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435章 大梁城破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435章 大梁城破

 热门推荐: 遮天 不死不灭 莽荒纪 星辰变 九鼎记 飞剑问道 求魔 一念永恒 我欲封天 仙逆 帝尊 独步天下
    真让唐国灭了郑国,让唐楚接壤,那么两国之间,要不了多久,就要爆发大战了。

    面对一个控制了一州地盘,并且还吞并了整个郑国的唐国,在豫州的楚军真要对上,那无疑是个极糟糕的事情。

    甚至,现在占领的地盘,都要在唐国的打击下,慢慢给吐出去。

    这无疑是陆渊不能接受的。

    因此,拦住唐国难下的脚步,用郑国当挡箭牌,堵在前面,其实是个相当划算的买卖。

    以唐国现在在周边各国心中,那人憎狗嫌的印象,这国家,根本是没法得到各国认同的。

    甚至就真的如郑国想的那样。

    要是楚国在豫州不搞事了,那么盘踞在豫州的各国,乃至于旁边青州的徐国、梁国,都会联合起来,先灭了唐国这恶心的家伙。

    这么一个没有脑子,只知道对外扩张,严重威胁到各国安危的家伙。

    已经成了各国腹心之地,最大的一个隐患。

    要是不能解决唐国,有这么个威胁在,今后等楚国打来的时候,大伙也就别想着抵抗了,直接投降好了。

    唐国成事不足,但给大伙扯后腿的本事,还是十足十的。

    因此,唐国必灭,还要早点灭。

    这已经成了各国共识。

    而唐国吸引火力的这段时间,各国自然就没太多精力,来顾及楚国了。

    楚国也能趁此机会,快速灭亡梁国,进而夺取青州,完成北伐大计。

    牺牲一个唐国,完成整个计划,这对楚国来说,无疑是件美事。

    至于少了这么一个搅屎棍,以后楚国想要统一中州,会因此增强的难度。

    那就见仁见智了。

    大家都在发展,只是比谁更快而已。

    反正陆渊认为,只要能夺取一个青州,自己获得的好处和发展,肯定要强过内斗的各国的。

    到时挟整个青州之力,直接横扫过去,各国还不是如同梁、魏一般,灰飞烟灭了。

    这就是如今席卷了半个中州后,带给他的底气。

    脑海里,将所有利弊过了一遍,陆渊总算有了决断,看向下面的郑国使者,他点头道:“你们的条件,朕可以答应。

    不过除了割让海阳郡外,那些出自海阳郡的郑军士兵,你们不能带走,必须留在当地。

    这是我的底线条件。

    能答应的话,那么和谈就成。

    不答应的话,那便继续打下去吧。”

    海阳郡的人口精华,就是当地的那些郑国士兵。

    所有的青壮,在战争降临后,都被强征入伍了。

    这些人,要是让郑国带走了,剩下一堆老弱妇孺,对楚国来说,有什么大用?

    唯有留下所有的青壮男子,海阳郡地方,才能继续生产,给楚国提供财税钱粮。

    同时。

    扣下几十万青壮,也能变相削弱郑国战争潜力,这就是另一个算计了。

    下方郑国使者听到这个要求,眉头微皱,这可不在他授权范围内。

    不过想到国内那糟糕情况,最终还是咬咬牙道:“可以,陛下这个条件,臣可以代我皇答应。”

    说话间,他不由想着,这条件带回去后,皇上估计就要更心痛了吧。

    不过再怎么心痛,为了和平,最终也会接受的。

    郑国,真撑不下去了。

    “既然如此,那就下去签订国书吧。”

    见郑国使者没什么意见,陆渊也没继续抓着不放,达成了共识后,就爽快签订了合作。

    两国进行外交,当然不可能嘴上说说。

    正式的外交礼节,是需要互相交换国书,在金册上写下内容,然后盖上国印的。

    这些事情,就不用陆渊去多管了。

    他只是确定一个大方向,后面自有相关官员,去和郑国使者商定细则。

    等国书商讨出来了,制成金册,盖上大印,也就正式生效了。

    在此之前,自然一切照旧。

    所以这位使者,在取得了陆渊首肯后,便也坐不住。

    直接行礼告辞,出了大帐,就去寻楚国相关官员,商讨细则了。

    才到外面,与前来接洽的楚国官员走了一会,忽然远处大营,传来一阵欢呼。

    “万岁!”

    “大楚万胜!”

    这欢呼由远及近,很快蔓延了整个连营,声势震天,令整个天地都陷入了欢呼的海洋。

    “这是何事?”

    郑国使者见到这突然变故,不由神色微变。

    若不是听着这些动静都是欢呼,他差点就以为楚军营寨中发生营啸,出现兵变了。

    附近巡逻的一些楚兵,听见这此起彼伏的欢呼,一个个也有些微愣,但受这气氛感染,也跟着欢呼起来。

    在军营之中,人传人的现象,是很普遍、很密集的。

    “我去问问。”

    负责接待的楚国外交官员,显然对此也有些困惑。

    不过听着欢呼,他也知道这应该是好事,所以心中也无什么忧虑,只是见郑国使者一脸惶惶的模样,就主动提议。

    叫了一个随从,让他去营中打听。

    自己则继续带着使者,朝着商议两国国事的地方走去。

    等快到了的时候,先前那随从,匆匆赶来了。

    “禀大人,问清楚了,是青玉真人领兵大破徐梁联军。”

    随从朝着领路的楚国官员行了一礼,然后汇报细节:“徐梁联军大败,据传斩敌十余万,溃逃者无数。贼敌百万大军灰飞烟灭,大梁的外援,算是彻底没了。

    现在青玉真人正统兵追击溃敌,想来不要多久,就会有更大的捷报传回了。”

    听到这话,旁边的郑国使者神情一变,眼中闪过惶恐和惊疑。

    他不知道,以上这些消息,是不是楚国人特意放出来,准备吓自己的?

    但听着此时都还没彻底平息的欢呼,说是假扮出来的,也就太假了。

    只是为了吓自己,没必要动员几十万大军。

    郑国使者还是很有逼数的,知道自己并不值得楚国如此大动干戈,就连他背后的郑国也不值得。

    那么消息没错,一切就是真的了。

    可正是因为是真的,才让他感到心头惶恐。

    梁国虽然落魄了,但底蕴摆在那里,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国,至今还站在各国第一梯队。

    徐国就更不用说了,那是老牌强国,这些年跟着魏国混,在天下也打下了偌大名声。

    可现在这两个在郑国眼中,实力强悍的霸国,联合起来,却败给了楚国。

    哦,不,败给楚国也没什么奇怪的。

    从去年开始,天底下败给楚国的国家,多了去了。

    但此时徐国和梁国败给了楚国,这带来的意义和对天下局势的改变,就实在太大太大了。

    首先大梁,这是肯定保不住了。

    而徐国,这次出兵百万救大梁,也是早就传遍了各国。

    郑国使者在出发前,就听闻了此事,当时心中还颇有期待。

    想着如果徐国能救下大梁,让楚国受到挫折,导致战局不利。

    他自己这次出使,或许能取得不错进展,让镇国少付出些代价。

    可谁能想到,自己才刚到的大梁城下,这两国联军就这么败了?

    ‘这些竖子、废物,这才打了不到一月吧,结果就败了,真真烂泥扶不上……’

    这使者心中想要痛骂出声,可突然想到,自己这边貌似也没好到哪去。

    新郑城,同样没守多久,就丢给了楚人。

    真算下来,撑了一年多的大梁,比他们强的多了。

    一念至此,本来还想抱怨几句的使者,心中顿时浇了盆凉水,再也没什么埋怨的念头了。

    梁国、徐国败了,还是在这么个关键时候。

    楚国取得了大胜,这形势自然不同。

    看着旁边笑盈盈望着自己的楚国官员,郑国使者心中生出悲哀。

    ‘楚人赢了,那么先前许诺的条件,还会算数吗?他们会不会得寸进尺,狮子大开口,讨要更多好处……’

    他生出这个念头,越想越觉得可能。

    “使者,这边请,我国各部的官员都等着呢。”

    带路的楚国官员,自然看出了徐国使者心中的些许想法。

    可他没有说什么,作为楚国一份子,楚国越强大,他的好处就越多。

    眼下不就多了一个多要好处的机会嘛。

    至于郑国怎么想?

    区区一个战败之国,丧家之犬,谁在乎呢!

    “是,我这就来。”

    郑国使者感受到了氛围的变化,扯着嘴角强笑了笑,然后迈着沉重的脚步跟上。

    就仿佛在他背后,压着整个郑国的命运一样。

    接下来,注定是一场节节败退的唇枪舌剑,自己要为整个郑国的未来奋斗。

    ……

    正当大营内,楚国各个官员,在想着怎么尽可能盘剥郑国的时候。

    刚刚接见完使者的陆渊,自然也收到了大军取胜的消息。

    甚至有着分身神念联系的他,比所有人还要更快知道。

    然后。

    意识到总攻时机已到,陆渊没有丝毫犹豫,亲自点起了大军,就直奔大梁城而去。

    在徐军抵达后,前后派了数波接应大军出去,鏖战大半月,这大梁城内,早就空虚无比。

    整个城中上下,守军也不过五万余人了。

    若是陆渊想的话,其实随时都可以拿下此城。

    但还是那句话,没意义。

    他起兵北伐,想夺的不是一座大梁城,而是整个中州,整个天下。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大梁城这个有着象征意义的据点,显得颇为重要而已。

    但再怎么重要,也不过一座城池而已。

    在现在这个时候,夺下大梁城,对楚军来说,并没有太多好处,反而会多出城内近百万的平民,多出近百万张口。

    这些沐浴在天子脚下的梁国子民,一个个都与梁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益绑定的不知有多深。

    若要形容的话,那就是一个个都是忠君爱国的良民。

    尤其是在经过接连的征发后,城中可谓户户都出了男丁,连番大战下,家家都有人死在了楚军手中。

    楚军与城中的梁人,那可是有着杀夫、杀子、杀父、杀兄、杀弟的血海深仇。

    这么一层关系下来,想指望城中的人,对楚国有什么好印象,有什么好态度,那绝对是多想了。

    楚军这个时候进城,肯定会面对许多麻烦。

    比如暗地里的偷袭,层出不穷的抵抗,那些梁国余孽的刺杀等等,都是免不了的麻烦。

    还有围了那么久的城,城内早就乏粮缺粮了,这近百万张嘴,也需要楚国去救济。

    若是进城,那可不就是一边要忍受着梁人的反抗,一边还要捏着鼻子去给他们送饭,这不纯纯冤大头吗?

    可要是不这样,难道还能屠了整座大梁城吗?

    这可是百万人啊。

    虽然不是不能这么做,但真做了,楚国的名声也就彻底臭了。

    而且百万人口,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无论是用来提供气运,还是拿来生产钱粮,那都是极大的收益。

    先前随便消耗炮灰,那是为了减少地方的不稳定因素,同样也是确实有着这么个需求。

    所以陆渊才放弃了几百万人口。

    但眼下的大梁城,里面只剩下一些老幼妇孺,没多大威胁,自然也就没必要做的那么绝了。

    这些梁国的良民,改造改造,还是能够吸收消化的。

    先前,因为上述种种麻烦,陆渊暂时不想进大梁城。

    可眼下,梁徐百余万联军都败了。

    那这一切,自然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决定大梁城归属的,从来就不是城中那五万守军,也不是那百万百姓。

    而是城外的百万联军,是东路行营那边的任城郡战场,是正在准备重组的阳夏行营。

    这一个个方面战场上,楚国不断积累的优势,梁国不断消磨的实力、潜力,才是决定大梁归属,决定梁郡归属,决定中州归属的重要因素。

    只要各处战场上胜了,积小胜而累大势,那么哪怕梁国在大梁有再多优势,在失去了整个天下后,也保不住这么一座孤城。

    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陆渊从围困大梁以来,就一点都不着急夺下此城。

    眼下不就是吗?

    在郑国求和,任城失守,徐国大败后,哪怕大梁还在梁国手中,对方也已经大势已去了。

    不仅大梁保不住,就连后面的山阳郡也保不住,甚至连剩下的青州之地,也保不住多久了。

    青州,至此,大局已定了。

    ……

    楚军一直都处在准备中,随时都做好了北上支援青玉真人,或者攻打大梁城的准备。

    因此当陆渊的命令下达后,十万大军立刻就整装待发了。

    不仅是十万兵马,军营内还留守的先天宗师中,也有八人,随着他一起出动。

    经过这接连不断的大战,在楚军的长久打击下,大梁城内的梁国先天,折损可谓惨重。

    原本大梁城内,有十位先天,后面谷熟三府沦陷,又逃回了两位先天,这便有十二位了。

    当打了近五个月,这十二位先天,在历次战斗中,已经损失了八位。

    剩下四人,又有两人去接应徐国大军了,现在下场,估计也不怎么样。

    所以城中只剩下了两位先天,其中就包含了梁帝。

    陆渊亲自出手,目的自然是奔着,直接留下这两位先天来的。

    尤其是那梁帝,作为梁国核心,如果能趁此机会杀了对方,就能让梁国中叔短暂瘫痪。

    后续就算梁国内部,能重新选出一位皇帝来,在这之前,一段时间的混乱,也是免不了的。

    而趁此机会,楚国便能更进一步,大占好处了。

    有着这么一份便宜在,所以他才亲自动手了。

    不然让分身和其他人去办,以梁帝先天第二境的实力,对方一心想逃的话,还真不一定能留下他。

    也就只有陆渊常规大宗师的战力,才能说一定能逮住对方。

    这不。

    当楚军围向大梁的时候,城中的梁人,也收到城外联军惨败的消息了。

    于是剩下的一些守军,立刻军心涣散,许多人直接就弃城而逃了。

    所有人都清楚,在百万援军都败了的情况下,大梁城,是肯定守不住了。

    等楚军杀来后,城上一些还在坚守的梁军,也彻底放弃了抵抗,直接开门请降了。

    没费多少力气,楚军就进入了大梁城。

    在这大势之下,所谓的天下第一城,也不过如此。

    入城之后,第一要务,自然是搜捕那些梁国的高官公卿了。

    这些人,才是梁国的统治核心,是梁国的基石架构。

    在这个超凡末世的尾巴上,不管是武力,还是人才,都是由这些人提供的。

    有着这些人,才有了梁国。

    只是入城片刻,等楚军都进入皇宫了,也没能找到梁帝。

    “陛下,臣等搜遍全城,也未能发现梁帝,还请陛下降罪。”

    负责此事的一位先天将军,不由赶来请罪。

    “没找到?”

    陆渊听到这话,眉头一皱。

    他是可以肯定的,梁帝绝对还在城里。

    因为在得到前线大胜的消息后,自己就第一时间分派先天宗师,把他们安插到大梁城各个城门方位,提前就封死了外逃的道路。

    梁人获得消息的速度,肯定是不如自己快的。

    而有先天宗师盯着,哪怕是梁帝这种高手,也别想瞒过同为先天的其他人,悄无声息的出城。

    所以此时找不到对方,不是对方消失了。

    而是他们躲在了城中某处。

    这样想着,陆渊运转功法,法力汇聚于双眸,一点灵光闪过,城内所有人的气运,顿时映入了自己眼帘。

    既然肉眼找不到人,那就找对方的气运吧。

    作为一国之主,梁帝的气运,比起普通人,那个真如灯光比之萤虫,耀目无比的。

    没有修行过特殊功法,进行遮掩,想找出对方来,对于修习气运之道的陆渊来说,那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找到你了。”

    站在城楼上,环顾城内一圈,当扫过城东南一角后,看着那里如同火炬的气运,陆渊眼神一亮,嘴角露出笑意。

    下一刻。

    一道赤红之阳升起,他化出外身,朝着东南气运所在坠去,势不可挡。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万兽王座 开局收徒孙悟空,我重塑西游量劫 修仙,写狗血文成神 我选的男主一定行 娇妻人设也能爆改龙傲天吗 我们剑修不谈恋爱 黑榜 祭司大人略感疲惫 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 诡异世界,我能敕封神明 在虐文世界发疯 诡道神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武侠修真,五六中文提供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