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大明养蛊场正式开启_这个崇祯太过极端__笔尖中文
福王殿下?!
屋内众人听见这四个字皆是纷纷站起身子,向那高大肥硕的蟒袍男子表达了足够的敬意。
福王朱常洵。
不管怎么说也是差点成为大明皇帝的人物。
当年他和光宗皇帝朱常洛的争国本事件可谓是闹的举国皆知、沸沸扬扬。
部分人猜测当年的红丸案和梃击案和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虽说最终因为废长立幼取乱之道阻力太大的原因,朱常洵没能成功上位。
但福王朱常洵也因此在民间留下了不少的声望。
若是选福王来当这个“正统”皇帝的话。
那只要他们各大世家鼎力支持,民心这件事上起码不会产生太过巨大的阻力。
毕竟在一二十年前。
福王为了造势就常派人在民间宣传:福王才是真龙天子、福王登基则天下富足。
这是有基础在的。
尽管那些贱民们所谓的阻力,在各大世家看来也只不过是随手就能摆平的。
但少一事总比多一事要强上太多了不是?
而且福王朱常洵也不光名望加身。
其实力也不容小觑。
十数年前,福王方才就藩洛阳时。
神宗皇帝便“耗天下以肥福王,使洛阳富于大内”。
再加上福王本身就颇有手段。
除了之前皇帝赏赐给他的那数百万亩良田外。
王府内豢养众多死士,其下还经营有盐厂、铁矿、马场、兵器铺子等一众暴利产业。
能从当地的世家豪族口中撕下这么一块大肥肉,足以可见福王实力。
可以这么说。
如果不是需要维护一种皇权与世家之间的微妙平衡的话。
那福王仅凭自己一人就可以将河南一带的世家全给收拾了,成为名副其实整个河南的王。
千万不要小瞧这份能力。
河南自古以来都是问鼎中原之地,福王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就绝不是善茬。
所以屋内众人在了解到福王身份后,便纷纷笑着开口对其说道:“给福王殿下问安。”
“福王万福金安。”
福王朱常洵笑着一一点头回应,在和众人都打了一圈招呼后,笑咪咪的随意寻了个位置坐下来。
位置虽然是随便坐的。
可方才那一番另立中央的言语,再加上福王突然现身。
此刻俨然是一副福王坐到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的感觉。
随着福王坐定,众人也跟着再度坐下,方才那边老头也是继续开口说道:
“正如老朽刚刚所说,现如今我等最大的掣肘便是那皇帝小儿占据大义。”
“只要大义在其身,那在对其出手时人心便会有极大压力,所以我等经过思考,便商议着推举福王殿下为新帝。”
“一旦福王殿下在南京登基,那天下大势便将再度归于应许之地,不知诸位意见如何?”
话音落下。
屋内百十号人对视一眼。
福王登基为帝是符合他们当下所有人的利益的。
除了大义不在自己这边,己方不管干什么都束手束脚外。
目前一众世家还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群龙无首。
一旦福王称帝,那便可以立即解决这两大难题。
于是众人纷纷赞同道:
“若是福王殿下能趁着这个机会登基拨乱反正、重振朝纲,那我河北黄家必将鼎力支持!”
“皇帝残暴无道,根本不配做我大明皇帝,福王殿下才是真正的天下共主!”
“现在不该再称呼北京城里那位为皇帝了,其人乃是伪帝!”
看着屋内众人几乎一边倒的支持。
朱常洵脸上仍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
按理说,众人是不该将话说的如此直白的,毕竟在座的各位都是大人物。
越是大人物就越要讲究面子上的琐碎。
更别提众人商讨的还是此等惊天大事。
可现如今大明的局势对他们而言却是耽搁不了一点了。
就连朱常洵本人,也没再想着去搞什么三请三辞的戏码了。
事急从权。
对于那九五之尊的龙椅,朱常洵是觊觎已久。
对他这种人而言,皇位有着近乎致命的吸引力。
近十年来,朱常洵几乎每天都在对自己当年夺嫡失败的事情感到悔恨。
如果当年自己行事再果断一些,大明朝又岂会沦落到今天这种举目皆败的地步?!
若是由他来执掌大权,大明早就恢复太祖、成祖当年万国来朝的盛景了。
种种想法近些年在朱常洵脑海中不断回转。
所以几乎是那边江南一带的世家领袖们一找到他,朱常洵那边就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世家们需要一个真龙天子,他也想当这个真龙天子,这是双赢。
朱常洵慢慢从椅子上撑起身子,看着众人开口道:
“诸位,本王那个侄儿近些天来造的孽,本王有所耳闻,对其那些逆天举措,本王也是深感痛心。”
“若是再让其这么折腾下去,那不知我大明江山还会再平白遭受多少荼毒,又不知有多少州县会生灵涂炭。”
“所以为了大明社稷、为了大明万万民众,本王虽也知晓此举不符祖制礼法。”
“但也只得暂且试着替天牧民、拨乱反正了。”
“等将那桀纣之君治罪后,本王自会前往太庙向太祖皇帝请罪。”
朱常洵说完这些场面话后,屋内自然又是一番言语往来不提。
等到众人喧闹平静下去,那名居中老者又再度站出来说道:
“七天之后乃是大吉之日,福王殿下便于那日前往南京登基称帝。”
“趁着这段时间,我等要尽快将此事昭告天下百姓,并对那伪帝发出讨贼檄文。”
“如此一来才好让天下民心皆归顺我大明真正的正统皇帝!”
众人纷纷点头将此事应下。
当场便写去书信让八百里加急送到各自家中,让家里着手于操办这两件大事。
后者不用多说。
讨贼檄文乃是东林党魁首钱谦益亲笔所撰。
整篇文章写的那可谓是鞭辟入里,让人读起来就对那伪帝恨之入骨。
这个只需要让人不断在各地分发就行,很简单。
前者则要多花些心思才行。
想让全国各地的贱民们支持新帝,那就肯定得给这帮玩意一些好处。
毕竟一朝之内天存二日的场景,放眼整个青史也是头一次存在。
所以他们这些世家必须得出点血,才能真正达到让天下归心的目的。
不过这点也不用太过在意。
等把伪帝弄死之后。
前面放的血自然能从那帮贱民身上一点点的再给割回来。
安排完这些后。
众人再度将目光望向福王。
福王也知道,接下来要说的话才是重点。
目前已经做好了对付那伪帝的准备,接下来就该对其真正实施手段了。
朱常洵收敛起脸上的笑容,首先看向河北地区的世家代表黄泽,开口道:
“黄老,七日后等本王在南京登基之后,还得有劳你们四大世家先行屯兵于京城附近,并对京城不断发动侵袭。”
“而本王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其余各家一起料理好各地事宜,继而举国之力增兵挺进京城。”
“到时就算是那伪帝再有挽天倾之力,也必会被困死在紫禁城内插翅难飞!”
年迈且脾气不大好的黄泽听着这话,脸上神色终于不再暴躁,而是冷笑着点了点头。
随着黄泽冷笑点头,其余众人脸上也跟着出现轻蔑笑意。
这下子。
那该死的伪帝还有什么办法来对付他们?
伪帝确实英勇善战,能带着一万多人去朝鲜打赢一场灭国之战,这确实称得上是盖世之功。
可是,这又能如何呢?
如今他们世家集团已经有了主心骨。
天下大义的最终解释权也落到了他们手里。
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直接发兵打向京城,到时伪帝又能怎么办?!
整个京城里才有几万兵马?
难道说仅凭这些人还能守得住各地世家联合在一起的几十万兵马吗?
伪帝是人,他不是神仙!
到时候其不管使出任何手段都绝对不会生效。
因为这次全国各地的世家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团结被凝聚在了一起。
大家有着一个一定要实现的目标,那就是让伪帝死!
在这个目标下。
伪帝不管是攻心、离间都无法起到任何作用。
而他们则可以很轻松的把其给弄死。
到时候。
数十万大军直接把京城一围。
都不用打,直接往里面扔银子就行。
就你会收买人心,我们就不会了?!
你以为有些事情只有你能做得?!
可以预料的到。
随便用些计谋,那到时候除了伪帝身旁的一小波死忠外,整个京城的军心都必将随之崩溃。
他们届时取伪帝首级就如探囊取物一般轻松。
不能让他就这么轻易的死了。
他把一众世家折腾到现如今这种地步。
必须要让他肉体上受尽折磨、让他精神上眼睁睁看着自己亲手建立的一切被摧毁,以最大的痛苦让他一点一点的死去。
这样才好让他们解心头之恨!
想到这里,屋内众人皆是不禁生出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意。
黄泽更是主动开口说道:“福王殿下放心便是。”
“我河北四家必会死死盯着京城,绝不会让那小儿提前得知消息逃之夭夭。”
朱常洵点点头:“黄老这么说孤就放心了。”
“届时你河北四家的损失,孤都会一一补偿给你们,让你们世代富贵享之无穷。”
“而且黄老其实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河北会有多大损失。”
“我等倾力之下,不出一月时间便可从各地发兵围住京城。”
“黄老只需要在这段时间里率人盯住皇帝即可。”
“就算我那伪帝侄儿到时狗急跳墙,想要与你们拼死一搏。”
“我等也会立马先派遣一支部队支援过去,不会让你们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其余世家代表也是在这个时候面朝黄泽郑重点头。
不管他们众人之间以往有何种矛盾。
至少在这个目标前,他们是团结一心、忠诚一体的。
没有人会在这种情况下从背后捅利益共同体的刀子。
世家们若是能傻到那般地步,又岂能传承至今?
听着朱常洵的话,黄泽脸上笑容更甚:“既然福王殿下这么说,那老朽就放心了。”
“不对,现在似乎应该改口称呼陛下才是了。”
“哈哈哈——”屋内众人爆出哄笑。
“是极是极!福王才是我大明朝的真龙天子!”
朱常洵也是再度恢复了那副笑眯眯的神色:
“诸位还是等七日之后再改称呼吧,孤还想再最后再听你们喊几日殿下。”
众人不禁笑的更大声了,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弹冠相庆。
爽朗的笑声持续了好一会儿方才停歇。
朱常洵也慢慢收敛笑容,神色随之变得郑重起来:“还有最后一件事要跟诸位说下。”
“孤很清楚,孤这个皇位是诸位大明栋梁推孤上去的。”
“所以诸位大可放心,等孤进了紫禁城后,必然不会有任何一点理国措施与那桀纣伪帝相似。”
“大明朝以后的治国基调,乃是我朱家与各世家共天下。”
众人对视一眼。
刚刚散去的笑意不免又再度浮现。
只要将伪帝弄死,那大明接下来就必然是皇权与世家共天下。
这甚至都不需要新的皇帝做任何承诺,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不过面对着福王的好意,众人还是作揖行礼道:
“福王殿下言重了!”
“福王才是真正的尧舜之君,大明能有福王这样的圣君,真是国之大幸。”
“我等能成为福王臣子,真乃前世积来的福气。”
你来我往之间,各种靡靡之音不绝于耳。
整个园子也跟着好像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一般,令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接着。
众人举办了一场豪华又盛大的宴席。
各自都在庆祝自己朝思暮想的夙愿,终究是快要达成了。
你一个凡人,试图以一人之力撼动整个世家集团?
真如那在不断用自己渺小的身躯撞击苍天大树的蚍蜉一般可笑。
天下大势、道之所在,又岂是你区区一个皇帝可以左右的了的?
也许,你是为了自己所谓的理想才走上这条路。
但我们会用实际行动让你知道,你的理想有多么可笑。
等你在皇城内听到这个消息时,脸上表情会何等精彩?又该会有何等惊慌?
可惜啊,我们暂时看不到这一幕了。
不过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好好欣赏你的痛苦了。
另一边。
紫禁城内。
朱由检回来后便听陈新甲讲述了举办新学所遇到的挫折。
极其罕见的。
朱由检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应对措施。
他主业是搞屠杀,副业是美术。
数理化虽不能说是一窍不通吧,但也实在没有通到哪里去。
这东西不会就是不会。
换谁来都没用。
他当然知道后世的一些著名的公式或者定理。
但对其本源也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已。
把那些东西说出来,这个时代的人也理解不了。
总不能让他亲自去教书吧?
虽说这样确实能起到一点作用,但现如今的大明朝可没有这份安定的环境。
所以。
朱由检算是第一次遇到了连自己都感到有些棘手的难题。
若是数理化也像屠杀一样简单,那该有多好?
皇宫内的朱由检捏了捏眉心,不断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很快。
时间就过去了一两天。
此时此刻。
陈新甲和一众翰林学子正在学堂内不断踱步。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遇到连陛下一时间都束手无策的难题。
所以众人心中为陛下排忧解难的想法也是达到了顶峰。
这批人急的从朱由检回京后就没睡过觉,每个人都是一副蓬头垢面的模样。
然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
就在陈新甲苦思冥想的时候。
张维贤和曹化淳二人突然面色焦急的闯了进来。
陈新甲看着二人,不禁皱眉问道:“怎么了?如此慌慌张张?”
二人来不及细说,只是慌忙开口道:
“出大事了!快随我一同进宫去禀报陛下!”
“刚收到情报说,全国各地世家在推举福王于南京称帝,五日后就要举办登基大典!”
“什么!?”众人闻言大惊失色,匆匆跟着二人往皇宫方向跑去。
陈新甲更是急的连鞋跑掉了一只都来不及捡。
一路狂奔。
粗粝的地砖把陈新甲那只丢了鞋的脚磨出了血污,但他却感觉不到一点疼痛。
因为此时的陈新甲满心都是惶恐。
世家推举新帝,这对京城来说绝对是一重大打击。
他们非常清楚,皇帝之所以能屡次成功出京。
那全是因为皇帝占据大义,众世家不敢直接在明面上把事情做的太绝。
可现在若是世家推出一位新的皇帝来,那只要再使些手段他们就能让大义倒向他们那边。
到时候各地世家便是师出有名了!
而仅凭京城里的这些兵马,根本没法跟盘踞大明百年的世家势力抗衡。
他们甚至不需要用任何阴谋诡计,只需要派兵把紫禁城给围住,那陛下和他们这些人就会被活活拖死。
可是这又该如何应对?!
众人边狂奔边在路上紧急商议,最终发现似乎只有一个办法能暂时保得平安。
那就是让陛下带军队一起迁都(战术性撤退)到朝鲜。
朝鲜目前处在可控范围,且世家对那里影响较弱。
到了那里后,将朝鲜作为大明新的中枢,然后再慢慢图谋后面的事。
此举虽然也有很多漏洞,但不管怎么说都比留在京城要好太多了。
奔去朝鲜尚有一线生机,留在京城那可就是活活等死了。
这是绝对的实力差距,已经不是什么技巧可以弥补抗衡的了。
众人好不容易跑进乾清宫内,看见朱由检仍在处理政事尚未睡去,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张维贤更是膝行向前急呼道:
“陛下,各地世家已经准备推举福王五日后在南京称帝,如今各个布政司内都有世家手眼在为其造势!”
“福王一旦成功称帝,那到时必会裹挟各地精兵进攻京城!”
“仅凭城内的几万人马是万万守不住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攻势的!”
“臣等无能,罪该万死!只是还请陛下念大明社稷之重的份上,暂且迁都至朝鲜,保得安全后再做图谋!”
抛弃京城前往朝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其痛苦的决定。
好不容易在京城中做出一些功绩,他们的家人又全都生活于此,有谁会愿意离开?
更别提紫禁城还是大明正统的象征。
因此只是将迁都的事给提出来,众人就不禁感觉胸中传来一阵无法言说的痛楚。
可是这事还偏偏只能由他们来说,不能由陛下亲自提起。
听见这话。
在一帮伺候的王承恩和魏忠贤瞬间脸色大变。
九千岁还稍微好些,王承恩则是被张维贤的话给直接吓到失态了。
他们竟然敢明目张胆的另立新帝?!
而朱由检看着跪在地上神色悲慽的一众皇党,却是慢慢放下手中书册站起身子,脸上表情仍是云淡风轻。
似乎他并未被各地世家的惊天之举影响到什么。
他淡淡开口问道:“消息可曾准确?”
张维贤有些着急的回答道:“千真万确!臣派遣去各个布政司的探子都带回了这个消息。”
“而且河北一带目前已经在厉兵秣马,恐怕要不了几日他们便会直接发兵进攻京城!”
朱由检点点头,脸上表情仍然平静。
术业有专攻。
某些在别人看来天大的问题,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只是随手就可以解决的小事。
放在数学上如此,政治斗争中亦是如此。
身处队伍最前列的张维贤眼见陛下并未接话,直接将头重重磕在地上:
“陛下!臣乃京营提督却守护不了京城安危,如今又不顾尊卑出言冒犯,实乃罪该万死!”
“只是还请您立即做出决断!”
“现在想走的话臣还来得及,臣等拼死也会将您护送出去,若是再晚上几天的话,恐怕一切都来不及了!”
其他人也知道此事干系太过重大,纷纷跟着将头磕在地上:“陛下!还请您立即做出决断!”
面对着众人的催促,朱由检却在此时平静的问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我大明如今全国各地封王者有多少?”
众人抬起头来,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朱由检。
这都什么时候了,陛下为何还会问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
难道最该关心的不应该是福王即将称帝,和目前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全在为其造势的事情吗。
迟疑片刻后,还是有一名负责宗室相关事务的官员抬头回答道:
“陛下!如今我大明境内各地藩王共计三十五位!其下的郡王更是不计其数.”
朱由检轻轻点点头。
藩王够多够用就行。
京城,他是不可能离开的。
离开京城,就代表彻底失去人心和根据地。
他非常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他也知道各地世家是想通过福王称帝来凝聚人心,继而集结大军围住京城。
从实力角度出发的话,目前的京城确实不是全国大军的一合之敌。
看上去这似乎是个死局。
但想应对其实也很简单。
让对方召集不了这么多人就行了。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只需要让福王所谓的登基称帝变成一个笑话就够了。
朱由检看向众人,慢慢说出一句险些将众人心神震碎的惊天之语。
“去传朕的旨意。”
“各地藩王、郡王从即日起,皆可自行称帝。”
事已至此,直接开始养蛊吧。
只不过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朱由检的身份并不是那最终唯一得以存活的蛊王。
而是可以随手将蛊王碾死的养蛊人。badaoge/book/144503/54576121.html
请:m.bada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