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虽然惊讶归惊讶,但当这件事发生在某位小说家身上的时候,安森甚至找不到一丁点儿不对劲的地方。
有德拉科出没还没倒过大霉的地方,自己到现在一个都没见过。
他去橡木镇,雷鸣堡被围;他坐车,车上必有命案;他到首都办事;一场暴动摧毁半个克洛维城;远遁前往伊瑟尔,十三评议会集体送了人头;坐船前往白鲸港,半路撞上绿龙号heipheip
所以因为德拉科出使北海三国导致对方爆发内战,这件事合情合理吗
合理,简直太合理了。
不过调侃归调侃,该弄清的事情还是要弄清的;北海三国虽然对旧大陆属于边缘地带的局外人,通常以克洛维的狐朋狗友或者帝国的忠心走狗形象出现,在大战略部署上不管效忠哪一方,结果大概率都是划水,免得和敌人间伤了和气。
但那时在旧世界heip放到新世界,三大王国对刚刚成立的邦联来说都是绝对的庞然大物;别的不说,只要断绝食盐贸易,就能用一个冬天让邦联上下半死不活。
首先,爆发内乱的国家是纳克希尔王国。
这正是德拉科此行的目的地,也是北海三国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控制着三国中最大的贸易中心纳克希尔港,并且借助临近海峡的优势向所有经过的商船收取过路费;资源最少,但凭借贸易优势让另外两国几乎沦为了他们的经济附庸。
而实际上在教派分裂战争的年代,的确有过一位纳克希尔王通过联姻和同盟手段,短暂的附庸过另外两家,成为所谓的dquo北海王国rdquoheip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也奠定了之后纳克希尔王国的地位。
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纳克希尔王室太dquo年轻rdquo,和克洛维的奥斯特利亚王室相同,都只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尽管硬实力有了,但声望上压制不住那些动辄千年的老牌豪门。
因此安森用来当做的dquo底牌rdquo的计划,就是资助纳克希尔王国对另外两家开战,重建dquo北海王国rdquo的荣光heip这样他们三家打起来,就伤害不到克洛维殖民地了。
不过他很显然是多虑了,因为纳克希尔王国对入侵冰龙峡湾毫无兴趣;相反,他和怎么样更方便的同自由邦联做生意很感兴趣。
而且不仅仅是他们,另外两家的态度也是惊人的相同;在纳克希尔宫廷的帮助下,同时和三国取得联络的德拉科,很快就得到了各方的承诺,表示绝不会主动入侵。
至于原因heip其实也不难理解,帝国眼下已经被克洛维吸引了绝大多数的注意力,而且自圣徒历九十五年围攻北港失败后,就再也没有在汹涌海有过大动作,对他们构不成威胁。
而如果原本四分五裂的新世界能够组建成一个独立的国家,整合起来的市场,劳动力和各种资源,都将远远超出过去单个殖民地相互叠加的水平,对他们极其有利。
因此到签订dquo互不侵犯协定rdquo的谈判为止,一切都还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dquoheipheip所以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纳克希尔王国爆发了内乱rdquo端着朗姆酒杯的安森一脸费解,同时多少也有些好奇的问道。
dquo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但从事后的结果来看,可能和纳克希尔王国的宫廷制度有关。rdquo
威廉的表情也很是纠结,哪怕作为当事人的他说到这儿也是一脸的震惊:dquo纳克希尔王国的海尔维格王室及他们背后的制度,与克洛维和帝国都不尽相同dashdash或者说和大多数国家都不太相同。rdquo
dquo身为王室和统治者,海尔维格家族除了纳克希尔港这个大城市之外,并没有掌握太多领地;七成以上的国土和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被大大小小的伯爵们控制着,国王和宫廷根本无法插手。rdquo
dquo但因为坐拥纳克希尔港,所有的贸易都被王室把控,除了四艘老式战列舰和十几艘护卫舰组成的squo北海舰队rsquo,海尔维格家族还拥有一支八千人规模的squo海军陆战队rsquo,算是直属王室的禁卫军。rdquo
dquo凭这些,海尔维格王室一家比所有伯爵们加起来还富裕,掌握的武力更是碾压贵族们所有的私兵。rdquo
威廉的表情突然认真了起来:dquo这支海军陆战队虽然缺少机动骑兵和攻坚的重炮,但小口径的轻型火炮数量众多,几乎普及到了营一级;士兵使用的步枪不仅便于携带,装弹速度也优于莱顿,同时每个排都至少有十名士兵拥有高精度的线膛枪。rdquo
dquo这么说或许有些涨他人志气,但如果是沿海,依托河道或者小区域间进行快速作战,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编制是要强于眼下克洛维与帝国军制的。rdquo
安森微微颔首,算是对海军上校的观点表示赞同。
毕竟北海三国面积都不大,主要城市和据点还全部沿河沿海,把舰船或者炮艇当成主要机动和后勤手段理所应当,陆地部队只需要尽可能增强步兵火力就行了。
威廉之所以会提出来,显然是觉得这种编制对自由邦联而言更加有利,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dquo而这支精锐的陆战队,也正是内战爆发的导火索。rdquo海军上校叹了口气:
dquo因为全国大部分人口都在贵族们的控制下,海尔维格王室为了在已经有一支庞大舰队的基础上维持这支八千人的精锐之师,除了压榨自己控制的人口加上从贵族们手中抢人外,就只能想办法高薪聘请国外的佣兵了。rdquo
dquo据他们自己说,过去陆战队本地人还能占到七成以上,但最近几年战事频繁,外人和本地人的比例已经很接近一比一了。rdquo
原来如此,怪不得纳克希尔王国对兽奴贸易这么热衷heip安森在心底暗道。
dquo在谈妥了互不侵犯协定和贸易条约的时候,埃里克iddot海尔维格heip也就是这一代的纳克希尔国王,找到德拉科私下会晤。rdquo威廉摇了摇头:
dquo我不清楚他们聊了什么,但第二天埃里克四世突然宣布要整顿王国,要求所有伯爵必须尽快抵达纳克希尔港朝觐,组建国事会议,取代伯爵们对全国领地尤其是人口的控制权。rdquo
dquo这很显然是触动了贵族们的利益,但最先跳出来的并不是贵族们,而是陆战队。rdquo海军上校沉声道:
dquo更准确的说,是陆战队中的squo本地人rsquodashdash他们率先发起叛乱,号称要反抗国王的squo暴政rsquo,拥戴克里斯蒂安太子继位。rdquo
dquo为什么rdquo
安森挑了挑眉毛:dquo陆战队不是直属王室的禁卫军吗,埃里克四世动的是贵族们的蛋糕,和他们有什么关系rdquo
dquo不知道,就像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德拉科和他两人那天晚上究竟聊了些什么。rdquo威廉摇了摇头:
dquo总之差不多将近五千名陆战队爆发叛乱,剩下三千多外国佣兵倒还保持着忠诚,和舰队一起站在国王这边平定叛乱。rdquo
dquo但叛乱的陆战队控制了城门和大多数的城区,很快纳克希尔港就开始出现流言,说国王疯了,要率领异族军队血洗全城;只有和他们一起拥戴克里斯蒂安太子,才能避免灾祸。rdquo
dquo在我出发之前,叛乱的陆战队已经向全国的贵族发出号召,让他们率军勤王平叛dashdash当然,勤的是新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平的是疯掉的先王埃里克。rdquo
dquo至于德拉科先生,他被困在了王宫里,派人告诉我不用担心他的安危,尽快返回白鲸港为先。rdquo
海军上校叹了口气:dquo他大概是担心克洛维舰队如果驻扎在纳克希尔港,帮不到太多忙,还会落了叛军的口实。rdquo
dquo那他还说什么了rdquo安森接着话题继续道。
dquo呃heip没了。rdquo
dquo没了rdquo
dquo对,他就说了这么说。rdquo
望着表情精彩的总司令,威廉非常无辜的点点头:dquo我问过那个被派来报信的佣兵,他有没有提过援军或者其它重要的事,答案是没有。rdquo
dquo无论如何,整个事件都只能算是场意外,太过激进的埃里克四世想要趁着克洛维和帝国大打出手,无暇他顾的时间在国内进行集权,结果太过激进伤害到了贵族们的利益引起叛乱heip只是碰巧被我们撞上了,仅此而已。rdquo
安森微微蹙眉。
不,不对。
如果整件事是发生在别人身上,或许真的有可能是意外,但出现在德拉科heip这个真理会成员并疑似头目的家伙身上,那就百分百跟dquo意外rdquo没有半点关系。
刨除那些暂时无法确定的情况,整件事就已经有一大堆的疑点
比如说,这个小说家是怎么和纳克希尔王室,而且是国王的埃里克四世用几天的时间,就成了无话不谈,甚至能委以国事的好友的
按照威廉的说法,埃里克四世是在交谈当晚后的转天就宣布了dquo改革rdquo,这是初次见面的人能够帮忙做的决定吗
如果不是,那么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什么
按照在某趟列车上以及在伊瑟尔精灵王国时不太美好的回忆,安森的猜测是这样的:
首先埃里克四世和德拉科很可能不是初次见面,两人大概早就认识,至于时间很可能就是圣徒历九十五年dashdash在这位小说家多方运作下化险为夷的北港之乱。
之后埃里克四世很可能在战争中发现了陆战队dquo不够忠诚rdquo,并在某人建议下快速军队中外国佣兵的数量,将比例迅速从七比三提高到五比五,引发陆战队不满。
最后是德拉科抵达纳克希尔,建议埃里克四世趁旧世界混乱,无暇东顾的时间点启动改革heip结果提前触爆了陆战队内的dquo地雷rdquo,引发内战。
当然,不排除某位小说家还有了别的打算。
但至少眼下就像威廉说的那样,爆发内战的纳克希尔王国已经无暇顾及新世界,整个北海三国在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大概都不会考虑发动侵略战争heip冰龙峡湾的西侧安全了。
dquo所以接下来要做什么rdquo
威廉一边抿了口葡萄酒,旋即又兴奋的迫不及待道:dquo现在帝国已经被击败,帝国的殖民地已经变成了与我们关系友好的自由邦联,西侧的北海三国也已经没了威胁heip接下来呢rdquo
相较于这趟勉强算成功的dquo外交活动rdquo,最令这位海军上校惊讶的还是新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dashdash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居然就让帝国在新世界的统治土崩瓦解了
这何止是惊人,简直就是惊人
坐拥整个新世界全部的资源heip不只要有每年一半的煤炭和铁矿运回本土,克洛维的国力就能上涨至少五分之一,四分之一甚至更多dashdash足以扭转眼下双方短暂达成的平衡。
看着这位年轻的dquo舰队司令rdquo激动不已的模样,安森的嘴角微微上扬:
dquo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求援。rdquo
dquo求援rdquo
威廉不明白。
dquo战争进行到这个环节,仅凭我手中的守备军团加上殖民地的力量,想要单独应对帝国方面的反扑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rdquo安森解释道:
dquo无论是将新世界的资源运回本土,还是提防帝国向新世界派出的远征军,都必须依靠克洛维本土dashdash尤其是王家舰队的力量rdquo
dquo直白的讲,对帝国而言殖民地独立其实并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最多就是皇帝本人可能会失去一个财源,但如果放到帝国整体上其实是无足轻重的;所以他们担心的并不是殖民地叛乱,而是克洛维能够趁机从中牟利,打破平衡。rdquo
缓缓抬起目光,安森意味深长道:dquo一场决定性的海战,已经不可避免;而那个能带领克洛维迎来胜利曙光的人不是我,而是威廉iddot塞西尔你。rdquo
dquo我rdquo
海军上校一怔。
dquo没错,只有你heip更准确的说,只有塞西尔家族倾尽全力,才能率领着王家舰队在帝国尚未觉察到事态严重性之前,取得决定性的优势rdquo
安森神色凛然:
dquo为此,还是要麻烦你亲自返回本土,和你父亲以及家族的长辈一起,前往克洛维王城。rdquo
dquo把这所有的情况,事无巨细的转呈卡洛斯二世陛下rdquo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