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一品江山 > 第三四零章 迟暮美人悲 (中)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三四零章 迟暮美人悲 (中)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是王。”赵宗绩道。

    “五色土属黄,五方土中央。”佛印笑道:“你现在的身份,是没有戴冠的王,应该是某位王子吧。”

    “呵呵”赵宗绩不置可否的笑笑。

    佛印又看桌上的字迹一眼,摇摇头道:“这水写的土字,这么快就模糊不清,看来你这王子也当不了多久了。”

    “哦。”赵宗绩一看,自己写的字,果然只剩个淡淡的痕迹。不当王子又能当什么他的表情不禁有些怪异。沈吟片刻,方缓缓问道:“我眼前有个坎,不知道能不能过去”

    “你用茶水写就这个土字,一切缘起,皆因这个茶字。茶字拆开就是三十八人”解铃还须系铃人,檀越还需找到这个三十八人”才好过关。”佛印越说越玄乎道。

    “三十八人”赵宗绩瞪大眼道:“是什么”

    “贫僧不过就字论字”佛印摇头道:“如何晓得内情”

    “我该去哪里找他”赵宗绩换个问法道。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佛印笑道:“檀越好自为之。”说着便问陈义道:“酒肉可备好了”

    “备好了。”陈义点头道。

    “那贫僧便告辞了。”佛印说着起身,深深看一眼赵宗绩道:“好漂亮的白帽子啊”说完双手合十。朝两人宣个佛号阿弥陀佛”便大步走了出去。只听他且行且歌道:“惟天生水。顺天应人。

    刚中柔外,土乃生金。”

    陈恪和赵宗绩都是学识庞杂之人。知道这是诸葛亮马前课上的谶语,其惟天生水、顺天应人之句,向来被赵家用来证明自己得国之必然性,因此宋朝又有天水一朝之称。

    而今日赵宗绩无心写下一个土字,正应了后一句中的刚中柔外,土乃生金。遑论这句话是何意,难道自己真是应天命之人

    苦苦寻思了半晌,赵宗绩还是想不明白三十八人是个什么东东,看看陈恪才意识到。自己是守着金山要饭。有大宋数一数二的猜谜高手,何苦要自己瞎琢磨

    “你怎么看”便问他道。

    “这应该是个人名”陈恪缓缓道:“从字面上没法猜,我正在把脑海中的人名,一个个倒推。”

    “可有所得”

    “别急,让我想想。”陈恪微微皱眉道:“让我想想”

    赵宗绩便闭上嘴,等盏茶功夫,突然见陈恪眼前一亮,道:“刘天王”

    “刘华”赵宗绩问道:“他怎么是三十八人”

    “天王者,三十二人也。刘通六”加起来,正是三十八人。”陈恪道。

    赵宗绩登时激动道:“错不了,一定是他”“借种生子的宫闱丑闻案发后,皇城司全力缉拿刘天王,但那厮却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时间一久,大家都以为他已经被灭口,便不再寻找。

    但听这佛印的意思,那刘天王竟还活着

    “若能找到此人、揭开那件案子背后的真相。”赵宗绩激动得直搓手道:“必然可以一举定乾坤”说着又不禁苦笑道:“可是汴京城人口岂止百万。如何在两天内把他找出来”

    “那和尚说过,之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现在则得来全不费工夫。”陈恪缓缓道:“看来并不难找佛印不可能比皇城司厉害吧所以应该是在他熟悉,而被皇城司疏忽的地方。”

    “大相国寺”赵宗绩猛然道:“他半是挂单的云水僧,但皆是一窝光头,所以之前的搜索,把这里忽略了。赵宗绩激动道:“我这就派人去找”

    “不行”陈恪却断然摇头道:“这件事你绝对不能掺和”

    “为什么”赵宗绩瞪大眼道:“你不是常说,天予弗取,必受其咎么”

    “但这不是老天爷给你的”陈恪沉声道:“而是那个和尚”

    “那和尚怎么了”赵宗绩已经着了道:“他所测的字,是我写的,可见是天意啊”

    “谶语这玩意儿,跟算卦一样,都是玩弄人心的把戏,我也能说得有鼻子有眼。”陈恪摇头道:“我看这和尚有问题。”

    “怎么”

    “他出现的实际太巧了。”陈恪道:“如果我们假设,他一开始就知道刘天王的行踪,则今日的一切,都是他在故弄玄虚”

    “这”赵宗绩皱眉寻思片刻道:“也有可能,他是谁的人”

    陈恪摇摇头。

    “不管他是谁的人”赵宗绩沉声道:“能帮我们找到刘华,都有利无害”

    “绝不是有利无害,如果是你把这件事捅出去,让官家、诸公和天下人如何看你”陈恪知道赵宗绩的心态,就好比溺水者抓到救命稻草一般。但毕竟不是切关自身,他尚能保持冷静道:“他们会认为,你一直在处心积虑的寻找那刘天王,到底是何居心”

    “这”一盆冷水把赵宗绩泼愣了。

    “我一直担心,会出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毕竟觊觎这位子的,不止你们两个,也不是非你俩莫属。”陈恪加重语气道:“如果是你俩之外的一位宗子设局,你岂不中了圈套”

    “很有可能”赵宗绩后背一片冷汗津津,半晌才无限后怕道:“若非你提醒,我险些中计。”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陈恪淡淡道。

    “那该如何是好”赵宗绩望着他道。

    “还是得让皇城司来办。”陈恪道:“把这条线索,用安全的渠道交给皇城司,之后便隔岸观火吧。哪怕这次不能把赵宗实干掉,咱们也不能掺和进去。”

    “那真可惜啊。”赵宗绩惋惜道。

    “没什么可惜的。”陈恪摇摇头道:“老鱼都知道,蚯蚓出现在水中,身上一定藏着鱼钩,只有克制住冲动,才能活得长久。”

    “嗯。”赵宗绩点点头道:“我听你的。”

    翌日过午,皇宫,福宁殿中。

    官家赵祯最近迷上了听戏。数月前的宫闱丑闻,虽然在低调的处理下似水无痕、波澜不兴,但对皇帝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尽管赵祯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君王,当以国事为重,可他还是不可避免的消沉了。但他又不肯像父亲那样,靠宗教来麻痹自己,更不会再与女色为伴。

    他选择了听戏来消磨时间。这就跟后世的家庭妇女,喜欢看电视剧一个道理。

    这一天,宫里的戏班子又来到福宁殿的偏殿。管事太监奉上今天准备的戏码,赵祯身上盖着毯子,靠在安乐椅上,无所谓的摇摇头:“随便演吧。”

    于是戏班子先演了一出目连救母。宋代戏曲,又叫杂剧,由四五个角儿涂脂抹粉,扮成古人模样表演故事。远不如元明清的戏曲那样精彩纷呈,不过这也是与观众的欣赏水平息息相关的。至少宋朝人就看得津津有味。

    演完了目连救母,时间尚早,戏子们便又演了一出短剧金匮。说的是赵大和赵二的母亲杜太后,在临死前的一幕。

    这是赵二子孙们喜闻乐见的主旋律曲目,但赵祯并不喜欢,因为它的漏洞太多。尽管会毫不犹豫的维护其真实性,但并不代表他自娱自乐时,也喜欢听这个大瞎话。

    不过既然有言在先,修养过人的赵祯也就没有叫停。

    便见躺在床上的老太后,问太祖皇帝说:“儿啊,你说你是咋当上皇帝的”

    “这是祖宗积德,父母的教导。”赵匡胤的回答中规中矩。

    杜太后摇头,她知道儿子是在哄自己,可她问这问题,不是为了听好话,而是有放不下的心事。便见她叹一声,拉着儿子的手道:“不对,你能当上皇帝唯一的原因,就是周世宗的儿子太小,要是后周国有长君,还有咱们赵家什么事儿”

    赵匡胤点头连连道:“母亲说的是。”

    “江山初定,人心不稳,我们赵家可不能学柴家,所以你得立你弟弟为嗣君,这样大宋朝才能传下去。”杜太后这才说出真实目的。

    赵匡胤马上就答应了反正戏台上是这样演的一边哭着一边点头称是。

    可是没想到,杜太后着实不简单,怕他日后反悔,竟马上道:“把赵书记叫进来。”

    赵书记就是赵普,赵韩王进来后,杜太后让他立即把这份誓书写下来,并让赵匡胤立字画押,不得反悔然后将其收之金匮,藏之宫中隐秘处。

    这就是金匮之盟的来由,赵祯起码看过十几遍,但今日观之,却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一品江山》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一品江山》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一品江山》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一品江山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