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十三章 吕梁雾(六)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十三章 吕梁雾(六)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报信的捕快快马加鞭赶到朔平府衙,刘松龄正在衙门中叙写送省城的汇报,“报刘大人,大喜事,大喜事啊!”刘松龄心头一惊,抖动的毛笔尖上落下一滴墨汁,在纸上留下一大团墨渍,恼怒地问道,“什么事?”捕快将刘摩在山中如何聚雾取水之事叙述一番,“啪嗒”,刘松龄手中的毛笔掉在了书案上,站起身将信将疑地问道,“真的?”

    捕快道:“刘大人,这事怎能有假?咱兄弟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骗您啊!小人愿用项上人头担保。”

    “好!”刘松龄击掌赞叹,“摩儿真是真是哈哈哈哈”得意之情无以言表,禁不住大笑起来,边上的文案书办纷纷赞不绝口,刘摩在他们口中已经不是人了,而是文曲转世、宿星下凡。刘松龄得意一阵问道:“摩儿还有什么交待?”

    “刘少爷请大人备一些木匠和一千名壮年携带工具进山取水,还需要大量的竹子。”

    “竹子?哦想来摩儿打算用竹子从山上引水到城中,哎呀,那得多少根?”刘松龄垂首默算,十只手指不停拨动。

    “少爷说以碗口粗三丈长的竹子为准,至少要六万根,多多益善。”

    “六万根?”刘松龄倒吸一口冷气,“城中和军营的工匠处至多能凑到五千根,这这”

    “少爷还交待说,若是州府一时凑不足这么多竹子的话,可在紫荆山山脚设立粥棚,还请大人备一些谷物蔬菜的籽种,在山下种植,向周边的州县调运竹子。”

    “哦?”刘松龄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一改平日遇事多虑的作风,当即安排人手收集竹子上山,迁移部分粥棚到紫荆山山脚,向附近的归绥六厅、大同府、宁武府、代州府及省城求助。

    一面火红的大旗遮天蔽日,被力大如牛的旗手挥动得猎猎生风,大旗上绣着一个大大的“汉”字,一望无际、精神抖擞的士兵列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用激动、崇拜、狂热的目光注视着前方站在高台上的刘摩,刘摩拔出腰间的佩刀,高声喊道:“为了大汉民族,为了华夏神州,杀!”“杀!”万人齐呼,天地为之变色,一支支步枪举起,形成一片刺刀的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刺人眼眸。刘摩踌躇满志地正待激情演讲一番,一对中年夫妇走上前来,伸手想要拽住刘摩,二人高声呼喊,“小龙!小龙”刘摩定睛看去,手中的佩刀“哐啷”一声掉落到地上,双目噙泪地嘶声喊道,“爸妈”

    刘摩蓦地睁开眼睛,原来是南柯一梦,眼角边还挂着一道泪迹。屋外传来伐木的号子声,刘摩急忙起身,匆匆洗下脸跑到屋外,王捕头在院中指挥捕快们搓绳,见到刘摩忙迎上前去:“刘少爷,您醒了!刘大人已经派人到山上来了,大伙都在外面砍树做网呢。”刘摩点点头问道,“老王,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唔,已快进巳时了。”“快到十一点了?老王,咱们出去看看。”

    在寺外忙碌的人们见到刘摩,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刘少爷来了!”“刘少爷!”“大恩人哪!”“啊!大伙快看,是小菩萨!”刘摩面带微笑安抚众人继续干活,悄声问王捕头,“老王,怎么有的百姓喊我小菩萨?什么意思?”,

    王捕头笑道:“刘少爷您有所不知,自从上次您带领大伙惩治恶商、征得救命的粮食,与百姓有救命之恩,现在有些百姓都尊称您是小菩萨,那是说您有菩萨心肠。”

    “哦?”刘摩笑笑摇摇头,他也能够感觉到,自从昨晚聚雾成水之后,捕快们对他彻底信服,加之以前的征粮、威吓商人、捕杀洋人,一些捕快见到刘摩如见父母一般恭敬。

    一张张木制的大网鳞次栉比地竖立起来,固定在地面上,聪明的木匠们打通竹节,用火将竹子烤弯,将一根根竹子拼接成导水管,数百根的导水管汇集到十八口木桶中,每只木桶的底部开了一个碗口大的洞,再用竹子将十八口水桶全部连接起来,聚集到一根总的送水管,一直向山脚延伸。为防止山间的动物破坏水管结构,所有的竹子都被牢牢绑在了树干上。

    刘摩非常满意木匠们制作出来的效果,估算到了晚上可以制出两千张左右的木网,准备下山去看看山脚布置的如何,瞧见卲重光正带着几名僧人在种菜,一盆盆的水浇入干裂的田地中,瞬间便渗透到地下,不一会的功夫地面上又开始泛白,卲重光他们接着继续浇水。刘摩忙喊道:“大师兄,停一下!”卲重光停下农活,憨声问道,“怎么了?”刘摩走上前道,“大师兄,这样种菜太浪费水了,你等一下!”卲重光不解地问道,“那你说应该怎么种?”刘摩嘿嘿一笑,叫来几名木匠吩咐一番,卲重光疑惑重重却又不愿多问,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官少爷连种田都有一套一套的。

    工匠们按照刘摩的吩咐在田地里沿着地垄插上一些木桩,一根根连在一起的竹竿很快绑在了木桩上,距离地面大约只有一拇指高,竹竿已经被工匠凿通,并打上一些针孔大小的洞眼,前端留下一个微微翘起的注水口。带这些架设完成,刘摩提起水桶将水灌入竹竿中,水顺着竹竿上的小孔缓慢而又节奏地滴落到瓜苗的根部,刘摩对着再次发懵的卲重光道:“大师兄,你们种菜的时候就用这种方法浇水,这样既省水又能让瓜菜快速成长起来。”待刘摩走了老远一阵,卲重光方才喃喃道,“这家伙真是师傅说的圣人再生吗?”

    若是刘摩听见卲重光说的,肯定会笑得肚子疼,其实这个滴水种菜的方法在另一个世界有个学名,叫滴灌技术,是以色列人发明的。因为以色列地处中东地区,国土大多干旱少雨,靠淡化海水种田的成本比进口的农产品还要昂贵的多,聪明的犹太人想出了滴灌技术,不但节约用水,还具有增产增收的效果。此时没有控温、过滤等先进手段,刘摩只能就地取材,搞出简易的滴灌,他相信,这些已经足够了。

    刘摩带着王捕头、张桂等人乘马沿着山道下山,一路走走停停,或检查送水竹竿的牢固性,或与干活的百姓交谈,二十余里的山路走了近一个时辰。山脚亦是一片繁忙景象,搭粥棚、建屋舍,因为担心山匪,刘松龄让白总兵亲自率兵前来坐镇,白总兵见到刘摩,欣喜地道:“贤侄辛苦了,山上可曾已经布置妥当?”“世伯大可放心,您就坐等晚上取水吧!”“好!”

    一行人站在高处看着忙碌的百姓,一张张质朴的脸庞上有喜悦,有欣慰,也有迷惑,但绝没有人叫苦抱怨。刘摩禁不住地感慨万千,这些淳朴的百姓为了生存与天斗,与地争,以前不太相信毛爷爷说过的话,现在是眼见为实,中华民族能够凝聚的力量是任何力量都无法与之抗争的。可为什么老天爷如此不公?如此愚弄汉家子孙?非要经过百余年的屈辱和抗争才能真正站起来?不!刘摩暗暗攥紧拳头,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这一夜,欢声雷动!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一八七七新纪元》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一八七七新纪元》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一八七七新纪元》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一八七七新纪元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