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火中取栗无间道_这个崇祯太过极端__笔尖中文
你朱常洵也配称孤道寡?!
朕朕朕!狗脚朕!
这是此时河南布政司内一众藩王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在对比之下。
原本在众人看来残暴嗜杀、望之不似人君的朱由检,此刻都显得是那么的天命所归了。
毕竟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一系列流程走完正儿八经选出来的正统皇帝。
而且连朱由检本人都没预料到的是。
他这条圣旨发完后,一众藩王对他的看法产生了极大改观。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本来由于朱由检诛杀秦王之事,大明朝各地藩王对其都可谓是又恨又怕。
但现在朱常洵这狗篮子玩意一冒出来。
众王又瞬间觉得朱由检这个皇帝才是真正的实至名归,看起来顺眼多了。
不管怎么说。
他都干出了前往陕西赈灾、击退草原异族、除灭不忠藩国的丰功伟业。
虽然某些手段在众王看来可能确实是执行歪了,但至少本意是为了大明好的。
而朱常洵这畜生则纯粹就连本意都是坏的了。
不光本意坏,执行的东西也他妈更坏!
所以在收到紫禁城传来的圣旨后,福王在一众河南藩王眼里倒是第一时间先成了跳梁小丑。
为了让福王小丑的更加彻底。
有藩王在自己的属地内举办完所谓的“登基大典”后。
还特地命人给福王府送去了“圣旨”。
圣旨的内容就是让福王逼话少说,赶紧一路从洛阳爬过来给自己磕头请安。
而此时此刻。
朱常洵还正在苏州府内纵情恣意,全然还不知道外面究竟发生着什么。
不过美好的时光总是非常短暂的。
当天夜里。
鼾声震天的朱常洵便被手下从床上给摇醒。
“殿下.殿下!大事不好了!河南布政司内一日之间有三个藩王相继在各自属地里称帝登基了!”
醉醺醺的朱常洵最开始听见称帝登基时还没反应过来,只是睡眼惺忪的看向屋内架子上的龙袍。
这件龙袍。
是朱常洵梦寐以求都想穿在身上的衣服。
三年前,他耗费大量心血命数百名能工巧匠秘密缝制出这件龙袍。
这次特地把其从洛阳老家给带出来,就是为了完成自己心中多年以来的夙愿。
半醒不醒的朱常洵看着自己床边的这件宏伟龙袍,一时间还只觉如梦如幻。
只是当手下将刚才所说之事又在他面前疾呼一遍后。
体重高达两三百斤的朱常洵几乎是直接就从床上蹦了起来。
“尔说什么!”
“千真万确呐王爷!唐王、周王、赵王他们三个今日共同举办了典礼,消息都已经在河南传开了,而且”
“而且什么?!”朱常洵怒目圆睁。
“而且他们还各自都遣人送来消息,说让您去觐见!”
听着这些话。
朱常洵脸上的横肉都随着他内心的剧烈起伏而抖动起来。
此刻的朱常洵满心都只有一个问题。
那些人,他们是怎么敢贸然称帝的?!
自己称帝,可是获得了全国各地世家豪族的支持,他们又凭什么?
朱常洵几乎是捂着胸口才强迫自己问出这个看上去有些脑残的问题。
而手下传来的回答,则是让他瞬间成了一只木鸡。
皇帝他竟然明文下诏让诸王皆可称帝?!
他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来?
这其中的大逆不道和败坏纲常已经不是言语可以形容的了。
朱常洵一时间被气的险些背过气去,手下一顿捶胸顺气才让他稍稍缓过来些许。
不光是朱常洵一人。
很快各大世家留在这里的代表,也全都听到了这个令人惊骇万分的消息。
而众人的反应也几乎和朱常洵如出一辙。
直到所有人再度于深夜聚在一起后,他们都还感觉自己是在做梦。
哪怕是华夏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也没有出现过这种一天之内三王称帝的场景吧?
而且皇帝的那道圣旨,简直就如同玩笑一般让人不可置信。
朱常洵木然张开干涩的嘴巴,看向众人:“诸位,如今这种情况又该如何是好?”
不再像前两天那般所有人都踊跃发言,这次屋内众人都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好一会儿后。
苏州府钱氏钱谦利看众人都不搭话,才强行站出来开口说道:“那位如此不讲道理的行事,是我们所有人都未曾料到的。”
“而这样一来,我等裹挟民意北伐的图谋也算是彻底落空了。”
说这话时,钱谦利显得极其艰难。
他非常不愿意去面对自己等人好不容易想出来的谋划,竟被对方以这种近乎于小儿打架的无赖方式给击破。
有人叹了口气接着道:“不光如此.”
“三王称帝的消息很快便会传遍整个大明,而那时怕是原本没打算的称帝的藩王们也会有样学样。”
“从这一刻起大明所有布政司都将陷入一片混乱,而所有人都会把这一切归罪于最先散出登基称帝消息的福王殿下。”
“一鼓作气再而衰的道理大家都是懂的。”
“到时候别说再裹挟民意了,我等不被百姓的骂声给淹死都不错了,而福王殿下届时可能会承担起最大的舆论压力。”
朱常洵听着这话倒是没再多生出什么情绪。
从他决定称帝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了。
骂就骂呗,反正又不能真把他给怎么样。
这点挫折都承受不了的话,那他又怎么可能和众人一起共举这另立中央的惊世骇俗之事?
重压之下。
朱常洵非但没有悲观,反而还将自己的情绪给慢慢调整了过来。
看着如丧考妣的一众世家元老,朱常洵从椅子上撑起身子来到屋子中间。
将在场所有人扫视一圈后,他缓缓开口道:“诸位,事态发展到现在这种局面,已经没什么再好去为之沮丧的了。”
“虽然我那侄儿凭这出人意料的一招确实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但不管怎么讲,优势还在我们这边的。”
听着福王的话,众人心中的悲观情绪果然慢慢被冲淡许多。
是啊。
皇帝虽然凭着阴谋诡计击溃了他们的这波攻势。
但目前皇帝真正的基本盘也就只是一个京城而已。
陕西、山东、朝鲜,这三个刚动乱完的省份只能算是半个残废,根本无法给其提供多大帮助。
而他们这群人手里所掌握的,可是大明朝最为繁华、最为辽阔的核心领土。
徐氏徐光旭站出来跟着说道:“福王殿下说的不错,天下大势依然在我们这方。”
“皇帝此举最多只不过是让自己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而已,只要我等齐心协力,收拾他那还不是早晚的事?”
接着他又看向朱常洵:“福王殿下,需要我们做什么您尽管吩咐便是。”
朱常洵知道越是这个时候,众人就越需要一个主心骨。
福王府如今的总实力也许还比不上一些二流世家,但他的身份却可以让他成为世家集团的领袖。
所以朱常洵不做任何犹豫直接吩咐道:
“目前最该做的,还是让河北一带顶住来自于京城的压力,防止其继续向南方扩张势力。”
这个时候。
黄泽及河北另外三家的元老就面露难色了。
之前让他们有恃无恐是他们知道,全国各地的世家大军要不了多久就会支援至河北。
至于现在
我打皇帝?!
包输的!
嘴上一口一个皇帝小儿归嘴上。
众人心里对皇帝的战力那可是真害怕的紧。
朱常洵自然也能看出来四人内心的挣扎,紧接着他就继续道:
“孤知道四位对此有所担忧,不过四位元老还请放心,我等虽无法再成功聚起大军支援河北,但力所能及的援助却是绝对不会少。”
“孤提议,河北与京城开战所需的所有军饷粮草,皆由孤与各南方世家一同提供。”
“不仅如此,我等还会源源不断的向河北小幅派遣精锐兵士,以壮河北之威。”
“只要四位能让局势僵持一段时间,那届时皇帝首级仍然还是我们的囊中之物!首功仍旧归于河北!”
其余人等听着这话皆是默默点头,表明了他们会向福王说的那般支援河北。
黄泽四人则是面目凝重的思索片刻后,最终方才慢慢颔首表示同意。
他们处在战场最前线,就是想不出死力也不行。
不过现在有个好处就是,南方世家和晋商们会给他们提供巨大的后勤支持。
打仗,说白了打的就是后勤。
在这方面,他们可以完胜京城。
而且他们大致也清楚。
就是把京城里由一战之力的人全加起来,那也只不过堪堪三万人左右而已。
但他们在得到了各地世家的支持后,则差不多可以拉出十五万大军。
十五万对三万,优势在我!
况且他们的任务也不是单凭河北一地做掉皇帝,只要守住领土让皇帝无法南下就行了。
这怎么看都不算是他们会亏本的买卖。
只不过。
四人心中刚刚燃起的振奋之意,就被堂外一声八百里加急给熄灭了大半。
“报——!河北连夜传来消息,其边境城县被皇帝派兵侵袭,目前已有三县士绅被其派来的骑兵部队屠戮殆尽!”
不光是主要四位主要受害者心神出现波动。
其余诸人听着这则消息也是面皮微微抽搐。
都这个时候了,他竟然还敢主动出击?!
黄泽眼眸低垂,阴沉着脸吩咐道:“让他们先行收缩战线,后面的事等老夫回去后再做料理。”
“是!”手下赶忙应声离去,不敢耽误一点时间。
朱常洵的那双小眼睛微微眯了眯。
自己的这个好大侄,果真是他娘事事都能出人意料,从不让人失望。
为何自己就没能如同当年成祖那般,遇到像建文帝一样的蠢货呢?!
对于这样一点原则都不讲的阴狠角色。
光凭河北一带的兵力,似乎还不足以能将其彻底限制在京城呐。
想到这里。
朱常洵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再度站起身对众人开口道:
“诸位,我那侄儿的手段想必刚才大家已经又一次见识到了。”
“所以若是想将其在这段时间里按死在京城,南下不了半分,恐怕还需要再下一记猛料才得行。”
众人对视一眼:“福王有何高见但说便是,只要能将那暴君诛杀还我大明一个安稳,我等什么都愿意干。”
朱常洵目光看向徐光旭身上:“徐兄,听说贵族中的徐光启其人,和国外的那些赤发鬼多有来往?”
徐光旭一顿:“确有此事不假。”
随即他立马明白过来:“福王的意思是让他去招揽那些人,然后再通过那些人来对付皇帝?”
朱常洵点点头:“不错。”
“本王虽未离开过大明,但也听说过佛朗基(葡萄牙)人善研火炮。”
“既如此,便不妨直接招揽一支佛朗基火炮军队来为我所用。”
有人面色犹豫:“殿下,若是一旦真让那佛朗基人进入我大明内部,怕不是会更加影响到我大明安定?”
福王还没说话,徐光旭就站出来反驳道:
“如今这个时候还要再去在乎这些事吗?将皇帝诛杀才是头等要务,其他的事不论什么都可以等到日后再谈!”
因为徐光启的原因。
整个徐家都有些较为亲近各种境外势力。
说直白点,就是崇洋媚外。
所以徐光旭当然是希望境外势力进入大明的。
见徐光旭这么说了,其余人也就没再提什么反对意见了。
人家说的也确实在理。
不管怎么讲,先把皇帝搞死才是头等大事。
因此招揽外国军队进入大明的事,就算是这么定下了初步章程。
而朱常洵却仍还觉得光凭此举不够保险。
外国军队战力虽强,但自己那侄儿也是真不弱,所以必须要给他再加一把火才行。
朱常洵又看向屋内八大晋商的掌柜:
“八位大掌柜,想要真正扳倒我那侄儿,还需要你们再从中出把大力。”
八位晋商掌柜对视一眼:“我们能为福王做什么,福王吩咐便是。”
其实,晋商们本不想掺和到这事里面,他们只想做生意挣钱。
但谁让皇帝的威胁实在太大,山西离京城又不算太远。
所以这浑水是想不趟也不行了。
只见朱常洵淡淡开口道:“孤需要你们对后金进行物资上的援助。”
“这样一来,河北与后金双方前后夹击之下,我们才能更轻松的解决掉京城里那位。”
晋商们听到这话倒没什么,他们本就一直在和金人做生意。
援助就援助呗,顶多就是出点血而已。
而其他人听着这话就有些不淡定了。
尤其是扬州府来的几位代表。
不知为何他们陡然间感觉脖颈一凉,似是有一股极重的杀意突然袭来。
于是便立马有人反对道:“金人狡诈且善战,若是真让他们得了援助,岂不是如虎添翼?”
“万一金人果真攻破京城,那我大明江山不就等于拱手让人了?!”
听着这话八位晋商掌柜依然无感。
金人没入关他们是八大商号,金人真入了关那他们也是八大皇商。
怕个毛!
于是晋商便立马反驳道:“诸位放心便是,就算金人入了关,在我等运作之下,各位亦不失万世富贵。”
但这次,众人可就没那么轻易的将事情给答应下来了。
金人那可不是普通的外国人,这玩意一入关搞不好直接就能整出一个神州陆沉。
一方觉得可以援助金人,另一方则觉得绝对不能给金人提供援助。
双方就这么争执了起来。
不过。
最终还是援助金人的声音压过了不援助的。
因此这事也就和招揽外国军队一样,定下了初步章程。
直到这时,众人才算是稍稍松了口气。
后金的威胁、各地世家的同心协力、再加上夷人先进的火炮.
这次,总能把那小小的一座京城给成功拿下了吧?
这不再是阴谋诡计,而是纯粹的实力碾压。
要是这次再出什么意外,那他们干脆集体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已经熟了九成的鸭子,那是不可能绝对再让它飞出这天罗地网了。
与此同时。
京城内。
天还未亮时,朱由检便来到乾清宫内处理各项国事。
魏忠贤则在一旁小心伺候着。
趁着朱由检歇息的片刻,魏忠贤一边递上一杯茶水一边禀报道:“皇爷,宫里夜间传来消息。”
“昨天一日之内,河南布政司内便有三王称帝,今天称帝的数量恐怕还会更多。”
“如此一来福王等人的阴谋便彻底告吹了,京城也算是暂时解了燃眉之急。”
虽然对于一众皇党来说,这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但魏忠贤脸上却没有多少喜色。
因为大明如今的状况,真是乐不起来一点。
朱由检自然能看出魏忠贤心中所想。
本着兼听则明的心态,他开口对魏忠贤道:“将你心中的担忧说来听听。”
魏忠贤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迟疑,陛下又不是听不进去逆耳忠言的主子。
“是!”
“奴婢目前还担心的就是,福王及各世家见自己阴谋败落后,恐怕会再用出什么更丧心病狂的手段来。”
“比如说勾结后金。”
老辣的魏忠贤对当前局势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
京城一直以来就长久面对着来自于后金的压力。
辽东和山西那边又一直跟后金眉来眼去。
再加上那些世家们为了扳倒陛下,连另立中央的事都干的出来。
那勾结后金对他们来说想必也是板上钉钉了。
听着魏忠贤的话,朱由检轻轻点了点头。
他比魏忠贤看的要更远一些。
估计除了后金外,那些人还会借助更多来自于异族的力量。
比如目前占据着澳门、和大明东南沿海一带多有往来的葡萄牙人。
毕竟为了利益,世家豪族们卖国求荣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轻松自然。
看着朱由检的思索神色,魏忠贤忍不住开口问道:“陛下,若是那些杂碎真在暗中勾结后金,您又准备如何处置这事?”
如何处置?
朱由检不禁想起自己与皇太极的那个一月之后两国开放互市的约定。
如今一个月时间还没到,估计皇太极那边也快发现朝鲜边境出变故了。
再加上如今大明朝内水深火热的局势。
自己或许可以利用各种信息差,跟后金玩一手反间计。
让后金暂时为自己所用。
从而达到火中取栗的目的。badaoge/book/144503/54602912.html
请:m.bada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