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162章 二十万乡勇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162章 二十万乡勇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在北京皇父摄政王府。

    “现在说说军粮的事。”多尔衮道,“这些年辽东的粮食收成都不好,占领北直之后虽然搜刮了一些,但是也不多。”

    “眼下各旗的公粮全加起来也就90多万石。”

    “此次东西两路大军同时出击,总兵力达16万。”

    “如此大规模的出征,可谓是我大清立国以来前所未有之盛事。”

    “然而出兵数量多了,粮草消耗也就会跟着剧增,16万大军,加上战马骡马及驴等牲口十余万头,人吃马嚼每天的消耗都是一个巨大的数目。”

    “所以,指望八旗公库提供全部粮草是绝对不可能的。”

    顿了顿,多尔衮又道:“本王只给你们提供30万石军粮以及相应数量的草料,这些粮草大概够你们维持半年用度。”

    “如果超过半年战事仍未结束,”

    “那么后续所需的粮草就只能靠你们自筹。”

    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还有清兵屠川,筹粮也是原因之一

    听到多尔衮这话,多铎、阿济格、谭泰等八旗贵族非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因为自行筹粮就意味着可以大肆屠戮大肆劫掠。

    这可是他们八旗子弟的传统手艺。

    阿济格笑着说道:“老十四你放心吧,粮草绝不是问题,就凭咱们的钢刀还有大稍弓,还怕筹集不到粮简直就是笑话。”

    其余的八旗贵胄纷纷附和,气氛极为热烈。

    显然,在场的八旗贵胄都很热衷于做这种事情。

    多尔衮点点头说:“那你们就各自回付去准备吧。”

    此时在徐州行在。

    堵胤锡已经走了,金铉这次没有跟着离开。

    建奴就快要南下,金铉的三千骑兵也就不可能再跟着堵胤锡外出,而是必须回归正面战场准备与建奴的大战。

    崇祯带着金铉再次回到行在大厅。

    一边又问金铉道:“金卿,骑兵的训练没落下吧”

    “没有。”金铉道,“这三个月,臣一刻都未曾放松过对标下骑兵的训练。”

    顿了顿,金铉又自信的道:“三個月前刚成军时,臣不敢说大话,但是现在臣却可以拍着自己胸脯向圣上保证,如果是同等数量的骑兵交战,无论是建奴的八旗铁骑还是漠北蒙古诸部的轻骑,臣的三千精骑都是不惧。”

    夏镇战役结束之后,金铉又从中挑选了三百老兵。

    所以现在,金铉麾下的骑兵又恢复了三千人之数。

    金铉的这三千精骑跟胡国柱的八百夷丁都是骑兵,而且是装备最为精良的。

    经过上次夏镇大捷,明军缴获了大量的战马甲胄,所以这两支骑兵的武器装备已经得到极大的强化,已经不输给建奴白甲兵。

    其中胡国柱的八百夷丁人均三重甲,锁子甲、棉甲再加上最外层的铁札甲,武器除了腰刀、角弓以及长柄大刀之外,崇祯又额外加了三眼铳,真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既便是面对建奴的白甲兵,也能拼一下。

    当然,多数时候夷丁不会披三重甲。

    只有在极端情况下,夷丁才会披挂三重甲上战场。

    因为披挂三重甲的时候,战马的耐力会大打折扣,无法久战。

    说白了披挂三重甲胄时,八百夷丁也就成为真正的重装骑兵。

    像这样的重装骑兵,也就冲锋一次,而且距离一般不会超过千米。

    另外,八百夷丁这么多的武器甲胄,所以除了战马之外,还额外配有驮马。

    金铉麾下的三千精骑就只有两重甲,里层锁子甲外层罩棉甲,武器是腰刀、长柄大刀再加鲁密铳,没有弓箭及驮马。

    从这,就能看出崇祯赋予这两支骑兵的不同用途。

    胡国柱的八百夷丁偏向于重装骑兵,金铉的三千精骑则更加偏向于龙骑兵,必要时候也能作为轻骑兵直接用于冲杀。

    “好”崇祯听了后大喜过望。

    “等有时间了,朕一定要亲自检阅。”

    “将士们早就盼着这天。”金铉喜道,“要不然就今天吧”

    “今天可不行。”崇祯摆摆手,说道,“今天朕还得赶去收粮,那一万多亩苞谷、一千多亩蕃薯还有一百多亩土豆也该收了。”

    此时,在山阳的知府衙门。

    范中杰亲手将一份名册递给冒襄与阎应元俩人。

    “这是最近这一个多月来,山阳县招募的乡勇,合共3万人,按内务府定的规定,一名乡勇应卯一日支米一升,前后一共支米四千石有奇。”

    “除去这四千石米,府库尚有饷米九万六千石。”

    说完,范中杰又将另外的一本账册也一并递过来。

    “现在你们俩来了,这名册还有账册就交与你们了。”

    冒襄接过名册账册,又回头与阎应元对视一眼,深感责任重大。

    因为从这一刻开始,山阳县的这3万名乡勇就交到他们手里了。

    如果一个月之后无法使这3万乡勇形成战斗力,进而导致黄淮防线的崩溃,他们两个就会沦为大明朝的罪人,到时就真的无颜见江东父老。

    阎应元却问范中杰:“敢问府尊,真有3万乡勇”

    阎应元是不太相信,只是一个山阳县真能招募到3万人的乡勇。

    毕竟大明朝的文官武将办事向来不靠谱,所以很可能只是虚报,冒支饷米。

    “不怪两位不相信。”范中杰并没有感到被冒犯,反而笑着说道,“刚开始时本府也是不信,需知我大明朝许多小县的总口数也不过一两万人,山阳县虽然是人口稠密的大县,在册的成丁数也不过5万多,居然能有3万成丁应募乡勇,属实令人难信。”

    说到这一顿,范中杰又说道:“不过,本县确有3万成丁应募乡勇,这还得归功于国难戏班的宣传,再加上现在又是农闲,因此应募的壮丁数量极多,总之如若有虚报,哪怕只是短少了一人,本府甘领军法”

    范中杰这话,说得就极为硬气。

    阎应元顿时肃然起敬,因为他生平最钦佩的就是这种人。

    当下阎应元拱手说道:“府尊勿怪,此乃在下职责所在,并非有意冒犯府尊威严。”

    “小友言重。”范中杰淡淡一笑说,“都是为了圣上效力,也都是给大明朝廷办差,谨慎仔细些也是应该,本府不至于这般小气。”

    冒襄又问道:“敢问师兄,3万乡勇现在何处”

    “就在刘伶台驻扎。”范中杰道,“正由山阳县的典史以及大河卫的两位指挥同知带着做一些最基本的队列操演。”

    “如此,弟等就此别过。”冒襄说完转身就走。

    阎应元则又对范中杰说:“府尊,九万六千石饷米暂时有劳代为保管,等在下与辟疆兄整顿好乡勇,即遣人来取走。”

    “好说。”范中杰欣然应允道。

    “告辞。”阎应元再揖转身离开。

    等出了府衙,冒襄忧心忡忡的说:“皕亨兄,3万乡勇,只你我二人,却需要在一个月内使之编练成军,何其难也。”

    “确实很难。”阎应元严肃的点头。

    随即又摇头:“但其实也没有多难。”

    “咦”冒襄惊喜的道,“皕亨兄心中莫非已经有定计”

    “嗯。”阎应元也没矫情,点头说,“单只靠我们两个人,要想在一个月之内将3万乡勇编练成军,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咱们必须得先找到一批帮手。”

    “3万人的乡勇,我就不信其中没有几个识字的。”

    “哪怕其中只有三百个识字的童生,你我便多了三百个帮手。”

    “如此一来,你我便只需负责训练这三百个童生,然后再由每个童生负责训练一百个乡勇,3万乡勇便可在短时间内训练成军。”

    “妙,妙啊”冒襄两眼一亮赞叹道。

    “皕亨兄你真行,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此等微末小事,不值一提。”阎应元笑着摆手,随即又说道,“最关键还是要发动民夫修筑铳台,此事就需仰仗辟疆兄。”

    “此事好说。”冒襄微笑着说道。

    “山阳虽非如皋,但我冒家在此间也颇多世交。”

    “所以无论出人还是出钱粮都不在话下,毕竟修建铳台打造黄淮防线也是为了守护山阳县,为了守护淮安府,更是为了守护大明朝”

    很快,两人便来到府城东北二十里外的刘伶台。

    还隔着老远,便听到了一阵阵的喊杀声,随即一座庞大的军营便呈现在两人眼前。

    只见一片空旷的河滩空地上,已经搭起了数以千计的茅草棚子,在这些茅草棚子旁边的河滩之上,穿着五花八门服饰的乡勇正在操练。

    乡勇们手里拿着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门。

    换成其他人,看到这样一幕只会感到无语。

    但是阎应元和冒襄看到这幕,却瞬间感觉有一股热血涌上脑门。

    从这一刻起,他们两人就是这三万乡勇的主帅,一旦建奴来犯,就会由他们率领着这三万乡勇奋起抵抗,大丈夫当如是

    差不多时间,其他十六个士子也接到各自乡勇。

    淮安府九县,这次一共募集到了整整20万乡勇。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就将由阎应元、冒襄等十八个士子,对这20万乡勇展开训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之编练成军。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