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 第110章 反了,反了,实在太反了!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110章 反了,反了,实在太反了!

 热门推荐: 在云端 请回答火影 海贼之天赋系统 神级剑魂系统 火影之最强震遁 火影之最强卡卡西 全球黑帮花名册 人在美漫,开局枪斗术 白夜行 基督山伯爵 冰与火之歌 神秘岛
    两江总督多隆的督署二堂之内,几盏清茶,正散发着芬芳的香气。因为天气有点炎热,所以多隆已经换了一身单薄的便装,也没有戴帽子,摇着扇子,还一叠声地催促杰书、耿精忠两人宽章升冠。

    多隆过去是乾清门外侍卫档房的头子,和杰书、耿精忠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熟人,所以这两位也不捂着了,都换了行装,只是坐在那儿和多隆寒暄谈笑。额楚、玛祜、梁化凤这三个两江和江苏地方上的大员,还有王忠孝、曹玺、曹寅、施琅这四个被多隆和杰书叫来作陪的人物,也都换了衣衫落了座。

    大家伙儿一边谈笑风生,一边等着品尝两江总督衙门准备的接风洗尘的宴席,倒也其乐融融。

    王忠孝则一边欣赏着他们的重臣气度,一边打量着施琅那张又大又黑的面孔。这可是個扎手的货啊不仅有能耐,还特别难伺候,和那个不孝之爹王辅臣一样,也是在大清、郑明之间反复横跳,而且因为一家子都叫郑成功给宰了,已经和郑明不共戴天了,所以也不可能再去捧反清复明的场子康熙大概也是因为这个事儿非常相信施琅,并没有因为图海临死的“那一口”,就把施琅当成鳌党死硬分子。

    而康熙如果给施琅贴上了可靠的标签,王忠孝这个终臣想要陷害这个奸佞,恐怕就有点难度了

    杰书、耿精忠、多隆、额楚、玛祜、梁化凤他们几个的场面话说完,终于开始说起了正事儿。就看见杰书一脸严肃:“玛抚台,这次本王除了送和硕额驸就藩,还背负着一个秘密的差事,皇上可在廷寄之中和你说了”

    江苏巡抚玛祜的名字起得虽然有点“马虎”了,但是这人一瞧就是个精明仔细的货。他是满洲镶红旗的亲贵,顺治九年的翻译进士,去年康熙八年就放了江苏巡抚,平步青云啊

    听杰书这么一问,玛祜巡抚马上就一脸认真地说:“王爷,皇上已经和卑职说了,卑职得到寄信,立即就抽调了三百名精锐标兵,全都换上了便衣,将王永康居住的拙政园给监控起来了。”

    当玛祜说到监控拙政园的时候,施琅和梁化凤脸上都滑过一丝惊诧。显然这两人并不知道吴三桂的那个女婿现在是朱三太子了

    不过江宁将军额楚,还有那个长得和曹寅挺像的江宁织造郎中曹玺,都是一脸淡定。

    杰书又问,“那个王永康看着像不像真朱三太子”

    这位康亲王看来也不是没脑子的货,他对吴三桂把女儿嫁给朱三太子这事儿还是存疑的。

    玛祜说道:“王爷,这个王永康的年纪倒是和崇祯皇帝的三子定王朱慈炯差不多,还说得一口北音,样貌也算斯文。另外,据卑职所查,他大约是顺治三年间从北方逃难过来的。刚来的时候身边还有不仆役家丁,还有一个老母领着。在苏州城内买了宅子安居,后来坐吃山空,日渐中落。前年他母亲去世,一番操办之后,家产也所剩无几,于是就尽数发卖,凑了些盘缠去了云南,没想到再回来时就已经是平西王的女婿了。至于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朱三太子,卑职也不能确定。”

    这已经够真了

    王忠孝轻轻吁了口气,他就担心这个玛祜办事“太仔细”,一不小心查出来那个王永康真不是朱三太子,那可就不好办了。

    而施琅和梁化凤这两个家伙却已经惊得下巴都快落下来了吴三桂的女婿是朱三太子这货原来是大明忠臣啊,藏得那么深

    杰书摇了摇扇子,思索了一下,又跟玛祜巡抚打听道:“这王永康最近在忙活什么平日里都跟什么人往来”

    玛祜说:“这王永康很喜欢和官场还有士林之中的人物结交,还时不时的在他的拙政园里办什么诗会,以文会友。”

    “哦”杰书追问,“有没有说什么反清复明的言语”

    “卑职不知,”玛祜顿了顿,“不过最近苏州府一带有一本反书在流传”

    “反书”杰书问,“有多反”

    玛祜一脸凝重道:“反得那是相当厉害的”

    “是要反清复明吗”和杰书一块儿的耿精忠听见个“反”字儿,一下来了精神,也跟着打听起来了。

    他对造反的事儿可感兴趣了

    “不止”玛祜摇摇头。

    “不止是什么意思”耿精忠一愣。

    玛祜道:“这书如果搁在明朝那会儿,估计也是个反书”

    “什么居然那么反”耿精忠大吃一惊,“玛抚台,这书到底写了什么”

    杰书也问:“什么书能反成那样”

    玛祜给曹玺使了个眼色,曹玺马上从袖兜里掏出几个线装本交给儿子曹寅,让他给杰书、耿精忠、施琅、王忠孝一人发了一本。

    “天下为公论”杰书拿着书册一看,就低声念出了书名,然后眉头大皱,“天下为公挺熟的,本王好像在北京就听人说过难道北京也有朱三太子的同党”

    玛祜马上解释道:“王爷,这个天下为公是出自礼记,原文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停停停,想起来了”杰书红着脸摆摆手,“上学的时候耳朵都听出茧子了,还要背诵可这个礼记上的话虽然不能全信,但那也不是反书啊”

    “王爷,您在看看这书谁写的。”

    “哦,这是朱慈炯”杰书一看,“他是谁啊”

    “他就是朱三太子”玛祜回答道,“王爷,您忘了这个朱三太子名慈炯,是明朝崇祯皇帝的第三子,封定王。”

    “哦”杰书装模作样地点点头,他其实压根就不知道朱三太子叫什么因为下面送上来的题本上都用“伪朱三太子”来称呼那个杀不完的朱老三。

    “那这本书到底反在哪儿”杰书一边翻书一边询问起来了。

    “王爷,这本书反的不仅仅是我大清,还把从始皇帝到如今所有的皇帝都给反了”

    “啊,竟然如此丧心病狂”杰书大吃一惊。

    旁边的耿精忠瞪大了眼珠子,“那岂不是连他阿玛崇祯皇帝也一并反了”

    “对啊”玛祜点点头说,“这书的一篇就叫原君,里面说什么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还说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王爷,您看看,这不是把古往今来所有的皇上都骂了个遍吗只要皇上把天下当成自家的产业,那就是要把天下之害尽归于人,要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一人之产业”

    “这,这,这这个朱三太子疯了吗写这样的反书,他想干什么”

    “就是啊,他还要反清复明吗这都君为客了,那个大明还要来干嘛”

    “这个朱三太子不忠不孝啊”

    “对,对,对,简直是罪该万死,十恶不赦”

    杰书、耿精忠、施琅、王忠孝都惊呼起来了。反书他们也见过,可是反到这种程度,简直骇人听闻啊

    “还没完呢”玛祜道,“接下去的原臣更厉害,里头说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话从根子上把臣子忠皇上都给否了大逆不道到了极点

    还说什么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满洲之兴,乃所以为乱也这也是大逆不道的话,把咱们大清之兴说成了乱还把万民忧乐当成了治乱的标准这话要让朱元璋看了,也得宰了这个朱三太子

    还有什么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看看,这都什么话好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不能要了,更别说咱们这些当奴才的”

    “反了,反了,简直要反了天”

    “实在太反了,这朱三太子怎么敢那么反”

    “他大概是知道明朝回不来了,干脆破罐破摔了”

    玛祜摇摇头,指着这书道:“还有呢”

    “还有他还要反谁”杰书瞪着眼珠子问。

    玛祜道:“他还要反天下士绅”

    “啥这天下士绅又哪儿得罪他了”

    玛祜说:“这本反书的最后一篇就是说这个的叫均田,又名原田,说耕者是天下的根本,承担着赋税、劳役、兵役,君王、大臣、士绅皆赖其养育。如果遇到外敌入侵,还要耕者当兵抵御。所以天下的田土必须为耕者所有否则耕者就会越来越弱、越来越穷,最后轻则无力养国保国,重则揭竿而起当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这朱三太子还说如今天下士绅和我们八旗子弟兼并太甚,把天下的田土都圈占了,害得耕者无其田,只好租田来种,而租子又太高,还要承担田主所转嫁的赋税劳役,辛苦劳作,所得无几,连衣食都要告贷。这样的天下绝不是治,而是乱必须得推倒重来,然后把土地分给农民,再根据分田多少当兵、服役、纳粮。有功为官之人,虽然可以多分一些,但必须要严格限制,即便是天下之君,也不能占田太多。

    只有如此,才可让耕者皆有其田,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得以大治”

    “这这这”杰书大惊道,“这怎么和闯王的那一套差不多这个朱三太子是要反清复明,还是要反清复顺”说完这话,他又指着手里的书问,“多制军、玛抚台、曹郎中给皇上送去了吗”

    “送了”多隆叹了口气道,“早就送去了,这会儿都应该送到南书房了把就不知道皇上看了会气成什么样”

    “你们,都看完了吗”

    乾清宫的南书房内,响起了大清皇帝康熙强压着怒火的声音。

    “看完了皇上,这书反得都骇人听闻了,留不得啊”

    “皇上,臣也看完了奴才也觉得这书已经大逆至极了”

    “皇上,此书全篇都是大逆不道之言,奴才建议立即加以查禁”

    “皇上,奴才也建议查禁此书,民间敢有私藏者,都要从重论罪”

    回话的是四个趴在地上的大臣,两个满员,两个汉员。

    两个满员是明珠和索额图,康熙皇帝现在最信任的大臣就是这俩结党营私的货了。

    而那两个汉员是康熙的两个老师,翰林院掌院学士熊赐履和试讲学士陈廷敬。

    这个翰林院在顺治、康熙年间是个一会儿有一会儿没的衙门。而有没有翰林院又涉及到满清皇权和议政王大臣权力的斗争。四辅政掌权的时候,清朝是没有翰林院的,那个时候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军国大事,内三院学士们负责拟诏,小皇帝负责同意。

    但是现在小皇帝掌权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靠边站,内三院的学士就承担起议政之责小皇帝还是要听取建议的,所以这个内三院又变成了内阁,再过一阵子就不叫什么内三院大学士了,而会改成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什么的。

    但康熙也不放心把权力都交给这些大学士,所以就得复设翰林院,让翰林院的学士来草诏,同时向自己提供建议兼听则明嘛

    同时,康熙也是个爱学习的皇帝,和一些给自己讲儒家经典的内三院侍讲学士关系不错,于是就让他们进入翰林院当了顶梁柱。

    顺着这根“顶梁柱”,大清的汉人狗官们也算有了一条上升之路先“卷”一个一甲或是二甲名列前茅,然后再进翰林院去“卷”,如果长得帅、说话好有道理、声音也好听,皇上和太后都喜欢,就能混个帝师,那就能位极人臣了。历史上大清朝位极人臣,爬到宰辅位置上的汉臣八旗汉军可是旗人,大概只有两个人没有这样的经历,一个是当过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的左宗棠,一个是当过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

    而这会儿,康熙皇帝最相信的两个满臣和两个汉臣,都给出了一致意见天下为公论这书是万万不能留了

    实在太反了而且这书还是朱三太子写的同样的造反道理,出自无名之辈的嘴和出自朱三太子的嘴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由于朱三太子的特殊身份,这本书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反书”,而且还是一个亡国太子的反思和自我批评,字字血泪,句句真诚,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

    不过康熙对于手下提出的立即严禁的建议的回应,却只是一声叹息:“禁,是肯定要禁的但已经晚了因为朕给你们看的四本天下为公论分别来自江苏、云南、贵州、四川”

    听见康熙的话,几个大臣都倒吸一口凉气儿。

    江苏那边的天下为公论好禁,无非就是文字狱。可云、贵、川呢这明摆着是平西王府在搞鬼,这书保不齐就是在五华山上刻板开印的,谁还能上五华山去查反书这个五华山上可不止有反书,还有全副武装的反贼

    “皇上,”明珠道,“吴三桂是在为造反造舆论啊如果云贵川的读书人都被他所惑,全都相信他是为了天下之公而反,那朝廷要剿灭他就难了”

    “皇上,”刚刚当上翰林院掌院学士的熊赐履提醒道,“吴三桂会在云贵川造反已经是明牌了,朝廷只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况且云贵川那边人少地广,均田分地之法也蛊惑不了多少百姓。臣所虑者,还是吴三桂和朱三太子在江南布下的暗招江南人多地窄,而且多有劣绅刁民,一旦被朱三太子所蛊惑,只怕会乱成一团”

    康熙眉头紧皱,轻轻点头道:“朕也担心江南会乱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皇上,”陈廷敬建议道,“江南万万不能乱江南一乱,朝廷就没有了镇压西南的军费,吴三桂就有隙可乘了不过皇上也不要太过担心。因为朱三太子和吴三桂在蛊惑人心的时候犯了个大错”

    “什么大错”康熙问。

    “他们不应该用均田分地来蛊惑人心”陈廷敬笑道,“所谓原君、原臣、原法,对于大部分江南士绅而言都是虚的但是他们土地是实实在在的。吴三桂和朱三太子要分他们的地,那不就是要他们的命根子皇上,臣建议朝廷可以禁了天下为公论的原君、原臣、原法,同时多印一些原田篇在江南散发,让江南士绅都看清楚吴三桂、朱三太子之流要做的事情和李闯无异”

    “好”康熙大喜,“陈廷敬,你果然是朕的诸葛孔明”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更新,第110章 反了,反了,实在太反了免费阅读。: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七零大院后妈带来的幸运星 超能力是声带模仿 他横刀夺爱 超能圣手 纯熟 换亲后的发家日常[七零] 为她而落的星[重生] 告白拖延症 穿书之我在霸总文里当助理 至死靡他 茉莉情诗 我抽到的卡全部变成真的了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其他类型,五六中文提供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