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 217 章 三位兄长共同约定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 217 章 三位兄长共同约定

 热门推荐: 新手法医 正道潜龙 我真的不是富二代 重生之财源滚滚 完美执教 最强弃少 纨绔疯子 刷钱人生 我在泰国开店卖佛牌 老兵新警 我的绝品女友 逆流纯真年代
    朱标带来了红薯、土豆、玉米、辣椒、番茄等东大陆特产农作物,给哥哥们尝鲜。

    朱文正开始胡言乱语,朱标顺手抄起一个熟透了的番茄塞进朱文正的嘴里,差点把朱文正呛到。

    番茄不好储存,朱标为了让哥哥们尝鲜,特意在船上用大木桶装土,运的番茄盆栽来。

    就像是贡品荔枝的运送方式一样。

    “酸酸酸酸”朱文正酸得直吐舌头,但舍不得吐掉,还是把番茄啃完了。

    “下次再乱说话,罚你吃没熟的青色番茄。”朱标威胁道。

    朱文正点头如捣蒜:“知道了知道了。标儿,这些东西怎么吃”

    朱文正在朱标面前,向来是诚恳认错,永不悔改。这次他认错也非常快,转移话题也非常快。

    朱标道:“来,我给你们露一手。”

    陈英犹豫:“标儿,你千里迢迢赶来,今日还是休息。做饭的事交给厨子。”

    朱标道:“我做饭也是在厨房指手画脚指挥厨子做,不累。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船,我也想吃点好的。”

    朱标说完,立刻起身跑走。

    陈英扶额:“标儿真是一点都没变。”做事还是这么风风火火,性子特别急。

    李文忠笑道:“性子活泼些才好朱文正,你在干什么”

    朱文正道:“这个番茄虽然有点酸,还挺解渴,你们要不要来一个”

    朱文正话音刚落,朱标又冲了回来,把番茄抱走了:“今晚上吃番茄炒蛋和白糖凉拌番茄。”

    朱文正大吼:“标儿,你给我留一个啊。”

    朱标脚下和踩了风火轮似的,溜得飞快:“不留”

    朱标很快跑得没影。朱文正指着外面道:“他还是小孩吗这么皮”

    陈英和李文忠异口同声道:“唯独你没有资格说标儿。”

    朱文正冷哼一声,开始说正事:“朝中这些变化,你们有什么想法现在以标儿的计划,我们肯定没仗打了,我可不想回去剿匪,无聊。”

    李文忠开玩笑道:“怎么你终于想通,想当文官了”

    朱文正抱着手臂道:“我要去西北,防备瓦剌和其他汗国。”

    李文忠收起笑容,道:“去西北吃沙子那里条件非常艰苦,标儿也无法来为你做后勤。你确定”

    朱文正道:“我不喜欢无聊的生活,就算是在西北吃沙子,也比在南京看那群人勾心斗角强。至于后勤,我会自己屯田和做生意,争取自给自足。汉唐的丝绸之路,若有强大的军队支撑,可以重启。”

    陈英道:“要重启西北方向的丝绸之路,你可能有很多仗要打。”

    朱文正笑道:“慢慢来。这次我不急了,用这一辈子的时间一步一步的开拓,这样这辈子才不会无聊。”

    他们嘴上说的西北,并不是单指瓦剌,而是中亚地区,即世人口中的“四大汗国”。

    “四大汗国”在成吉思汗时期和忽必烈时期是两个概念。

    成吉思汗占领了大半个亚洲,分封诸子,将大蒙古国分成术赤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拖雷汗国,他为蒙古大汗,类似西欧或者商周时的分封制。拖雷汗国就是大元的前身。

    这时“四大汗国”只是成吉思汗四个儿子所封的领土。

    成吉思汗脑子里没有大一统的概念,他打下国土后遵循蒙古的“领土战功平分”部落作战制度,在分封儿子之前,就分封过兄弟甚至侄子。所以“大蒙古国”其实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其中是大大小小相对独立的汗国。

    成吉思汗死后,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窝阔台死后,分封制的弊端开始显现拥有实权的藩王们并不愿意服从窝阔台的继承人,大蒙古国开启了传统艺能“内斗”。

    窝阔台的弟弟拖雷虽然已经去世,但拖雷汗国军事实力最强,拖雷之子蒙哥夺得了蒙古大汗的位置。有汗国不服从蒙哥,于是大蒙古国开始分裂。

    当蒙哥进攻南宋钓鱼台受挫逝世后,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再次内斗争夺汗位,并分别举行继任大典,出兵攻打对方。忽必烈获胜后,有汗国不服从忽必烈,大蒙古国持续分裂。

    当忽必烈建立大元后,大蒙古国内部大大小小汗国彼此攻伐,最后留下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四个较大的汗国,奉大元为宗主国,尊忽必烈为蒙古大汗,但政权基本独立。

    大元从建国起皇室就不断内斗,斗得没空搞好国政,真是“遗传”。

    虽然四大汗国和包括草原在内的蒙古“藩王”尊大元皇帝为蒙古大汗,但大元灭亡时,他们都挺高兴,没有出手相助。

    他们的想法是,大元灭亡了,忽必烈这一脉子孙完蛋了,他们就可以争夺蒙古大汗之位了。

    北直隶在朱标、朱文正和李文忠三人经营下,实力空前强大,草原上拖雷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爹一脉无法南下,便内斗了起来,现在阿里不哥的一脉已经夺得了蒙古大汗之位。

    瓦剌等蒙古部落趁机东迁,要把阿里不哥一脉变成傀儡大汗。

    没了大元的压制,相对独立的四大汗国也打了起来,想先“攘内”,然后向东吞并草原上蒙古本部蒙哥继承大汗后,拖雷一脉成为蒙古本部,即鞑靼部,然后南下攻打大明,再建新大元。

    所以现在北边的平静,只是暂时平静。等西边四大汗国和北边瓦剌鞑靼内乱结束后,他们的目标一定是大明。

    鞑靼在朱文正、李文忠突袭后,已经不足为惧。所以朱文正想要去西北镇守,防备四大汗国和瓦剌本部瓦剌的祖地即准噶尔入侵。

    朱文正本来在犹豫,当他听了朱标说了朝中局势后,他便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大明急需休养生息。这休养生息不仅是民生上的休养生息,也是思想上的统一。

    大明不是大宋的延续,甚至不是汉唐的延续。标儿想要创造一个远迈汉唐的大明。为了这个目标,朝堂上绝对不能再乱哄哄下去。

    标儿早就在着手准备,只是总有意外发生,让标儿东奔西跑救火。再加上标儿的太子身份不能公开,许多事不能做得太过。

    现在标儿归位,大明四周要么已经臣服要么自顾不暇,大明终于可以有一段安稳时期。文網

    这安稳时期不会太长。朱文正将去西北,让大明的安稳期变长。

    独自离开最爱的兄弟们,朱文正自然不舍。但为了标儿,这个西北镇守大元帅,除了他,还有谁能当

    李文忠和陈英都沉默。

    半晌,陈英道:“等标儿处理好朝中的事后,我会回南边。安南行省上部与四大汗国接壤,我与你一同防备四大汗国。”

    朱文正笑道:“你先扛着。等我那几个堂弟长大了,标儿肯定会派他们来帮你。你镇守云南,那几个小子中选一个人镇守安南。”

    朱文正这句话的还有一个含义,就是陈英隔绝安南与中原,一边辅佐藩王,一边也防备藩王。

    虽然那几个弟弟现在非常尊敬和信任朱标,但朱文正显然并不会全然信任他们。

    陈英虽然面上不显,但他继续留在云南,也有这个想法。

    李文忠苦笑:“你们一个南一个北,都跑得远远的,我呢我去东北东北有燕乾在,用不上我。”

    朱文正道:“我和阿英出镇西南西北,之后肯定都很难再挪窝。朝中需要有一个随时能挪窝,听从标儿差遣的人。以最差的打算,如果朝中有人反叛,标儿手中要有一支随时能用的军队。”

    李文忠的笑容更苦涩了:“行啊,你们俩镇守边疆建功立业,我就在朝中救火我看标儿心腹这个身份,阿英当不是更好”

    朱文正白了李文忠一眼:“不行。我姓朱,是藩王,不能留在朝中;阿英和标儿没有血缘关系,他在朝中地位不够;你是标儿表哥,身份刚好合适。”

    能在京中领兵的人,血缘关系与皇帝远了不行近了也不行。所以许多皇帝都会选择外戚领兵。

    李文忠身为皇帝表亲的身份,正好是“外戚”。

    李文忠单手撑着下巴:“好吧,我陪着标儿。”

    陈英见李文忠满脸不乐意,无奈道:“你装什么你不是很喜欢工程标儿说的什么来着基础设施建设比起领兵,带着兵到处去修城筑堤,才是你最爱的事吧你留在中原,正好统领工程兵是叫这个”

    李文忠“噗嗤”笑道:“就是工程兵。好了,我不装了,我确实喜欢这个。”

    李文忠刚读书识字的时候,就对基建工程十分感兴趣。朱标为此自学了古代基础建设相关书籍,又从脑海里抠出了些键政经验,教导李文忠相关知识。

    北京城的修建和改造,就是李文忠在朱标的指手画脚下主导。

    虽然李文忠打仗的能力和朱文正、陈英不相伯仲,但李文忠的兴趣确实不在打仗,而在基建。

    “那就分配好了。”朱文正伸出一只手,“我去西北,防备蒙古汗国和吐蕃。”

    陈英伸出手,覆盖在朱文正的手背上:“我留在云南和安南,为标儿守住欧洲通往大明的海上要道。”

    李文忠笑着将手覆盖在陈英的手背上:“我留在朝中保护标儿。”

    三人笑容灿烂,在此定下了一生的誓言。

    此幕被记载在了史书中。此时不在此处史官的笔活灵活现,就好像趴在房梁上看到了这一幕似的。

    这三人谁告诉了史官今天的事,后世人并不知道。

    后世人只知道,这并非亲兄弟,感情却胜似亲兄弟的三人之后便天南海北分别,然后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什么都不知道的朱标,正在厨房中忙碌。

    番茄一定要炒鸡蛋。

    土豆一定要烧肉。

    玉米切成小截,与排骨一起炖煮十分美味。

    红薯切成块,垫在裹了米粉的五花肉下面,粉蒸肉永远的神。

    辣椒和花椒用油呛好做一盆毛血旺,腥气扑鼻的内脏和血块也变得美味至极。

    朱标哼着小调,又用芝麻油凉拌了新鲜的时蔬,用白糖凉拌新鲜的番茄,又剥了几个皮蛋与烧椒酱混合,有荤有素,美哉。

    朱标偷吃了一块烧椒皮蛋,然后从灶火灰烬中刨出烤玉米烤土豆和烤红薯,清理好灰烬后,抱着盆盆去找哥哥们。

    他知道哥哥们食量都大得惊人,烤玉米烤土豆烤红薯正好给哥哥们垫肚子。

    朱标去找朱文正、陈英和李文忠三人时,这三人正在老老实实处理文书。

    朱标十分欣慰:“正哥,没想到你也这么努力。”

    朱文正有气无力道:“我倒是不想努力,但我怕你念叨我。”

    朱标的欣慰消失了。

    他就知道,正哥主动努力的可能性太低了。正哥就是在他面前作秀

    “今天先放过你,来吃东西。”朱标把盆盆放下,“香喷喷的烤玉米烤土豆和烤红薯,铛铛铛。”

    朱文正立刻把文书放到一边,伸头过来:“闻起来真香。这就是标儿你信中说的不需要处理,就能直接使用的粮食”

    他说完,就要伸手拿。

    朱标打了一下朱文正的手背,让人端来水和肥皂,押着朱文正把手洗干净之后,才准许他吃东西。

    朱文正嘀咕:“我行军打仗的时候,手里有土都能直接拿着干粮吃哇,好甜”

    朱文正眼睛瞪得想铜铃。

    糖是稀缺的东西。所以华国贵族所吃的糕点都甜得腻人。

    朱标找到能制糖的甜菜,大规模种植甜菜后,朱文正等人才实现了白糖自由,开始矫情地评价“糕点太甜了,腻,不爱吃”。

    但糕点归糕点,一个高产且能填饱肚子的“粮食”居然有如此浓厚的甜味,让朱文正惊得半晌没有去啃第二口。

    正在吃土豆的陈英和正在啃玉米的李文忠听言,立刻用另一只手拿起红薯。

    “真的甜”

    “很甜。”

    他们看着红薯,神情都有些恍惚。

    二人都过过食不果腹的苦日子。当吃不饱肚子的时候,无论是大米还是麦子,他们都会连着糠皮一起吃下去。

    糠皮十分粗糙,就算是一直吃这个的贫苦百姓,也不能说“习惯这个口感”。

    但百姓是没资格吃不割嗓子的细粮的。至于糖,他们一年能吃到一次麦芽糖,就说明家中生活非常不错。

    红薯不用经过任何处理,不割嗓子还甜。无论贫寒还是富裕,他们吃到的红薯都是一样的口感和甜美。

    朱标看着三个哥哥啃了一口红薯,居然红了眼眶,差点噎住。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乔蓉传 明兰若苍乔 隔壁的青铜女孩 我真的重生了 我真的富可敌国 主播好难:老公比我还会演 索婚甜心,腹黑江总迷上她 女神之万人之上 穿越之浮世清欢 皇后千岁爱吃瓜 医卿盛宠:王妃是朵黑莲花 将遇良夫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言情,五六中文提供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