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家父子
狄家父子
侍卫看着这个小娃娃,又道:“去吧,我们看着他。”
“多谢。”
狄仁杰站在边上,看着父亲走入朱雀门。
这个六岁的娃娃站在门前,就等着父亲出来。
等久了,他就蹲下身仔细打量着这朱雀门墙上的砖石。
侍卫瞧着这个小子好奇,这么小的娃娃倒也不哭不闹。
随后,狄知逊从朱雀门出来,向这里的侍卫行礼道:“多谢照看。”
侍卫点着头表示无妨。
“仁杰,还不行礼?”
闻言,狄仁杰连忙向眼前的侍卫行礼。
狄知逊带着儿子又走在朱雀大街上。
“爹爹?”
“嗯。”
“还要去哪儿?”
狄知逊抚须道:“你爷爷病重不能来长安,为父要替你爷爷看望一个故人,听说他今年也回了长安。”
狄仁杰思量道:“就是那位温爷爷?”
“呵呵,是呀。”狄知逊笑道:“为父还未有你时,伱爷爷就与这位老先生在东宫当值,后来又去了朔方任职,近日才回来,今天朝中大朝会,为父帮你爷爷递交了文书奏章还要去看望这位老先生。”
狄仁杰点头应了一声。
父子俩来到一处宅院前,来拜访老先生的人不少。
狄知逊说明了来意,可这里的仆从道:“老先生去见许国公了,晚些才会回来。”
眼看着前来拜访的客人纷纷离开,狄知逊道:“那在下在这里等。”
仆从也是一副随你的态度。
坐在老先生的家门口,狄仁杰掰着手指数道:“在长安有肥皂,椅子……孩儿听说长安城的肉包子与茶叶蛋很好吃。”
狄知逊道:“见了老先生之后,给你买。”
“谢谢爹。”狄仁杰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双手撑着腮帮子,又觉得无聊,低声道:“肯定是老先生知道今天来拜访的客人会很多,所以借故离开了。”
狄知逊笑着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其实仁杰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不过他太活泼了,有时候真管不住。
等了一个多时辰,临近傍晚,才见到一个苍老的身影走来。
狄知逊带着儿子,一起行礼。
温彦博走到近前,看着来人,道:“你是狄知逊?”
“见过老先生。”
“是狄孝绪儿子。”老先生点着头,拄着拐杖道:“进来吧,许久不见你父亲了。”
言罢,狄知逊领着狄仁杰走入这处院中。
温彦博又对家里的下人吩咐道:“把门关好,往后有人来拜访就说老夫休息了,择日再来吧。”
“喏。”
领着客人进屋,年迈的温彦博放下了拐杖,在一张矮桌边坐下来,询问道:“孝绪怎么不来长安。”
“回老先生,家父近来得了一场重病,不便来长安述职,在下替家父来一趟长安。”
温彦博看向一旁的孩子,低声道:“这是孝绪的孙子吧。”
“小子狄仁杰,见过老先生。”
看到孩子乖巧的模样,温彦博面带微笑道:“没想到孝绪都有孙子了,本就多年不见,老朽与他都已老矣,不知有生之年能否再见。”
狄知逊适时拿出一卷纸,“这是家父的书信。”
因为年迈,温彦博的手有些颤抖,看书信时要眯着眼,抚须考虑着。
狄仁杰打量这间简单的屋子,又打量着老先生的神情。
看完书信,温彦博低声道:“你要入仕?”
“家父安排的。”
闻言,温彦博将信纸对折放在一旁,叹道:“现在朝中不一样了,已不像当年可以举荐入仕,就算老夫举荐你,你也是要科举及也方便,起床走两步就能工作。”
许敬宗脚步匆匆而来,他的身影掠过几个正忙碌工匠,一路走到后院门口,行礼道:“太子殿下,老先生。”
李承干指着后院的一间屋子,吩咐道:“老许,你把那间屋子收拾出来,给狄知逊父子住。”
“喏。”
李承干笑道:“他也是孤的人。”
狄知逊神色了然,道:“早就听闻许少尹威名。”
许敬宗看着与自己年纪相仿的狄知逊,道:“说笑了什么威名,都是骂某家的骂名。”
老许三两句话就与狄知逊很融洽。
换言之,不论五湖四海或突厥西域,许敬宗能与任何人喝在一起。
这种人,不论把他丢在什么地方都能活得自在。
几人走入后院,来到京兆府内坐下来,薛万备打开食盒将一盆盆菜肴端了出来,还有一壶葡萄酿。
狄仁杰瞪大着眼睛,张嘴惊叹道:“都说关中种出了葡萄,还能酿出关中的葡萄酿,原来是真的呀。”
李承乾道:“小孩子不许喝酒。”
狄知逊沉声道:“仁杰。”
狄仁杰这才回到爹爹身边,目光又瞧了眼葡萄酿,很想尝一口。
李承干将葡萄酿递给许敬宗,道:“孤不喝酒。”
许敬宗推开酒壶,道:“京兆府有规矩,当值期间不能饮酒。”
温彦博尝了一口葡萄酿,啧吧着嘴,问:“太子殿下若当了皇帝,会东征吗?”
李承干拿起筷子,给他老人家夹了一块红烧肉,“东征之事不能着急,孤会想办法的。”
“老朽年纪大了,活不了多久了,恐见不到收复辽东四郡的那一天。”
“会有收复的一天。”
李承干又道:“不整齐,不规整的事物孤都不喜欢,有时候在地图上瞧见几处不规则的分割线很不爽,就算老先生不开口,孤也受不了这么一块地界非要与大唐接壤。”
关于太子的传闻,且不说有真有假。
但太子行事确实如此,为此就连许敬宗来见太子时,也要衣着整齐,官帽端正。
更甚者,中书省的桌椅都要摆放整齐。
还有那正在建设的崇文馆,都是左右对称的。
温彦博叹道:“许国公说长孙无忌是一个没出息的?”
说话间,狄仁杰眼馋地看着肉包子与葡萄酿。
今天暂两更,小张回个血恢复状态,明或后天,争取再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