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替嫁宠妃 > 104、结局(上)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104、结局(上)

 热门推荐: 新手法医 正道潜龙 我真的不是富二代 重生之财源滚滚 完美执教 最强弃少 纨绔疯子 刷钱人生 我在泰国开店卖佛牌 老兵新警 我的绝品女友 逆流纯真年代
    五月将尽, 小暑初至。

    正是窗下风暖人倦,庭前苔绿荫浓的时候,阿嫣和谢珽踏着暮色入城, 将曾媚筠安排在客院中。

    武氏虽早就拿到了阿嫣报平安的家书, 却仍为儿子悬心了许久。见谢珽虽瞧着无碍, 实则脚步微有点虚浮, 不似平素健步如飞,到底红了眼眶。

    谢珽只好宽慰,“连着征战许久,许是老天爷看不下去,让我歇一阵,为京城一战养精蓄锐。”

    姿仪冷硬, 语气却不无调侃。

    武氏笑着抹了把眼睛, “你少说好话哄人。魏津和京城耗着,且得耗一阵儿呢。据我盘算,总得到了七月, 他们才能分个胜负,到时候咱们相机行事,有你三叔、萧老将军、裴将军在, 还用你亲自上阵”

    “母亲说得是。”谢珽笑而颔首。

    河东雄兵铁骑, 确乎不缺领兵之将。

    萧烈、裴缇自不必说,沙场上英勇善战、谋略过人,若单拎出来主掌一方军政,未必就比剑南的周守素逊色。至于梁勋之流,更不值多提。除此而外,三叔谢巍、舅舅武怀贞虽避着嫌,不甚去握兵权, 带兵打仗时却从不含糊。

    若非武氏嫁为王妃后,武怀贞有意谦让,免得家族太树大招风,这些年领兵征战下来,功勋定不弱于萧烈。

    冲锋陷阵之人,更不胜数。

    也是有这些将帅撑着,谢珽才能轻易拿下陇右,横扫宣武地界而无后顾之忧。

    哪怕此刻他身体尚未恢复,萧烈也能与韩九成、田冲等人配合,各自披荆斩棘扫清前路,无需他多费心。

    谢珽甚觉宽慰,又去看望祖母。

    老太妃的身体仍旧病弱,倒像是连遭打击后一蹶不振的模样,哪怕有心肝宝贝秦念月陪着,也不甚见起色。好在多年尊荣养着,且年事不算太高,底子尚且在,纵使懒得动弹从不出门,倒也不至于卧床不起。

    谢珽陪坐了会儿,与阿嫣自回住处。

    春波苑里一切如旧。

    成婚前栽的槭树倒是长得比前繁茂了些,细密秀丽的叶片舒展,阿嫣才想起来,嫁入王府后转眼竟已两年。

    而局势心境,也已天差地别。

    她陪着谢珽进屋安置,将周老开的药膳单子交给田嬷嬷,仍每日半顿不落的做着,好让谢珽早些恢复。

    北梁的消息也在次日呈到谢珽案前。

    国主病重,底下亦暗潮汹涌。

    长子元昊居于储位,据说这阵子每日都往国主的寝宫跑,生怕储位易替。得宠的第三子元哲不愿坐以待毙,由母妃在病榻前盯着使力之余,也在暗中筹谋宫变。

    其中一道铺垫,则与河东有关。

    “北梁在京城安插了眼线,咱们在北梁也有点人手,这事彼此心知肚明。元哲想让咱们助他夺位,并许诺免战五年,愿与河东暗中结盟。”

    陆恪将消息尽数道明,拿出元哲的信物。

    谢珽端然而坐,眸色微凝。

    “他想怎么结盟”

    “互换质子。”

    历来两国结盟,除了联姻之外,亦以互换质子的方式换取信任。河东跟北梁之间血战累累,那片尸山血海里至今仍有恶鬼夜哭的传闻,自然不可能联姻修好。但打仗并非目的,如今这局势,河东无意图谋北梁之地,厉兵秣马加固边防,终究是为拒地于外,换取一方太平。

    免战五年,是休养生息的绝佳时机。

    于百姓和兵将皆有益无害。

    谢珽自然不愿平白打仗。

    但若要互换质子,两国每尝做这种事,多半会挑国君次子,既不影响储位接替,也有足够的分量换来脆弱易碎的暂时信任,免却兵戈战事。而质子到了对方手里,虽说起居会受优待,实则时时被监看,一旦两边翻脸,或是有了异心,质子便会落入危险之中。

    周希远就是个例子。

    换到河东,就得挑谢家颇为要紧的人。

    说穿了就是谢琤。

    冷沉的目光落在信物上,谢珽随手拿起来,拧眉思索。好半天,才向陆恪道:“互换质子不可行,另寻个结盟的法子。”而后,商量了几条,命陆恪去探。

    没过多久,消息传了回来。

    元哲虽有夺位之心,却不至于卖国求荣,愿暗中与谢珽结盟,已是能做的极限了。国主时日无多,他也将态度摆得十分明白。

    若谢家不肯结盟,他便退出夺嫡,任由元昊继位。届时,在储位筹谋多年的元昊必将趁虚而入,拿战事立威。

    若谢家肯,则引为助力斩除太子。

    但将外敌引入内斗,终归是引狼入室的事,无异于拱手送谢家一个大便宜。为防河东借机生事,也为安抚臣属,他须以互换质子的方式,令彼此有所忌惮,互不侵犯。

    为表诚意,元哲会派最疼爱的长子为质,亦许诺会善待河东之人。

    也盼河东掂量利弊,明智抉择。

    武氏得知这事也颇为头疼,在碧风堂商量时,神情亦极慎重,“利弊已很清楚。咱们虽不怕打仗,但若北梁当真大军压境,想要首尾兼顾也不容易,一场仗打下来,还不知会搭进去多少人。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命,若能避免,自然不宜起兵戈。这事我想了很久,觉得还是答应为好。”

    “可三弟年纪还小。”

    “也不小了。”武氏知他虽对谢琤严苛,实则颇疼爱幼弟,忍不住叹了口气,“十七岁了,你在这年纪,早就已独当一面。珽儿”檐外下着雨,淅淅沥沥,武氏看着袅袅茶烟,声音忽而温和,“若换了你在琤儿的位子,愿不愿去做人质”

    谢珽闻言,神色微顿。

    若换了是他,谢珽会毫不犹豫。

    北梁与河东之间最好是斗而不破,能保边境安宁即可。八年前那场大战固然换了来颇长久的安宁,付出的代价却实在太重。每个兵将的背后皆有家人,谢珽后来翻看抚恤的名单,想到许多人翘首期盼,却再难看到至亲身影,心中亦如刀割钝痛。

    冲锋陷阵时,素来不畏生死。

    但若能不起烽烟,以一己之身换得几年安宁,谁不愿一试

    武氏瞧他神色,便知道答案。

    “你愿意,琤儿也愿意。咱们既领了戍卫河东的重担,这种事就责无旁贷。当初你领兵报仇是一种历练,如今为了大局,琤儿前往北梁也是种历练。以质子之身住在北梁,哪怕被时时监看,仍能窥见北梁的民风和近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于咱们而言有益无害。”

    “此事名为互换质子,其实与奔赴沙场无异,史书上有不少先为质子忍辱负重,后成大器建功立业之人。琤儿到了年纪,历练一番也无妨。”

    极沉稳的声音,是她身上一贯的决断。

    见谢珽并未反驳,武氏续道:“我这就修书让琤儿”

    话音未落,忽听门外响起了嬷嬷的声音。

    “太妃,那边的大姑娘来了,说有要紧事求见。”

    府里如今就一位姑娘,长房的谢淑。

    母子俩俱觉诧异,忙命请入。

    仆妇应命,恭敬推门打帘,谢淑一改往常秀致衣裙的打扮,穿了身颇利落的骑马劲装,头发也拿玉簪挽在顶心,抬步进来时,神色极肃。进了侧间,见谢珽母子似在议事,她二话不说,在武氏疑惑的目光中径直跪在地上。

    她说出的言语,更令母子诧异。

    谢淑是来主动请缨的。

    为着和北梁互换质子的事情。

    这事虽未对外声张,因关乎长远,府里要紧的几个人都知道,连同老太妃和谢淑也听到了风声。谢淑瞧着懒怠,平素翻看话本连眼睛都瞧坏了,从不花言巧语在长辈跟前卖乖,也甚少习练弓马驰于校场,但她心里其实极有主意。

    将门之女,亦有她的风骨与骄傲。

    谢砺未出事之前,府里有谢巍兄弟、谢珽兄弟,长房的谢瑾也小有建树,撑起整个河东绰绰有余。

    她被遮蔽在树荫下,自可无忧无虑。

    如今,一切却已赤裸裸的掀开。

    谢砺不止早有一心,在谢瑁心里埋下毒恨的种子,还借谢衮战死、财权疏忽时大肆挪用军资,养了许多刺客。而后勾结诚王、挑唆谢瑁,险些令谢珽命丧元夕。再后来阿嫣被擒往剑南,谢珽在许州遇袭,都是谢砺引来的陈半千所为。

    桩桩件件,都在撼动河东根基。

    谢淑哪怕不知内情,也清楚她的父亲埋了怎样的祸患,这令她极为难过、愧疚,甚至对父亲暗生鄙弃,想竭力弥补挽回。尤其当谢珽经历两番凶险刺杀,深入剑南冒死救回阿嫣,却半点不曾迁怒与她时,谢淑心里愈发难过。

    她很清楚,这是谢珽冷硬外表下的爱护,顾念血缘之亲,才在谢砺做出那等恶行后,对她和嫂嫂、侄儿尊养如旧。

    也是因这份顾念,令她更想弥补、报答。

    只是闺中力弱,没法像靖宁县主那样领兵征伐,能做的实在有限。

    直到出了互换质子的事。

    得知这消息后,谢淑连着两夜辗转反侧,彻夜难寐,深思熟虑之后,终于来到碧风堂。

    自请去做质女。

    “所有的利弊和可能遇到的危险,我都已考虑过。”

    夏日幽深的侧厅里,劲装少女笔直跪在地上,哪怕武氏亲自去扶也不肯起来,只肃容道:“拿互换人质换来的脆弱信任,自然难以长久,说不准哪天就会翻脸,用兵征伐。我去了北梁,也只能尽力让战事晚些来。或许一两年、或许三四年,不管长短,这都是休养生息的机会。”

    “我生在王府,身上有太祖父、祖父的血脉。哪怕比不上姑姑英勇,也该有将门之人的担当。”

    “留在河东,我无事可做。”

    “但若能去北梁,便可免去一场兵戈,让堂兄能放心地挥兵南下,尽早令天下安稳。届时,边塞自可受益。”

    “太妃、王爷。”谢淑抬起头,神情郑重而坚决,“我是请缨出战,还望两位能允我所请”

    掷地有声的言辞,令厅中一瞬安静。

    谢珽年少时,也曾顽劣行事逗哭过堂妹,与对表妹无异。后来承袭爵位后忙于军政琐务,内宅的事上甚少留心,只知她跟谢琤情谊极深,与阿嫣也性情相投,旁的事上没太留意。

    却未料时日倏忽,幼时哭鼻子的小姑娘长成后,竟会有这般胆气。

    惯常冷沉的眸底浮起讶色,他站起了身。

    “北梁的事不必担心,有琤儿。”

    “我替谢琤去”谢淑抬头,对上谢珽的眼睛。

    她这几年其实甚少跟谢珽说话,因心中畏惧堂兄性情骤变后的冷厉威压,哪怕后来常因阿嫣的缘故来春波苑,也多躲着谢珽,怕他像教训谢琤那样,严苛待她。

    此刻,那些小情绪早已无足轻重。

    她迎视谢珽,不闪不避,只笃定道:“堂兄既有雄心壮志,就该集中兵马去攻京城,早些还天下太平。至于北边,暂且稳住即可。战场上用人的地方那么多,谢琤留着会用得着。我到了北梁后定会谨慎行事,绝不给府里添乱。”

    “不行不能让你去”

    武氏见她执意不肯起来,只能蹲在身旁,温声劝道:“你在府里,能帮我分担琐事。等局势安定些,还要替你挑个好人家,往后安生过日子呢,我瞧那徐公子就很好。北梁那地方,去了总要担惊受怕,不得安宁。我和阿嫣,还有你祖母、嫂嫂、侄儿们,都舍不得你。”

    “别逞强了,让琤儿去吧,快起来。”

    极为温柔的言语,如暖流漫过。

    谢淑却仍未动,“太妃的慈爱之心,侄女都知道。我今日来请缨,是有两重缘故。”

    “第一重,我是谢家女儿,即便不及姑姑英勇善战,亦有先祖流的血性,愿为河东百姓出征。”

    “第二重是为了我父亲。”她眸色稍黯,声音亦低了些许,“他做的那些事,有负河东兵将,更对不起战死之人。我若不能做些什么来弥补,这辈子都会愧疚不安,受尽煎熬,不能见人。唯有替父赎罪,才能稍得消解。”

    “太妃、王爷,谢淑愿请缨前往北梁,追随祖父、伯父、姑姑的英豪之举,万死不辞”

    “还望两位允准”

    她俯身叩首,额头在青砖地上触出轻响。

    武氏心疼极了,虽明白她心中煎熬,却仍不舍得她去受苦,仍试图劝说。

    谢淑却早已下定决心。

    知道母子俩不会轻易答应,她将心思说明白后,转身去了祠堂,在祖先牌位跟前跪了三天三夜。

    所有人苦口劝说,她皆无动于衷。

    谢珽数次过去,都能看到少女笔直跪在祠堂,背影秀弱却坚毅,哪怕累极也没半分松懈。而她的视线落处,是靖宁县主的牌位伤心和离、战死沙场后,靖宁县主的尸骨牌位与谢衮等人一道埋葬,亦供奉在王府祠堂中。

    那是整个河东地界最耀眼的女将。

    红妆烈烈,为众人所钦敬。

    秦念月是她的亲骨肉,却丝毫没半点亡母的骨气襟怀,而谢淑闷声不响,心里却有最坚毅骄傲的念头。

    谢珽静视良久,最终点了头。

    北梁国主病重,谢珽答应之后,暗中互换质子结盟之事立时安排了下去。

    当天夜里,徐秉均驰回魏州。

    是阿嫣给的口信。

    长在太师府那样的书香门第,出阁之前,阿嫣对武将之家实在知之甚少,甚至畏惧争杀之事。

    直到嫁来魏州,听闻靖宁县主的英豪事迹、瞧着武氏的决断担当,才知身为女子,原来也能有那样的气魄和建树。而谢淑虽闷声不响,每尝言语说起时,对于战死的姑姑时总有崇敬之心,亦不无将门之女的傲气,只是甚少表露。

    如今请缨北上,必是心意已决。

    那于谢淑而言未尝不是一次浴火重生。

    抛去父亲功勋的庇护,亦抛开父亲过失的阴影,凭她的胆气寻回将门之女的骄傲,无需再愧疚、煎熬。

    没有理由不去成全。

    哪怕谁都舍不得,在谢淑的执意恳请下答应是迟早的事。

    阿嫣最清楚小姑子的心思,更不知这趟去了北梁,何时才能回来,便寻了个由头,请谢珽将徐秉均调回。

    彼时正逢动身前夜,谢淑孤身前往校场。

    昔日嬉游的情形历历在目。

    那个时候,她还是王府里不甚起眼却无忧无虑的闺中千金,打着谢琤的旗号跑来校场,想看到的却只有清逸少年。绿杨陌上微风徐徐,她看过他泼墨时的风雅文采,看过他弯弓时的少年意气,曾令他心甘情愿的输给她许多画作,绣为裙衫,也曾与他林中射猎,情愫暗生。

    他们的相遇平平无奇。

    但每一次相处,都被深藏在心底。

    徐秉均的父亲突然来魏州时,谢淑便猜到了来意。没有人知道,那些夜晚里她有多激动期待,盼着双亲能答允此事,往后再不必遮掩着,或拿谢琤当掩饰。可惜,事情尚未提起,她的父亲便从云端跌进了淤泥。

    那段时间,谁都没心思理会婚事。

    徐叔叔亦只能暂且返京。

    兵马调走后,校场上有些空荡,夏夜里凉风正宜,徐淑也不掌灯,只在月下独坐着慢喝一囊清酒。

    视线里,忽然闯入一道熟悉的身影。

    谢淑独自出门时,阿嫣便猜到了她的去处,因不便去打搅她回味心事,便让管事在城外等着,一旦看到徐秉均,便让他去寻谢淑,免得错过此夜,连道别的话都来不及说。徐秉均得知后,几乎无需多想,便猜到了谢淑可能的去处,策马赶去。

    此刻夜风徐徐,拂动树梢。

    姿容清俊的少年一路疾驰,满身风尘仆仆,瞧见独坐的谢淑后立即丢开缰绳,翻身下马三两步就跑到了谢淑跟前。

    清夜里,两道泪水自谢淑眼中滑落。

    她拾起旁边的酒囊递给他,脸上竭力勾出笑意,“明天我就要走了,你是来送我的吗”

    “你要去北梁”

    徐秉均已从管事口中得知了大约情形,却不知事情始末,疾驰时虽不费力,却因胸腔狂跳,无端有些气喘。接过谢淑递来的酒囊,他当即仰头灌了一口,素来清隽文雅的脸上,已尽是焦灼之色,“为何突然要去北梁”

    “为了往后走路时,能昂首挺胸。”

    “为了河东少些无辜的牺牲。”

    谢淑眼底仍有泪水,唇边的笑却凝得坚毅,坐回两人常坐的那方青石,拍了拍旁边,让他也过来。

    而后,徐徐道明缘由。

    月移影动,夜色渐深,放心不下的侍卫赶来寻找,瞧见并肩而坐的身姿时却没敢来打搅,只远远站着。

    后来子夜风冷,徐秉均脱了外裳给她披着,谢淑也没推辞,轻轻拿指尖笼紧。相识这么久,连彼此的心意都已窥明,真正的触碰却只有少年男女的含羞试探,连窗纸都未曾捅破。

    披在身上的这件外裳,应是最熨帖的接触了,少年的暖意披在肩头,几如怀抱。

    谢淑舍不得,偏头问他,“衣裳送我吧”

    “好,北梁天冷,要多加衣。”

    谢淑点了点头,“今夜一别之后,相逢大约是遥遥无期。”她喉头微哽,心里有好些话想跟他说。说她初见时的惊艳,思念时的欢喜,决定去北梁时的不舍与愧疚却又觉得月色匆匆,两人相识一场,既是前路未卜,不该说伤心扫兴的。

    但心底里,却仍在期盼一个答案。

    她看向身侧少年,正对上他的目光。

    “再怎么遥遥无期,也总会有重逢的时候。”徐秉均明白谢淑这般决定背后的苦心,亦知她此刻无法宣之于口的心思。杀伐中磨去少年稚弱,此刻神情已是沙场男儿的坚定,将那酒囊抬起时,声音亦如承诺,“我会等你。”

    “等京城大局一定,我就自请去边关,片刻不离。”

    “到你回来,就能第一个迎接你。”

    而后,不论两家父母会否允诺,都握着她的手带回京城,再不会如先前般克制收敛,等什么父母点头、媒妁聘娶。

    少年红了眼眶,想早些撑起天地。

    谢淑亦红着眼睛笑了笑,拿酒囊与他轻碰,“好,说定了。”

    徐秉均与谢淑的相会与别离,阿嫣除了告诉谢珽之外,并没跟旁人提起。

    亦如同少年男女深藏的心事。

    少有人知,却印在骨髓。

    只待有朝一日,局势渐稳各自长成时,角落里的幼苗亦可悄然抽条,开花结果。

    而对整个河东而言,如今最要紧的仍是拿下京城。

    梁勋早已被谢珽打成了丧家之犬,在东躲西藏一阵后,终于死在萧烈手中。整个宣武地界都被谢珽收入囊中,而这间隙里,魏津亦拼尽力气攻破京畿东侧的防守,剑锋直指帝王所在的京城,想抢先攻破城池,夺得玉玺。

    谢珽在伤势稍愈后便去了陇右地界,此时正与裴缇引兵向南,围向京城。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中和下,都是大肥章嗷嗷

    谢谢梨子酒的地雷呀,么么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加塞就撞,你管这叫驾校教练? 我的野蛮美房东 半岛:这个魅魔凭亿近人 年代:从人力车夫开始 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重生之独宠傻瓜 重生2008 重生一家亲 我终于失去了你2 薄总,太太又跟人去约会了 为啥不信我是重生者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替嫁宠妃》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替嫁宠妃》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替嫁宠妃》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言情,五六中文提供替嫁宠妃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