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乡村之巨变 > 第207章 出门在外 啥都不易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207章 出门在外 啥都不易

 热门推荐: 新手法医 正道潜龙 我真的不是富二代 重生之财源滚滚 完美执教 最强弃少 纨绔疯子 刷钱人生 我在泰国开店卖佛牌 老兵新警 我的绝品女友 逆流纯真年代
    童小芳告诉陈福明,七个大类的小商品,女性饰品最畅销,利润率也最高。

    而且女性饰品的重量相对最轻,每一趟贩销,商品的采购价值最大,从而获得的利润也最大。

    从事女性饰品的贩销,本钱要大,每一趟都需要一千块以上。

    一般商贩干不了,因为本钱不够。

    像陈家村,在陈扬之前,就没人从事女性饰品的长途贩销的。

    陈福明说,本钱少,每次可以减少订货量啊。

    童小芳说,要是这样,又不划算。因为出去一趟,长途跋涉,至少需要半个月以上。

    再说了,你本钱不多,去订货时,每样订得少,人家的批发价会往上抬,你的利润就没那么多了。

    女性饰品,在小商品市场,属于高档商品。

    总而言之,童小芳感叹,现在只有陈扬才能做高档商品的生意。

    订购了小商品,下一步就是等待交货日期的到来。

    陈扬他们定的是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以后。

    陈扬他们三个,乘早班的班船到达路桥。

    路上,童小芳问陈扬和陈福明,路费和粮票及证明带了没有。

    那时没有身份证。单位的人出门,要带工作证和介绍信。

    而农村人出远门,需要当地开出的证明。现在还是公社一级开具证明,后来放宽到村级证明。

    三个人都带了公社开的证明。

    陈福明带了五十块钱和十二斤全国粮票。

    陈扬带了一百块钱和二十斤全国粮票。

    至于衣物,因为还是冬天,外衣不换,只带了换洗的内衣。

    陈扬也就带了一个挎包。

    至于一百块钱,那是万万不能放在包里的。

    也不能全放在兜里。

    当时的小偷比较厉害,现金放在身上,安全系数太低。

    上衣口袋,一里一外,各放十块和二十块。

    裤子的内侧,临时缝制的小口袋,装了三十块钱。

    还有四十块,藏在随身而带的竹杠上。

    最初搞长途贩销,有两样工具不能省却,一是扁担,二是绳子。

    别人用扁担,陈扬用竹杠代替扁担,目的就是用来藏钱。

    这是一个秘密,来自爷爷的提醒。

    童小芳和陈福明开始不知道,后来知道了,都自叹弗如,再学习效仿。

    到了路桥,直奔小商品市场。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三个人要的货到手了。

    童小芳和陈福明的货是刷子,直接用麻袋包装,各有八个大包。

    陈扬的女性饰品,怕压怕摔,用纸箱包装,一共装了四个纸箱。

    接下来,就是把货运出去。

    天州地区不通火车,也不可能用飞机运输,要想把货运到外省外市,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陆路,用汽车运输。

    小商品市场的几个入口,就有运输公司揽货的牌子,很方便联系。

    但用汽车运货,几个毛病很难克服。

    一是运费太贵,作为薄利多销的小商品,要是用汽车运输,利润就会大大降低。

    二是时间不准。人家一辆卡车,六吨八吨十吨的,要装满货才能走。你几百斤货在车上,人家不能保证什么时候到达目的地。

    最麻烦的是三,人货分离。货车不能带人,造成的后果,往往是人到货未到,或货到人未到。

    陆路不好走,陆路不能走。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对天州人来说,不走陆路可以走海路。

    天州地区有个海门港,面向东海。通过船运,南至温州、福州、厦门和广州,北至宁波、上海、青岛、天津和大连。

    只是大部分是货船,而且船期不定,不符合广大个体户追求的实用。

    海门至上海,每周两趟班船,船期比较固定。

    最大的好处,一是客货混运,二是船票便宜。

    散舱每人五块,一二三等舱分别是十块、八块和六块。

    货价更便宜,每担两块。你有力气,即使每担五百斤,也只收你两块钱。

    最早的那批长途贩销客,走的都是海路。

    到了上海,道路就广阔多了。

    汽车和火车都可以运输。

    除了海运,还有水运。沿着长江,上海的轮船可达沿江十余个大中城市。

    当然,在到达上海黄浦码头之前,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还有很多的大事小情。

    从路桥到海门二十余里,需要雇用农用拖拉机。

    童小芳告诉陈扬和陈福明,农用拖拉机,是这段路上最便宜的交通工具。

    到了海门港,不能直接进港,要先去码头附近的旅社住下。

    这个旅社就是海门港的港务局办的。

    没有名字,没有牌子,但规模不小。

    凡要在港口乘船的旅客,几乎没有不在这里住的。

    因为住在这里好处太多。除了收费便宜,这里还有食堂,还允许人货共存。

    最大的好处,是旅社有个后门,出了后门就是码头,走五六十米就可直接上船。

    到了旅社大门口,卸下货,付了运费,再挑着货进旅社。

    进去一看,陈扬才明白,这哪是什么旅社,原来就是码头的大仓库。

    两边一溜的通铺,中间既是过道,也放货物,从头到尾,足有五十米长。

    一个人住一个晩上三毛钱,一担货每天收费两毛,都挺便宜的。

    在旅社住下后,已是下午一点,三个人都还没吃午饭。

    但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去码头买票。

    那时没有预售,买的就是下一班船的船票。

    来往于海门和上海之间的客货混装班船,一共有两只,都属于海门运输公司。

    403和405。

    一个星期,两趟班船,单程三到四天。为了天州的改革开放,403和405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福明留下看管货物,陈杨和童小芳两个去买船票。

    售票处就在码头入口处附近。

    船票还有。403号轮船,后天早上七点钟。

    散舱只剩两张票,三等舱倒是还有不少。

    陈扬知道童小芳省钱,他让童小芳和陈福明买散舱票,他买了一张三等舱票。

    还有货票,陈扬买了一张,童小芳和陈福明各买了两张货票。

    买完船票,二人再回来,去旅社食堂吃饭。

    出门在外,精打细算,能省则省。

    食堂里无非是馒头米饭青菜咸菜之类。

    好吃的也有,但很少有人舍得掏钱去买。

    两人吃罢,给陈福明买了一份。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王爷缺挂件吗 养生少女:相公缺爱补一补 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 顾少,你命中缺我! 年代福妻养锦鲤 被读心后,成了国舅爷的心尖宠 大豪商,掌家娘 狐狸也烦恼 就算是假千金也要勇敢摆烂 罗家弃女很嚣张 蜜宠田园:农门娇妻,有喜了 农门春闺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乡村之巨变》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乡村之巨变》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乡村之巨变》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言情,五六中文提供乡村之巨变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