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大明王朝1627 > 第1章 天胡开局啊,大明我来了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1章 天胡开局啊,大明我来了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穿越朱由检,请大明赴死第1章天胡开局啊,大明我来了!_wbshuku

    第1章天胡开局啊,大明我来了!

    第1章天胡开局啊,大明我来了!

    天启七年,八月廿二日,信王府内。

    朱由检静静盘坐在蒲团之上,闭目沉思。

    信王府里居然没有王承恩……

    这不是穿越明末崇祯的标配吗?

    流水的朱由检,铁打的王伴伴。

    而且总是忠心耿耿,不贪不抢,简直就是完美的新手标配NPC。

    可现在这个新手指引NPC哪去了?

    算了,也罢,没有王承恩也无关紧要。

    毕竟,纵观历朝历代,再没有末代皇帝如崇祯这般天胡开局的了。

    不信你看看其他朝代的末代皇帝面临什么困境:

    秦朝子婴仅仅在位46天,前脚把赵高杀了,后脚刘邦就攻破武关,只能被迫背缚出降,最终为项羽所屠。

    汉献帝在位32年,时间最久,可前期颠沛流离,后面却遇到了他的征西将军,在不甘中当了一辈子橡皮图章。

    唐哀帝在位3年,从始至终都只是傀儡皇帝,最终被迫禅让,次年就被朱温毒死。

    宋少帝,不过4岁就故都沦陷,一路南逃,在7岁这年终于逃无可逃,被陆秀夫背着跳海殉国。

    而崇祯呢?

    登基之初,从天启手中接过的老大帝国虽弱也强。

    弱,是真弱,女真打不过,税也收不齐,从上到下无不贪腐,天灾、民变还接连而来。

    强,那也仍是东亚最强,仅仅北直隶地区人口就在800万以上,更不要说赋税半天下的南直隶了。

    换成任何一个末代皇帝,有这样的开局,恐怕都会在梦里笑出声。

    结果他在位17年,拢共换了19次首辅,50位内阁大臣。

    一通操作之下,从开局身负天下之望,沦落到南迁之事都无人敢提。

    朱由检想到这里不由无奈摇头。

    只能说封建王朝的传承有时候真的看命。

    同样是未经帝王家学,万寿帝君嘉靖就精得和鬼一样。

    崇祯如果能有他五成功力,也不会落到自挂东南枝的下场。

    只能说,守成平庸之君,遇到王朝末年,越努力,真的越错。

    没办法,崇祯登基时毕竟只是一个17岁的高中生,又没怎么正经读过书,见识和能力确实仅是中人之姿。

    但最关键的还不是见识能力,而是他那敏感多疑的性格!

    只能说原生家庭实在是毁人不浅啊。

    小崇祯4岁这年,母亲刘氏被亲生父亲明光宗下令杖毙。

    也就是他的杀母仇人,居然是他的父亲……这到底是什么地狱笑话?

    父亲杖毙生母后,又害怕祖父万历责怪,干脆直接将之草草丢到西山葬了。

    4岁的崇祯小朋友一觉醒来,妈没了,连坟在哪里都不知道。

    谁也不知道那个小小的崇祯心里是什么感受。

    但或许连安慰他的人都不存在。

    毕竟谁会为了一个不得宠的皇子,去冒被准太子迁怒的风险呢?

    但生母既死,4岁这么小一只,总不能没人照顾。

    于是明光宗将他安排给李康妃抚养。

    结果到了九岁的时候,康妃怀孕了,推说照顾不来,要不交给李庄妃姐姐抚养吧。

    小小的崇祯在人群中低着头,不敢说话。

    他心里不明白啊,为什么天启哥哥你就能照顾,而我就照顾不了呢?

    所幸庄妃娘娘温柔又慈祥,对崇祯就好像是亲生的一样。

    可是到了崇祯13岁,李庄妃也死了,听宫里人传还是被魏忠贤连同客氏气死的。

    这下亲妈没了,后妈也没了。

    哎……

    思绪到此,一滴泪水突然砸在锦袍上,顺着缎面滑动着又掉落到地,寂静无声地碎成了七八瓣。

    朱由检面无表情地用手指抹了抹眼角,眼泪却仍然止不住地流下。

    没办法,或许刚刚穿越不久。

    这具身体看来对最深刻的执念仍然保有强烈的肌肉记忆反应。

    他干脆站起身,活动了一下麻痹的双腿,打算转移一下注意力。

    正在此时,一阵急促而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伴随着一声凄厉的哭喊,划破了王府的宁静。

    “陛下……驾崩了!”

    话音未落,房门被猛然撞开,门外狂风倒灌,将案上为天启祈福的符纸吹得四散纷飞,犹如纸钱。

    王府正承奉徐应元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众内使,齐刷刷跪倒在地,哭天抢地。

    徐应元伏在地上,声音颤抖,口中悲戚,却难掩其中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兴奋:

    “殿下,陛下已龙驭归天!御马监掌印涂文辅,奉皇后口谕,前来接殿下入宫哭临,如今已在府外等候!”

    徐应元的心砰砰直跳,等了片刻,却不见信王有任何回应。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与野望,悄悄抬起眼皮,飞快地瞥了一眼那道背影。

    从龙之功!

    这四个字如同魔咒,在他脑海中疯狂回响。

    有明一朝,皇帝即位后莫不是一人成仙,鸡犬升天。

    他与王府众人在这十余日里,已然不止一次明里暗里地交流、畅想过这美好的未来了。

    而现在,这一天终于快到了!荣华富贵,唾手可得,权倾朝野,反掌之间。

    他魏忠贤做得九千岁,我徐应元又如何做不得!

    正在遐想间,朱由检终于缓缓转过身来。

    徐应元心中一惊,只见朱由检竟是双目红肿,脸上涕泪纵横,神情悲恸到了极点。

    一股寒意瞬间从徐应元的尾椎骨窜上天灵盖。

    他意识到自己失态了!

    在这等关键时刻,在未来新君面前,他想的居然是自己的前程富贵,而不是为大行皇帝哀悼!

    这要是被看穿了,别说从龙之功,怕是立刻就要人头落地!

    他吓得魂飞魄散,赶忙将头重重磕在地上,同时狠狠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

    再抬起头时,已是老泪纵横,哭得比谁都伤心。

    “皇兄……皇兄不过方才弱冠,未曾想上苍竟如此不公!”

    朱由检的声音哽咽着,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说出这番话。

    “悠悠苍天,何薄于此,忍令皇兄弃国而去!”

    他踉跄一步,仿佛随时都会昏厥过去,徐应元赶忙冲上前,一把扶住。

    朱由检顺势靠在徐应元身上,内心却一片冷静。

    演的,全是演的。

    后世官场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演技,外加这具身体来得正巧的肌肉反应,共同造就这场影帝级表演。

    他去年年底才出居信邸,距今不过九个月。

    天启病重之前,他不过是一个无人关注的年少藩王,根本谈不上权威深重。

    就比如现在这位看似忠心耿耿的王府正承奉徐应元,就是一名资深阉党。

    其人乃是魏忠贤同官兼旧时赌友,又是当下御马监掌印,四卫营统帅涂文辅之老叔。

    在过去占着这两层身份,那是真不少在王府耀武扬威,吃拿克扣。

    其余一干人等也是不惧所谓信王威严,往外递消息实在是寻常至极。

    就算这些人等,现下心中已经想着从龙之功,打算洗心革面一番,但递消息这种小事,实在还是难以杜绝。

    当此关键时刻,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文武勋贵、内臣厂卫摆在放大镜下观看。

    孝,正是此刻最好的表现。

    首先,他此行最大的助力正是天启遗孀张皇后,对方的态度至关重要。

    其次,这能一定程度上表明他对天启时期的政策、老人会有一定的继承,不会那么快否定一切,清算一切,有利于缓和阉党态度,减弱对抗。

    最后,他积累的任何名声,都会在未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权位,名与位,自古两面,阴阳相生。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将所有的算计都隐藏在那张悲痛欲绝的面孔之下。

    “为孤……更衣。”

    “快,快伺候殿下更衣!”徐应元眼睛肿痛,泪流不断,却还是连忙张罗众人。

    正当内侍们手忙脚乱地给信王披好孝服,一道身影跌跌撞撞地从门外冲了进来。

    “殿下!”

    来人正是周王妃,她发髻微乱,显然是突然收到消息,心神大乱,一路奔跑而来。

    她的脸上毫无血色,一双秀目中写满了惊恐和不知所措。

    朱由检对众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徐应元会意,连忙带着一众内使退出了房间,并将房门轻轻带上。

    待众人退去,朱由检这才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周王妃。

    “长秋,认真听我说。”

    周钰猛地一怔,泪眼婆娑地看着他。

    她来不及细想,朱由检已经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在她耳边低声说道:

    “我一入宫,你马上去寻岳父大人,让他把我入宫的消息尽可能传出去。”

    “一定要亲自去,让他用府内信得过的小厮去做,万万不要动用南城兵马司的人马,知道吗?”

    周钰陡然遇此大变,一时之间无法理解其中深意。

    她只是下意识地抓紧了朱由检的衣袖,惶然问道:“为……为什么要这么做?南城兵马司的人不是更快吗?”

    朱由检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能在如此惊慌中还问出关键,已是难得。

    他用最简练的话解释道:“此去宫中,终究吉凶未卜。我量魏忠贤也不敢动手,但最好还是把消息传出去,越多人知道我入宫了,我就越安全。”

    “但是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动用南城兵马司一旦被人察觉就会显得我居心叵测,行事阴私。两下一较,倒不如动用贴心小厮,慢一点也无妨。”

    周钰点头捣蒜,快速重复道,“你一入宫,我就去找父亲,用府内亲信小厮去传信。”

    她深吸一口气,又补充道,“做好这件事后,我马上回府,安排府中哭临布置,间接地把消息尽可能传播开去。还有田妹妹、袁妹妹,他们的父母也在京中,我也可以间接布置。”

    朱由检心中忍不住赞叹,用力拍了拍她的手,宽声劝慰道,“也不必过于惊慌,宫内还有皇嫂护持,如此行事只不过以防万一罢了。”

    见已交代完毕,他便转身,正欲推门而出。

    “殿下!”

    周钰却在此时突然开口叫住了他。

    朱由检脚步一顿,回过头来,只见这十六岁的少女站在房中,云鬓凌乱,脸上还挂着泪珠,一双眼睛却满是认真。

    她凝视着他,一字一句,清晰而决绝地说道:

    “君若不谐,妾必不独存。”

    声音不大,却如金石落地,掷地有声。

    朱由检心中剧震。

    他没想到。

    他没料到。

    更重要的是,前世今生,他就没遇到!

    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终只化作一个重重的点头。

    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猛地转身,推门而出。

    门外等候的众太监立刻围了上来,手脚麻利地为他披上最后一件素白色的斗篷。

    此时已是申时末,天色将昏未昏,自蒙古高原吹袭而来的北风,顿时吹得斗篷猎猎作响

    信王府外,涂文辅伫立良久,脸上丝毫不见怨气。

    “干爹,要不要去催一催?”身后的小太监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谄媚。

    “噤声。”

    涂文辅头也不回,声音不大,却让那小太监浑身一颤,再不敢多言。

    催?催什么催?

    天底下最不能催的,就是主子。

    他涂文辅能在宫里爬到御马监掌印的位置,靠的不是别的,正是这份眼力见和耐心。

    所谓“履霜,坚冰至”,天启皇帝驾崩,便是这深秋第一片冰霜。

    他若还看不清形势,跟着旧主一条道走到黑,那才是真的蠢。

    魏公公曾经或许是参天大树,可如今树已将倾。

    他可不想做那被压死的猢狲。

    今日奉皇后懿旨而来,是他暗中使力才拿到的机会。

    哪怕仅仅只是入宫这短短路程,那也是万分宝贵的机会。

    今日多一个照面,他日就多一分情分啊。

    说不定就是多这一点情分,往后就从贬谪皇陵,变成贬斥神宫监呢?

    京师富贵迷人眼,不到万不得已,谁又甘心轻易退下。

    只要留在至尊眼前,终究能有翻身机会。

    正思忖间,信王府那紧闭的朱漆大门,伴随着“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了。

    涂文辅弓着腰快步上前,换上一副悲伤中带着讨好的表情迎上。

    “奴婢涂文辅,奉皇后懿旨,恭迎信王殿下入宫。”

    本文人物性格、事件细节、参考《明实录》、《国榷》、《满文老档》等明清公史、私史或文人笔记。

    部分经济、军事、人口、物产的统计类数据会参考现代历史学者做的考据论文。

    在故事开篇,主角的蝴蝶效应不大的时候,各个人物登场地点、官职,按照《明代职官年表》。

    时空因素按照古代文献估算,例如北京到南京,正常30日,快马510日。

    也就是不存在主角转头说把徐光启起复了,徐光启就瞬间从上海坐飞机飞到北京。本书没有任意门。

    后续的史料引用都放到“作者的话”里面,不占用正文。

    史料空白、模糊的地方,我会自行根据参考材料推演补充。

    例如本章提及北直隶人口800万,实际上按万历时黄册丁口统计只有300万出头。

    我是根据《中國人口史》和满清时期的河北人丁数据推测扩大的,实际上我感觉还是偏保守了。

    毕竟从辽东涌入关内的难民就有数十万了。

    这些我自行推演,或编造的数据我也会额外注释,以免大家以为是真的史实。

    各种地摊文学,低级阴谋论已经够泛滥的了,我不希望我也成为其中一份子。

    最后,这一章唯一虚构的就是周皇后的闺名……没办法,确实找不到名字。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大明王朝1627 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春秋大领主 大秦之帝国再起 回到明朝当太子 清明上河图 调教大明 大明1617 大魏王侯 冒姓琅琊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大明王朝1627》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大明王朝1627》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大明王朝1627》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大明王朝1627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