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对陈扬,对陈生梅,以及二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深远的关系。
对陈扬来说是举手之劳。
而对陈生梅来说,可以提升到光宗耀祖的高度,家里终于有人端上了铁饭碗。
协警不是警,协警也是警,也是穿制服的人。
狄国梁也是比较谨慎,他把陈小军安排在另一个乡的警备区上班,警长是他的老战友。
老战友能管人,狄国梁比较放心。
陈生梅与陈扬也有默契,关于他儿子的事,他不公开说是陈扬的帮忙。
但自此以后,但凡陈扬的事,陈生梅都给予支持,而且往往是不动声色。
大家也搞不清楚,以前陈生梅对陈扬还是有看法的,不知道现在为什么处处维护陈扬。
再说灾后重建。
上级派来了评估团,评估各村的损失。
主要是评估房屋损失和生产损失,特别是房屋损失。
一个村一天,比较匆忙,但专家毕竟是专家,看一看就能知道。
陈家村的一千多间老屋,都是危房,都需推倒重建。
与此同时,村里也召开村民大会,经过全体村民投票,决定进行原址重建。
人口多的人家,可以申请增加新建房屋的间数。
经过申请和审批两个环节,整个陈家村新建房屋的间数,总共约一千两百间。
其中老屋一千零三十三间,享受国家的灾后补助。
县民政部门也来人宣布,重建补助一共十万五千块,分三年下拨,每年三万五千块。
三万五千块,平均到一千零三十三间房屋,平均每间只有不到三十四块,可谓杯水车薪。
幸亏有着先进村的称号,有陈扬的努力,和童四平的积极争取,省民政厅另外又给了十万块的专项补贴。
十万加三万五千,就是十三万五千块,平均每间房子的补贴达到了一百三十一块。
当时的建房成本,每间两层楼大概为五百到六百,看着还相差甚远。
大家也都担忧,凭这一百三十一块,村民们能不能完成重建。
可只有陈扬,却显得胸有成竹。
乡领导李春阳来村里检查重建工作,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村两委会议上,李春阳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李春阳说了,但一时没人接话。
但大家的目光,却都有意无意的往陈扬身上瞄。
李春阳只好直接点名,“陈扬,你来说说。”
“领导,我一点都不担心。”
“哦,是吗首先你回答,为什么不把十三万五千块钱全部发下去”
陈扬道:“直接的一次性发下去了,我怕有的村民不去修房子,而是把钱用到别的地方。所以我才建议,分期分批的发,房子修到一定程度的才发。”
“这算你有道理。”
“我为什么不担心呢造一间二层的房子,成本大约在五百到六百,就算五百五十块。政府补助一百三十一,还有后续两年各三十四,一共一百九十九块。”
“老房子的旧砖旧瓦旧木料,有一部分是可以重新利用起来的。我请几个木匠和瓦匠看过,他们也帮着算过。他们认为,只要加以利用,每间老房子的旧材料,至少可以利用一百五十块。”
这时,蔡岳松插嘴,“扬,就如你所讲,一百九十九加一百五十,也只有三百四十九,离五百五十还差两百零一。”
陈扬道:“咱们村这几年,已经基本上脱了贫,正在走向致富的路上,或多或少的手头都有点积蓄。岳松叔,这个判断你不反对吧”
蔡岳松点了点头。
“我做过一个估计,这三百多户需要重建房子的人家,大概有两两二十多户,应该都有一千块左右的积蓄。也就是说,他们重建房子,根本就不成问题。”
陈田春乘机开口,语气有些咄咄逼人。
“陈副主任,即使这两百二十多户的房子重建解决了,那剩下的一百三十多户怎么办”
陈扬不慌不忙,“不错,还剩下一百三十多户,以他们的经济条件,是很难完成重建的。特别是那些孤寡老人和困难户,他们手头根本就没有钱。”
陈田春又道:“说你的解决办法。情况我们大家都知道,重要的是解决办法。”
李春阳也道:“是啊。陈扬同志,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我把剩下的一百三十多户,划分为三个档次。一是那些孤寡老人,咱们村里直接出资帮忙建房。二是那些绝对困难户,村里出资,每间房子补贴一百块。三是那些相对困难户,由村里担保,向信用社贷款,每间房子一百到两百块。”
李春阳一边思忖,一边点头,“还别说,小陈说的解决办法,起码是个很好的思路。”
陈田春道:“但我有两个问题。一是村里有钱吗二是信用社同意贷款吗”
陈扬笑了,“陈委员,咱们两委会成员捐出来的部分,支援那些困难户建房。至于信用社那边,我已经联系好了,陈逸梅主任同意贷款。”
蔡根夫道:“扬,你考虑得很周到。但接下来有个问题,三个档次怎么划分要是划分不好,或不公平,那是会惹麻烦的。”
陈扬摊了摊双手,笑道:“那就是咱们大家的事了。咱们这么多人,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难道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吗”
李春阳道:“关于这个问题,我送大家六个字,公平、公正、公开。”
陈扬道:“我还有个建议。”
主持会议的陈生梅道:“扬,你直接说。”
“对那些孤寡老人,我建议由村里统筹,集中建房,集中管理。他们的房子,按一人一间的标准,只建平房不建楼房。”
童老贵附和道:“我支持这个建议。因为这样一来,不仅省钱,而且还省地,咱们照顾起来也很方便。”
蔡福满和陈玉花,也先后表态,支持陈扬的建议。
陈扬的这个建议获得一致同意。
可陈扬还有话讲。
“各位领导,我有一个个人请求。我老婆怀孕了,大家是知道的,家里没人照顾,大家也是知道的。所以,我想少担点事,请领导们批准。”
会议室里,忽然静了下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