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策22命运_wbshuku
22命运
22命运
裴承安从书房出来的时候,月色正是清明。
听小斯说老太太来过,后又离去后,也不曾放在心上。
这书房本就是当年父亲的,父亲去世后,年迈的老太太就曾来这书房瞪着眼看了三天三夜。
想来老太太是怀恋父亲了吧。
老太太是第三日晚间才见到裴承安及裴瑾渝父子。
“母亲。”裴承安看了看老太太有些凹陷的双眼,关切地问道,“可是未歇息好?”
老太太挥挥手,让身边伺候的林嬷嬷带着人退了下去。
“母亲这是?”裴承安有些纳闷地问。
老太太也不看他,只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站着的裴瑾渝,“阿渝,祖母对你如何?老国公对你如何?”
裴承言没料到她有此一问,笑道:“祖母何出此言?孙儿是祖母的孙儿,祖母对孙儿自是极好。”
老太太微微点头:“既是如此,这封文书,不知你何时才签?”
老太太将手边的纸推到裴瑾渝身前。
“母亲,咱们不是说过等到议功事定后才议此事?”裴承安看了看那张纸,见裴瑾渝并不说话,只得开口。
老太太问:“朝中之事,你父亲经营了几十年,议功之事必会有波折,然而只要今上心中有数,阿渝功绩明显,又有何惧?”
“母亲话虽不错,然而此次却不同。”裴承安对老太太说道,这一次出声的是谢家,谢家虽然已在没落,然而在文官集团和勋贵派中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连沈家这次都被谢氏炮轰得不敢再说话。而郑家又向来和裴家遇兵必争,可是这一次却空前的沉默。
而皇帝向来对谢太傅是颇有几分尊重的,所以这次之事,裴承安不得不更谨慎一些。
老太太冷笑:“你二人都知这次要谨慎,那么早早休了俞氏才是紧要之事.难道你等要等到俞梓渊之事暴露出来,连累完裴家之后才做?”
她的话一出,裴承安便知道前日他和大郎所议之事竟然被老太太知晓了。那书房的密道只有老太太和他知晓,那时他只当不是大事。哪想此事还是被老太太听了去。
“俞梓渊之事未定,祖母还是稍安勿躁为好。“裴瑾渝缓缓出声。
老太太看向他,“阿渝,你飞得再高,也该知晓裴家才是你的后盾。切不可因一时心软而毁了整个家族。俞梓渊之事无论是否为真,但一旦被皇帝知晓……”
今上可以容许无才之人,甚至作奸犯科之人存于他的朝廷,然而皇权的至高无上却不能有任何人挑战,也正因为如此,对任何与齐王有关的事,皇帝的态度都很明显。
裴瑾渝缓缓跪下:“孙儿自然知晓,然俞氏之事,孙儿说过自会处理。”
“你自小主意就极大,裴家无人能管你。可如今连裴家人竟也不顾了?”老太太大怒。
“母亲息怒。”裴承安赶紧上前,“阿渝,还不给你祖母道歉。”
裴瑾渝却站了起来:“俞梓渊之事真假还未可知,此事孙儿自会处理。其余若无事,孙儿告退。”
“你祖父说的话,你敢不听?”老太太突然斥道。
裴瑾渝离开的脚步不由缓了下来,“祖母这是何意?”
“俞氏无子,可弃。”老太太抖索着从怀里掏出了那封尘封了多年的书信。
一旁的裴承安不由惊讶了。随后又微微了然,老国公虽然促成了这件婚事,然而老太太始终不喜,终日闷闷不乐,想来这封信也是为了老太太留下的。
只是没想到今日当真起了作用。
现今裴家还有谁能阻挡得了裴瑾渝,老太太想唯有已经过世的老国公。
一旁的裴承安却有些难安了。
然而还未等裴承安再细想这事时。朝中却因周光的折子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动荡。
六月二十,晋国已经进入炎夏。
晋国的朝中经历了最大规模的论战,而焦点就是裴瑾渝能不能做天下兵马大元帅之事。这场争论持续了一月之久,迟迟未有结果。
而一则“裴郎在,天下兴。御史台前见清明。裴氏亡,百姓苦,皇帝门前见后土”谣言悄然而起。就连三岁小孩都会念上两句。
御史大夫周光平日里最是不爱说话的人,然而每次他上折子,都会引起轩然大波。比起他的下属崔湛每次上折子骂人,朝中各官员更怕他尽言。
裴家代表的是顶级豪门,即便裴瑾渝已经提拔了很多寒门之子。然而晋国还有一堆世家,一堆勋贵,他们的势力交织在一起,就连皇帝想要为裴瑾渝加官进爵也不能随便。
每次议功之事,都是一次晋国权利结构的更新换代。是以朝中官员对这一次的争论并不感到奇怪。
而周光的折子正是这时候上的,折子所言正是现在悄然兴起的那首歌谣。
朝中顿时鸦雀无声。
皇帝信任裴家,尤其裴瑾渝。然而再多的信任也不能动摇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
皇帝高高在上坐着,看着众人的眼光忽明忽暗。
裴承安心中又惊又怒。然而还未等他想明如何做时,裴瑾渝已经跪地请罪,并恳请圣上同意大理寺并刑部查明折子中流言来源,同时请辞了现任的上将军一职。
“大理寺并刑部彻查此事。朕知爱卿之心,爱卿不必忧心,待彻查结果出了再议不迟。”皇帝只留了一句话,便已起身丢下了满朝文武。
对于前朝之事,高门中的后宅自然有所耳闻。
议功之事暂停,反去查童言所在,看来这次裴家的敌人出了最为犀利的一招。裴家的敌人不多,但也不少。郑家自然是其中之一。
周光这次真是做了件大事啊。
然流言据说是从江南和边关同时传来,而这两处都非现在郑家的势力范围。
当然比起朝中之事,妇人们更为关心皇后的寿宴和仲夏夜。
皇后与皇帝少年夫妻,然而皇后却不得皇帝宠爱,是以皇后的千岁宴影响非常小,只叫了一部分命妇入宫贺喜。而这次千岁宴,裴家一向不得出席这场场合的俞钰晚却又被皇后邀请上了。
当日出席宴会的妇人们自然不是等闲人。对此各人心思各异。
皇帝想让大公主嫁给裴瑾渝,虽然不能明面上说,但大家对此都心知肚明。而大公主和裴家确实也走得近。俞氏被休或是被降为平妻不过都是裴家迟早会做的事,却不料这时候皇后却对俞氏青眼有加。这其中到底是皇后自己的意思还是皇帝授意?
“湘儿说你和她很是投缘。本宫就让你多留了一会儿,和她说说话。这孩子自幼就在我身边长大,身边亲近之人少之又少。难得得你一个投缘的。”皇后见俞钰晚一副不解的样子,便解释道。
俞钰晚躬身道:“若公主不嫌臣妾驽钝愚笨,臣妾也很高兴能和公主说上话呢。”
一边的三公主笑道:“母后,我看你们就不要客气啦。以后每次都这么客气来客气去的,说话还有什么滋味。”
“你这丫头。都大人了,还这般。”皇后摇了摇头,口中却未斥责。
三公主笑嘻嘻上前挽住皇后的手,笑道:“我也就敢在母后身边这样啦。再说,晚姐姐也不是外人。”
晚姐姐?俞钰晚心中一叹,三公主想来真是太过孤单了。
皇后眼中一黯:“今日你既然叫了世子夫人一声晚姐姐,以后就定要把她当姐姐一般尊敬。”
“这个当然了。”三公主笑道。
俞钰晚心中一跳,忙跪了下来:“臣妾不敢当。”
皇后一笑:“这丫头自幼没人说话,如今能和你说几句话,我也是高兴的。”
三公主眉梢间全是笑意,“母后,我有了弟弟,又有了晚姐姐说话,最近父皇还看了我两次,我心中真是欢喜。”
俞钰晚心中的猜测越发确定了,可是不知为何,看着三公主眉梢间的笑容,她心中微微生出些许苦涩。
“恭喜娘娘,恭喜公主。”俞钰晚站了起来,躬身笑道。
一个无子的皇后和一个有了嫡子的皇后,地位自然是不同的。
想起这些时日的风雨,俞钰晚心中终于升起了一丝希望。
皇后扶了她起来,轻声:“我知道你是个懂礼的人。”
若俞钰晚不聪明,又怎会嫁到裴家,且还平平安安;若是不聪明,如今流言四起,她怎会如此安然。那日宫中之事,她又怎会处理脱身得如此干净利落。
俞钰晚低头,并不回答。
“这孩子来得也是突然。我让俞太医瞒了下来,但也不会太久,想来再过几日,天下人都该知晓了。”皇后道。
她口中的俞太医,便是俞钰晚的四叔。
这样事关皇帝老儿子嗣的事,四叔居然如此大胆。俞钰晚方要说话,皇后却又道:“你也不用担心,这两月宫中事务繁忙,本宫记错了天数,也是有的。”
俞钰晚低头:“是。”
皇后是有心将俞家扯了进来,俞钰晚心中一叹。不过如果皇后真的生了一个儿子,那么这朝中之事,想来格局应该也会变吧。
“如今大公主和湘儿都大了,大公主之事一直是皇帝让萧贵妃打理。湘儿之事,真是愁煞本宫了。”皇后笑道。
俞钰晚方要接话,哪想三公主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母后,哪有你这个道理的。你这话去对我父皇,对我外祖母说说就罢了,还拿来对俞姐姐说,这不是要诚心愁坏俞姐姐嘛。且不说如今俞姐姐的处境,就算没有这样的事。难道我一个公主的嫁娶之事,她一个臣子妇人能管得了的,能左右得了。让人听了去,都会编排起俞姐姐呢。”
皇后一笑,“我不过是说了一句,倒是惹你这般话多。”
真是聪明的一对母女。皇后恐怕已经暗中看出了俞家与郑家的和解了吧。
皇后娘家没有什么影响朝局的人物,但是郑家有,裴家更有。
皇后是要借俞钰晚连上郑家。俞钰晚若依然是裴家媳,自然更好。若不是,既然大公主和裴家倒向三皇子一边,那么皇后所出的嫡子便会有郑家的支持,而不是孤单的一个人。
而连上郑家最好的办法,自然是三公主的婚事。
俞钰晚叹气,为什么古人都这么聪明呢。: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