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武信、貂蝉等襄阳众人来到盟主袁绍所在天机宫时,各大势力领袖、代表等,已经基本到场。
此次敌我双方都损失极大,虽然没什么极为突出的至宝、宝物等,但胜在数量够大,光是董军遗留或丢弃的武器盔甲、物资辎重等,就数不胜数。
当然,其中最为显眼、最具价值之物,便是董军的守城器械,基本来自于南城墙。
因为天关之战实在规模太大,战局太混乱,各方势力的战利品很难分清,袁绍便做主,各方势力阵亡军卒的遗物,归属相应势力。得自董军的战利品,则按照各方势力出力多少划分。
很明显,袁绍军是讨董群雄势力中,出兵第二的势力,仅次于襄阳军,差距还不大,这种分配之法,袁绍军自然大占优势。
襄阳军倒也因此,意外赚了一笔,灵石丹药等财物不算,武器盔甲和器械辎重等,倒是极受武信重视,因为这些军需物资,如今是有价无市
dquo根据本盟主探察研究,如今贼军兵分多路,撤往天都,却依旧贼心不死,妄图掌控天都附近诸城,以作垂死挣扎rdquo
商议好战后分配方案后,袁绍便摊开天都区域的精密军事地图,点明董军的撤离路线和撤离地点,开始了后续部署。
dquo众人皆知,关内区域,天都附近,有五城拱卫,分别为河南、洛京、偃师、新安和兴泰。五大帝皇势力,身为此次讨贼领头人,自然责无旁贷,分别负责攻略一城。其余势力,则衔尾追杀或攻略其余中小城池,最后会师天都城下,诸位觉得如何呢rdquo
仔细描述解说了番董军撤离情况,袁绍便开始进行正式部署和号令。
dquo袁盟主英明rdquo
dquo在下附议rdquo
dquo济北军赞同rdquo
heipheip
各方势力纷纷附议赞同。
不只是各方势力,便是原本对袁绍不大看好的武信、曹操、刘备等人,也有点意外,没提出什么异议。
不得不承认,此次袁绍的处置和部署,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一切中规中矩,还显得颇为公正公平,即便部分势力有点不满,却也难以反驳,毕竟绝大多数都挺满意。
dquo袁盟主睿智公正,在下佩服我军坚持至今,物资粮草已经开始匮乏,顶多只能再坚持三天,不知联盟可否支持rdquo
眼看议事即将结束,绝大多数颇为满意,大吴众人却是眉头紧锁,明显不大满意,最后由周瑜起身,客气请求道。
此次盛举,大吴皇朝确实颇为倒霉,会师途中,遭遇董军伏击,损失惨重,而后干脆遣返大军,只带精英、精兵等赶来天关会盟,数量极少,连十八诸侯也比不上。
按照袁绍的分配之法,此次天关之战的战利品分配,吴军自然份额极小,所得连抚恤金都不够,如今更是连后勤补给也出现问题了
值得一提的是,军队不比宗门教派,军卒还是需要每日进食,没法辟谷或以灵气代替,这也是武修、炼体类军卒,在战场比较占据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沙场不是江湖斗法,是真刀真枪的血拼,术法受到极大克制,这也是精神类、文修型军团极少,目前就袁氏的闻道文师一支的真正原因。
天关吴军本就以精英、精兵为主,每日人吃马嚼,消耗极大,后勤物资已经不足,如今分配又少,完全是雪上加霜。
只是孙坚、孙策父子确实较为耿直,也不好在绝大多数赞同的情况下,跳出来反对,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dquo谪仙此言何意此次大吴也可获得不少战利品份额,其中又以粮食物资为主,怎么会不够呢而且吴军只要尽力,尽快拿下一城,一切自然不是问题rdquo
一直拖着没给后勤物资援助的袁绍,故作疑惑脱口反问道。顿了下,不待周瑜和孙坚等人应答,迅速皱眉问道:dquo难道大吴对此次分配有异议趁着众人皆在,提出即可,本盟主也不好厚此薄彼啊rdquo
听到袁绍所说,在场大半领袖和代表,纷纷眼神怪异或不满看向大吴众人。
袁绍这是一视同仁,深得众人支持,特别是遍布天下的各个小势力。
如果大吴皇朝反对,传开的话,那名声就臭了,至少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罔顾大义等dquo非议rdquo是跑不了了
dquo在下若未记错,袁盟主在我军抵达时,就已允诺了吧为何至今未见一丝一毫呢rdquo
以周瑜智慧,自然瞬息洞悉袁绍用心,心中暗怒,脸上却讶异疑惑问道,又无奈接道:
dquo我军千余万大军,万里迢迢前来会师,为赶时间,途中大意遭遇伏击,被焚毁物资粮草无数,后勤本就严重缺乏,如今已经告急。难道要我方大军饿着肚子继续作战吗rdquo
dquo哎heipheip吴军之苦,我等皆能理解。但是,在场哪个不是倾力会师,尽力讨贼,哪方势力有多余粮草呢rdquo
袁绍眉毛一挑,重重叹了口气,无奈应道。顿了下,迅速接道:dquo当然,本盟主早就传令下去,让隐州、袁氏及各大势力、商盟等,全力全速调集粮草物资,近日应可运到。即使吴军无法拿下卫城,援助也来得及抵达rdquo
dquo袁盟主heipheiprdquo周瑜气得呼吸加促,颇为不悦喊道。
堂堂顶级名门之袁氏,还是联盟盟主,竟然如此心性。
袁绍真要帮忙,物资早该抵达了,还等到现在十之八九又是托词。
军队不比其他,可容不得如此敷衍,万一真爆发兵乱,那后果可就严重了,影响也不小
武烈皇孙坚大手一摆,阻止周瑜继续和袁绍扯谈,虎目凌厉直视袁绍问道:dquo既然如此,我军以所得武器盔甲、器械财物等,换取粮草物资,这总可以了吧rdquo
袁绍眼珠一转,迅速郑重向在场众人请求道:dquo此法倒是不错不知哪个势力,粮食物资颇为充裕,可愿与吴军交换本盟主在此拜谢了rdquo
众人沉默,谁也不傻,会说自己粮食物资充裕吗
充裕的话,为什么不支援吴军还要吴军交换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