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柳宗元之前陈凡考虑过拿到央视讲的。
不过后来想想,也就没有选择。
这主要是唐诗何止三百首主要还是讲唐诗的。
柳宗元虽然也写诗,但他主要并不是以写诗为主,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散文这一块。
所以,柳宗元也是唐宋。
所以唐宋类的名家,一般不是指诗人。
“柳宗元相信大家知道他是谁了。”
柳宗元陈凡并不是第一次介绍。
在昨天的刘禹锡节目当中,陈凡就介绍了刘宗元。
两人当年是一起考取的进士,并且,刘宗元还比刘禹锡小一岁。
“柳宗元出身于河乐柳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祖上一直都是做官的。柳宗元的唐高祖伯柳奭shi,当时是唐朝的宰相,就是当时唐高宗王皇后的舅舅,也就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要对付的一些朝中元老。当然,历经几代,柳家也没有原来那么旺盛,但仍属于名门。”
“20岁的时候,柳宗元考取了进士及弟,后来又去考博学宏词科,博学宏词是在科举考试之外的一种考试,为了就是吸收更多的人才,没想到柳宗元也采过人,加上又是名门世家,资源也可以,二十来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到了正六品的蓝田尉。”
“803年,在他30岁的时候,柳宗元更进一步,被调回到长安,任监察卸史。并且得到了王叔文的重用,接着,他就与王叔文,刘禹锡等人共同参加永贞革新,结果100多天就失败了。”
应该来说。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经历非常相似,甚至有的时候几乎是一模一样。
两人同时考上进士。
两人又同时考上博学宏词科。
两人又同时进入到了中央。
两人同时参与了永贞革新。
然后,两人同时被贬。
“随后,柳宗元与刘禹锡都同时被贬到其他州郡担任司马,这个称之为二王八司马事件。二王指的是王叔文,王伓等两人为首,其他八司马主要是8个参与的重要人员,因为这8个人后面都被贬到各州当司马,所以又称之为八司马。”
讲柳宗元比讲刘禹锡更为轻松一些。
此前陈凡讲刘禹锡,不免要多介绍当时的背景。
但柳宗元不一样。
因为刘禹锡当时的背景与柳宗元完全一样。
所以陈凡只是稍稍讲了一下当时的情况,整个直播间内大家都不时点头。
“呵呵,看来柳宗元与刘禹锡是两个好基友啊。”
“哈哈哈,你不说还真是,两人的经历实在是太像了。”
“不知道后面柳宗元又怎么样了”
陈凡只是一点,大家都听明白了。
陈凡便接着说道:“刘禹锡被贬的地方是在郎州,而柳宗元被贬的地方是永州,也就是在湘省的永州。不同于刘禹锡的豪放,刘宗元其实是一个比较内敛的人,他不是乐天派。所以很多时候,柳宗元不怎么写诗,但他却比刘禹锡更为细致,柳宗元喜欢将更多的想法写成散文。而他被贬到永州之后,他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就是柳宗元在永州山水游记。
其中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因为篇,也是比较有代表的一篇小石潭记。
“其中有一篇叫做小石潭记的,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说着。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陈凡将这一篇文章打到了公频上。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这其实是一篇游记。
但游记不仅仅是游记。
柳宗元这是借游记,抒发自己的情感。
于是在后文当中,他是这样写的:“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这里的意思也很明白。
就是说,这里寂静无人,冷寒渗骨,太幽静了所以这里不可以久居,记下这里的风景就走。
“凡哥,感觉柳宗元个性好像比较悲观。”
这时。
直播间内有网友看出了这一篇文章的意思。
“可以这么说。”
陈凡点头:“如果比起刘禹锡来,那柳宗元就是悲观的不能再悲观了。”
人家刘禹锡被贬可以写出升官感觉。
但刘宗元不是。
被贬就是被贬,不被重用就是不被重要。
当然。
你要说这里两个人的性格谁更好呢
这个谁也不能强求。
刘禹锡能天纵豪情,但你却不能强求让所有人都与刘禹锡一样。
“不过虽然刘宗元比较悲观,但他仍是一心想为朝廷效命。哪怕就是被贬为了司马这里要说一下司马这个官。司马这个官在当时是正五品,这个官不大也不小。至于具体是干什么的,其实就是啥也不干。一般司马这个职位就是养老的,或者是朝廷当中一些重要官员被贬了,不知道让他去干嘛,就让他去各个州担任司马。反正也没事他干,就是将他调离京城,调离权力中心罢了。”
这么一说,大家便懂了。
其实司马这个官,如果你看得开,那就是吃吃喝喝,权当游山玩水,就像刘禹锡一样。
反正也不需要做什么,而且奉禄也还不错。
“但刘宗元虽然被调离了权力中心,但却一直还担忧着朝廷里的事。所以,他在永州走遍了各个大大小小的地方。有一次,他碰到了一个捕蛇人,他就和这位捕蛇的人聊了起来。那个人说,永州有一种很奇遇的蛇,他有着黑色的质地和白色的花纹,如果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蛇咬了人,没有能够抵挡蛇毒的办法。然而捉到后晾干把它用来作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疯、手脚拳曲,等病。最开始的时候,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这种蛇两次,因为捕捉这种蛇的人可以抵他的税收,永州的人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当时柳宗元就说,这不是很好吗可是,这位蒋姓的捕蛇者就说,我们家祖上三代都是捕蛇为生。但是我的爷爷因为捕这种蛇,被蛇咬死了。我父亲也因为捕这种蛇,也被咬死了。我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捕这种蛇的时候,也会被咬死。然后柳宗元就说,你很恨这种事情吗如果是的话,我帮你疏通一下关系,让你不要再捕蛇,我可以恢复你的征税,让你安稳的呆在家里,也就不会被蛇咬死。”
“可是这位捕蛇者却摇头说,不,我不愿意。甚至,一听到要恢复征税,这位捕蛇者都哭了起来。柳宗元很奇怪,难道这家伙不怕死然后,这位捕蛇者才说道,你这是想帮我还是想害我如果真恢复我的赋税,我还不如去捕蛇。柳宗元就再问,为什么”
“这位捕蛇者又说,自从我们家祖上三代住在这里已经六十年了。可是,以前的时候,哪怕天天种地但也没用。因为官府一到征税的时候,直接就将我们家所有的粮食全都征收了。而我们吃什么呢,结果就是没有了粮食,我们连活都活不下去。我祖父那个时候,整个村子十户只剩一两户的人。我父亲那代,十户剩下了两三户。而我这代,十户里面还生存了四五户,这算是好的。”
“为什么呢因为虽然捕蛇很危险,可是,每当官府来摧收赋税的时候,我就不需要担心。我只需要看看我罐子里面的蛇,我安安心心将他养大,然后将蛇交上去就可以了。虽然这个代价是每年冒死两次去捕蛇,但相比那些不去捕蛇在家里什么都被征了只能等死的村民,我这个捕蛇不知道有多好。所以在最后,这位捕蛇者又恳求柳宗元,千万不要阻止他去捕蛇。”
这个故事,来源于柳宗元写的散文捕蛇者说。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柳宗元说道:“苛政猛于虎也”
当讲到这里,直播间内众人一时沉默。
人们生于现在这个年代自在是极好的。
可是。
哪怕就是在唐朝,那些平民也不见得就能过上好日子。
更不用说。
那个时候已经不是盛唐,而是中唐,他已经显露出了衰败之色。
“唉”
“之前很佩服刘禹锡的豪情,但现在才发现,柳宗元才是现实。”
“我很喜欢历史,但有的时候却不敢看真正的历史。”
不少人无比的感叹。
不过。
这只是其中一件事。
这件事情是发生于平民身上的。
但是,在柳宗元身上,却发生了一系列极为悲惨的事情。
陈凡说道:“柳宗元其实在被贬之前,他的父亲就已经去世了。但不久之后,他年轻的妻子竟然也离开了。被贬到永州之后,柳宗元连妻子都没有,只孤身带着女儿与母亲来到永州这还不是最惨,因为永州生活疾苦,不到半年,他的母亲又去世了。你以为这就完了嗎”
“并没有。”
陳凡摇头:“柳宗元有一位女儿,这位女兒自小体弱多病。为了让女儿能够健康成长,于是柳宗元就将女儿送到了庙里。可是,就算是将女儿送到了庙里也没用。在永州被贬的五年,也就是柳宗元女儿10岁的时候,她的女儿也死了。这在当时,这个女儿是他唯一的一位女儿。”
“这”
“怎么会这样”
“这是不是太惨了些”
听到这样的悲剧,众人眼睛睁的大大的,几乎不敢相信。
他们也算是知道一系列的知名诗人了。
也知道一系列的历史人物。
大凡那些诗人,大官有的时候哪怕被贬,也就是官场失意而已。
他们的人生比之普通人,其实过得好多了。
可是。
当听到柳宗元时,众人完全都有一些懵掉。
“怎么说呢”
讲到这里,陈凡也是叹了一口气:“如果没有遭遇过柳宗元同样经历的人,是很难感受到柳宗元那份悲意哪怕就是刘禹锡来到,面对着父亲母亲,妻子,女儿一个个都离自己而去,我也不知道刘禹锡是什么想法。更不用说,比之刘禹锡更为悲观的柳宗元了。有那么一段很长的时间,柳宗元万念俱灰,生无可恋,如形尸走兽,他已經不知道在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义。”
而就在这个时间段,一向很少写诗的柳宗元,写下了一首江雪。
这首诗,也被评为全唐最为孤寂的一首诗。
小的时候陈凡学这一首诗一直都不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或者就算是明白,也只是明白字面意思。
稍微年长之后,也感叹不知道为什么柳永元会将诗写得如此孤寂。
直到后来了解到柳宗元的经历,陈凡才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才叫做千万孤独。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