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落魄药女养家日常_淡竹枝_书海阁(shuhaige)shuhaige
→、、、、、又是一年春来到,百花开放,整个人精神都爽利了不少。
赵明朗的折子上写到:到处都是春耕一片繁忙景象,百姓边耕地边喊万岁。
这不是赵明朗夸大其辞说的,而是事实。
因为,经过洪灾经过瘟疫的两湖地区人们在赵总督大人一连串的利民惠民政策下来,百姓们都住进了房子里,不管大小到底能遮风挡雨;又因为他的以工代赈,百姓自建堤坝还不缺粮吃,家家户户都能解决温饱。
再加上,支持百姓开荒,每家每户按人头来分,可以开多少亩自己种,不交捐税不交租。
还有灾后赵明朗让人从外地购买的各种菜蔬种子分发给百姓种,此时的两湖大地上,绿油油的一片,种的菜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春节的时候,他们的萝卜白菜多得数不胜数。
赵明朗想起了在老家那些乡样们腌制的萝卜干白菜干之类的,就建设这些乡亲们也腌制,这原本就是简单的事儿,经过这么一加工,还能卖给别人,增加了自家腰包的收入,百姓的日子也是日益好起来了。
特别是一想到三年不用交捐税,他们就干劲儿十足。
“阿九,你这么小你跑出来种啥地,快回镇上去学习。”
百姓都很感激赵总督,因为他还向百姓免费开办了学堂。
只要你家的孩子,甚至大人想学识字,都可以去镇上的公共学堂坐着听先生讲课,跟着先生学写字。
没错,赵明朗请了那些秀才来当先生,一方面可以解决他们和家人的温饱问题,一方面也可以让百姓学点知识。
不管怎么说,能写上自己家人的名字也总是好的。
用赵大人的话说:“不要只知道签字画押,这要是把你们卖了,你们还帮着他数钱。你得认字,得知道上面写了什么内容。”
赵大人说,不要觉得是危言耸听,这是事实。
比如对方拿了一张契书让你签字画押,说是买什么的契书,你不看,你只知道听他说,字一签完一画押,告诉你,你家种的那几亩地被一两银子卖给了他。
你说不可能,但是人家有契书,还有你签字画押的,就算是打官司也说不赢他。
这样一来,你家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田地就成了别人家的了。
你要说你儿女被卖给别人家,他们还不会这么心疼。
但你要说田土被卖给了别人家,那不行,肯定不行。
所以,普通百姓都乐意送自己的孩子去公共学堂上课。
这个阿九今年十一岁了,原本都快成为家里半个劳动力了,这会儿却被爹爹说小,让他赶紧的回去上学堂。
当然,公共学堂里还有不少的女生。
这要是往常,肯定是不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孩子学学绣花学习煮艺学学相夫教子管理中馈就行了,哪需要学什么识字看账本。
但是,赵大人说,在她们蜀地,女子也是可以经商的可以开药坊的,又拿当今开办了女子医学院的春暖来举例,说她医术高超,师承自己的祖父肖太医,在大周治女子病除了她再没有第二个敢说第一。
赵大人抬高了女子的地位,也告诉大家,穷人家的闺女更应该学些知识,就算是去大户人家做丫头,也是要识点字会看账本的。
自己府上的丫头婆子就都识字。
有赵大人的亲自解说,穷苦人家的闺女也大着胆子坐在了公共学堂的教室里听先生讲书识字学写字。
“爹,娘,学堂放了五天春耕假。”阿九道:“先生说现在是春耕时间,我知道你们都很忙,很多家里都指望着你们搭一把手。你们今天少来一个,明天少来两个,这样子课没法上,不如放五天春耕假,你们都回去帮忙种庄稼,种完了就安心的回来上课。”
“先生考虑得真周全,阿九啊,你可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识字,可不能辜负了先生的好意。”
“爹,娘,我知道,我今天又多认识了几个字,我还会你们的名字了。”
阿九找了一根树枝在泥地上写着爹娘的名字。
“全家人的名字我都会写了。”
“真厉害,我们阿九要是好好读书一直读下去没准儿能考个状元。”
“呵呵,听说,赵大人就是状元呢。”
“状元果然是大才。”
“可不,将我们两湖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的,百姓们能在洪灾后这么快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全是托有赵大人的福。”
“赵大人说了,这是托皇上的福,皇上一直惦记着两湖地区的百姓。皇上还说了,两湖地区想要啥有啥,他都在支援咱们。”
“是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也不知道,我们有没有能见到真正的皇上的那一天。”
“不知道皇上长啥样?”
赵明朗得到线报,说百姓对皇上很敬仰,都想看看皇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贵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_落魄药女养家日常_淡竹枝_书海阁(shuhaige)shuhaige
→、、、、、“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好好干,加油干,把两湖地区干成全大周最美丽最富饶最团结的地方,皇上就不定就会来视察了。”
赵明朗已经惯会打心理战术了,知道要怎么攻心。
眼睛百姓是对皇上崇拜。
但本朝以来,皇上都没有出巡过。
如果两湖地区真正的发达,百姓安居乐业了,皇上应该是很乐意见到那样美好的场面的吧?
赵明朗让属下悄悄去传播这个消息。
果然,百姓听到后更是激动,更是努力。
单靠种田种地的百姓也不行,还得有商业才能繁华起来。
赵明朗又写信向弟弟赵明华请教怎么才能吸引掌柜们在这儿开店。
赵明华告诉他:免收一年的捐税,自然就会吸引到更多的商人来。
赵明朗看着弟弟写的信还是有点迷糊。
为什么商人多了,商业就能繁华起来?
就算单靠那些商人,又怎么能繁华?
赵明华没辙儿,又只能把问题揉碎了给他说。
“一个地方繁不繁华,只看一件事:人多不多。”
人多,就要吃喝拉撒,就要买这样买那样,就要住,这些不是花钱吗?
甭管这些人花多少,只要在两湖地区花,就以繁荣发达。
赵明朗想了又想,突然间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两湖地区挣钱两湖地区花,别想带回家!
这样一来,两湖的商家都会挣钱!
弟弟真是一个好主意。
但是,两湖地区虽然是他的管辖,但是这些东西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做主的,立即就写了折子呈上去。
赵明朗很聪明,不管干什么事儿,他必然是先请示再干。
这件事儿也一样。
皇帝看到了赵明朗的折子欣慰不已。
“也只有赵爱卿才能做成这样。”
状元郎不愧是状元郎,那可是真正有大才,未来必是进行栋梁!
皇帝甚至想着,或许,左相的那个位置可以是他的。
至于对赵明朗折子他直接就批复了:同意。
赵明朗得到了皇上的同意后就直接张贴告示。
即日起,凡到两湖地区经商的商户可以免捐税一年。
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到官衙登记在册。
为什么要登记在册?
是因为登记了的商户官衙才有记录,才不用交捐税。
当然,登记的内容也很广。
掌柜姓名,祖籍,从事的哪一行,单价是多少,总共有多少货源。
这些都一一登记在册。
商户们心里有点怵,但是又禁不住诱惑。
都知道往两湖地区跑有好处。
“看来,我也应该要去两湖地区跑一趟了。”赵明华道:“我顺路把二嫂和孩子一起送去。”
“你安排好就行。”
春暖恨不能让赵明华将自己一并带去。
但是春山医学院那边确实走不开。
没办法,只能叮嘱赵明华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安全把二嫂和侄子送到二哥手上。
这一路上,秋燕和孩子让赵明华操碎了心。
“少爷,您好像不高兴。”
庆生小声的问。
“废话,这种事儿放在你身上你也高兴不起来。”赵明华没好气的瞪他两眼:“带着这母子俩出行,比带着我媳妇出行累数十倍。”
真的,赵明华很后悔在父母面前接了这个差事,秋燕太娇气了。
每天赶路都不能赶多了,赶多了她就犯头晕。
一路上风餐露宿是不可能的,她只想住客栈。
为此,赵明华无奈得很。
还有他那个小侄儿,奶娘一会儿又晕马车了,一会儿又拉肚子了,搞得自己都焦头烂额了。
庆生还好意思说自己不高兴?
请问这样一天才走多少里路,怎么高兴得起来?
他此次是想去两湖做生意的,等这样慢慢摇到两湖地区,黄花菜都凉了。
“二夫人确实比咱家夫人娇气得多。”
“是啊,二哥喜欢那一款。”赵明华道:“你说,若是带着暖暖赶路,这会儿指不定直接就骑马扬鞭跑得飞快了。”
这事儿少爷真没说错。
自家那位夫人啊,连男儿都不一定能胜过她。
要啥有啥,和她一起出行一点儿也不累。
“算了算时间,起码还有十天才能到两湖。”
“那也没办法呀。”
“其实我觉得也有办法的。”赵明华道:“实在不行,我就请一两个女镖师吧,把二嫂交给她们,我们就可以自己赶路了。”
“少爷,这方法确实可行,但是,我们不能这样干。”
“为什么?”
“少爷,你忘记了吗,出行前夫人特意交待了要将二夫人和小少爷平平安安送到二爷手上的。”
别人的话你可以不听,但是夫人的话你得听啊。
赵明华愣了一下,确实啊,自己答应过暖暖的,得遵守约定。
喜欢落魄药女养家日常请大家收藏:(shuhaige)落魄药女养家日常书海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