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娜迷迷糊糊的从柔软的大床上醒来,她推开身上的被子,艰难的起身,坐在床上,然后她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到了门前。
一位在门口等待多时的女仆带着她去盥洗室整理仪容,顺便把一本书递给了她,
“维安先生说把这本书送给你。”
莉娜鞠了一捧清水洒在脸上,让自己的意识清醒一些,然后从女仆手中接过了这本书。
女仆送完书之后,就转身离开了,而莉娜则注视着手中的书籍。
书籍本身是精装书,书封面很厚,看书籍的老旧程度,似乎被翻阅了很多遍。
莉娜本身其实并没有读书的习惯,她喜欢在网络上查阅自己想要的资料,最多用电纸书护一下眼睛。
但她也知道,这个世界有许多知识,是只记载在书籍上的。
她的目光停留在这本书封面的标题上,
这个世界依靠什么分配财富
书的作者是约瑟夫瑟尔,出版时间是十年前。
她打开书籍,静静的阅读起来。
书籍并不厚,内容也并不复杂,整本书都在用各种浅显易懂的例子,讲述着同一个问题。
即,这個世界依靠什么分配财富
作者先抛出来一个观点,即许多人都认为努力就会有回报,多劳多得,这个世界是按照做的事情的多少分配财富的。
但是紧接着,作者又抛出来一个新的问题,既然工作就会有回报,工作的越久,回报的越多,那么为什么工厂里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的工人,却往往都过着贫苦的日子呢
然后作者开始一步一步的阐释自己的观点。
在小的尺度上,一个车间,一个工厂,一个企业,人们按照工作的多少分配财富,工作时间多,干的事情多,付出的辛苦多,制造的成果多的人拿到比其他人更高的工资。
而大的尺度上,涉及到整个联邦,所有人阶层,所有人群的尺度上,整个世界优先的分配规则却是按照财富分配。
即财富多的人分配到更多的财富,财富少的人更多的被财富多的人所掠夺。
财富多的人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凭空得到财富少的人所上贡的财富。
由此导致贫者愈贫,富者越富。
作者用一个单词来概括这些被从穷人身上拿走的财富,那就是利息。
在讲述自己的理论之前,作者先讲述了他从大灾变之前的古代资料中得到的研究成果。
在这个世界还没有各种异兽,整体环境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依靠土地而生,那时候人类最主要的资源就是土地。
随着社会发展,土地兼并,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些拥有很多土地的人,和一些因为一些原因失去土地的人。
没有土地的人借有土地的人的土地进行耕作,将收获的粮食分出一部分给土地的主人,作为借用土地的费用,这就是土地租金佃租。
作者在这里给了土地租金一个新的定义,即土地的利息有土地的人,没有进行任何劳动,只因为他拥有土地,并把土地出租出去,就能收取的利息。
在这里,作者假设了一种最极端的情况,即整个过程只有两个人,拥有土地的地主,和租用土地的佃户。
佃户完成了所有劳动,收获粮食,而地主什么都没有做,却要拿走一部分属于佃户粮食。
在这里,劳动并不是唯一的分配依据,还有另一种依据,那就是土地。
这里土地,代表的其实就是资源。
掌握资源多的人会天然的依靠出租资源的方式,取走没有资源的人的一部分劳动成果。
最开始,这种土地的利息是被节制住的,地主不会毫无节制的去要求佃户付出高额的利息。
因为如果这家地主的租金涨了,那佃户完全可以跑到其他租金便宜的地主家去借土地,整个市场会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当然,地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会逐渐的自发的结盟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土地开始归于同一个地主,或者同一个地主的派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佃户们就越来越失去选择的余地,土地利息,也就是租金的定价权就完全被地主所掌握。
而这些地主会不断的增加租金,从佃户手里拿走更多的劳动成果,为自己积攒更多的资源,购买更多的土地。
直到佃户们剩余的劳动成果不足以养活自己,被逼到死路,或者因为某些天灾,导致佃户提前进入死路,最终导致整个体系的瓦解与重新建立。
这本书的作者也在这里强调,这些知识是他从破碎的资料里找到的,并不完整,事实上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然后作者把这些大灾变前的知识和现在联邦的情况进行对比。
他认为现在的联邦与大灾變之前世界的古代阶段并無不同,只是决定劳動成果分配的关键性的资源,从土地变成了包含更加广阔的财富。
拥有房屋的人,不经过任何劳动,却可以从租客手里获取一笔房屋的利息。
金融公司,不需要任何的劳动,或者只需要很少的劳动,就可以从那些借他们钱的人手里,获取一笔远远超出他们劳动价值的,资金的利息。
工厂的老板,所付出的劳动实际上要远远小于工厂员工所付出的劳动,但是因为他拥有工厂,拥有工厂的各种生产机械,他就可以将整个工厂所有工人所生产的劳动成果都拿走一部分,这就是工厂的利息。
所以一个人越富有,拥有更多的房产、工厂、投资、借出款,他就能依靠各种利息,拿走更多人的劳动成果,他的财富就会越加的增加。
而贫穷的劳动者,因为劳动盈余被拿走了,自己剩下的劳动成果大部分花在了生存需要上,无法形成有效的财富积累,去收取其他人的利息,就越加的贫穷。
最终富有的人越来越富有,贫穷的人越来越贫穷。
富人的子孙后代在他们的祖辈的基础上,更容易从别人身上获取利息变得富有,而贫穷人因为没有任何的积累,又会陷入和自己祖辈一样劳动成果被拿走的困境,无法积累到足够多财富。
这就是这个世界财富分配的根本规则。
优先按照财富分配,财富多的人拿走他所属财富的利息,而剩下的人,在一定程度内按照劳动分配。
在书籍的最后,作者也表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还存在许多错漏之处,书籍所涉及的许多地方使用的都是理想的模型,完整的社会运行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其他干预因素,这本书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表征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
他仍然在收集更多的资料以丰富自己的研究。
莉娜合上了书籍,不知不觉,她已经走到了楼下的客厅。
她感觉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在她过去的人生中从来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
这些论点和书籍,她从未在任何网站和论坛上看到过。
她感觉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正在她面前开启。
“看完了”
一个声音在她耳畔响起。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