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君:“”
事是这么个事没错,可落到小白龙嘴里,罗天总觉得太不对味。
他们说的莫非不是同一件事
李仪时常口出粗鄙之语,这让与之交谈的罗天每每都有哭笑不得之感。
偏偏人家就是真龙,称呼公主为龙女好像并无大毛病,这算是龙族之间相互打趣的戏言罢了。
最多也是言态轻浮
“这小白龙嘴上不把门,当真是无赖货”
随着双方往来频繁,关系日益密切,水君已经不会在这样的小事上纠结太久了。
他早就习惯,只当小白龙这是着急着投入北海的怀抱。
于是,
罗天将十三公主被天将带走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顺带提到了大周朝的国都被这位公主给搅乱之事。
那头罗天轻描淡写,
这边李仪却听得冷汗直冒。
“这就是她说得私事也还虎了吧”
按照李仪之前的了解,
四海龙族行事应该不算高调才对,怎么这个女人做事这么不计后果
不过为兄报仇,这确实可以算是私事,而且办得很符合李仪的胃口。
“有能力我也会这么做。”
如果龙女是兴师动众的上门讨伐,那性质就不一样了,可能结果也会随之而变得不同。
这事或许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但李仪能了解到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以李仪现在的眼光看来,
大周上下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了佛门信徒,旁的势力想要横插一脚并不容易就是了。
龙女如今被天宫抓走,未必就是坏事。
至少北海龙王还能上天喝茶不是
罗天和李仪聊完这些之后,
还宽慰李仪道:“你和小彩是真龙之身,无需担心太多。等此番风波平息,赴北海之事必定不远,甚至是入四海龙籍也是有可能的事情,不若趁着这段时间多考虑一下如何待人接物,免得此去恶了龙王一家”
听见水君旁敲侧击的提点自己,李仪一时间竟不知作何回应才好。
四海龙籍,
其实此事,之前水君是和李仪提起过的。
这应该是类似于认祖归宗的一套流程吧
当时的李仪,还以为四海对他的招揽多半是出于自愿的原则。
主动权在自己的手上。
现在看来,事情的发展和李仪心中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
龙女一行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在世人眼中,能入四海龙籍是一种莫大的恩赐
或许吧。
但就李仪自身而言,对于是否真的要抱上四海的大腿,其实他的心中还是有疑虑的。
小白龙成长至今,不说天生地养,至少一直以来也都是靠着自身的努力与机缘。
他真正的想法,不过是想要借身份之便白票资源而已,并不想失去自主权。
但所有的美事哪能都让他碰上呢
“这事情有得有失”
青石潭发展到如今地步,要他放弃是不可能的。如果入四海龙籍与此冲突,那他多半是不会考虑了。
当然,
在外界所有人看来,此刻李仪和李小彩能否真正通过四海的考验都还是未知数呢。
他的想法若是说出来可能会贻笑大方。
可小白龙也有着自己的逻辑在。
此方世界,
龙族诞生于荒古时期,并且能一直延续存在至今,底蕴和实力是不可小觑没错。
亘古时的龙族曾号令万界,有着相当辉煌的历史。
但浩瀚的岁月长河,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眼下,
仙佛并立的世界中,时代的主角早已更换了很多批。
今时今日,
人族才是天地所钟的生灵
龙族,虽然依旧能统摄四海鳞族,名义上却已经变成了协助天宫统御下界。
这个中差别,
哪怕李仪未曾了解详实,也能体味到两三分了。
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说,
某种意义上龙族已经风光不再,甚至目前的处境还相当尴尬。
因此,
当初李仪对自己入龙籍的事情有些不太在意,毕竟也没有谁和他详细说明过四海的历史。
直到水君罗天再三提点,他这才有些幡然醒悟。
什么叫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李仪与李小彩这两条真龙,有被四海接纳入籍的可能性,在外界看来他们甚至就已经是四海的龙了。
血脉如此。
身份决定了他们无法与四海彻底撇清关系。
“就影响力而言,四海龙族,依旧是庞然大物”
至于风光不再
这不是他李某人可以评价得了的,
他这条外龙身份还待定,能在乡野之间活得滋润,严格来说还要感恩于四海龙族的余荫。
正是如此,此刻李某人的心中才会这么复杂。
他试探着问道:“如果我不入四海呢”
玉简的那一头沉默了。
片刻之后才传来声音,
罗天难得的严肃:“没有获得四海承认的真龙一旦被摒弃只能归于妖类,妖龙祸乱一方的事情并不少见,最终要么死于争斗,被清理了门户;要么失了自由身,被抓去当坐骑,不知你可感兴趣”
这么严重的嘛
“咳咳我刚才是开玩笑的。”
李仪尴尬一笑。
罗天无疑是在举例告诉他,最好不要这么做,想都不要想。
无根之萍飘得再远也难成大树,没有靠山在这个世界独活都难。
特别是真龙这样一身是宝,却没有依靠的。
“我知道是开玩笑,但你最好还是管一管自己的嘴巴,免得日后因嘴上的便宜而闯出祸事来。”
这话是有感而发,说得情真意切,
李仪能体会到对方的好意,自己讨了个没趣也只能怏怏地道谢。
他知道水君为什么会如此告诫自己。
只因这是水君的切身体会。
彼时罗天初掌灵罗江,作为外派的将领本该意气风发。
却好死不死碰到魔气外溢之事,更悲催的是龙子也在他所辖的范围内死亡了。
这给罗天造成很大的打击。
没有靠山是很可怕的,
他请四方援手治理灵罗江的事情,纵使办得不够漂亮,也应该有功无过才对。
但讽刺的是,
灵罗水君罗天之名,在北海之滨并不是很受待见,甚至逐成了笑料谈资。
只因为北海对他的支持微乎其微。
五百年间,
佛门在大周落地生根走上明面,妖魔在群山混迹终成祸患。
这些可能都要算到了他的头上。
可罗天有错吗
他驻扎太虚湖五百年,坚守灵罗江千余年。
不辞劳苦,
换来了四方签订道盟的势力,换来了无数生灵得存,却换不来真正的尊重。
这种滋味李仪无法体会,
但他知道此事时,总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情绪让他心里发堵。
“无论是否入四海,灵罗江众都对我多有提携和帮助,魔窟一事哪怕没有四海出兵,我一定要想办法处理”
将此事默默记在心里,李仪又询问了龙女的归期。
这问题超过罗天所知的范围,
罗天随口说道:“上达天听之事我等小神如何知道不过早先姑苏立新城隍,后续有阴司批条、天官受命,来去不过月余时间,今次想必也不会太久”
李仪听得一愣,当初信手而为的举动没想到还牵扯上天庭与阴司了。
他有些心虚地暗想:“应该不会注意到我吧”
饶是觉得自己手段隐秘,罗天随口透漏的消息还是让李某人大感后悔,
他时刻都在告诫自己要避免沾上因果,
要是因此而卷入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斗争当中,那可就真的亏打发了。
李某人心痛:“一个功德莲台好像划不来啊”
本是要询问龙女之事,
却听闻这样的消息,小白龙顿时心中警铃大作,开始检讨起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