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小阁老 > 第一百零八章 国之栋梁赵二爷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一百零八章 国之栋梁赵二爷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从年前起,白云观外偌大的广场就变成了个大粥厂。

    经过最初几日的完善调整,赵守正和长公主府派来的管事们,将粥厂分为男女为两处,老弱病残另设一处,每处都用木栅围起来。

    粥厂中,一共三十六口大锅,五更天就升火煮粥。等到天亮时,便敲梆子开栅门,放一批流民入场吃粥。

    虽然每日进出粥厂的流民超过十万人,场面却井然有序,几乎没有争抢推搡。令整日提心吊胆,唯恐担心发生骚乱的宛平县官员啧啧称奇。

    其奥秘在于,赵守正让人用竹木片,做了十多万个叶子牌大小的木牌牌,然后用毛笔点上数量不同的点,分发前来吃粥的流民。

    隔天,粥厂便改为半个时辰开一次门,按照木牌牌上的点数放人了。

    卯时一过,手持一点的人入场吃粥;辰时中,手持两点的人入场吃粥;午时初,三点的入场;午时中,四点的入场吃粥,以此类推,直到天黑熄火。

    这样,每次入场不超过一万人,且被分散在三个粥厂中,自然就好管理多了。

    而且在最初几天的不摸头绪后,流民们便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哪个时段过来吃粥。所以提前个顿饭功夫到就成,不用排大半天队了这天寒地冻的,流民们又衣袍褴褛,让他们像以前那样,在寒风里站个大半天,不知要冻死多少人。

    赵守正还让人,在粥厂内搭盖大芦篷,为吃粥的流民防雪挡风;并为妇女建立厕棚;对有病的人给予药物。流民们心里不急躁,又被当成人对待,自然也不会给粥厂添乱,反而会主动呵斥的要捣乱的人。

    是以开粥厂二十多天来,每日都有十多万人进出粥厂,却没有一个人死在厂内。

    这在宛平县和顺天府的官员看来,简直是赈灾的奇迹。纷纷夸赞赵二爷能干,将来入朝为官,必是一员大大的能吏

    每当听到这种称赞,赵守正必会谦虚的说自己没干什么,法子也都是旁人想出来的。

    可官员们却越发尊重他,认为他居功不自傲、品德高洁,有清流之谦退风范。

    殊不知,赵二爷说的根本就是实话

    那用木牌牌将灾民分流的法子,是儿子教他的;那将灾民区分为男、女、老病三类、分开施粥的主意,则是五阳来帮忙时提出的。

    至于那些管事的、煮粥的、分粥的、维持秩序的都是长公主庄子里的农闲奴仆,他们世世代代都依附于皇家生存,自然担心坏了自家主人和二位娘娘的名声,所以都尽心竭力,不敢稍有差池。

    而原本不通俗务的赵二爷,其实好长一段时间,都处在百般不会,全都要学的状态,直到过年时才渐渐摸到了门道,开始像模像样起来。

    要是从头开始就指着他,灾民们非得乱了套不可。

    可架不住人家赵二爷命好啊。

    长公主也好、赵昊也罢,都乐得看到,别人将操持有方的功劳,算在赵守正身上。

    而且长公主还特意吩咐过一众管事的,必须要对赵守正保持绝对尊敬,谁敢惹他,就统统发配到关外挖参去。

    同年们原本还替老大哥捏一把汗,生怕他驾驭不了这群锦衣豪奴。谁知却见赵守正将他们收拾的服服帖帖,一个个都乖得跟小猫似的

    这让同年们彻底对老大哥心服口服,认为他不光有钱,而且也有大本事。

    在顺天府、宛平县的官员,和本届举子的合力吹嘘,赵守正还没中进士,就在士林中有了不小的些名气。

    是的,有钱有势的赵家人,就是最笨的法子,也能把声望刷上去。

    当然,官员们要是知道,赵二爷还是留下灾民的始作俑者,估计就不会这样交口称赞了

    年初四,天刚亮,最早入场的那批流民,便携家带口的来白云观外排队,等着那口续命的粥。

    这会儿辰时未到,粥厂里头还在煮粥,栅门自然紧闭。

    无聊等待时,流民们被栅栏上,贴得到处都是的告示吸引住了。

    “这写的啥啊”睁眼瞎们好奇问道。

    “招工告示现有卢沟桥堆煤场拟招壮丁两千,日结工钱四十文,并供给早午饭两顿、有荤有素,大馍馍管饱。有意者咨询粥厂诸管事。”

    便有那识字的大声念出这,直白易懂的招工启事。

    “哇,听着不错啊”

    “一天四十文,谁给算算,一个月是多少钱啊”

    “娘,我想吃肉”

    流民们便议论纷纷开了。

    流民又叫失业农民。

    就像后世的失业者那样,他们当然渴望能靠自己的劳动,赚钱来养活全家了。

    毕竟不到迫不得已,谁愿意整天像个乞丐似的,来这里排队等候施舍而且只是饿不死、绝对吃不饱的那种

    但是京城之外的工作机会实在太少了。

    西山煤窑原本是招工的大头,可招工季已经过去,各家煤老板基本都满了人手,不再招人了。

    只有极少数人被乡绅家、运煤商、砖厂等处雇佣,每月累死累活赚不到一两银子。却依然成为流民们羡慕的对象。

    可想而知,当如此多的工作机会出现在流民们眼前时,他们是何等的兴奋

    况且,每月的工钱有足足一两银子,还管两顿饭呢

    打工经验丰富的流民们,自动将告示上的工钱抹掉了零头,并无视什么顿顿有荤菜,大馍馍管够之类的鬼话。

    这年头,人心都坏掉了。

    东家们招工时,一个个吹得天花乱坠,可最后工钱能打个八折、能让人吃上饱饭的,便都是菩萨心肠大善人了

    于是等粥厂开门后,流民们先排队打好粥,然后一边端着粥碗哧溜喝粥,一边七嘴八舌询问起那些管事的。

    “张管事,你老管招工”

    “嗯,这买卖跟我们府上有些关系,东家是殿下的干儿,不然谁能劳动咱们帮忙”

    一听说跟长公主府有关系,流民们登时疑虑尽去。长公主殿下在他们心中,那可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娘娘啊。

    大伙儿的命都是她老人家给的,殿下还能坑咱们不成

    于是他们纷纷踊跃道:“俺去给殿下干活,不给钱,光管饭都行”

    “我去,我也去”

    “不急不急,等你们吃完饭,自然有人带你们过去的。”管事的不由笑道:“算你们命好,这两千个名额说多不多,只怕下一波来吃粥的,就是有人想去也捞不着了。”

    ps第三更,求月票、推荐票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小阁老》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小阁老》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小阁老》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小阁老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