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道界天下 > 第八千二百八十四章 雕像再现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八千二百八十四章 雕像再现

 热门推荐: 超级神掠夺 长生界 完美世界 神墓 雪鹰领主 盘龙 人道至尊 武动乾坤 大主宰 斗破苍穹 将夜 间客
    姜云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将龙纹凝聚成山,而是要收伏龙纹,掌控龙纹,让它为己所用。

    龙纹之前的主人,是那位和师父长相相似的老者。

    姜云并不知道,对方是如何收伏的龙纹。

    只能大致推测,应该是对方进入落零面的时候,龙纹的实力,还并不算太强。

    而且,即便老者收伏了龙纹,但也不是彻底的收伏。

    不然的话,老者不应该让龙纹去继续伤害鼎内的修士。

    当然,这个想法,完全是姜云主观猜测的。

    原因,则是因为他将老者定位在了和师父有关系上。

    所以,在姜云的心里,有着先入为主的感觉,老者应该和师父一样,是有担当之人。

    但不管老者是如何收伏龙纹的,现在姜云想要收伏龙纹,却是有些无从下手。

    之前姜云的想法,是不断的在龙纹之中加入自己的伏妖印。

    再由彭三等人去削弱龙纹的实力,从而让他可以寻找合适的机会,催动伏妖印去收伏龙纹。

    换句话说,姜云想到的办法,针对的是妖,完整的龙妖

    但是事情的发展,早就和他预想的情况差了十万八千里。

    首先,如今的龙纹,被分成了龙头和龙身,并且重新化作了山之后,它已经不能算是妖了。

    其次,姜云打入的伏妖印,并不在龙头之内,而是在龙身之中。

    姜云总不能放着龙头不管,转而去收伏龙身。

    而如果姜云放出龙头,任由龙头龙身再次结合到一起,重新成为完整的龙妖的话,姜云又没有收伏它的实力。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姜云所能想到收伏龙纹的办法,就是利用张家的三山五岳符。

    整个过程,简单的说,可以将三山五岳符想象成一个笼子。

    姜云需要将龙头塞进这个笼子之中,从而控制住龙头。

    但是,这个笼子的形状比较特殊,姜云只有将龙头的形状改变成和笼子一样,才能塞进去。

    换做以前,姜云也无法去改变龙头的形状。

    毕竟,组成龙头的道纹,源于道君,根本不是姜云能够随意改动的。

    好在文轩子有办法

    文轩子虽然不是道修,也不是法修,但他也特意研究过道纹和法纹,考虑过如何将道纹法纹,甚至是一些无法区分出属性的纹,组合到一起。

    最终,文轩子开创出了一种特殊的方法,就是斗榫合缝

    利用一些特殊的纹,就像是家具和木器中的榫卯一样,作为机关,从而使得各种不同的纹,能够严丝合缝的连接到一起。

    甚至于,作为榫卯的纹,如果力量足够强,竟然还能暂时影响其他纹的属性。

    正因为文轩子独创了此法,所以他出手之时,无需动用大量不同属性的符文,只需要确保作为卯榫的纹的力量足够就行

    这也是为什么,他和其他修士不同,已经不是用力量,而是直接用符文

    比如说,抬起姜云的身体,应该用百道风之符文。

    但文轩子仅仅只需要用十道风之符文作为卯榫,再用九十道其他随便什么属性的符文,组合到一起,也能抬起姜云的身体。

    只不过,除了像文轩子那样,专修纹的修士外,斗榫合缝之法,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八壹??

    这种方法,基本上只能用在一些特殊的地方。

    比如说,绘制符箓之时,或者是破阵之时,某种力量不足,可以用此法来增强某种力量。

    姜云当时看到此法的时候,也仅仅只是感慨于文轩子想法的天马行空,能够想出这样的方法来组合各种纹。

    但是现在,姜云却是意外的发现,这种方法竟然正好可以用在组成龙纹的道纹之上。

    姜云无法改变道纹的属性,但仅仅只是改变它们的位置,还是可以做到的。

    现在,姜云仔细的看着剩余的道纹,在脑中不断的分析着它们的属性。

    再根据三山五岳符的形状,推衍出它们排列组合的方式,如何才能够和土之道纹完美的连接到一起。

    这一看,就是两天的时间过去

    终于,姜云心中有了大致的想法。

    他伸手一抓,先将龙纹之中的那些土之道纹单独的分离了出来。

    然后,姜云开始按照三山五岳符的形状,将其他属性的道纹一一的和土之道纹连接起来。

    姜云所做的一切,张太城和虚耗都是看在眼里。

    在他们看来,姜云的做法,就像是在搭积木一样,也让他们觉得姜云的想法,应该不会成功。

    直至无数道纹渐渐的凝聚成了一座山的形状之后,他们才是瞠目结舌,被震撼到了。

    尤其是张太城

    他更是能够清楚的感应到,这是一座以土之道纹为基础,其他各种道纹为辅助,套在三山五岳符中的山

    而且,这座山也不是之前龙头所化的山岳了。

    如果有曾经山海界的修士在此,那么一定能够认得出来。

    这座山,分明就是十万莽山的一部分

    不过,这并非是全部的龙头龙纹,而是大部分。

    因为,还有一部分的龙纹,姜云始终无法将其加入其中。

    而这部分的龙纹,正是之前组成了龙头左边龙角,也就是道君雕像的龙纹。

    好在缺失了这一部分,对于整座山并没有任何的影响,所以姜云便将其单独放在了一旁。

    终于,姜云睁开了眼睛,一扬手。

    伴随着一阵风声袭来,一座全新的山岳,从他的体内飞出,落在了落零面的大地之上

    姜云的目光,并没有看自己凝聚出的这座山,而是看向了面前那山连绵不绝的龙身所化之山。

    尽管姜云已经改变了龙纹的排列组合方式,将其凝聚成了一座新的山岳。

    但姜云并不确定,是否就能真的彻底断开其和其他龙纹之间的关系。

    因此,如果这龙身所化之山还能有所反应的话,那姜云的做法就全是无用功了。

    “嗡”

    龙身所化之山,果然微微抖动了起来,也让姜云的面色为之一变。

    但龙身很快就又平静了下来。

    姜云耐心的等待了良久,确定龙身再没有任何反应,这才长出一口气,知道自己终于成功的收伏了部分龙纹。

    “恭喜姜兄”

    这时,张太城也是开口道:“姜兄真是大才,让我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张太城的这句话是由衷而发。

    虽然姜云这斗榫合缝之法是源于文轩子,但如果姜云自身在纹上的造诣不够的话,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姜云刚想客气两句,但是他的面色却再次一变。

    因为,在他的体内,那部分无法加入山岳中的龙纹,突然自行重新组成了道君的雕像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道界天下更新,第八千二百八十四章 雕像再现免费阅读。:2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一把杀猪刀,砍翻万界很合理吧? 从细犬开始七十二变 高武:肝成宇宙之主 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 道起五脏观: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祭祀百年,我成了部落先祖 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破甲九重 机甲大战正酣,你说你已成仙帝? 大周文圣 神山纪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道界天下》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道界天下》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道界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奇幻,五六中文提供道界天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