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催生三大农作物成功后,武信便主要关注此事。
武信、长孙无垢等人的催生效果相对较差,但也比日常种植快得多,再加上大量灵石的辅助。
短短数天时间,三大农作物的种植,已经扩增到三十亩左右,这还是众女已经忙不过来的缘故,而且催生时间也依次递增。
可惜,即使武信全力寻找、收罗,也没找到专职催生植物的奇功秘术,让武信遗憾之余,也颇为奇怪。
没想到植物方面这么重要,在这个世界,却不怎么受重视。
无奈之下,武信只能先行分发部分,目前只能供给江都附近新开垦的部分农田,让离都子民种植,只是平时多加照看,并协助催生发芽,根本不足以如武信期待中范围推广。
值得庆幸的一点,可能是东方离所给的三大农作物,品级极高,虽然收成少,却是效果非凡,吞食入腹,能明显感觉到其散发的作用,还真不逊于部分价值数金的丹药、药材。
dquo吾王,所料不差,这应该是日常食物,并非珍稀药材吧rdquo
第五日,武信正头疼看着近三十亩药材,翟娇娇、阴妃等女累得俏脸发白,效果明显,但作用不大,高士廉忽然出声问道。
dquo当然,值此粮荒之际,孤要药材干嘛rdquo
武信理所当然应道,随后反应过来heipheip
事实上,目前三大农作物的效果,确实不逊于很多药材。但是,以高士廉等人对离王的了解,平时修行就不借助丹药药材等,自然不会此时对种植三物之事如此重视。
最大的可能,是想解决粮荒问题,只是人力有时而穷,众女能力强横,也是杯水车薪。
dquo财富在民间,特别是各个世家宗门rdquo
高士廉沉吟着提醒道,看武信似乎有些不明白,又迅速补充道:
dquo粮食也是,相信目前的话,除离都外,各地各城的世家宗门,都有足够的储粮,我等何不把这些squo神物rsquo当珍贵药材卖,跟那些世家宗门换取粮食吗rdquo
顿了下,似乎怕武信误会,又迅速解释道:
dquo此乃你情我愿的生意,无需强求。但是,各个世家宗门,更注重自身势力、实力和底蕴的培养,肯定会乐于换取,不会起多大反弹rdquo
dquo哦rdquo
武信沉思了下,明白高士廉的意思,不由眼神一亮,大松了口气应道:
dquo不错此举可行,就由高爱卿负责吧,此事若成,记一大功rdquo
关于三大作物之事,武信有些钻入牛角尖了,就想着大力推广三大农作物,造福天下。
但是,三大农作物,毕竟是新兴之物,类似武信、众女和会催生之能的大修士,也远远不足于供给整个离国。
物以稀为贵。
更重要的一点,如今的三大农作物,起点很高,卖相和功效,确实不逊于诸多珍稀药材,在不知情况的人眼中,估计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少在域外神物的宣传下,这片天地之人,对三大农作物的认识,还会虚高几个层次。
目前为止,乱世降临的时间,还不算长,各个世家宗门底蕴不浅,肯定私藏了足够且溢量的粮食。
如果是离国向国内世家宗门强收粮食,那肯定会遭到极大反弹,十之八九会让本就不稳的离国,出现类似大隋末期的此起彼伏的动乱、叛乱等。
如今只是换个角度,拿新兴三大农作物,去换取粮食,除非抗拒离国的势力,否则抵触不会大。
第一,三大农作物的裹腹之能,本就远超普通粮食和那些药材;第二,在更注重力量的世家宗门眼中,求之不得;第三,说不定那些世家宗门,还有大发dquo国难财rdquo,趁机占便宜的心理,自然更不会抵触了
dquo吾王圣明,微臣必不负吾王所望rdquo
高士廉大喜应道,迟疑了下,又问道:dquo此事靠我国进行,效果会有些折扣。微臣通过各大商会,进行推广、宣传和执行,只是只换粮食,不换钱财,不知可否rdquo
dquo哈哈heipheiprdquo
武信心中抑郁大解,放声大笑,不吝赞赏地亲近拍了拍高士廉肩部,赞道:
dquo高爱卿才能卓著,孤深信不疑,此事就由高爱卿全权负责,放手施行即可,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孤自会全力相助rdquo
简单点说,高士廉只是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也有点商人之味。
反正武信的最终目的,只是把三大农作物,当成是解决离国粮荒的办法,也就是当成裹腹粮食。
高士廉则是把天下人认知不多的三大农作物,当成珍稀宝物贩卖,换成普通粮食,价值翻了无数番。
似乎是坑了离国的世家宗门,但是,三大农作物的效果并非作假,完全是你情我愿。
这是合则两益,皆大欢喜之事,也不算是离国朝廷坑他们。
确实是一人计短,三人计长啊
当然,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heipheip
有了高士廉的主意,武信和众女的压力,自然减轻许多。
更重要的是,众女没有那么大压力,也就没必要拼命催生了,让武信的愧疚之心稍缓,还多次严令众女休息。
此外,高士廉的频繁汇报,也证明此法确实可行,武信算是暂时摆脱了离国粮荒的重压。
不只是离国世家宗门等势力,便是大隋帝国的部分势力,也被三大dquo神物rdquo诱惑,暗中换取了不少粮食。
接下来,武信就把重心,放在了北方战事和晋国工程上了。
晋国工程倒是没什么大问题,一切顺利进行着。武信也不急,反正大工程再快,晋国大典也会渡过此次粮荒才进行,那时民心才会稳定、归顺,晋国大典才会成功。
别以为子民足够、疆域足够,晋国大典就没问题,如果失却民心,一样会失败,何况离国本就是灵气匮乏之地,失败可能性更高
至于北方战事,只要离军后勤没问题,不管是大隋帝国,还是各地乱军,根本就不是离军的对手,毫无悬念。
镇淮公杜伏威、魏国公李密、燕国公罗艺等征伐大军,除了催要后勤物资,基本是捷报。
当然,不可否认,离国粮荒问题的缓解,额外影响很多,也极大辅助了战事的推进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