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终于结束了。
在整个第二卷的期间,着实发生了不少事,比如说,泽塔,完结了
o╥﹏╥o。
这真的是一部好番啊,我都十多年没有追奥特更新了,但泽塔都是每周盼着的
跑题了
说回自己。
因为第一卷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为了照料细节上和保持叙事结构,所以有些情节,被诟病为拖情节等等。
所以在这之后,我对第二卷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删掉了一些支线和情节,缩短了一些事件的持续时间,压缩了情节。
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面对小boss,尽量不拖太久。
如果以打boss为视角,来看第二卷的话,打得大小boss可比第一卷多太多了。
不过,这两卷在结构上本来就不同。
第一卷是一个总分总结构,开头辐射,结尾收网,像是翻山一样,先升后降,一条线索,两个面恶鬼和侯安都,贯穿前后,造成的后果就是好多人觉得第一卷完,和全书完的效果差不多
‵′︵┻━┻
相比较而言,第二卷就比较散,总体的线索也是较散的,不像第一卷有个一以贯之的线索,在第二卷,我用了个撒珍珠的方法,先把伏笔和线索都扔出去,等到最后部分,再收拢回来,串起来。
比如星罗榜、找师兄、鱼妖、河境、老和尚等等,甚至包括八宗共商,几个露脸的人物,单独来看,似乎都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在最后时刻,把他们都聚集起来。
但因为这种结构,加上大纲枝干的删减修改,导致最后不够紧凑,而且就张力而言,也不如第一卷结尾有冲击力,对比之下,有些平淡。
不过,卷尾的一个主要作用还是完成了的,就是在把撒出去的珍珠都收回来,都埋到坑里,伏挖笔坑。
说是挖坑,其实也不算,因为我只是把世界的原貌逐步展现出来而已,它们本来就在那里在硬盘里。
当初立项的时候,我本身也不是想写个传统意义上的修仙故事,但又不能太颠覆,毕竟数据眼摆在那了,因此第一卷的开局,用比较中古的法门,因为前期成绩还可以,所以第二卷我就敢将世界观逐渐展现出来了,但具体透露多少,还要慢慢把握。
对,所以有的章节,我会去修改几次。
甚至有时候,因为憋不住,我还会在群里说两句后面的,然后意识到剧透后,再撤回。
值得一提是,包括第一卷中,很多中古情节,其实也算是伏笔,所以看到有些人吐槽的时候,忍得非常难受。
说回第二卷。
在删删减减之后,第二卷体量还是大幅度超越了第一卷,但同样的,因为大量的修改,加上在度的把握上有所欠缺,加上事情不断,所以很多地方写得不尽如人意,甚至没有达到大纲中的规划,只能慢慢找补。
这就导致,有的章节,为了能推动剧情,不得不快速过度,真就硬写,连码字的趣味性都下降了。
有的时候,我在外面拿着笔记本写,因为手上没有资料和书,甚至连大纲设定都在家里的pc上,不得不删减部分语句,实在是苦不堪言啊。
希望下一卷,能更加顺利,同时能慢慢找回状态,把情节写的更有趣一些。
最后,寒窗快十年了,终于也有一本精品了,感谢诸位的支持,这就是动力啊
希望能不负诸位期待。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