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段路,到了一个路口,满姐儿在这里站住,略微有点不好意思:“我还有衣服要洗。”
赵元乐:“没事儿,你去洗衣服吧,我也要去吃东西了。”
闻言,满姐儿忙转身指了前方的一个小摊子。
“那儿,那个人煮的面好吃,还有包面啥的,份量够也不贵。”
赵元乐看了一眼,点头:“我知道了,我就去那里吃。”
满姐儿叹了口气:“不好意思啊,我没钱也没啥好东西,二回,二回你再到县里来,就来这里找我,我到时候再招待你。”
“这有什么啊,莫放在心上。”
说着,赵元乐朝着那个小摊子走去:“我先去吃了。”
满姐儿目送赵元乐离开,这才转身走进里面一件破旧的小木头房子。
这小摊子不远,赵元乐走几步路就到了,旁边莫青山也跟着坐了下来。
她抬头,盯着他看。
莫青山被赵元乐这么一看,有些不好意思,微微偏了头,咳嗽一声。
赵元乐见他不好意思,便直接开口。
“你老跟着我干嘛。”
莫青山:“我本来也是要吃东西啊。”
赵元乐哼了一声。
“那之前,我看我的热闹,你凑什么热闹。”
莫青山:“担心你呗,好歹咱们也算是认识,你知不知道你刚才有多危险啊。”
赵元乐点点头:“我知道。”
莫青山看赵元乐嘴上说着知道,实际上表情确实满不在乎。
他忍不住便开始说起来。
“今天算你运气好了,万一要是遇到个脾气不好的保卫,就不是说两句能走的了。
外面不像你们村子里,这里的人可不会卖你大伯面子。”
赵元乐听着莫青山的话,嗤笑一声。
她不是在笑话莫青山,她是在笑话这里的人。
莫青山不明白赵元乐的笑。
“你笑什么。”
赵元乐也不想多说。
“没笑什么。”
莫青山:“”
但他还是忍不住劝说赵元乐:“你看不惯的事情多,不可能样样出头。就算你要出头,也要看看情况啊。
惹得起的就不说了,惹不起的,到时候遭殃的就不止是你一个人了。”
赵元乐:“以后我就都惹得起了。”
莫青山:“以后你要干嘛”
赵元乐:“养猪。”
莫青山:“养猪能卖几个钱。”
赵元乐哼哼一声:“你不懂。”
莫青山:“”
赵元乐决定跳过这个话题,她看向老板的位置:“还没跟老板说吃什么呢。”
说完,她道:“我要一碗红汤包面。”
莫青山在她之后:“我也是,我要大碗的。”
小摊子的老板是个有点驼背的中年男人,听了吩咐之后爽快答应,一双手很是熟练,动作飞快。
他左手数包面个数,掐准距离丢进锅里,右手飞快的拿着勺子在调料盒子里一溜的划过,两碗的底料就弄好了。
这边他抽空还将煮好的面捞出,脚步利索,一个转身就放到食客面前。
赵元乐的目光被小摊子老板的动作吸引,看的目不转睛,面上是明显的佩服。
莫青山纳闷。
这有什么好看的
这在他眼里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再说这就是一个小摊子而已,两三张木桌子,还有几把竹编的小凳子,一个人应付起来不是绰绰有余吗。
莫青山的纳闷在心里,赵元乐的专注在明面上。
她看到那老板掐准包面浮上汤的瞬间,一勺冷水下去,这边又是打开熬了骨头高汤的锅盖,两勺高汤落入两人碗中,化开了原本的底料,里面乳白色的猪油缓缓散开,上面点缀了几颗翠绿葱花。
赵元乐歪着头看着,看到包面再次浮汤,老板漏勺一动,最后一手一碗包面端到了两人面前。
她以一种足够诚恳真挚的表情对老板道:“你真厉害。”
老板一愣,随后哈哈大笑。
“厉害啊,厉害你下回再来。”
赵元乐点头:“下回我还来。”
莫青山:“”
一开始他觉得赵元乐是有点傻乎乎的,现在他觉得她是真傻。
赵元乐低头嗅了一口,拿起筷子开吃。
一口咬下去,她满意点头。
味道不错,没有现代的鸡精味儿,但是自然有股子鲜味儿,里面的肉虽然少,可好歹不是淋巴肉,是正经猪肉。
莫青山看赵元乐吃的很香,他自己也不由加快了速度。
两个人差不多同时吃完。
莫青山吃完了,先起身问了价格。
老板:“她的两毛,你的是大碗,三毛。”
闻言,莫青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五毛,付了钱。
赵元乐:“你干嘛。”
莫青山:“付钱啊。”
赵元乐:“我自己有钱,不要你给我付。”
莫青山笑了笑。
“这有啥,我还不是有钱。”
见赵元乐还要掏钱,莫青山直接转身走人。
赵元乐这边跟上,掏出了自己的五毛钱要塞给他。
“我不要你请客,你补我三毛钱。”
莫青山却躲的更快,赵元乐塞了个空。
赵元乐:“”
可恶,猪果然是没有敏捷之力,她不仅准头不行,反应速度也很一般啊。
莫青山轻笑:“一碗包面,吃了就吃了啊,我们屋头就没这么小气的人。”
赵元乐也不坚持了,这人爱请客就请吧。
“好嘛,那就算了。”
莫青山:“吃完了,你快回去吧。”
赵元乐却扭头看了周围一圈:“回去我还没看看呢。”
听到她这话,莫青山摇摇头:“搞不明白这到底有啥好看的,你一个人,小心拐子盯上你。”
赵元乐摆摆手:“青天白日的,没这么大胆子的拐子。”
莫青山看着赵元乐转身离去,无奈的摇摇头。
“就你胆大。”
说完,他看了看路,朝着一家铁匠铺走了过去。
赵元乐揣着自己的五毛钱,走在这县城的路上。
她当然不是要乱逛的。
刚刚满姐儿的事情,生动的给她展示了一把此时的社会风气。
一时愤怒归一时愤怒,理智还是要有的。
既然这并不是真正的民国,那她原本的记忆就排不上什么用场了。
既然如此,补充有关这个时代的背景知识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趁着现在到了县里,她可以去找个书店,然后找本历史书好好看看。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