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高三部正式放寒假了。
梓涵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欢呼:“太好喽,太好喽,大哥二哥放假了,终于有人陪我玩了。”
他和梓睿虽然是双胞胎,但兄弟俩性格却完全不一样。
梓睿性格沉稳,喜欢在书房看书,甚至喜欢听爸爸开会。
这么枯燥的爱好,是梓涵无法理解,并且不能接受的。
他更喜欢跟大哥二哥玩,大哥能陪他天南海北,聊到昏天黑地。
二哥能陪他游泳打球然后换成大哥继续胡吹乱侃
好吧,梓涵最喜欢的人还是大哥,大哥不放假,他感觉自己的语言功能都快要退化了。
可惜,高兴早了。
大哥是放假了,却一头钻进自己房间里不出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晨读,一日三餐走出房间吃饭,剩余时间都在房间里读书
梓涵好奇,偷偷去观察过几次。
他静悄悄把门推开一条缝,趴在门缝上往里看。
这一看,就更好奇了
大哥确实再认真学习,都要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方,连母亲送进去的水果和点心都忘记吃
大哥能忘记吃东西
梓涵到母亲房间,神秘兮兮关上门,很严肃地对母亲道:“妈,我有话想跟您说,很重要。”
母亲在逗妹妹玩。
妹妹盛玥已经到了能爬的时候,在床上从这头爬到那头,很开心。
但每次到快要爬到头的时候,都会被母亲轻轻拽着两只小脚丫拽回来,总也爬不到头
几次过后,小丫头反应过来了,原来她的路总是没有尽头,是有人捣乱。
“哇”
小丫头受不了这委屈,小嘴撇了下就哭出声音。
就在这时候,梓涵过来了。
盛玥以为哥哥是来给她撑腰的,哭得就更加凄惨,更加大声。
“你等会儿哭,我找妈妈有事。”梓涵训斥妹妹。
小丫头从出生就受尽宠爱,从来没有人不耐烦地对她说话,而且还不是陪她玩,更不哄她。
“哇”
“哇”
“哇”
小丫头哭得更大声了,圆滚滚的泪珠不停地滑落,小模样让人怜爱。
“乖,不哭了啊,哥哥的错,哥哥和妈妈说两句话,说完就陪你玩好不好”梓涵放下心急火燎的心情,先安抚妹妹吧。
盛玥不哭了,虽然脸蛋上还挂着晶莹的泪珠,但已经笑着趴在哥哥怀里,两只小胖胳膊费力地想要缠绕住他脖子,要抱抱。
梓涵不太想抱她。
才八个月却有二十多斤,胖乎乎圆滚滚虽然很可爱,但也只是局限在看着很可爱,逗逗很好玩,谁抱谁知道,抱一会儿胳膊就酸痛得抬不起来,但被抱的小孩子却不愿意下来。
放下就哭给你看,扮委屈装可怜。
“乖,你自己玩会儿,哥哥一会儿抱你。”
他顺手拿起个手摇铃铛塞给妹妹,盛玥就到一边自己玩去了。
小儿子难得这样凝重,时莜萱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梓涵点点头,语气更加凝重:“妈,您带我大哥去医院检查下吧,我怀疑他有病”
“去你的,你才有病”
时莜萱立刻明白了,她伸手在小儿子身上拍了下,既好气又觉得好笑:“收起你天马行空的想法,你大哥脑子没病,他就是快高考了,用功读书呢。”
提到梓晨,时莜萱觉得很欣慰。
这孩子小时候让人操心,小毛病不断,但在十八岁后却像是突然懂事了,瞬间长成大人。
尤其是在转到十二班后的表现,就连老公盛翰钰都赞不绝口。
老公说这个儿子行,是做大事的料,虽然他从小挂在嘴边的爱好就是当个厨子,也一定会是个好厨子
职业不分贵贱,只要做到顶部都是厉害的人。
老公夸赞梓晨也只局限在夫妻内部夸赞,他不会当着儿子面夸他,怕他骄傲。
母亲说大哥“反常”才是正常,还训斥他,让他跟几个哥哥姐姐学,没事多看书,别总想着玩
梓涵被训斥一通,准备离开母亲房间。
“干什么去”
“回去学习”
“切,你能学习别闹了,在课堂上都不学,回家学什么学玥玥归你了,你陪她玩一会儿,我去厨房看看午饭准备得怎么样了。”
母亲说完离开,梓涵傻眼。
咋还带这么玩的呢
傻眼也没用,乖乖看孩子,吃可爱多长大的小朋友已经美美地爬过来了
小年。
从进入小年后,天气就愈发冷了,时莜萱从外面回来,只在院子外和邻居说两句话就冻得不行。
房子里地暖很足,瞬间暖和。
“冻死我了,冻死我了。”
她脱掉外套,交给张妈,然后去厨房查看过年备的年货。
鸡鸭鱼肉,这些都不用急,在腊月二十九这天会送来新鲜的,但海鲜要备足一些。
年前封海,渔民进入小年后就不劳作了,已经劳累了一年,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
盛家人都喜欢吃海鲜,为此时莜萱还特意弄了几个专门养海鲜的大鱼缸,氧气泵,海水比例的盐水一应俱全。
在家里就能吃到新鲜的海鲜,但这几天要备货了。
还有干果水果,虽然平时也不缺孩子们的新衣服,但过年了嘛,也要每人从里到外,再准备一两身衣服。
还有人来客往的人情,杂七杂切都要时莜萱亲自去办。
这几天她忙得脚不沾地,连照顾小女儿的时间都没有了。
她从厨房出来,张妈过来询问:“夫人,这是今年送给姨夫人那边的年礼单子,您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
添减”
她没看,对张妈道:“就按这份单子准备吧,你做事我放心。”
张妈在家里做事多年,考虑事情很周到,经过她手的单子根本不用看。
但时莜萱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都小年了,公公婆婆怎么还不回来
她打电话给婆婆,问:“妈,您和我爸什么时候回来我去接你们。”公婆不比别人,不能派司机去,要自己亲自去。”
“嘿嘿,萱萱呀,本来你不打电话来我也想告诉你们过年我们不回去了,就在乡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