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早朝之上,谢云初当庭将郭子都贪污案前因后果说的明明白白。
“前任楚州知府王宽仁上报工部,请修河堤,银钱系数被楚州官员瓜分,当地官员逼迫百姓服役草草修缮了事郭子都自上任以来,眼见百姓良田年年被毁,每年因河道丧命之人十几,数次请修缮河道,不得获批,究其因有二”
“其一,郭子都不愿结党,不能在楚州官场立足,不得上司器重,所奏不得达汴京其二,前任知府王宽仁党派势力强大,楚州官员不愿得罪前任知府王宽仁故郭子都为百姓安身立命,铤而走险贪墨银两,实乃无可奈何之举。”
“郭子都自知国法纲纪不可亵渎,即便为情非得已,亦是有罪之身,不愿因情有可原四字,令主审以善赎恶,使国政情、法相混。”
“国法不清,则朝政不明,郭子都以身祭法,匡大邺国法圣洁,为后继欲以情脱罪者,以善掩恶者,不可宽从,树典立范”
郭子都不求死后得善名,只求从此朝政情、法不可相混。
求朝政的一丝清明。
皇帝在朝堂之上气得砸了桌案上的杯子,直言朝中人情关系竟逼得为国为民的父母官不得不用贪污的手段,来为百姓为朝廷修河堤。
一个为国为民,算是定了郭子都的身后名。
“给朕查以郭子都为例,不得以善赎恶,不得情、法相混,使国法不清一文钱都给朕查清楚但凡贪了的从严处置,一个不许遗漏”
皇帝说完拂袖而去。
此事不止在朝堂之上掀起轩然大波,在汴京城也传的街知巷闻。
寒窗苦读,怀揣着一腔报国之心的饱学之士入仕,却必须得以贪污的方式,才能为百姓求活路,这怎能让人不震撼动容
有人能敬佩郭子都这位士大夫的选择,理解读书人对于清白风骨和信仰的坚持。
但也有人深觉郭子都放弃本应有的锦绣前程慷慨赴死,只为求一缕微不足道的清风,是愚昧。
而谢云初没有让郭子都的死变的微不足道,趁着郭子都死掀起的风波,如今身在吏部的谢云芝成为谢大爷谢瑾元和谢云初的桥梁,着手吏部新的改革。
谢云初提纲,吏部尚书谢瑾元细化,再反复斟酌商讨。
三月初六,吏部尚书谢瑾元正式呈上官员任职改革文书,朝堂之中一番慷慨言辞,以只盼望日后不会再有郭子都这般为民者,以贪污为手段,以死换百姓生机之事发生。
皇帝允准。
以此为引子,户部侍郎也受到了牵连
皇帝一声令下要御史台和大理寺去查,大理寺被派出了汴京,御史台则是从户部动手。
三皇子折损了好不容易才培养上来的户部侍郎,更是将谢云初恨到了骨子里。
因着燕王和怀王相继就蕃,七皇子年纪还小,三皇子瞧着势头很旺,如今已然是如同太子一般,同皇帝上下朝,去皇帝书房帮着皇帝整理政务批阅奏章。
可三皇子明面儿上越是烈火烹油,背地里的势力却逐渐被拔除。
三皇子府的幕僚不是没有瞧出猫腻,可偏偏每一次都并非是皇帝和谢云初无中生有。
三皇子每每同皇帝交心之后,也更愿意相信,皇帝是为了利用谢云初来为他清理出一个干净的朝堂。
偏偏,三皇子还不敢告诉皇帝,那些被谢云初盯上的都是他门下之人,怕皇帝以为他结党,也怕皇帝知道他门下之人贪污,连带着对他不满,毕竟他现在不是夺位之时,已如同储君。
自古皇帝最为忌讳的,便是储君结党
三皇子和三皇子门下幕僚,都将三皇子当做储君看待,自然是要避忌帝王的忌讳。
原本三皇子打算等到将来继位之后,学习自家父皇刚刚登基之时的做派,利用谢云初收拾到其他自己看不顺眼之人,之后再收拾谢云初。
如今臂膀接二连三被谢云初折断,三皇子想杀谢云初之心已经不可忍耐。
“谢云初是不能留了再这么下去,本殿下还未继承皇位,左右手就先让谢云初拔干净了”三皇子面色阴沉,“陈郡谢氏不能得罪,得想个天衣无缝的法子,本殿下养了你们这么久,这一次若是再办不成,小心脑袋”
三皇子说完起身离开,走到门口控制不住情绪,一脚踹倒了摆着花瓶的高几,瓷片碎裂的声音惊得一众幕僚不知如何是好,你看我我看你,也算是明白三皇子对谢云初恨得有多深。
这次要是治不住谢云初,恐怕他们在三皇子跟前就要失宠了。
眼看着三皇子即将成为储君,他们这个时候若是让三皇子失望,前途就没了。
“这谢云初身子不大好,听说一直给谢云初诊治的这位顾神医,与陈郡谢氏可是有着深仇大恨的,恨到发誓不给天下姓谢之人诊脉如今不过是看在琅琊王氏纪先生的面子上,才破例为谢云初医治,我们是不是可以从顾神医这里着手”
有幕僚开口说。
“这法子之前不是没有想过,万一这顾神医将此事告诉纪先生,这就是明晃晃得罪陈郡谢氏或许还会连纪先生一同得罪,殿下恐怕不会同意,说不定还会打草惊蛇。”
“那就只能在别的地方想办了”
有幕僚想了半晌后,开口道:“这谢云初与怀王一向感情深厚,怀王又是个没有心机的,若是我们对怀王发力,谢云初不见得能无动于衷,郭子都以身祭法,树典立范,这是谢云初今日在早朝之上说的,只要她助怀王就能被我们抓住把柄。”
元丰十九年三月初九,北魏使臣入汴京,带来北魏皇帝丧讯。
北魏皇帝于二月十一驾崩,北魏贵妃所生的二皇子登基为帝,北魏请安阳公主回北魏奔丧。
北魏二皇子登基,在谢云初的意料之中
云昭和安平侯为了招揽谢太师,可谓是下了血本。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