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人在四合院,我是刘大少 > 第120章 张小花撂挑子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120章 张小花撂挑子

 热门推荐: 新手法医 正道潜龙 我真的不是富二代 重生之财源滚滚 完美执教 最强弃少 纨绔疯子 刷钱人生 我在泰国开店卖佛牌 老兵新警 我的绝品女友 逆流纯真年代
    四合院的风儿今天有点儿喧嚣,贾张氏拿个扫帚正心不在焉。

    不知不觉,今天又到贾张氏领工资的日子了。

    辛苦了1个月,贾张氏盼着月底的工资能多一些。

    上个月只有5元,这个月若是能多点就好了。

    至于有个10元是不太敢想了。

    对了,上个月领的工资已用光了,不仅买些吃的给棒梗,她自己也嘴馋。

    至于儿子儿媳和孙女,贾张氏就不管。

    毕竟她张小花挣点钱也不容易,都是辛苦钱。

    因此,这个月贾家有4个人几乎每天都能吃饱,首先就是贾张氏和棒梗,其次是贾东旭和小当。

    就秦淮茹经常吃不饱。

    当然,比起农村大多数人,秦淮茹还是好很多的,不仅偶尔能吃饱,一般也能八成饱的样子。

    说起来,贾家比三大爷家都好多了。

    不仅因为贾东旭的工资不低,贾张氏有了份收入,还有就是一大爷和傻柱没少帮衬贾家。文網

    对了,秦淮茹也会打点零工。

    就说这个月,贾家还攒下了点钱。

    又到了匿名捐款环节了,这次是傻柱捧个箱子挨家挨户。

    当大家都捐好了,贾张氏却没拿回家,这次她直接在院子里打开。

    不少好奇的人旁观着。

    “二大妈,你说会多少钱”许大妈好奇地问身旁的二大妈。

    “这我哪知道,上个月5月,这个月估计差不多吧”二大妈随口说。

    其实,许大妈想问二大妈捐了多少,却还是没开口。

    至于许大妈,她就捐了5分钱。

    贾东旭两口子也在,都好奇地看着。

    棒梗站在秦淮茹身后,而秦淮茹抱着小当。

    刘光齐站在人群中,他也挺好奇的。

    这个月的捐款大概率是比上个月少,但没准会比上个月多呢

    随着木箱打开,明显钱不怎么多,贾张氏的脸色就不太好了,但还是仔细数了起来。

    不一会,贾张氏也就数好了。

    她这个月工资是241元。

    还不到上个月的一半。

    就贾张氏所知,一大爷就捐了1元。

    不清楚傻柱这次捐了多少,但应该不会太少。

    围观的众人也是面面相觑,像三大爷和三大妈都有点尴尬。

    毕竟三大爷家就捐了1分钱。

    看着手里这241元,贾张氏的脸色完全黑了。

    这可是个三进四合院,不小了,每天扫大院,坚持了1个月,也是很辛苦的,结果,工资就241元

    “老娘不干了。”贾张氏气愤的说。

    要是每个月有个5元,她张小花也就坚持干下去了。

    这个月是241元,下个月没准都不到2元了。

    她张小花就不干了,谁来劝也没用。

    一听贾张氏说不干了,秦淮茹首先劝她。

    “一边去,这点钱打发要饭的都不够。”贾张氏瞪了下秦淮茹。

    贾张氏这话说的,不少人可就不乐意了。

    以贾张氏这个月的工作,241元的工资是少了,但贾张氏的话也有些难听。

    什么叫打发要饭的都不够

    这钱要是给要饭的,要饭的肯定乐坏了。

    这时,在人群中的三大妈犹豫着。

    贾张氏不干了,三大妈再考虑要不要接手。

    扫个大院而已,在三大妈看来也不累。

    就是这工资

    说实话,241元是低了。

    问题下个月还不一定有这么多。

    平日里,三大妈接点零工也能挣点钱。

    不过,每天的空闲时间却也不少,一般都是和街坊们唠唠家常。

    这时,一大妈也劝贾张氏了,可贾张氏却不听。

    一大爷和聋老太太劝也都是没用。

    贾张氏是铁了心,她张小花撂挑子了。

    “不然以后就我来扫大院吧”犹豫了一番,三大妈还是站了出来。

    反正有空闲,每天扫扫院子也没啥,月底了还能有份收入,就算少一点,也可以补贴家用了。

    当三大妈这主动要接手,也没人反对。

    至于贾张氏,却是不屑,打心底看不起三大妈,工资这么低还干,穷疯了

    多打点零工也不止这点钱啊

    当然,零工也不是随随便便就有的,要不然很多人估计从早到晚的干了。

    另外,上个月和这个月,一大爷和傻柱都捐了不少,但三大妈这一接手,下个月还会捐多少

    不用说也知道,下个月一大爷和傻柱肯定不会捐多少。

    搞不好三大妈下个月的工资都没1元。

    这么一想,贾张氏就等着看三大妈的笑话了。

    “这个月捐了05元,下个月就捐01元好了。”傻柱心中盘算着。

    一大爷也在琢磨,他下个月也打算少捐点,琢磨着捐个05元。

    回了家,刘海中两口子也谈论了起来。

    刘光齐也在家,至于刘光天和刘光福就在院子里玩了。

    对了,棒梗跟在刘光福屁股后面,但刘光福却不愿意带棒梗玩。

    “三大妈犯了傻。”

    “下个月大家捐的肯定更少。”

    “每天扫院子,1个月下来也不容易。”

    “你说咱家要不要多捐一点”

    “这我要想想。”

    听着父母的谈论,刘光齐没说什么。

    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自家都吃不饱了,不捐才好呢,既然是匿名捐款,肯定不会捐太多。

    当钱少了,贾张氏撂挑子也不奇怪。

    只是没想到三大妈会接手。

    还是三大爷家困难啊

    但凡三大爷家宽裕一点,三大妈也不可能接手扫院子这工作。

    “下个月多捐一点吧”刘光齐心想着。

    让刘光齐每个月都多捐一些,他也不太乐意。

    不过,下个月倒是可以多捐一点。

    与此同时,别家也在谈着。

    像许大妈家,许富贵两口子和许大茂在聊着。

    傻柱家,不仅傻柱兄弟,一大爷和一大妈,还有聋老太太,都是在。

    贾家不用说,就是贾东旭两口子和贾张氏了。

    至于前院的三大爷家。

    三大爷,三大妈,还有阎解成。

    阎解放,阎解旷和阎解娣都在院子里。

    “妈,你糊涂了,上个月5月,这个月才241元,下个月只怕都没1元了,几毛钱就让你扫大院1个月”阎解成说。

    “应该不至于就几毛钱吧”三大妈不确定的说。

    三大爷叹了口气,大院里有几家宽裕的

    二大爷家宽裕,还有就是许大茂家了。

    对了,聋老太太的日子也好,饿不着她。

    一大爷家,傻柱家,也都过得去。

    “往好处想,没准下个月你妈的工资会多。”三大爷对阎解成说。

    “才怪”阎解成撇了撇嘴。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加塞就撞,你管这叫驾校教练? 我的野蛮美房东 半岛:这个魅魔凭亿近人 年代:从人力车夫开始 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重生之独宠傻瓜 重生2008 重生一家亲 我终于失去了你2 薄总,太太又跟人去约会了 为啥不信我是重生者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人在四合院,我是刘大少》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人在四合院,我是刘大少》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人在四合院,我是刘大少》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言情,五六中文提供人在四合院,我是刘大少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