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布衣首辅 > 第二十八章 陈三文熬夜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二十八章 陈三文熬夜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到了一瞧,几颗脑袋都聚在一起,正琢磨那几张图纸哩。

    “怎么,有哪里看不懂吗”李丹问。

    原来众人没弄明白中间那根传动轴的作用,以及前轮和它之间是怎么实现衔接的。

    李丹要来纸笔,连画带写地讲解一番。后来干脆让陈钢的小儿子陈三文先用软木照着图雕出所有零件,组装成一副底架。

    李丹伸手将转向机一扳,横向齿轮拨动传动轴端头上的纵向齿轮,后轮跟着方向就偏了过来。大家立即“噢”了声,全看明白了。

    “三郎这心思真是,巧夺天工呵”陈钢惊叹。

    他是个四十岁的汉子,造马车这手艺是从他伯父手里传下来的。

    现在他三个儿子都跟着他做工,陈大勇擅长榫卯,陈双吉擅长五金,老三陈三文则心思机巧,能做能雕是个多面手。

    当听李丹说是从西洋书上学来的,陈三文就存了学问的心思,开始围着李丹问个不停。

    “寻常造辆马车有三五日便够,不过这东西第一回做,说不得时间会长些。”当李丹问及需要的时间时陈钢回答。

    “没事,如果你造出一、两辆,我十天后启程,如果有五或六辆,我们便在十三天后启程。”

    “十三天”韩安吃一惊:“三郎,从这里到万年,路上少说要三天呐”

    “我知道。”李丹笑笑,指着图说:“但如果所有人都乘车走,朝发夕至耳”不过他马上说:

    “不急,出发时有两辆也可以了。途中用着若哪里有不足马上派人回来告知,你们可以及时修改,这样后面的就会更好。”说着看了眼韩安。

    韩安明白他意思,立即笑着说:“我才拿出图陈家父子就看出好处来了,公子要入股的话,他们求之不得”

    “那太好啦”李丹心里很高兴:“放心,那西洋书上好东西多得是,等我慢慢都交给三兄,咱们要赚的银子多着呢。

    不过亲兄弟明算账,明儿我让韩先生带着契约过来,咱们请几位街坊做个见证先订个白契民间私下契约无官府认证用印,无完税,彼此也都安心些”

    陈家父子本来还有些担心,怕这小元霸会不会趁机占了自己的作坊见他这样爽利、公平,倒放下一半心来连声说好。

    当晚李丹到家,先去姨娘那里把白马寺那庄园的事情说了,请她定夺。小钱氏听说是寺里接收的典卖产业,念声佛说和尚也不容易。

    李丹皱眉,心想五个秃驴吃两百多亩地的租子,有什么“不容易”的

    最后听姨娘说:“我看,一百三十两让寺里把那典卖契约转给咱,再给寺里每年十石米、加一百斤菜蔬瓜果供奉也就是了。”

    李丹差点笑出声,赶紧答应下来。心想三百两的契约,一百三十两接下来的话也不错

    加上买院子的六十五两,二百两还余了五两,恰好再搞辆驴车。看起来和尚要挣姨娘的银子也没那么容易。

    次日醒来,李丹匆匆出门。途中遇到李肃正和倒背着手的李严在里门照壁下说话,李丹匆匆打个招呼一礼而过。

    李严奇怪:“此子近日在忙什么每日同没脚猫似地疯跑”

    “三弟没听说”李肃含笑看着他,手里的折扇刷啦声合上:“咱们府里的三郎被任命做了民夫队的队率,如今可是忙得很呢”

    “民夫队率”李严错愕片刻哈哈大笑:“好好,队率让他去忙吧,只要不来惹事便好”李肃听了笑笑,望着李丹背影不语。

    李丹听到了三叔在自己背后的笑声,但他不打算计较。

    这趟差出完,将大伙儿平安带回,加上这次抓贼的功劳,如果能在团练里混上个队正甚至更高的位置,就没人可以欺负自己和姨娘了。

    他所求不高,既不想推翻皇朝,又不求富甲天下。

    这个时代自己怎么来的不知道。怎么回去重新走过不知道。

    李丹知道的就是后来时髦的那句“活在当下”,能守着姨娘全家平安,这是第一,再有机会把梦儿接回来,这是自己心里两件顶重要的事

    假使都能办妥,夫复何求即便是和韩家、陈家联手做车马生意,李丹也是为的将来方便去京师。

    他想着:哪怕需要十万两银子赎罪,砸也要把紫禁城那大红宫门砸开见到皇帝,为陈伯父一家求得赦免

    他在角门上看到已等在那里的宋小牛,主仆两人先去车马行。

    伙计引他们进后院,就看见厢房里有个人正转来转去,却是陈三文在看桌上自己做出来的车架小样模型。

    “哟三兄起这么早”李丹话才出口便注意到他眼里的血丝,不禁惊疑:“你这是一宿没睡么”

    三文嘿嘿地笑算是默认。李丹跌脚:“这是何苦”

    “你不是要得急么再说,我这小样做出来越快,父兄造图、选材、开锯就越快,工期才能短。”

    他指指小样:“只是我没想明白一件事,前后两对轮子一起转向、进退倒是没问题了。

    可你也知道这路不是平的,尤其越往东走山路遇崎岖。

    这么大个车厢异于寻常车辆,自身就颇重,加上货物,遇到前后上下,或两侧高低不同,颠簸岂不更甚于双轮车

    上面即便装几十石货物,到地方碎得七七夜没想好。”

    他说着,将旁边已经做好的货箱拿起,放在车架上。

    “咦,这么一看,这岂不是辆马车我刚还在纳闷这是在做什么东西。”

    说着宋小牛便伸手把前轮碰了下,齿轮机构带动传动轴,后面的轮子也跟着向同一个方向偏过去。

    “别动小牛,这可是陈三郎花一夜做好的”李丹一句话吓得小牛做个鬼脸儿赶紧揣了手缩到一边。

    “三兄真是个明白人,一看便知问题所在”李丹叹服,原来这个时代也有眼光很厉害的人物。

    陈三文笑着摆手:“李三郎过奖,我不过是从小看着父兄做这些,好奇爱玩自己瞎琢磨而已,哪敢当明白二字”

    李丹笑笑,他搜肠刮肚想了会儿,忽然伸手拿起车厢看看它的底部,又俯身瞧了会儿车架,喃喃道:

    “那西洋地势比我们这里平坦,怕他们也没想过我中国会有这么多的山岭和崎岖道路,所以看来不可照搬,需按中国之国情将它改改。”

    “改怎么改”

    没有立即回答陈三文的问话,李丹在屋里扫视下,看到一侧桌上似有纸笔,立即对小牛吩咐:“研墨,找张纸铺开。”

    在小牛过去执行的当儿,他指着车厢底部和车架说:“我们得想办法,在这两者之间装个减震器。”

    “减震器”

    “车厢与车架之间有四个接触点,车厢负重多少,它的压力就会传导在这四个点上。”

    李丹走到桌边,提起笔,画了个长方形,点了四个点告诉陈三文。

    正要接着说,看看纸张皱下眉,吩咐小牛:“去铺子里拿一刀好纸,再买些好笔墨来。”小牛答应着出去办。

    李丹先就着现成的纸画起来,他修改了原方案,把赶车人的位子和车厢前端连在一起进行简化,然后在底架和轴套间加装减震的弓形钢板。

    “你看,每块钢板的尺寸、弓力都不同,受到来自上方车厢或下方车架的挤压时,压力层层释放,这样就可以实现减震的目的。

    四点上各安装一个这样的减震器,岂不是前后左右都照顾到了”

    “妙呀”陈三文击掌叫道:“这样一来全解决了,三郎如何想到的”

    “问题的根本来源于哪里只要解决根本就解决了一切”李丹放下笔,指着解说:

    “颠簸是因为车轮轴套直接固定在底架,所以地面的不平直接通过车轮传递到轮轴和车厢。

    那么在轮轴、底架和车厢间假如有某种设计,好像棉被那样延缓这种传递,是不是颠簸感就少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妇人出门时,车夫都在轿厢里铺垫毛皮、棉被的原因呐

    只不过把这层铺垫换个形式,改成减震器移到底架上而已。”

    他说完又问:“你可晓得什么是弹簧”见陈三文摇头,他从地上捡起卷刨下来的木屑,将它裹在笔杆上,然后将笔杆立在桌面:

    “你看,上面受到压力时,它向下挤压,压力消失手松开它又回到原来位置,可以如此往复。

    这东西若是用粗钢丝做了,一头固定在车厢,一头固定在车底架,是不是上面的人和货物就感觉悬在云中一般,不至于太颠簸了”

    “是极,是极”陈三文拍手叫道。

    “如此,车厢和底架间、底架和轮轴间都有了可以减震的装置,即便走山路也可无虞”

    “巧思妙想”两人回头一看,见是陈钢激动得满脸通红双目放光,后面站着笑呵呵的韩安。

    陈钢上前一步拱手说:“老夫原本还有疑虑,现在荡然全无。

    李三郎如此才华,又倾心相授于小儿,陈钢感佩不已。东家在上,请受小老儿一拜”

    说着便拜下去,李丹连忙慌不迭地还礼、扶起陈钢,道:

    “丹既然诚心合作,岂有藏私之理。老掌柜放心,丹必倾囊相授,相信很快三兄就能融会贯通的”陈钢大喜再拜。

    众人于是立即到前面,请了邻近三、五邻居来作证。

    将李丹带来并抄写的三份白契上确认了条款,自此这里改名为“行远车行”。

    李丹代表小钱氏按了手印,占股五成,陈家占股三成半,剩余一成半是韩家,陈钢和韩安也都各按了自己手印。

    吃过酒,又给见证人发了喜钱,大家高高兴兴散了。陈三文继续埋首于修改他的小样。

    李丹离开车行来到膳坊酒楼,叫过刘宏升说:“怎样,你集结了多少人

    十六个好,都叫来,再借两辆车去县衙装运东西。

    告诉大兄,弄二十人的饭食送到城隍庙后面去。”说完带着小牛先走了。

    刘宏升不知要去县衙搬运什么,但既是三郎说的,应是好事。

    看时间也快到午时,赶紧去找人,留下两、三个帮刘愿升弄饭食,其他人便浩浩荡荡去县衙。

    来到门口的时候,才看到一大堆武器,宋小牛站在旁边合不拢嘴。李丹谢过兵房的萧主事正走出来,笑着招呼大家:

    “别愣着,搬上车运到城隍庙去,这都是给咱们的”众人一片声欢呼,连门口把守的差役都跟着笑了。

    李丹也高兴,这一百二十人虽然最后还按民夫队算,但萧主事却争取到了二百四十两饷银,北城的他已经拿到手,这多少对李丹树立权威有所帮助。

    昨天他走后,范县令又说服了赵锦堂三日内集合南城的民夫参与城头巡逻。

    李丹给萧主事出主意,说应该给这一百二十人每人身前、身后各缀个补子,前面是“辅”字,后面是“余干”两字,白底黑字比较整齐也有气势。

    萧主事觉得有理,李丹便向他讨了三张字样来,准备回去找些妇人做补子。

    买点白布、黑布用不了三百钱,妇人们每做一人的给三个钱,拢共也就七百钱而已。

    重要的是,这些人有了补子就与寻常百姓区别开,即使拉出去别人看了便知道他是这队里的,这样万一遇匪可以区分敌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布衣首辅》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布衣首辅》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布衣首辅》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布衣首辅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