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关键也不是一两句可以说的清楚的,你小子要是感兴趣,待会回学院我们可以一起去探讨下。”
孙思邈对李跃发出了邀请,李跃也很快应承下来。
虽然说不指望能学到些什么,但至少这会不能驳了老孙的面子,因为和自己目前并排坐着的可是药王。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很可能优秀的医者,光留下姓名的就有很多,为什么只有孙思邈被称作药王。
作为一名医者,同时也是一位年龄超过一百岁的老人,孙思邈的很多医学理论在古时候的人看来是很有说服力的,就算到了后来孙思邈的很多医书仍然被当作是经典,对于现代的医学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孙思邈在学识上涉猎众多,除了诸子百家学说,对于杂学也有涉猎。
在孙思邈的医书和医学理论中认为一个医生最重要的是品德,他把医德和规范始终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他认为治病要大胆,要有能够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要足够的谨慎,遇到突发的情况不要着急,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机应变。同时也不要被名利所困住,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医者。
这些老孙都做到了,当然唯一让李跃有些诟病的还是孙思邈一个医生兼道士,竟然还有着捉鬼的爱好。
孙思邈一直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已经开始编写的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这两部书的成就在于:首先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很深的研究,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靠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增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之先河。
千金要方也是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
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广泛吸收各方面之长,雅俗共赏,缓急相宜。时至今日,其中很多内容依然起着指导作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称得上价值千金东西。
千金要方亦对方剂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直至孙思邈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在阅读仲景书方后,再读千金要方,是有大开眼界,拓宽思路,特别是源流各异的方剂用药,显示出孙思邈的博极医源和精湛医技。
但里边老是夹带一些捉鬼的心得和方法,有了这些东西,这下就轮到李跃不理解了。
治病归治病,和捉鬼有什么关系
当看到这些编排的时候,李跃还专门找孙思邈理论了一阵。
但孙思邈直接搬出了扁鹊的十三鬼穴同时,还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述了相类的主要精神神志疾患,如“邪鬼妄语,灸悬命十四壮邪病卧瞑瞑不自知,风府主之邪病大唤骂詈走,灸十指端,去爪一分仓公法:狂痫不识人,癫病眩乱,灸百会九壮。狂走掣疭,灸玉枕上三寸狂邪鬼语,灸天窗九壮”等四十余种精神症状与相应针灸选穴治法。
当然了以“鬼”一以贯之,表明针灸的起源与巫术的某种联系。
人类思维最初源于神话,是从混沌中、从万物有灵中艰难地走出的,上古先民从一开始就把疾病与鬼魅邪气相联系,尤其一些神志疾患,认为是鬼气缠绕,于是利用祈祷、跳神、画符、咒语等幻术以驱除鬼邪,而十三鬼穴显然比这要进了一大步以针灸治疗精神疾病,这些也正好符合孙思邈既是大夫也是道士的特点。
孙思邈见李跃整个人还有点蒙蒙的状态,因此又趁机讲了不少关于号脉、脉象的知识,李跃能做的只有倾听再倾听。
讲完,说起五禽戏和养生,这方面,孙思邈是行家,家里老人多了,学院里边也都是老人,老人健康这这一方面是李跃必须关注的事情。
而孙思邈也不藏私,仔细给李跃教导着一些关于自己的养生心得。
李跃听着听着突然想起了什么,“孙先生,这五禽戏,小孩儿可以练么”
孙思邈道:“五禽戏,老少咸宜,不分年龄的。老夫记得你在军中不是也有锻体之术传出来吗,有空我们可以一起去研究下。”
李跃点点头,也答应了下来,正好马上要放清明假了。
学生们都在学院里经受了一个多月的洗礼,应该让他们回去放松下,不然一直紧绷着弦,他们也会不自在。
清明节在古代是祭祀性的节日,一般人家要用四碟六碗时馐清酒祭奠祖先。祭完之后,家人和应邀来的亲戚共享酒食,叫“吃清明”。
而且最让人期待的就是这期中的假期了,放假可不是现代的专属,其实早在古代就有国家法定假日之说了,而清明节是在唐代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的,唐代是元旦和冬至两个节日,各放假7天;清明和寒食节连在一起,放假四天。
这四天时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对于这些憋久了的学生来说就是绝对的及时雨。
李跃也乐的给个小长假,毕竟书院里的先生也是需要休息的。
而且这些人门生也多,李跃也在找机会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再招点能教书的先生过来。
书院放假了,就几个教书的先生也都暂时带着家人离开了书院,因为祭祀祖宗这是家族最大的一件事。
段志玄也要离开了,据说李二给了他新的任务,李跃打心底里还是对段志玄有些不舍的,因为双方合作起来感觉还是不错的。
更何况,老段碰到顽皮学生时是真的敢打,李跃觉得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
虽然段志玄给他表示李二有给他这里派了几个高手,但这会不告诉就让李跃心里急的刺挠。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