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夫子
准确的说,是一把断剑
剑柄一如既往,但剑身只剩下了一半。
王秋收直接把剑放到了箩筐里,如果卖给镇上的铁匠,应该能值几个钱。
做好一切以后,离日出还要几个时辰,王秋收这次背着箩筐爬到了树上,但这次却怎么也没能入睡,总是担心会把箩筐弄丢。
日初出。
终于熬到了天亮,王秋收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箩筐里的到底是什么动物。
拿起来以后,左右看了半天,这个东西的皮和毛发跟兔子是一样的,脸部却像老鼠,鼻子还怪怪的
王秋收摇了摇头,等回去以后问问菜馆掌柜吧。
他犹豫了半天,还是拿起了那把剑,剑上有厚厚的一层灰,无论是剑身还是剑柄上,根本没有一丝紫色,可自己昨晚确实看到了紫色的光
难道洞里还有东西
想到这,王秋收立刻背着箩筐从树上跳下,可在洞里摸了半天,什么都没有了。
王秋收没有沮丧,因为箩筐里还有十多株草药
几个时辰以后,王秋收回到了小镇上。
他没有立刻去药铺,而是先回家,把动物和剑都拿出去以后,重新整理好草药,才去往药铺。
药铺的生意也就那样,一天里都没有一个人来抓药。
王秋收知道为什么药都卖不出去,掌柜的还是会收购自己的草药,所以即便掌柜价格时高时低,自己也没计较过。
对于王秋收来说,自己一天的劳顿,能换几个铜板,已经很值得了。
王秋收把背筐里的草药拿给药铺掌柜看,药铺掌柜仔细看过以后,给了王秋收两个铜钱。
“掌柜的,这些药品相都不完整了,有的还沾上血腥了”王秋收手里拿着两个铜钱,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没事,这筐里有一株药,即便破损也值两个铜钱”
王秋收“哦”了一声,背着空荡荡的箩筐回家了。
到家以后,他又立刻把那不知名的动物和断剑放进箩筐里,去往了菜馆。
菜馆的生意还好,主要是镇上有几个酒鬼,就跟住在菜馆里一样,不吃菜,或者自己在家里用口袋装满花生,用来佐酒。
王秋收找到菜馆掌柜,掌柜一看是王秋收,立刻对着他摆了摆手,王秋收点了点头,直接返回了家中。
断剑不打算卖掉了,打磨打磨,以后进山里就多了一件防身利器。
王秋收回到家中,小心翼翼的再床底拿出个盒子,打开以后,把两枚铜钱放进盒子里,盒子里没几个铜钱,但却是王秋收的全部家底。
用水桶在后院的井里打上来一桶水,王秋收打算先清洗一下断剑,然后打磨打磨。
结果清洗完以后,发现剑刃如新,散发出森森寒光
就连王秋收这样什么都不懂的少年都看出这把剑肯定价值不菲
王秋收用这把剑,为那未知的动物开膛破肚,轻而易举,清理完动物的内脏,砍下动物的两条后腿,来到了隔壁。
隔壁住着一位读书人,只不过今年已经六十余岁,仍然没有个功名。
王秋收砍下了动物的两条后腿给他,是因为在前几年,这位称的上是老先生的人,教过王秋收认字。
虽然现在王秋收也理解不了什么之乎者也,但是能完全的读下来了。
什么事都是要有过程的,这两条后腿算是一个少年,对这个世界有善意的人的一丝善意。
老先生笑着收下了,并拿了一本书给王秋收,算是回礼。
“这本书是我自己收集了一些名言,我叫它君子集,你拿回去看吧”
王秋收什么也没说,收下了这本书。
没有什么挑灯夜读,王秋收没有这个闲钱。
断剑放在了床底,肉用烟熏过,切片晒干,能多保存一段时间。
第二天一早,王秋收就嘴巴里嚼着肉干,翻开了那部君子集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
“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
王秋收看的直摇头,感觉没什么意思,也看不懂什么意思,成为君子又能如何君子能吃饱饭能买东西不花钱
虽然王秋收如此想,可不要钱就能得到的学问,还是让他拿着那本君子集敲响了老先生的门
得到了老先生的允许以后,王秋收推门进了屋子。
隔壁老先生还在桌子上读书,王秋收不知道他一天什么也不干,哪来的钱能吃饱饭。
“老先生,我我不明白这些都是什么意思。”
老先生笑着放下了手里的书籍,却没有接过王秋收递来的君子集,而是直接看着王秋收说道。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是说君子的所求可以很少,但气量一定要宏大”
王秋收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可能王秋收现在连气量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老先生也是很有耐心的一次次为他讲解,大概三天左右,王秋收就要进山一次,回来以后卖掉药材。
如果有野兔什么的,王秋收也不再卖到菜馆了,就只会自己留一半,然后给隔壁李老先生一半。
就连自己家的大半坛米,都直接搬到了李老先生家里。
对此,李老先生只是眯着眼睛笑。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
在这一年里,王秋收的气度越来越接近读书人。
王秋收喜欢跟李老先生在一起的原因,不是对知识有多渴望。
只有在李老先生这里,王秋收能感觉到家人的温暖。
李老先生对待他就像对待自己家的晚辈那样。
君子不器
是整个君子集的最后一句词。
李老先生笑眯眯的看着王秋收,王秋收点了点头说道:“我应该已经理解什么意思了,但还想听听先生的讲解”
李老先生破天荒的没有说话,而是笑着从后院拿出一壶酒,给王秋收倒了一杯以后,直接对着壶喝了起来。
“既然你已经理解了,我就不讲解了,我理解的不一定是你理解的,我看到的世界也不一定是你看到的世界。”
王秋收看着眼前这个喝酒的落魄书生,又看了看桌子上的酒,说道:“先生说的太深奥了,学生不懂。”
李老先生看着眼前的王秋收,越看越喜欢,就像看年轻时候的自己不对,他还差点。
“圣贤道理,都在酒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