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权臣的在逃白月光_
    最新地址:22biqu
    字体默认黑体楷体雅黑启体宋体颜色默认暗紫藻绿深灰青灰栗色青蓝玫褐黄褐米色雾白大小默认16px18px20px22px24px26px28px30px32px背景默认白雪漆黑明黄淡绿草绿红粉深灰米色茶色银色
    同类热门:
    温凝憋着一口气,坚决不后悔,坚决不回头。
    否则那一晚上的便宜,不白给裴宥占了?
    而且……
    显得自己好没出息哦!
    再怎么,第一个目的地要走完罢?
    她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楚地。
    大地广,加之身上并没什么特殊的任务,由京城到楚地,路上便了大半个月的时间。
    真到了楚地,她也便将那些后悔呀,回头什么的,抛之脑后了。
    只带着菱兰,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的傻开心,简直不要太愉快好吗?!
    有暗卫在,她们无需刻意乔装打扮,喜欢怎么穿便怎么穿,爱怎么打扮便怎么打扮;没有什么要操心的事儿,不用去想是否要讨好这个,怕得罪那个,喜欢的地方多待一待,不喜欢的地方赶紧走人。
    没有裴宥在,没有公务,更不用担心暴露身份丢他的脸。
    没几日,温凝便有些找不着北了。
    倒是京中的信笺,自抵达楚地之后,一日都没断过。
    什么“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卿坐也思卿”,什么“凉风起天末,卿卿意如何”,什么“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卿”……
    越写越夸张。
    后来干脆不改诗了,每日送一句闲话来。
    “婉芳斋出新款点心,乃是岭南紫芋所制。”
    “清辉堂的秋千,我已移至东宫。”
    “东宫的蔷薇,比国公府更盛。”
    有一日最过分,只写了一句:“现是四月十六,卯时三刻。”
    那么贵的暗卫,就是给他这么用的……吗?!
    温凝喊十六备了纸笔,给他回了一封。
    就一个字——
    “吵”。
    哈,可算报了当年那“无”字仇了。
    楚地繁茂比之江南略逊,但亦有着别样的风貌。
    数百年前曾有楚国在此建都,许多名城都保留下来。
    温凝带着菱兰,走南去北,玩儿得不亦乐乎。
    除了人文特色,楚地还有着大最为宽广,最为壮阔的一条河流。
    自古不少文人曾对着它吟诗作画,留下许多佳作。
    温凝看到波澜壮阔的河道时,到底打算正儿八经地给裴宥回封信,只是这信的内容嘛……
    “对你的思念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咦……
    好恶俗。
    撕掉撕掉,重写。
    “一月不见,如隔三载……”
    咦……
    好老套。
    撕掉撕掉,重写。
    “楚地桃开满枝头,不知京城开几何?”
    太普通了!
    重写重写!
    看来裴宥那每日一行字地写给她,也不容易啊。
    “姑娘。”正好菱兰掀开车帘近来,“姑爷送来的东西。”
    温凝以为又是纸笺,不想她嫌他吵,他便开始送物件儿了。
    菱兰递过来一个小布袋。
    温凝放下纸笔接过来。
    打开,将里面的东西倒在手中。
    一手的红豆。
    还是又又姑娘会啊!
    人悠闲起来,日子便过得飞快。
    四月中下旬时,温凝特地带着菱兰到了楚地的一个小镇。
    这个镇子的打卤面出了名的好吃。
    上辈子看地理志的时候,她详详细细地将其中对打卤面的描述念给菱兰听。
    菱兰当时信誓旦旦,若她们到了楚地,她定要吃上三碗。
    温凝便真给她点了三碗,惊得菱兰看着三只大碗直发愣。
    温凝在一旁吭哧地笑。
    其实她不知道上辈子她离开后菱兰如何了。
    亦不知那之后裴宥如何了。
    她曾经试图再次入梦,可无论烧什么纸笺,裴宥写给她的那些也好,她重新再写一些也罢,都没什么用了。
    她这次写回去的纸笺,不知还管不管用。
    届时可以烧烧看。
    同样是四月中下旬,终于听到由京城传来的消息。
    大有太子了。
    国公府的裴世子,真实身份竟是养在宫外的中宫嫡子。
    只因慈念大师和钦天监同时算到此子命格贵重,需要贱养在宫外,过了二十四的生辰再认回,方能保一生无虞。
    所以忍痛送出宫外,之后又暂入国公府。
    民间整个儿炸开了锅。
    菱兰听闻时,更是下巴都要掉了,一个下午半句话都未说。
    晚上突然抱着温凝大哭:“姑娘,姑爷是不是不认这门亲了呜呜呜……”
    难怪突然准备了整套行装和行程,送她家姑娘出京城:“姑爷怎么可以这样!虽然姑娘不贤良也不淑德,离太子妃差得远了点……”
    温凝:“……”
    菱兰抹了一把眼泪:“姑娘别伤心,以后阿兰陪着你!那什么破东宫,咱们才不稀罕呢!”
    温凝:“……”
    好啊,原来在她眼里,她就是这样的姑娘!
    结束了楚地之行,温凝其实就有些蠢蠢欲动了。
    都怪裴宥。
    人不在身边,还是能成日成日地对她说着“思念”。
    那一小袋红豆她同香囊挂在一块儿,每走一步都沙沙作响,叫她想无视都不行。
    那她怎会不想他呢?
    可她还没来得及对十六说准备回京,裴宥那边便来了消息,说去蓟州督工边防了。
    上辈子,这好像是嘉和十八年,宣平之乱之后的事儿。
    温凝也就打消了回京的想法。
    蓟州一去至少两三个月,她回京也是一个人无聊。
    不过,她也没按原计划往益州去。
    蓟州艰苦,温凝窝在客栈好几日,做了两双皮布靴让十六谴人送过去。
    五月初,温凝才正式启程前往益州。
    抵达益州禹城那日,她那两双皮布靴的“回礼”也送了过来。
    竟然是《妖异记》。
    她只差一个大结局的话本子啊啊啊!
    温凝开心坏了,当即上街买了一份果让人回赠过去。
    益州与岭南接壤,往南走,风土人情与岭南相似,温凝便只打算去蜀地。
    进蜀地的第一日,十六就跪在温凝面前欲言又止。
    温凝看他那如丧考妣的表情,还当是裴宥在蓟州出了什么意外,吓出一身冷汗。
    不想十六只是犹犹豫豫道:“夫人……夫人,那缨瑶在蜀地。”
    十六,甚至徒白在内的暗卫,至今都不知当初两人为何因着缨瑶的出现大吵一架。
    唯恐又倒一次霉,在蜀地碰上缨瑶,让两人再生龃龉。
    “我知晓她在蜀地啊。”
    温凝用着早膳:“你既提起来,正好,去寻一寻他们姐弟二人在何处,我想见他们一见。”
    在温凝看来,到底是她亏欠了缨瑶。
    若不是她找缨瑶帮忙,缨瑶不会被人盯上险些丧命,也不至于离开京城。
    而她承诺的,安置她的弟弟入京读书,并未兑现。
    不过温凝见他们,也做不了什么特别的,无非是又给了一笔银子作为补偿。
    _权臣的在逃白月光_
    最新地址:22biqu
    字体默认黑体楷体雅黑启体宋体颜色默认暗紫藻绿深灰青灰栗色青蓝玫褐黄褐米色雾白大小默认16px18px20px22px24px26px28px30px32px背景默认白雪漆黑明黄淡绿草绿红粉深灰米色茶色银色
    同类热门:
    好在这应该也是他们所需的。
    缨瑶倒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收了银子,接着说要尽地主之谊,带着一行人玩儿了整整一个月。
    一个月下来,温凝与她竟也处成不错的朋友。
    其实细细想来,上辈子她与缨瑶只是嘴上不对付,那些年在裴宥的后院,若没有她的相伴,恐怕会更加凄清无趣。
    由蜀地出来,已经是七月。
    温凝回到禹城,又碰上一位故人。
    当年在江南时认识的学子之一,姓邱。
    她着女装,自然不能以文公子的身份示人,但那邱公子非缠着她说她与他一位朋友长得太像了。
    她只好说自己是文公子的妹妹。
    不想那邱公子更来了劲,竟然说要求娶她,她说她已婚配他都不信。
    理由是她未梳妇人髻,且哪有成了亲的夫人,还带着小丫鬟只身在外的。
    纠缠没几日,她收到裴宥的纸笺。
    就一句话:“第十八房看好了?”
    吓得她不顾后面的行程,连夜收拾行装,往漠北去了。
    漠北的天早已转凉,想来倒与裴宥所在的蓟州颇为相近。
    只是漠北早晚温差更大,天气约莫更干燥。
    不过她才到漠北没几日,又接到消息,蓟州事毕,他辗转去楚地建学堂去了。
    前两年在江南督建的学堂,成效颇好,因此打算在各地推行开来。
    他打算各地都走一趟吗?
    那岂不是她都回京了,他都未必回去了?
    竟有些小小的失落。
    原想着他从蓟州回去,她便也打道回府的。
    罢了。
    这种独自在外游玩的机会,这辈子大约也就这一次了。
    好好珍惜吧!
    不过温凝在漠还是没有四处游玩。
    漠北的星空太漂亮了。
    她在沙漠绿洲的帐篷里住了两个月,绣了一幅星空图。
    繁星点点,总有最闪亮的一颗。
    她给那颗绣上了一点红痣,让十六给人送去了。
    虽然有点幼稚,但还是想这么做。
    她心中最亮的星辰,收到了会开心的罢!
    十月底,温凝终于抵达了行程的最后一站,雁门关。
    时节默默由春季转至冬季,雁门关早已下过冬雪。
    这辈子的雁门关,与上辈子的截然不同。
    上辈子她来时正是宣平之乱后,天下虽已初定,可这种关隘处总归与内陆不同。
    整个关内压抑萧条,商贸停止,人烟稀少,驻守兵士各个神情紧张,生怕一个不小心又出了什么乱子。
    关外么……
    她都没跑出去,当然是不清楚了。
    但这次来,雁门关与大其他地方并无多大不同。
    甚至比旁的地方更加热闹。
    商车来往,贸易频繁。
    温凝整日带着菱兰关内关外两边跑,有点当初初到江南时的感觉。
    琳琅满目的商品,新奇有趣的太多了,简直各个都想带回去。
    正好这是此行最后一站,接下来她就要回京了,不用担心带着臃肿的行装赶路。
    如此想着,她便更有些停不下手。
    “十六,这些,这些,都要了!”这次她没跟着裴宥一道,载再多辆马车的东西也不会有人侧目,“我瞧着这个鞋挺好的,又轻又软,落地无声,太适合你们暗卫营了!你去置办吧,人手一双!”
    十六瞪着眼:“夫人……”
    暗卫营千来号人呢……
    “没事儿,反正你们公子的银子!”裴宥给了她好多银票,她都没完呢!
    “但……”
    千余双鞋,就得一辆马车了。
    “没事儿,你去置办就是!”
    没有什么能阻挡一个姑娘银子的热情,除了……
    “文妹妹!你我当真有缘,竟然在这里又遇见了!”
    温凝头皮一麻,这是怎样的孽缘……
    又是那邱公子。
    虽还未买过瘾,但温凝可不想再收到裴宥的通缉文书,当夜就收拾了行礼,乘着马车往关内赶。
    “姑娘,需要这么急吗?”菱兰坐在马车里握着温凝的手,“外头在下雨呢。”
    今年的天怪得很。
    分明前些日子都下雪了,可这几日突然转暖了些,今夜下下来的,居然是雨水。
    但到底是冬季的夜晚,又是临时出行,马车里冷得很。
    “当然要,赶紧走。”温凝毫不犹豫。
    那邱公子牛皮似的,都不知是不是探听到她的踪迹寻来的。
    若回关内再被他缠住,便只能提前回京了。
    她们之前在关外订了三日的客栈,原打算在关外买个痛快。
    此刻马车正是由关外驶向关内。
    “那邱公子真是……”菱兰搓着温凝的手,“就该让十六将他揍一顿!”
    若二人从前毫无情谊,自然可以这样做。
    但毕竟她骗人在先,那人又是裴宥的死忠,去年裴宥入大理寺,他也是赶去京城为他请过愿的。
    如何下得去手?
    正这么想着,后头传来一阵马蹄声。
    被那邱公子发现,追上来了?
    菱兰率先推开车窗,往后看了一眼。
    “姑娘!好多人马!”她惊呼。
    温凝亦凑到窗边看了一眼。
    夜太沉,关外与关内之间的路又并无官灯,她看不真切。
    可依旧能听见震耳急促的马蹄声,来人不少。
    真是好大的阵仗。
    不可能是那邱公子。
    莫不是在关外露财,引了马贼来?!
    外头驾车的是十六,不消她说,已经加快了车速。
    可后面的人亦是紧追不舍,隐隐还能听到有人在喊“停”。
    她才不停呢。
    她又不傻。
    可两匹马带着一辆马车三个人,到底比不过后面单枪匹马的人速度快。
    不一会儿,马车已经被逼停。
    温凝和菱兰面面相觑,同时屏住呼吸,听外头的动静。
    十六居然一声没吭。
    没吭声,也没动作。
    对方人太多么?
    马车里静得只剩二人的心跳声。
    很快,外头响起了马蹄声。
    得、得、得。
    不疾不徐,一步步地靠近。
    不一会儿,一柄银白色的剑鞘,轻轻一挑,撩开了厚重的车帘。
    车外人的脸,随之映入眼帘。
    温凝几乎是蹭地从坐榻上起身,疾步往外,整个儿扑到了来人身上。
    (本文潇湘书院,请到潇湘书院追看更新哦。)
    还记得第一章吗?玩儿个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