一块儿吃。

    一来桌上没公筷,她不习惯跟人家一个碗里搅。

    二来王新春都是两个孩子的爹了,人家是有工作经历的人,大老爷们儿一个,有自己的自尊心。

    所以她只加快了扒饭的速度,就着双喜圆子和下面的青菜底,嗖嗖干掉了三两米饭,然后擦擦嘴巴,招呼已经吃完的王新春:“走吧,我们去校办问问看。”

    三人一到进了校办,结果校办这会儿还挺热闹。

    原来急着找补贴的,远不止王新春一个人。

    也难怪。

    今年能考上大学的,主力军是老三届。他们二十大几,甚至三十岁的人了,普遍都已成家立业,是养家糊口的顶梁柱。

    家底子厚的人,脱产上大学问题不大。

    家底子薄的,可不得想办法解决家里老小的温饱了。

    校办主任头疼得很。

    没有勤工俭学的岗位啊。

    说白了,勤工俭学本身就带有补贴的意味。但现在大学穷得叮当响,哪儿来的那么多经费做补贴呢。

    如果只有一二十个学生那还好说,大不了校方挤一挤,挪点儿钱出来。

    可看现在的架势,有勤工俭学需求的学生,估计会有上百号人。

    这么多工作岗位,学校上哪儿变去?

    有新生难以相信:“学校72年不就开始招生了吗?工农兵大学生难道就不需要勤工俭学吗?”

    办公室里发出哄笑声。

    有人嘲讽道:“工农兵大学生,那是什么家庭出身?要人家勤工俭学,你看不起谁呢?”

    叶菁菁伸出胳膊,握住了谢广白的手。

    谢广白倒是还好。

    从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他这个工农兵大学生没少听风言风语。

    以前人人羡慕工农兵大学生,现在谁看他们都像是李鬼。

    不过谢广白承认他占了便宜,否则按照严格规定他根本不可能被推荐上大学。

    得了便宜的人没资格卖乖。

    再说他自认为入学以后问心无愧,把每一分钟都花在了学习上。毕业后进医院上班,他也是兢兢业业。

    所以现在考进来的大学生冷嘲热讽工农兵大学生,他也只是带着两只耳朵听着,闭嘴一句话不说。

    可校办主任听不下去,他皱着眉毛敲桌子:“不要信口雌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虽说工农兵大学生不勤工俭学的?之前他们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工厂劳动。你们要不要也上半天学,干半天活啊?"

    那显然不可能。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不管是哪个专业的,课程表都排得相当满。

    巧妇苦于无米之炊的大学老师们,恨不得把毕生所学都在短短四年时间,塞给学生,怎么可能让他们上半天干半天活?

    他们不是工读生,而是全日制大学生。

    新生们哑口无言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校办主任:“那您得给我们想想办法啊。”

    校办主任感觉自己的头发都岌岌可危了。

    不管是文?革前还是文革中,都没有这种问题。

    新难题摆在面前,他上哪儿给他们找那么多工作去?还要不耽误学习。

    他思索片刻,最后还是决定求助组织:“这样吧,我跟领导汇报,校方开个会,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叶菁菁觉得这样不行,你给领导提问题的时候,不能是问答题,起码得是选择题,起码要给领导提供几个思路啊。

    “主任,你看这样行吗?”她伸手指了指校园,“咱们学校现在这个样子,肯定不能一直这么下去。战壕得填了,学校也要再建设。如果需要建筑小工,咱们也别从外面找人了,就我们自己学生上,可否?”

    校办主任愣了下。

    他还没表态,急着勤工俭学的学生先激动起来:“是啊,主任,我们来干就好。盖房子这些,我在农村就干过,保证不拉垮。”

    王新春也机灵地强调他们大学生的优势:“我们是本校学生,好管理,不像外面进来的人,不知根底。

    更有人开始思想超前地打起了价格战:“我们有十四块七毛钱的补贴,就想再挣个十几块钱,能补贴家里就行。”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拼命自我推销。

    叶菁菁总觉得他们下一秒钟就会挥着帕子招呼:来吧来吧,安全便宜又好用,上哪儿找我们这种天选打工人去?

    毫无疑问,校办主任狠狠地心动了。

    作为学校的管家,花出去一分一厘都要他的命。

    况且现在学校变成大工地,一下子涌进那么多外人,校方也怕出事。

    让学生上工地干活,的确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只是校办主任不敢打包票:“那我问问领导的意思,如果行的话,回头辅导员会通知你们的。”

    众人一时激动,一时失望,害怕领导一讨论就讨论下去,等到猴年马月才有下文。

    可校办主任咬死了不松口,新生们也没办法,只能唉声叹气地先走人。

    还有人小声抱怨:“我们家为了给我凑路费,把鸡鸭都卖了,口粮也见底了。我没钱寄回去,还不晓得家里头要怎么活呢。”

    其它人附和:“就是,学校也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上工。”

    叶菁菁也同情他们。

    拖家带口,确实不容易。不比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要不这样吧。”她主动提议,“我给你们出个主意救个急。”

    “你们先写文章,就写你高考是怎么复习的,是如何考上大学的,挣点稿费。”

    她从正月初三开始上班,硬生生地赶在开学前,完成了高考真题集的广播讲课。

    这几天因为忙着开学的事儿,她没再去广播台,大学生分享自己如何考上大学的节目,也停下了。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大学生们,也急着去天南地北的学校报到了啊。

    只是听众反响颇为热烈,不少人写信到广播台反应,希望能够重新启动大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节目。

    现在叶菁菁当上辅导员了,手下一堆急着挣钱的大学生,刚好可以当节目嘉宾,继续把节目办下去。

    也算是她这个老师,近水楼台先得月,给自己的学生谋福利了。

    大学新生们面面相觑。

    有人犯难:“我不会写作文啊,我高考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写作文。

    不少人点头附和,没错,他们主要专攻数理化。

    “别怕。”叶菁菁鼓励他们,“广播台要的是干货,说大家只想听你们说实在话,到底怎么才能学进去,怎么才能学好。”

    看还有人面露难色,她又再接再厉,“先写写看,回头把稿件拿过来,咱们再一起商量,怎样才能把学习心得写明白。”

    众人这才松口气,也不再浪费时间,赶紧打了声招呼就跑回去写文章。

    转眼的功夫,热热闹闹一群人就四分五散了。

    谢广白看着他们匆匆离去的背影,笑着调侃叶菁菁:“看来还是跟着叶老师好啊,处处有帮助。”

    叶菁菁得意地抬高下巴:“那当然,跟着姐,有肉吃。”

    她的兵,必须得好好的。

    谢广白笑着发出邀请:“那么叶老师今晚能不能赏个脸,一块儿去看电影?”

    叶菁菁来了精神:“什么片子啊?”

    “还是南斯拉夫了电影,《67天》,这回是彩色的。

    叶菁菁兴致勃勃:“走走走,那我们去看吧。”

    真的,穿越以来,她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黑白的世界里,看过的电影没有一部是彩色片。

    谢广白安慰她:“等我搞到电视机票,买台彩电,就能看《巧入敌后》了,相当精彩。”

    叶菁菁想了想:“还是等咱们考完研再说吧。不然容易分散注意力。”

    现在的电视机,魔力比她穿越前的手机更大。

    她有自知之明,她没有那么强大的自制力,索性先不碰吧。

    谢广白乐了,连连点头:“好好好。”

    这会儿太阳已经坠入地平线,只天际晕染着薄薄的橙黄。晚风吹在人身上,刺骨的寒意已经消散,是属于春天的温暖。

    谢广白骑车上了大街,经过副食品店的时候,前面的红绿灯正好转红,他撑着车,侧头看了眼副食品店,颇为惊讶:“你妈还没下班啊?”

    副食品店的大门开着,从他的角度,刚好可以看到党爱芳正在给顾客拿鸡蛋。

    王潇解释:“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店里营业时间延后三小时。”

    谢广白惊讶了:“哟,他们怎么突然间这么高风亮节了?”

    叶菁菁乐道:“他们不卖有人卖呀,农民进城卖菜,可是他们的竞争对手。”

    虽然理论角度上来讲,不管副食品店的东西卖得出去卖不出去,都不影响职工发工资。

    可是一个单位只有效益好,才能足足地发奖金。

    对于农民进城卖菜这件事,副食品店刚开始完全无所谓。

    农民的小打小闹而已,冲击不了国营店。

    结果这股进城卖菜潮愈演愈烈,老百姓买东西的首选都成了在街上找摊子。只有摊子上没得卖的,他们才会去副食品店。

    长此以往,店里怎么可能吃得消。

    为了提高竞争力,也是彰显国营大的实力,副食品店自动延后了营业时间。

    谢广百转头问她:“你要不要过去,跟你妈打个招呼?"

    叶菁菁摇头:“算了,我们去看电影吧。”

    她和党爱芳各自生活安好就行,母女情深之类的,还是别了。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七零大院后妈带来的幸运星 超能力是声带模仿 他横刀夺爱 超能圣手 纯熟 换亲后的发家日常[七零] 为她而落的星[重生] 告白拖延症 穿书之我在霸总文里当助理 至死靡他 茉莉情诗 我抽到的卡全部变成真的了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七零夜校女教师》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七零夜校女教师》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七零夜校女教师》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其他类型,五六中文提供七零夜校女教师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