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455章 唐帝易位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455章 唐帝易位

 热门推荐: 遮天 不死不灭 莽荒纪 星辰变 九鼎记 飞剑问道 求魔 一念永恒 我欲封天 仙逆 帝尊 独步天下
    豫州,益都郡,郑唐边界。

    郑晋许三国军营。

    一座华丽雄伟,犹如宫殿般的巨大营帐内,三国皇帝齐聚,商讨着徐国刚刚的来使。

    “情况就是这样了。”

    许国皇帝揉了揉有些痛的头,叹了口气说道:“徐人已经撑不住了,再不支援他们,怕是徐国就要退出在青州的势力,逃回北边徐州老家了。

    到时他们这一逃,不仅抛弃了在中州十数年的开拓所得,国中最重要的人口钱粮重地,也将彻底丢掉。

    只剩一个徐州的徐国,最后连霸主之位,都无法维持了。

    这样的徐国,对于我们日后抗楚大计,根本就没有什么帮助。”

    经过这些年来,徐国不断的人口南迁,在青州三郡上,已经聚集了徐国四分之三的人口。

    丢掉了这些土地,只剩下一个徐州的徐国,人口连千万都无法维持,霸主之位也将跌落。

    而一个连霸主都不算的徐国,又有何能力,在惨败之后,来和他们三国一起对抗楚国?

    “徐国不能放弃,它是当今天下,除了楚国之外最强的一个霸国了。”

    旁侧的晋国皇帝,此时断然开口道:“现在魏赵梁三国,接连覆灭,楚国几乎已经统一了大半个中州。青州之地,更是只剩下徐国这么一个势力,还在和楚国对抗。

    有它在,便能分摊楚国的精力,牵制楚国大量兵马。

    要是徐国从青州撤走了,楚国统一青州,那么后续就能将所有力量,都用在豫州之上。

    到时候,我们就要面对整个楚国。”

    说到这里,晋国皇帝看了旁边两位皇者,语气凝重道:“两位,楚国现如今的体量,就已经足够可怕了。要是再让他整合整个青州,夺了徐人在青州的三千万百姓,实力将要更进一步的膨胀。

    我们与楚国的差距,也将更大。

    届时,楚军千万大军而来,紧靠我们三国,甚至哪怕加上一个唐国,拿什么去抵抗?

    所以如果不想步魏赵梁等国的后尘,徐国就必须要保住,青州也绝不可能这样轻易的交给楚国。”

    听到这话,是旁边两人赞同的点了点头,对此深以为然。

    只是利弊能够看得清楚。

    但事情能否做到,就是另一回事。

    一直没说话的郑国皇帝,这时提出了疑问:“帮助徐国,这没问题,朕愿意派出兵马,助其和楚国为战。

    可如今情况,即便我郑国愿意派兵,能不能派成,也是个大难题。

    在豫州地界,可还有一个楚国的豫州行营。

    这个行营,虽然经过仙云盟约,抽调走了大量兵马。

    可留在豫州境内的大军,依旧还有百万之多,先天更是有数十人。

    我们要是撕破脸了,这个豫州行营绝对不会无动于衷,肯定会对我郑国和境国发起进攻的。

    到时要应对这路兵马,我二国少说也要出动百万人,才能抵挡得住。

    而这些人动了,最后能抽调出来,用于救援徐国的人,也剩不下多少了。

    能不能凑出百万兵马,都是问题。

    这是第一个难关。

    别忘了,在我们北边,可还有一个唐国在。

    唐国一直都和楚国勾结,先前侵略梁国和入侵我徐国,唐人两次都和楚国配合默契。

    也正是因此,所以今年我三国才联合伐唐,想先解决这个后方大患。

    现在伐唐战事僵持,后方大患没有解决,我们又如何安心出兵救徐,和楚国进行一场旷世大战?

    徐人说是愿意调停我们四国战事,可唐国那位皇帝,脑子有问题是众所周知的。

    心里那股气上来,脑子里的那根筋就转不过弯来,一味的钻牛角尖。

    到了这个时候,还和我们死磕,这是最好的证明。

    徐人想劝这么一个犟牛转头,可没他们说的那么轻松。

    反正我是不看好此事的。”

    虽然才登基不久,但这位年轻的郑国皇帝,还是尖锐的点出了眼下,最关键的矛盾和问题。

    以上两点不解决,出兵救援徐国,也只是虚妄而已。

    “楚国的豫州行营,问题不大,你二国在南疆留下部分兵马,严防死守,抵御楚军即可。

    至于出兵救援徐国的兵马,我许国可以出大头,你们尽力就行。

    至于唐国……”

    许国皇帝说到这个当了上千年邻居的死对头,也忍不住头疼,最终沉吟一会,缓缓说道:“唐国那边,徐人已经去进行游说了,他们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比我们还急,不用我们过多忧虑。

    而且那位唐国皇帝,继位以来,一直肆意妄为,早已经令很多人不满了。

    原先九州局势尚可,唐国也一直处在上升扩张之中,大家的利益,并没有多少损失,甚至还获得了不少好处。

    故而大家都能忍他的小脾气,陪着这位唐帝玩游戏。

    可现在,不仅我们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唐国再闹下去,也离亡国不远了。

    唐国境内的那些公卿贵族,乃至皇室宗亲,难道就真愿意唐国覆灭吗?

    哪位唐帝不愿意停战,不愿意和解,不愿意出兵救援徐国。

    可唐国朝堂上的其他人,却是愿意的,也会帮那位唐帝愿意。

    朕已经派遣使者,跟着徐国使者一起去了唐国,会随同拜访唐国那几位王爷和宰相,相信他们会给一个满意答复的。”

    郑国皇帝和晋国皇帝闻言,彼此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却是没想到,自家这位盟主,竟然已经有了行动,而且似乎对此早有准备的样子。

    这种不声不响间,便达成大事的手段,令两人有些心惊。

    同时也是欣喜。

    “若真能如此,能劝动唐国,那援徐之事,便没什么问题了。”

    “不错,只要唐国能跟着出兵,到时集合我等五州五国之力,即便对上楚国,也可抗衡。

    战场争锋,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两位皇帝都是振奋的说道。

    “既然这样,那我们三国现在便开始提前准备,粮草辎重,各部要调遣的兵马,还有你们两国南方的防线,现在都可以进行筹备了。

    只等唐国那边有消息传回,我们就立刻调兵,火速救援徐国。”

    见两位盟友都没问题,许国皇帝满意点了点头,立刻作出了安排。

    “没问题。”

    “我这就去安排。”

    两位皇帝听到盟主吩咐,轰然应诺。

    就这样,三国联军这边,为了救徐抗楚之事,紧锣密鼓的筹备了起来。

    ……

    同一时间内。

    徐国使者也带着许国使者,赶到了百里外的唐军大营,然后留下许国使者去拜访营中其他唐国高层。

    徐国使者则经过通禀后,前去面见唐国皇帝。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唐国皇帝接近徐国使者的大帐内,响起了唐帝的咆哮声:“想让朕和那三个恶贼和解,绝对不可能,朕死也不会与他们停战。

    还有你徐国,前年和那些梁人一起,偷袭我大唐将士,致使数十万大军沦丧在了青州之地。

    你们这些无耻奸贼,杀了我大唐将士,还有脸来向我请求援军。

    你听说过帮助仇敌的道理吗?

    你来的正好,朕正打算平灭了豫州三国之后,就率军征讨徐国,灭了你们这些贼子。

    现在豫州三个贼子还没消灭,朕暂时还顾及不了徐国,就先拿你的头颅来祭旗,也算告慰那些死在青州的大唐将士了。

    来人,给我拿下下面这个贼子,拖出去砍了。”

    唐帝大声呵斥,就要让人杀了徐国使者。

    下方那位徐国使者虽然来初始前就知晓,眼前这位唐国皇帝喜怒无常,是九州出了名的暴君,但怎么也没想到对方如此暴虐。

    自己作为一国使者,来此还是为了调停战争,对唐国抱着极大善意。

    结果,对方不仅丝毫不领情,反而竟然做出了杀使的举动。

    此等暴虐无道,真就只在史书上的那些亡国之君中,才能见识到的了。

    而自己,此时似乎也要成为,证明眼前暴君无道的例子中的一条了。

    “陛下,我是徐国使者,此来并无恶意,两国交往,不杀来使啊……”

    徐国使者眼看着小命就要不保了,忍不住高呼祈求。

    这时大帐之外,响起了一连串的脚步声,隐约还能听到军士甲胄碰撞的金铁交击声。

    这宛若催命符,把这位徐国使者的脸色,吓得更白了。

    哗啦。

    大帐的门帘被拉起,身后一连串的甲士涌了进来,徐国使者脚步一晃,险些瘫坐在地上,只觉得自己小命不保。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

    涌进来的那些甲士,却是直接忽略过了他,继续朝着大帐内里走去。

    很快,这些甲士就冲到了唐国皇帝身边,把他附近伺候的几个宫女太监,直接控制在了当场。

    “你们这是干什么?想造反吗!”

    唐国皇帝见到这一幕,顿时又惊又怒。

    看着眼前冷冷注视着自己,面对自己质问,一言不发的甲士,心头感到不安的同时,又升起了极大愤怒。

    下面的徐国使者,此时也感觉到了不对。

    勉力压下了心头惊慌,此时看着大帐内明显不对的氛围,心中也生出新的希望。

    恰在这时。

    大帐外又走进了一行人,一个个皆着朱紫,或穿着王服蟒袍,要么干脆穿着威武盔甲。

    不用多问,只看这副穿戴,便知这些人是唐国高层。

    “宋应安、李庆贤、安王、靖王,还有陈玉,你们是要谋反吗?”

    这个时候,看着一众涌来的国中大臣、将军、以及宗亲,唐帝再怎么反应迟钝,此时也回过未来了。

    “陛下!”

    领头的唐国宰相宋应安,朝着上面的唐帝行了一礼:“如今国事衰颓,天下动荡,九州风云突变,我大唐国祚危在旦夕。

    此等时候,国中已经容不下陛下胡作非为了。

    联合各国抗楚,乃大势所趋。

    陛下一意孤行,为一己之私而致天下不利,实乃祸国殃民之罪行,以大失国内人心。

    为保唐国,为保天下,臣与大将军、宗室商议,共同认为,陛下德行已不足登临帝位。

    今特来请陛下退位,将皇位禅让给安王殿下。

    至于陛下、及陛下诸子,京城宗人府,将会好好让陛下安度晚年的。”

    唐帝听到这话,勃然大怒:“朕乃天子,天命所归,尔等逆贼,焉敢欺我!左右亲卫在哪里,快给我诸杀了眼前这些贼子!”

    下面这些逆贼,做的实在太过。

    不仅想废了他的帝位,为了以绝后患,更是连自己这一系的皇位都想剥夺。

    什么宗人府?

    那是好地方吗?

    专门用来关犯了错的宗室子弟的。

    他要是和自己的儿子住进去了,就等同于被幽禁在了京城。

    日后等那位取代自己的皇叔安王登基,对方坐稳了位置,想杀了自己,还不是一道旨意的事情吗?

    对于这种结局,唐帝是宁愿死,也不会接受的。

    只是,下面这些唐国高层们取得了共识,事情又哪是他区区一个皇帝能反抗的?

    喊了好几声,外面都是一片寂静。

    营帐外,那些忠于唐帝的亲卫,早在这些政变之人来时,就提前被斩杀控制了。

    现在大帐附近,都是宰相、大将军、和安王等人的甲士,在控制着。

    而且以唐帝的暴虐无道,军营之中,对其怨恨的,不知有多少?

    即便有人知道,这里发生了兵变。

    怕也不会跑来勤王,反而会拍声叫好,觉得那些宰相将军们,总算做了件好事。

    所以唐帝期望的救驾之人,注定是不可能出现了。

    “逆贼,既然没人,那朕亲自斩了你们!”

    唐帝喊了许久,也没人响应,心中越发凄凉,同时也更加愤怒。

    他直接拔出了剑,就要向下面的宰相砍去。

    可这时,宰相后面的大将军上前一步,几个闪身,就夺下了唐帝手中的宝剑,手指轻点,封住了这位陛下的内力,将他轻松控制。

    “陛下,别闹了,乖乖听令,写下退位诏书,随我去宗人府吧。”

    旁边的大将军轻叹一声,提着被封住穴位的皇帝,就走了下来。

    等到了宰相等人身边时,微微点头道:“丞相,陛下就由我先看着,营中诸将使我也会镇着,不会出什么乱子。退位诏书以及安王登基,还有安抚国中百姓之事,便交给你们了。”

    宰相宋应安神情肃然:“大将军放心,老朽省得。”

    大将军轻轻点头,然后带着一众甲士,“护送”着唐帝离去了。

    后面等待这位陛下的命运,将会是长久的幽禁,以及不知道会不会到来的赐酒。

    不过对此,没人在意。

    对于这个胡闹的皇帝,大家都受够了,也不想再陪着他一起走向灭亡。

    能送他上路,对不少人来说,也算出了口气。

    没谁会阻止。

    等大将军离去了,宋应安回过头来,扶起了瘫在地上的徐国使者,拍了拍对方身上的灰尘,笑着说道:“贵使安心,有我等待,使者不会有性命之危的。

    现在陛下已去,我们可以仔细谈一谈,四国和解,五国联兵抗楚的事情了。”

    徐国使者这时,总算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看着满脸笑容的唐国宰相,犹有些恍惚,只是呐呐点头:“好,好的……谈事情。”

    宋应安微微颔首,然后扭头又看向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安王,恭敬行礼道:“安王殿下,陛下有恙,不能理事。殿下乃宗室重臣,还请摄理国政,执掌乾纲。”

    旁边安王笑了笑:“既如此,国事所重,孤就不推脱了。”

    两人言语中,就完成了大唐权力的暂时交接。

    这眼花缭乱的一幕,又看的徐国使者目瞪口呆。

    而安王则上前几步,做到了原本唐帝的位置上,半点也没掩饰的意思。

    坐稳了位置,稍稍感受了一下这权力的滋味,下方众臣就已经拜见。

    “见过安王,殿下千岁!”

    宋应安带着众臣行礼,初步确立好了名分。

    “众卿平身!”

    安王微微抬手,然后看向徐国使者,以及后面跟来的许国使者,笑道:“两位使者,关于和解之事,孤以为可行……”

    大唐军营内,一场迅速且顺利的政变,带着五国联合的密谋,悄然上演着。

    ……

    时间流淌,眨眼来到八月初。

    这一日。

    已经日渐摇摇欲坠的蛇丘城,在几近崩溃之前,终于升起了白旗。

    城中只剩下一位的徐国先天守将,带着城里剩下的三十万将士,大开了城门,出城向楚国投降。

    城外早有准备的楚军,立刻派人上去,接收兵甲,同时看押解除了武装的徐国士兵。

    青阳子则骑着高头大马,领着一众楚国大将,来到了徐国先天面前。

    然后有这位徐国的先天大将,亲自牵马,领着进入了城池。

    攻城数月,这座乐安郡的东南重镇,终于陷落在了楚军之手。

    楚国乐安行营通向徐国帝都乐陵的道路,至此,轰然打开,途中再无险阻。

    徐唐许等五国联合的事情,此时还在商议筹备,楚国已经先行一步,在乐安战场取得了突破。

    徐国刚刚迎来的转机,还未等成果发酵,头上就又蒙上了一层阴霾。

    楚国一统九州的大势,坚定不移的推进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万兽王座 开局收徒孙悟空,我重塑西游量劫 修仙,写狗血文成神 我选的男主一定行 娇妻人设也能爆改龙傲天吗 我们剑修不谈恋爱 黑榜 祭司大人略感疲惫 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 诡异世界,我能敕封神明 在虐文世界发疯 诡道神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武侠修真,五六中文提供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