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郡守被平调去了边境。
此事一度在河尹郡庶民间引起恐慌。
相较于沈棠这位“不正常”的郡守,庶民太清楚“正常”的郡守是什么模样。
此前那些郡守,若独善其身,多半会受到戕害;若选择跟地头蛇沆瀣一气、谄媚恭维,便会铆足劲儿,龇着牙,在本就瘦骨嶙峋的庶民身上榨出最后一滴油水。
他们的日子苦啊。
好不容易跟着沈君过上两年像个人的日子谁知沈棠会被平调真晴天霹雳
不少庶民暗中抹泪不止,想打理家当行礼逃离此处,但又惧怕出去逃难会更苦。
最后,只能寄希望于继任者是个人
官署官吏也知庶民担心什么。
其实他们也担心。
担心新来的上峰不如沈君好相处,担心对方一来就新官上任三把火,推倒沈棠之前构建的基础来宣示主权,担心然而万幸的是,继任者是沈君亲选的徐解。
此人祖上虽然是商贾起家,身上却无一丝尖酸刻薄、斤斤计较的市侩之气,相反为人谦逊温和,行事爽朗大方。亲口告诉他们以前如何以后便如何,无需担忧。
不多时,庶民也发现这位新郡守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灾难,日子依旧过得平顺。
不过
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例如他们常爱去的“浮姑百货杂铺”,杂铺内部售卖种类不似以前繁多;例如曾经很方便的各种条子随着沈君离开前的清算,从此被取消,郡府也没有推出类似替代品的意思;例如少了武胆武者闲暇时的帮忙,耕种压力陡增,庆幸郡府租赁农具不难
整体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日子没有变得更好,但也没变得跟想象中那么差,只是偶尔还是会回忆往昔那两年,每天睁开眼,日子都肉眼可见地好转。
日复一日的生活也充满了动力。
只是,他们还不知自家这位新郡守也碰见了难事儿,一连好几日没有好脸色了。
这一日,徐解照常处理政务。
刚要放下笔歇歇,便听到有人通传。
徐解一听这话,眉宇紧锁,语气也带着几分不悦情绪:“来人可有说是哪家的”
谁知下人却摇了摇头,说道:“没说哪家,她只说是同窗故交,登门叨扰”
徐解垂首思索:“同窗故交”
一时半会儿想不起谁会这时来。
便起身整了整仪容。
“你将人带去待客偏厅,稍后就来。”文網
下人躬身退下。
徐解整顿一番思绪,缓步前去见这位连姓名都不告知一声的“同窗”。这座郡府虽是新修,但延续了前任主人沈棠一贯简单朴素的风格,有几分粗阔舒朗的味道。
偏厅极少使用,内部没有一点儿陈设。唯有午后暖阳倾斜入内,映出窗漏纹路,让室内看着不那么空荡。少年跽坐在席垫上,左右张望打量四周,时不时调整姿势,让怀中呼呼大睡的女娃能舒服些。女娃母亲不同于少年的慵懒随性,脊背挺直有力。
少年嘀咕:“这也太简陋了”
他见识过行宫的奢华,处处精致,随便一件都是珍宝,哪里看得上“家徒四壁”
扑面而来的“穷”
还未念叨完,门口传来脚步声。
少年立刻噤声息音,瞧了过去。
木门被人打开。
来人是個衣冠齐楚、相貌俊秀的青年文士,尽管留着整齐的胡须,丝毫不减他的年轻。青年文士也瞧了过来,看到他这张脸,原先还算轻松的面容微微紧绷起来。
e
显然,对方不喜欢自己这张脸。
少年缩了缩脖子,低下了头。
来人神色漠然地挪开眼,瞧向女人,先是怔愣一瞬,随即便想起对方的身份。
他大步上前:“你是宁师姐”
认了好一会儿才敢肯定。
无他,眼前这名妇人不知经历何事,面容蜡黄,鬓发染上白丝,眼窝深陷,眼尾竟有褶痕,这副憔悴疲倦的模样跟记忆中的人相差了能有二十岁,他险些不敢认。
少年听到这称呼,小心用余光瞧来人别看他念书识字不多,但也知“师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眼前的青年文士跟身边的妇人是同门同窗关系,这可了不得。
念书求学向来是男子独有。
而女子
若出身富裕人家,家中长辈疼爱,倒是可能给请个女先生来教导闺秀念书识字,不然的话,都是由闺秀母亲代为启蒙。
真正走出家门进学堂,只存在话本。
妇人回应道:“徐师弟。”
徐解这才反应过来,忙命人看茶招待。待二人落座,他才问:“师姐这是”
为何如此落魄
妇人闻言,苦笑着道:“说来话长,因先先夫已去,便带小女逃难寻一处庇身之所,暂时躲一躲风头,好安心将女儿抚养长大,让她能继承先夫遗志”
女人在对丈夫的称呼上停顿。
那两个字似刀子刮着她的喉咙。
本以为麻木的心绪又涌出难言酸涩。眼眶泛红,却不想让徐解看笑话,微微背过去,抹掉眼角泪意。待情绪稍微稳定才转过身来,强颜道:“让文注见笑了”
“先、先夫宴师兄他、他难道说”徐解还未收到宴安身死的消息,但见其遗孀遭遇,隐约猜到几分,想来其中甚是曲折,只能叹息道,“事已至此,还请节哀。”
徐解跟宴安只能算交情泛泛。
二人曾经在一个名士门下求学。
见面打过招呼,互相换了字。
深入了解却是没有的。
相较之下,他跟宴安的妻子,眼前这位宁师姐更熟悉,也受过后者恩惠要知道,徐解虽有家财万贯,但祖上商贾起家一直备受诟病,有形无形的歧视体现在方方面面。他少年出门求学,仰慕各家名士,可不是被直接拒绝就是被婉言软钉子谢绝
对此,徐解既生气又无奈。
一次泛舟买醉,不小心撞上旁人的船,吓得他急忙请罪。那船主人是个相貌颇具女相的俊秀少年。少年见他郁闷买醉,便随口问了句为何,徐解借着醉意发泄求学时的种种挫折不满,对方对他甚为同情。又道有门路,能帮他引荐给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士。
若是清醒时的徐解定然不信。
甚至还会揣测对方别有用心,存了敲诈勒索的念头,但醉酒时的他却信了。
第二日酒醒。
怀中揣着少年给的引荐信。
还是将他引见给宴姓名师一位他都不敢登门的人物,因为仰慕对方的学生太多太多,徐解深知自己几斤几两,就不上门讨晦气了。但信函在手,若不去试一试,又恐糟蹋了人家的一番好意。
左思右想,徐解本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情,上门递上拜帖,求见对方。
宴师只是看了信函笔记,便笑着答应下来,还给他在书院安排了一个位置。
徐解听闻,恍恍惚惚。
这事儿
就这么成了
那名少年又是谁
莫非是宴师的宝贝儿子
很快,徐解就见到了昨日的泛舟少年,对方姓宁,不姓宴,但跟宴师关系极好,宴师也非常偏爱这个聪慧伶俐的学生。有了少年相助,徐解的求学日子过得也算如鱼得水。偶有歧视,念在少年份上也未为难他。
唯一让徐解遗憾的是,少年明明天资卓越,聪慧过人,却生来不通窍。意味着无法凝聚文心、开辟丹府,只能做个普通人。
他引以为憾,并且直言要帮少年寻觅良医与珍宝,或许能让少年获得文心。
少年却笑道:知你家财万贯,但世上有些事情,非人力财力所能违抗。我啊,这辈子也就这条命了,认了就好。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