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纪信的解释,我总算是知道龙脉封印为何会出现问题了。
原来是民间的信仰出了问题。
不过这也怪不得谁,因为华夏这片土地,信仰原本就与其他地方不同。
在其他国家或者民族,对于神的信仰近乎纯粹,因此三大宗教才能遍布全球。
唯独入了华夏,要么施展不开手脚,形成不了实质。
要么只能在特定人群中传播。
要么好不容易发展壮大,却被凡间帝王灭了五次,最终变得温和,只谈往生,不谈今世。
就连华夏本土的道教也是影响甚小。
究其原因,在于华夏人的理念,在根上就与外国人不同。
相比于对神的信仰,华夏人对人的信仰更为执拗与牢固。
天漏了,有女娲炼石补天。
来洪水了,有大禹治水。
帝王暴政,有陈胜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为何这些人没有成为一种宗教信仰因为对于华夏人来说,不管是女娲、大禹还是陈胜,都是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面对灾难,面对苦难,比起乞求神灵降下福泽,华夏人更愿意撸起袖子放手去干,用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去抗争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近代寂落的华夏,才能在短短百年时间,重新崛起。
除此之外,三大宗教在华夏施展不开的原因,还在于华夏人对神的崇拜功利且世俗。
在华夏,有许多人怀着这样一种心态,有需要我就去拜,没需要就不去拜,谁灵验我就拜谁。
举例一个经久不衰的笑话,小明要考试,正在庙里拜着孔子,忽然想起明天考的是英语,于是转身去了附近的教堂。
再举个例更加真实的例子,打开你的微博、朋友圈和空间,有多少人转载了“转发这只xx,明天一定暴富”“转发这个xx,考试一定及格”的帖子。
当然,还有第三个原因,正如纪信说的那样,民智开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仰真理。
有人信仰科学,一心扑在科研,用自己的研究成果造福全人类。
有人信仰为人民服务,俯首甘为孺子牛。
有人信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虽年少,却日夜苦读。
对于神明来说,信仰的减少或许是一件坏事。
但我这个活人却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人的命运,就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用一句中二的话总结,这叫我命由我不由天
纪信拍了拍手,再次示意大家安静,他把地府协查令展开,宣布道。
“封印松动,有凶残鬼怪从酆都跑了出来,藏于阳间。
十殿阎王下发协查令,希望我们城隍能够协助调查,将从酆都跑出来的鬼捉拿归案。”
一个熟悉的身影站了出来,正是我在江城见到的城隍,岳飞岳将军。
岳将军问道。
“逃出了几只鬼,叫什么名字,什么长相,可有踪迹”
纪信拿出两张画像,给众城隍传阅。
“从地府得到的消息是,此次外逃鬼怪共有两只,一个姓黎,在阳间绰号黎先生,一个姓陈,在阳间绰号陈先生。
这两只鬼皆为修罗,鬼术能力不详,他们外逃后在阳间蛊惑阴人,建立了一个名为集煞堂的组织,你们或许已经听过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