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料到,崇祯私藏了千万枚银月石于星辰之库,不舍得动用分毫!
    这样的吝啬,愚蠢至极!
    毕竟,这大明是朱家的大明,是崇祯的大明!
    文武百官终究只是雇工,而崇祯不同,他是主人!
    怎能在王朝即将崩塌之际,如此小气?
    他原本认为是大臣们的问题,现在看来,崇祯自身才是问题的核心!
    身为一国之主,自己若吝啬如斯,又怎能指望臣子们为国慷慨解囊?
    真当别人都是傻子吗?
    “昏君,昏君啊!”
    在遥远的奇幻世界里。
    “崇祯虽昏昧,却是个骨气坚硬的灵魂,仅凭这份坚韧,他早应摆脱那污名之列了!”
    刘彻内心为崇祯申诉着不平!
    崇祯自始至终,都在与逆境奋力抗争!
    宁可英勇就义,也不愿苟且偷生!
    面对强敌,他未曾选择避难南方,而是选择了浴血奋战直至最后一刻!
    崇祯或许糊涂,但他的牺牲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因为他真正践行了“王族守护国门,君主献身社稷”!
    尽管他抱负远大而才智不足,固执己见,但作为帝王,他并未屈膝求饶,而是为国捐躯!
    这在帝王之中,实属难能可贵!
    崇祯用生命扞卫了大明皇朝的荣耀!
    ……
    在雄伟的大秦帝国。
    咸阳城内。
    “崇祯,若严谨地讲,不能算作昏君吧?若生于和平盛世,或许不会有如此结局。”
    嬴政的目光闪烁着复杂。
    崇祯,实际上并不那么昏庸无道!
    若生在盛世,他会是一位维护江山的君主。
    可命运偏偏让他降生在大明王朝的末世!
    在前任们挥霍无度的统治下,大明已风雨飘摇。
    于是,本非亡国之君的崇祯,却成为了亡国之君!
    “陛下,此言不妥。”
    然而,李斯在朝廷下摇头,提出异议。
    “勤政就能定义为明君,不上朝就一定是昏君吗?”
    “嘉靖、万历与天启三人,皆少上朝,但他们难道不及崇祯?恐非如此!”
    李斯的话令嬴政陷入沉思。
    他理解李斯的见解。
    评判明君与昏君,不应看是否勤政,而在于治国之能!
    嘉靖即使不上朝,却精通权谋,虽居深宫,朝政却了如指掌!
    恐怕难以称为昏君!
    至于万历,虽不上朝,但他早年重用张居正,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外,更有“万历三大征”,取得辉煌胜利!
    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崇祯都无法与之相比。
    天启这位木工皇帝,虽然不理政事,但他信任并重用魏忠贤,打压士林清流与东林党人!
    魏忠贤名声不佳,却极具手腕!
    在魏忠贤治理下,大明王朝尚能保持稳定。
    魏忠贤去世后,大明才开始陷入重重危机!
    为何勤于政务、日日上朝的崇祯,却让大明走向灭亡呢?
    事实上,这三位所谓的“昏君”,皆在崇祯之上!
    “崇祯,不该杀害魏忠贤啊!”
    嬴羽摇头,对崇祯的结局感到惋惜。
    魏忠贤终究只是个太监,帝王的臂膀而已!
    他狡猾狠毒,让大明的文臣们畏惧、痛恨!
    然而,魏忠贤,能为帝王效力,且能达成非凡之事!
    对于此人的忠诚与否,其实并非最为关键。
    崇祯一登基,便斩杀魏忠贤,重振清泉与林间议会的势力!
    然而这些人,仅擅长空洞的言辞,实则不过是无能的夸夸其谈者。
    他们治理国度的能力,远远不及魏忠贤!
    正是这些人的作为,加速了辉煌帝国的消逝!
    成就了“帝国因林间议会而陨落”的历史悲剧!
    ......
    远古东方,蜀都城。
    “有时候,过于勤政并非好事。”
    “若自身实力不足,对帝朝而言,过度劳心反而是灾难!”
    看着崇祯的命运,诸葛亮给出了他的见解:“倒不如将权力赋予手下的贤能之士,自己安享和平,方能持久!”
    弱者,应有弱者的自知之明!
    就像那位天启帝王,自知无能,便将江山托付给得力的宫廷侍卫魏忠贤!
    事实显见,天启帝王虽非一位称职的君主,沉溺于木工,也被后世文臣严厉抨击!
    但这又有何妨?
    魏忠贤,远胜那些只会空谈的林间议会之人,强大百倍!
    最怕的是,君主既无能又贪玩!
    杨广如是,崇祯亦如是!
    一旁的刘备点头赞同,认为诸葛亮的话深有道理。
    但随即,他想起了自己的长子,阿斗。
    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嗡!
    此刻,天道金榜之上,骤然光芒四溢!
    庄严肃穆的声音在华夏大地上回荡开来。
    【虽非王室之主,却握有王室之实!】
    【崇祯!】
    【列于昏君榜第九!】
    【承受天道之罚!】
    ......
    浩渺的声音传遍四方,令华夏各大帝朝之人无不翘首以待,眼神凝重!
    杨广遭受的天道之罚已让他们心惊胆战!
    不仅减寿十年,还遭受可怕的雷霆之刑!
    失去了身为男子的特权!
    如今崇祯,又将面对天道金榜给予的何种重惩?
    【天道之罚!】
    【一、剥夺明朝帝王之位,贬为平民!】
    【二、崇祯本人,提前降临华夏大地,寿命缩短二十年!】
    【三、明朝国运,损耗十年!】
    ......
    目睹金榜上显现的巨字,整个华夏沸腾起来!
    此次的惩罚,果然升级了!
    不仅针对崇祯个人,更波及到明朝的国运!
    “怎么会,竟削去了我大明十年国运?”
    目睹这一幕的朱元璋,险些当场吐血!
    惩罚崇祯小子倒也罢了!
    但削减他大明的国运,实在是太过分了!
    这让朱元璋心如刀绞!
    整整十年国运啊!
    尽管时间不算长久,但损失十年国运,朱元璋痛心不已!
    国运之物,获取太过艰难!
    大概只有金榜前三才有国运的奖赏!
    如今,只因一个崇祯,竟让大明王国失去了十年的天赐运势,这使得朱元璋恨不得将崇祯这小子碎尸万段!
    就在此刻,那天穹的道法金榜上,骤然亮起一道耀眼金光,如神罚般自九天降临!
    直接轰在大明皇宫的核心!
    在那金色光柱笼罩之下,赫然显现出一道身影!
    正是登上昏庸帝王榜第九位的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
    此刻,望着周围熟悉的景象,崇祯的脸上满是震惊,“朕,不是已在黑煤山自缢了吗?”
    “为何又回到了紫禁城,难道朕是在梦中?”
    正当崇祯困惑之际,一声雷霆般的怒吼自不远处传来。
    “朱由检!”
    朱由检面色一变,旋即阴沉下来!
    他毕竟是大明之主,竟有人敢直呼其名,简直是无法无天!
    究竟是哪个叛逆贼子,难道是李自成?
    崇祯循声看去,只见两道人影正大步流星,怒气冲冲地朝他走来!
    “您是……太祖陛下?”
    望着其中那个身披明黄龙袍的老者,崇祯一脸难以置信!
    他曾见过太祖朱元璋的画像,一眼便认出,这老者正是他的先祖,大明王朝的太祖陛下,朱元璋!
    “您是...成祖陛下?”
    一旁的朱棣,也被崇祯迅速辨认出来,让他张大的嘴变成了“O”形。
    “果然在做梦啊!”
    起初他还心存疑虑,现在他确信无疑!
    他肯定是身处梦境之中!
    而且,还梦回大明初创之时,见到了太祖与成祖两位伟大君主!
    “你并未在做梦!”
    朱元璋面沉如水,指着天穹中的道法金榜,“好好瞧瞧你惹出的祸端!”
    崇祯这才抬头,看见了金榜上的文字!
    上面赫然刻着崇祯,朱由检,位居昏庸帝王榜第九!
    “昏庸帝王榜?”
    “朕成了昏君?”
    崇祯如遭雷击,整个人僵立当场!
    虽身为王国之主,他从未自认是昏君!
    甚至,他曾以为只要有合适的机会,自己或许能成为一位贤明之君!
    但那昏君榜上,刻着的“崇祯”二字,却将他内心的信念砸得粉碎!
    “不然呢,就凭你的本事,还真以为能登上贤明帝王榜?”
    看着眼前这个不成气候的小子,朱元璋气得无言以对,登上昏君榜居然还觉得委屈?
    “定是弄错了,一定是弄错了!”
    崇祯喊冤道:“比起大明前几任皇帝,朕已经非常勤勉,十分努力了!”
    “朕始终以太祖陛下您为楷模,事事都向您学习!”
    “向咱学习?”
    朱元璋气得冷笑,“这就是你的成果?”
    然而崇祯却不甘示弱,继续反驳:“朕每日临朝听政,批阅奏折直至深夜,一天只歇息两个时辰!”
    "吾崇尚俭朴,宫廷之中,皇后与妃子们的服饰,皆是破损后精心修补,绝不肆意奢华。"
    "吾不沉迷美色,后宫嫔妃,数目稀少,可数于指间……"
    "……"
    崇祯逐一列举自身高尚的品质,令朱元璋与朱棣二人哑口无言!
    朱棣心底暗自嘀咕,好一个少年君主,你比吾更像个贤明的帝王呢!
    可惜毫无意义啊!
    若你能少些对国事的忧虑,少干涉前线战事,少斩几位忠良,大明或许不至于灭亡。
    提及节俭,确是正道,但你不该变成吝啬的守财奴,坐拥三千万两的宝库不用,结果被李自成一举夺走,便宜了那个叛逆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