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450章 魏国灭亡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450章 魏国灭亡

 热门推荐: 遮天 不死不灭 莽荒纪 星辰变 九鼎记 飞剑问道 求魔 一念永恒 我欲封天 仙逆 帝尊 独步天下
    就如徐国。

    此时,哪怕是在这区区青州三郡上,那些帝都乐陵内的朝堂肉食者们,也是弄不清楚东平郡和青平郡的现状。

    对于这两处战局,都是两眼一抹黑。

    甚至就连乐安郡内的情况,也可能出现误判。

    这种信息不全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决策,只要有一丝一毫的误差。

    那么反映到整个青州战局上,可能就会导致一场前所未有的惨败,彻底断送对方对于青州的统治权。

    昔日的大梁之战,可不就是如此吗?

    因为楚军的消息封锁,大梁城内的梁国君臣,还有梁郡之外的徐国,都不清楚梁军楚军的情报现状。

    最终冒冒然的发兵而来,酿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惨败。

    徐国现如今的艰难境地,与去年在梁郡损失了百万主力的惨败,可少不了因果联系。

    战场信息对于一国的重要,误判之后,所遭受的损失。

    种种后果,此时已经在徐国身上,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现在乐安、青平两路行营,都差不多已经达到自身扩张之极限,很难再突破徐军组织的防守了。”

    陆渊了解完两路行营的现况,很快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现在想要破局,就必须寻找新的力量加入,从而在徐国三处战场上,于某一处再取得绝对优势,从而进行突破。”

    对于新的力量,不用多说,自然就是梁国战场上,正在进行收尾的南路行营了。

    “不过等着南路行营到来之前,我也不能什么都不做,眼前这西昌城,也该是时候把它拿下了。”

    陆渊走出营寨,登上高高的了望台,望着远处初升晨曦之下,披上了一层金光的雄城,眼神幽邃。

    西昌城已经被围足足三月了。

    从开春北伐以来,陆渊除了一边分出其它两路行营,等着他们在徐国青州后方进行突破牵制之外,也并非是什么事情都没做的。

    就如前面的西昌城,这三月时间,楚军就进行了不少攻打消耗。

    中路行营原有一百五十万战兵,二百二十万俘虏,后面虽然分出了五十万战兵出来,用于组建乐安行营。

    但剩下依旧有一百万战兵,还有数量庞大的俘虏降卒,能充作消耗的炮灰。

    陆渊率领的主力大军,依旧实力强劲。

    因此这三月来,他一边驱使着俘虏,开始清除西昌城外围的一些防线工事,将大大小小三十余座营寨,一个又一个的给拔除了去。

    期间付出的代价,也不过是三十多万的俘虏性命而已。

    但取得的收获,却是极大。

    不仅消灭了十来万徐军,更是将西昌城周围的所有据点都清理干净,使之彻底成了一座孤城,再无任何外援。

    时至如今,西昌城已经与外界,断绝联系一个多月了。

    城中守军数量,也下降到三十万出头,甚至就连先天宗师,也在前三个月清理其城外据点时,被陆渊这边抓到机会,当场击毙了两位。

    此时城内徐军先天,只剩下八人,损失已然不小了。

    反倒是楚军这边。

    虽然分出了七位先天,去组建乐安行营,但中路行营剩下的先天宗师,依旧还有二十三人。

    对上城内的徐国先天,将近三倍的优势。

    若算质量,其中还有大量陆渊分身和陆渊本人,那优势就更大了。

    说是四五倍,甚至五六倍的优势,也不在话下。

    如此优势,在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工作下,已经可以强行攻城,拿下西昌了。

    “传令各部,即日起,全军分作五轮,轮换攻打西昌城,朕亲自带头上阵。”

    陆渊看着召集来的众将,下达了命令:“西昌一日不破,攻城就一日不休。不分昼夜,没有停歇,正要让城中的徐人,无一刻安宁。”

    “是!”

    众多早已期待已久的将领,此时听到命令,立刻大声应和。

    男儿就当沙场立功。

    眼下天下一统在即,不趁着这个机会多挣些功劳,日后凭什么名爵高位,握有权势,享尽荣华,荫泽子孙?

    对于攻城,大伙不仅没怕,反倒各个摩拳擦掌,想要大干一场了。

    隆隆隆的鼓声中。

    一队队降卒,在楚军的驱使下,走出了营寨。

    而后在鼓号之下,朝着前方的西昌城而去。

    城中急促的号角声中,大量徐军也闻风而动,朝着城头涌来。

    残酷的厮杀,一触即发。

    ……

    正当东平郡的西昌城,开始了血腥的攻城战时。

    远在近万里外的楚国西陲,关内郡内,一场大战也刚刚停歇。

    就在今年四月,正当楚国再次北伐,各路兵马齐聚徐国、梁国之时。

    在朔方郡暗舔了半年伤口,恢复了些许元气的魏国,又趁着楚国内部空虚,无力救援关内郡的机会。

    又一次发兵百万,再度南侵,试图夺回其西都长安。

    然而在关内郡,黄欣率领的雍州行营,兵马实力也并不弱。

    不仅有八十万大军,更有十位先天坐镇,只是精锐程度,就远胜过魏国那东拼西凑的百万兵马。

    两军列阵而战的话,都不需费多大力气,便能大败对方。

    如今坐拥坚城,有着防御优势,只是坚守的话,更是将关内郡经营的固若金汤,任凭魏军磕掉几颗牙来,都别想占到丝毫便宜。

    除此之外。

    关内郡随着新上任的郡守高明韬到来,此人一丝不差的执行了陆渊的移民政策。

    在与户部移民司,以及后方河南、南阳二郡,做好了沟通准备工作后,加上去年冬天的摸排整理,提前就做好了部署。

    等到今年开春,大雪消融,高明韬立刻就开始了大举的移民工作。

    整个关内郡约有四百万人左右,他除了留下必要的两百万人,在各处坚城附近,进行屯垦外。

    剩下的两百多万魏人百姓,则通通被强制迁移到了后方的河阳二郡。

    这个工作二月开始,到了四月,两百多万移民,就已经陆续抵达了移民之地。

    关内郡剩下的两百万魏人,则都处在有楚军重兵把守的各处大城附近,时刻处在监视之下,根本做不了任何小动作。

    于是魏国南侵的另一项依仗,即大量故国救民的响应,就此被作废了去。

    种种劣势之下。

    等魏国返乡大军真的杀来之后,下场自然不言而喻。

    先是在前线坚城,撞了个头破血流,攻城半月,死伤十余万,也没能打下任何一城。

    然后等黄欣率领的援军抵达,两军在旷野上,摆开架势,堂堂正正的列阵一战。

    完全由大量异族雇佣兵、地方民团、各路败军、和北方边军组成的魏国杂牌军。

    又哪里是经过整编缩减,全都是精锐的楚军对手。

    只是一战,魏军就被打的大败,损兵过半。

    魏军的主帅、上将军孟成林,面对雍州行营总管黄欣的亲自突袭,更是被吓得单骑而逃,又一次丢下大军,亡命奔回了国内。

    最终等失散的魏军,陆续返回朔方。

    魏国清点人数,原本的百万大军,竟然只回来了二十余万人。

    其它的兵马,也不知是死在了战场上,还是被吓破了胆,不敢回来了。

    魏国经此一战,最后一点家底也被打光了,想要依靠朔方军重新崛起,彻底没了可能。

    更糟糕的是。

    在取得了大胜之后,楚人的雍州行营总管黄欣,此时更是率着得胜之师,领着大军向着朔方郡浩荡而来,兵锋直指魏国北都灵寿城。

    显然,对于魏国的骚扰,楚国也是不胜其烦。

    此时对方是想着,将魏国彻底打死,不给他兴风作浪的机会了。

    刚刚遭逢惨败,兵马损失一空的魏国,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楚军,哪还有抵抗的勇气?

    或者说,对方即便有着勇气,也没那个抵抗实力了。

    因此,刚刚迁都还不到两年的魏国。

    此时面对国都,又一次被敌人大兵临近的危机,再次发挥了原本的主观能动性。

    魏帝宣布,率军北狩,准备返回兖州老家,祭拜历代先帝。

    这灵寿城,还有朔方郡,咱不要了!

    在魏国朝堂君臣看来,弃都北狩,虽然听着不好听,但也是无奈之下的最好选择了。

    因为现在的朔方郡,根本就不具备坚守的条件。

    朔方郡原本的人口,也不过四百万而已。

    前年魏国北狩,迁都至此,为了恢复兵力,立刻就开始了大肆拉丁。

    郡内几乎所有成年青壮,都强制被征入伍。

    就算这样,魏国还嫌兵力不够,又从北边兖州老家,招募了二三十万的异族兵马,这才凑够了百万人。

    有了百万兵马,安全感倒是给够了。

    可这上百万张口,每日人吃马嚼的,便是个天文数字。

    为了维持大军消耗,魏国在朔方郡内,横征暴敛,从民间掠夺着一切钱粮物资,连百姓的口粮都给夺走了。

    但就算是这样,也无法维持大军消耗。

    后面不得不让招来的大军,进行屯田,自产自销一部分,才算勉强满足了需求。

    可大军的肚子,算是勉强填饱了,底层的百姓,却就遭了罪了。

    没了存粮,没了口粮,甚至连种地的种子,都被掠夺走了。

    这让朔方郡的百姓,去吃什么?

    于是在去年,朔方郡就爆发了一场饥荒,饿死了好几十万人。

    到了今年,饥荒就更严重了。

    因为去年一年,朔方郡的魏国百姓,就将地方上一切能吃的,都给吃了个干净。

    后面不得不互相食,开启了最残酷的一幕。

    这对于地方人口生态的破坏,又是毁灭性的打击。

    一轮轮破坏下来,整个朔方郡原本四百万人口,此时是否还剩下两百万人,都是个问题。

    而且这两百万人中,还包含了那些魏国大军。

    此时魏军惨败,又损失了数十万人,现在朔方郡残余的人口,估计也就百万出头了。

    这也是为什么,魏国哪怕知道关内郡不好啃,今年也不得不出兵的缘故。

    因为再不出兵南征,到时候朔方郡内的魏国百姓,都要被他们给吃个干净了。

    届时他们还想活下去,难不成要魏军自己内部,再进行一轮人竟相食?

    真要这样,那也未免过于恐怖了。

    倒不是魏国君臣心疼魏军,舍不得做出这种事情来。

    主要是怕真这么做了,魏军自己就军心崩溃,那时不用楚国来打,他们就自行灭亡了。

    所以等也是死,进攻也是死。

    既然都是死,还不如出兵搏一搏,看看能不能寻得一个一线生机。

    不过,现在的事实看来,这显然是想多了。

    饿的都开始吃人的军队,又怎么可能是兵精粮足的楚军对手。

    不仅一战打的大败,现在就连如人间地狱的老巢,都要保不住了。

    在黄欣率领的楚军,开进朔方郡前,魏国君臣就带着最后的二十多万残兵,弃城而逃,奔入了河北茫茫的兖州老家,彻底不见了踪迹。

    对于这支残兵败将,黄欣也没追击的想法。

    没了朔方郡这最后一片根基,就二十多万的败军,哪怕让对方逃回了兖州,魏人又还能翻得起什么风浪?

    怕是不要多久,就消失在了河北兖州,那数之不尽的异族之中,了无声息的淹没着的历史长河。

    继周国之后,九州老牌霸主之一的魏国,在今年春,也就是神武四十三年五月,就此失去的最后一片国土。

    其君臣虽在,但国土已失,国都已陷。

    按今人的标准,已算是正式灭亡了。

    争霸天下的角逐中,又一选手退场。

    不过黄欣这边,已经来不及去感慨兴奋,自己取得的重大灭国成就。

    此时的他,正为了处理魏国留下的烂摊子,而焦头烂额着。

    朔方郡的情况,远比想象中的要糟糕。

    在饥饿的驱使下,人世间一切能想象到的可怕事情,此时都在这片土地上,在土地上的人们身上,不断上演着。

    还活下来的人,不,都不知道他们算不算人。

    毕竟以同类为食,活了好几月的人,你很难说,对方还是不是自己的同类,他们还把不把你当成同类,而不是当成食物。

    现在的朔方郡,就是这么个情况。

    看着那些眼睛冒绿光的人,看着楚军到来,又惧又畏,同时又垂涎欲滴,或者干脆神情麻木,彻底疯癫。

    面对这些精神状态,明显不对劲的朔方百姓。

    哪怕众多楚军,已经久经沙场了,此时依旧感到一股发自心底的寒意。

    “此地百姓,率兽食人,衣冠人性,尽去矣!”

    随军赶来,被任命兼领朔方郡事的关内郡守高明韬,此时见到这一幕,也不由头皮发麻。

    对于魏国盘剥治下百姓的罪孽,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然后就是向着黄欣建议:“总管,此地百姓,已非纯良。贸然将他们迁回国内,只怕引起地方惶恐,败坏风气。

    以下官观之,原先预定的移民之事,实不宜推行。

    这朔方百姓,也不好安置。

    不如遣人运来些粮食,留下一批兵马驻扎,用粮食招诱本郡魏民,先让他们吃饱,绝了不忍言之事。

    然后让这些人就地屯垦,重新恢复生产,在此安居乐业。

    最终观望个十几年,看其民风如何,再言迁移之事。”

    现在的朔方郡百余万魏民,不管是精神状态,还是身体状态,都不适合进行迁移。

    强行为之,不仅是对他们的灾难,也是对后方已经安稳的腹地的灾难。

    所以为了两边都好,还是让他们留在原地,自生自灭吧。

    楚国能对此提供一些粮食救济,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也正好。

    把楚国西陲的边疆,向北推移到朔方郡,能大大加深西部边陲的纵深。

    这对于屏蔽河北兖州草原蛮人的威胁,也是有极大军是价值的。

    黄欣闻言,微微点头,道:“高郡守所言不错,就这么安置吧。好好一个北地大郡,成了这么一个人间地狱。”

    说完,又忍不住感慨:“魏国君臣,真是作孽良多。”

    旁边高明韬温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今遭一番经历,对于他这么一个见惯了风浪的封疆大吏来说,也是开了眼了。

    魏国君臣的不当人,那是真不是人啊。

    对自己人,都下这么狠手。

    这种家伙不败亡,都没天理。

    大楚能驱灭这种政权,解百姓于倒悬之中,绝对是仁义之师没跑了。

    正统读书人出身的高明韬,对于大楚北伐的正义性,不由在内心中,又加深了一层,变得越发坚定了。

    正是因为天下间,有这么多暴虐之君臣在,所以楚国才要发动北伐,消灭所有暴君酷吏,混一宇内,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

    此等大仁大义,尤其是那些一家一国的小仁小义能比的。

    只有当天下只剩下一个国家,世上只有一个明君在位时,天下才能迎来长久的和平。

    届时,上到公卿士族,下到底层百姓,都能享受盛世带来的繁华。

    已经在扬州经历过三十年的盛世,这两年又在北方,见识了各种战乱中的人间惨剧。

    现在又看到了魏国这种禽兽之国。

    高明韬对于自己先前,本以为理所当然的太平盛世,不由有了更深的理解。

    对于自己头上那位神武皇帝的伟大,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和平,这二字,前所未有的珍惜沉重起来。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万兽王座 开局收徒孙悟空,我重塑西游量劫 修仙,写狗血文成神 我选的男主一定行 娇妻人设也能爆改龙傲天吗 我们剑修不谈恋爱 黑榜 祭司大人略感疲惫 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 诡异世界,我能敕封神明 在虐文世界发疯 诡道神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武侠修真,五六中文提供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