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大宋将门 > 第1144章 晚节不保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1144章 晚节不保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朝廷在天竺的策略,存在严重弊端,南辕北辙最初快速席卷天竺,看起来是征服了庞大的土地,开疆拓土,实则却是自欺欺人,天竺的土地,七成以上,还都在土邦王公手里,他们在治下独断专行,为所欲为,朝廷根本没法干涉,形同化外之地”

    张方平滔滔不断,在他的面前,有几十名报社主笔,忍着听着张相公的高论,时而思索,时而奋笔疾书,沙沙作响。

    张方平讲了很多,从天竺的情况,分析到了朝廷的策略。

    随着拿下天竺之后,中原王朝历来信奉大一统,针对遍地的土邦王公,总督柳羽执行了有效的削藩行动。

    而矛盾也就此产生,天竺的王公可以接受一个个外来的征服者,但是却没法忍受干涉他们内部的事务,哪怕是一些积极的改变。

    比如总督要求废除殉葬,废除杀婴,逐步废奴,消除等级差别,推行新式教育这些都是彻头彻尾的德政,可是在天竺人看来,这是要摧毁他们的传统,最终的目的是抹平天竺的一切力量,使他们变得和大宋一模一样。

    “虽然千百年来,天竺一直四分五裂。但是他们骨子里还是很骄傲的,不甘心屈居人下。所以,叛变是必然发生的,干柴烈火,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火星而已。很不幸,朝廷推行新币,压榨殖民地,又废除一些王公的地位,强力削藩所谓欲速则不达,朝廷的手段太粗糙,太拙劣,酿成今日之祸,实在是不出老夫的预料。”

    张方平大谈特谈,引得下面人频频点头。

    “老相公鞭辟入里,见识过人。”

    “没错,老相公以为该如何做,才能解决天竺的叛乱”

    有人赞赏,有人发问,张方平抓着胡须,很是受用,“历代以王道仁政治国,对待蛮夷更应该怀柔。天竺的烽火燃起,距离大宋万里之遥,数百万人叛乱,想要平定,谈何容易老夫估算,没有十年八年,根本不成。”

    “啊这么严重”

    有人惊呼,张方平自信十足点头,“没错,或许要更长的时间,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唉,上天有好生之德,朝廷应该改弦更张,以收拾人心为主,好生安抚土邦王公,只有如此,才能平息叛乱,恢复安宁。”

    大家又是一阵交口称赞。

    整个谈话持续了一个多时辰,主笔们纷纷回去,把记下来的东西形成文字,润色之后,立刻交给其他人刊印,明天早报,就是张相公的预判

    好些日子了,张方平是言必中,话必灵人心惶惶之时,有人解惑,老百姓都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每次张方平出来说话,报纸的销量都会疯狂增加,比起平时要多两三成。

    而每当看过报纸之后,大家伙都会生出感慨,张相公真是大才,老诚谋国,要是按照张相公的法子,没准物价早就下来了,叛乱也没了,大家都过上了安稳日子。

    只是可惜啊,秦王居然以年龄为由,逼着老相公致仕,岂有此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朝廷要是多几个张方平一般的老臣掌舵,还会乱成这个鬼样子吗

    看起来啊,秦王的本事也是一般。

    出将入相多年,也变得小肚鸡肠,嫉贤妒能了,真是苦了我们小老百姓,也不知道粮价什么时候能降下来,要怎么活啊

    如果温度计能测民怨,此刻的民怨绝对是离着沸腾不远了。

    “我说子瞻兄,王爷到底是打得什么算盘就任由张方平这么折腾”慕容表示不理解。

    苏轼盯着面前的报纸,苦大仇深,拧眉瞪眼,“我要是知道姐夫想什么,也不用这么发愁了,不过我直觉,姐夫应该要出手了,而且这次出手绝对不一般”

    “当真”慕容不太相信。

    “你瞧好吧,跟这帮家伙斗,我姐夫几时输过,你有点信心好不”

    慕容无语了,你都跟吃了苦瓜似的,还让我有信心,信谁啊

    这俩货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想说话了。

    突然,外面一阵吵嚷,小报童挥舞着报纸大声喊道:“号外,号外张相公谈天竺战事啊”

    “快来看啊,张相公预言,叛乱或将持续数年”

    “天竺叛乱,一切不出张相公预料,何以贤才不用是朝廷昏庸还是另有隐情”

    各种各样的标题,无不耸动惊人。

    茶楼的客人纷纷站起来,有人掏钱购买,有人凑过来蹭报纸。

    越看越觉得有理。

    “唉,张相公说得多好要用仁政,不能靠着抢夺人家天竺那么多人,也不是任人宰割的”

    “可不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别说天竺了,就连咱们都要饿肚子了真是不知道朝廷想什么”

    有人发牢骚,旁边的人急忙拉了拉他的袖子,“别胡说了,小心把你抓起来”

    “抓就抓,到了大牢里还能有口饭吃,总好过饿死”

    客人议论纷纷,越来越过分,有人就说,应该让老相公重回政事堂,老马识途,这种时候,就需要老人的智慧。

    还有人说,弄了这么多年变法,结果越变法,乱子越多,还不如以前好呢

    干脆啊,就把变法给推翻算了

    这样的提议居然也有人赞同,不得不说,老百姓有时候真够盲目的。也有人提出当道诸公,全都是秦王门生,怎么会容忍张相公

    又有一个年轻书生站起,他愤然疾呼,没法让张方平入政事堂,让老相公去议政会议总行吧

    下一回推荐议政卿的时候,一定要让老相公参与,反正议政卿没有年龄限制,有老相公在议政会议,百姓的日子也会好很多。

    各种观点不断提出,可就是没有替王宁安说话的,对政事堂诸公,也没有一句好评价。

    慕容老脸都黑了。

    “这帮人还有没有良心怎么就是一堆墙头草,可恶,实属可恶”

    苏轼倒是不以为意,“民意如流水,天天都在变化,昨天称赞,今天就可能痛骂。所以执政不能依据民意。”

    “那要依据什么”

    “民心”苏轼严肃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祖宗还是深思熟虑,一针见血的总结起来,老百姓真正的民心无非是想要过得好一点,轻松一点,其余的都是表象,无非是几句牢骚而已。”

    慕容点了点头,“子瞻兄,你说的没错,可我担心,如果拖延下去,没准民心就变了所以,我是真想去请令,我要出战就凭着天竺的那些乌合之众,根本拿不上台面。”

    慕容轻尘信心十足,正在说话之间,突然又有报童喘吁吁跑到了茶馆的一楼。

    “好消息,好消息啊”

    “什么好消息“散座的客人一起问道。

    “打赢了,打赢了啊

    “哪里打赢了快说啊你想急死我们啊”客人不停抱怨,小报童大口喘气,说不出话,只能将手里的报纸举起,大家纷纷出钱,把报纸夺过来,迫不及待观看。

    这一看可不得了,大家都目瞪口呆,跟一屋子木鸡似的,傻住了。

    不能不傻,这是兵部刚刚公布的最新捷报大约在40天之前,天竺总督柳羽,捧日军都虞侯王宗翰,指挥大军8000,冒雨袭击叛贼盘踞的中心,一举夺下德里。

    随后驱兵追赶,追出30里,女匪米依被天兵包围,激战一个时辰,米依及其手下全数被歼灭,米依身中两弹,当场身亡,头颅已经砍下来,封存运回。

    天竺的平叛之战,迎来了第一个大胜

    值得一提的是,有两个土邦的王公已经决定,重新投靠大宋,亲统20万人马,作为大宋的前锋,征讨其余叛贼

    上一刻还危如累卵,下一刻就峰回路转,这变化也太快了,好多人都跟不上了,完全懵了,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该继续骂朝廷无能,还是该赞美效率真高

    老天爷啊,这也太打脸了

    客人们都觉得火辣辣的,不过好在他们都是小人物,无关紧要,被打脸就打脸,一笑了之呗

    不管怎么说,能平定叛乱都是好事情,就盼着乱子没了,粮价回来,不用天天纠结,再这么下去,连喝茶的心都没用了。

    “子瞻兄,真快啊”

    慕容一下子心情好了起来,他翘着二郎腿,痞气十足道:“我现在挺想看看张方平会做如何感想要不要咱们去开封,看看热闹”

    苏轼倒是喜欢热闹,可他稍微一琢磨,就摇头了。

    “这时候去,我估计看不到张相公了,这么打脸,可是把脸都给打没了”

    两个人脑补张方平的窘态,顿时开怀大笑,高兴了,这么多天的怨气终于出来了,一个字,爽

    他们大笑开心,消息用了半天不到,就送到了开封。

    听到消息之后,张方平整个人都不好了他捏着号外,指甲都刺入肉里而不自知。老脸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青,一阵紫,变得比川剧还快

    没脸活着了,亏自己一把年纪,居然大言不惭,跟小丑似的,这不是千古笑柄吗

    晚节不保啊

    张方平不停念叨着,跟着了魔似的,突然,他抬头看到了粗木房梁,一尺多的直径,上好的硬木,足够吊起一个大活人了。

    张方平搬起一把椅子,放在桌子上,又找来了一根绳子,干脆上吊自杀,一了百了,实在是没勇气活下去了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大宋将门》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大宋将门》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大宋将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大宋将门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