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晚唐浮生 > 第六十一章 接见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六十一章 接见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慧照法师从来没想到,他居然会跑到山里面圣。

    明明有皇宫,住啥山里啊莫非邵圣看透了世间浮华,要皈依我佛这现在还不行啊。

    昨晚下了一场秋雨,山路崎岖湿滑。慧照法师与于阗众僧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抵达了黄伞盖所立之地。

    「方外之人拜见大国天子。」慧照法师口宣佛号,躬身行礼。众僧一起行礼。

    「赐坐,赐茶。」邵树德吩咐道。

    他仔细观察了一番于阗僧众,发现是典型吐火罗人相貌,与粟特人类似。都是蕃人,但蕃人与蕃人也不一样啊。

    东北的蕃人,与汉人长相差别不大。

    北方草原的蕃人,则有的像,有的不像。如回鹘,典型的黄种人,虽然这会西迁了,与当地人混血之后相貌会有所改变。

    阴山鞑靼,就非常复杂了,毕竟有个白鞑靼族群。西北草原,绝大部分都是白人特征。

    但总体而言,西北「白」,东北「黄」,正北白、黄都有黄是主流。毕竞历史上吐火罗人的大规模东迁,是为匈奴所阻。

    「朕参详吐蕃语多年」邵树德突然说道:「从渤海班师回朝的路上,闲来无事,便读了读月藏经。」

    慧照法师一惊。字

    「惜学识有限,看得半懂不懂。书中所言法灭故事,也只明白了个梗概。」邵树德继续说道:「法师以为,此事可会应验」

    邵树德早年就精通党项语,不过这种语言没有文字。

    后来学了吐蕃语,但他精力有限,学得不够精深,水平一般。

    也曾学过回鹘语,不过半途放弃了,只懂部分会话和少许文字。随着年龄上升,记忆力减退,已经放弃学习任何一门外语了。

    月藏经里关于法灭的故事他大概懂了:叶婆那王代指希腊人、释拘王代指塞人、波罗王代指帕提亚人是三位恶王,趁着佛法衰弱,各领十万大军进攻天竺俱闪弥国。俱闪弥国经十二年奋战,消灭来犯之敌,国君难看王为消弭屠戮兵众之罪,迎请世上所有僧伽至俱闪弥国。

    僧众都到达后,举行布萨。会上僧众们发生争执,互相残杀,到天明后全部死干净了,至此佛法尽灭。

    故事挺扯淡的,考虑到成书时间不晚于2世纪和成书地点西北印度某处,应该就是印度人因为经历了这三个种群的入侵,编出来的。

    「陛下,法灭之事,又何止在天竺应验。」慧照法师一脸哀伤地说道:「月藏经中所记之事,其实还有个前言,吐蕃人并没有译下来。」

    「说来听听。」邵树德感兴趣地问道。

    「未来某时,僧人不守诚法,入世营利。世人则不信正法,不喜佛僧,故令佛法式微,佛国衰弱,引得外敌入侵。」慧照法师说道。

    「原来如此。」邵树德感叹道:「倒也不是无的放矢。」

    他知道,西域佛国的僧人们拥有中原人难以想象的特权。以于阗国为例,紧伴国王身侧的便是五十名常年习练武艺的僧人,佛寺、僧众的势力遍布社会各个角落,正所谓物极必反,已经引起了世俗阶层的极大反感。

    想想看吧,当年邵树德在绥州处理的三界寺,其僧众就有各种资产,比如商铺、磨坊、农田、果园等等,还放高利贷,收不回来债时,直接把欠债人绑回来拷打。

    中原的僧人都这么嚣张了,西域佛国又是什么样说难听的,税都不好收。

    国王要养官僚系统要养军,从佛寺那里收到的税有限,便只能盘剥百姓。百姓能怎么办投靠佛寺呗。

    再加上僧众嚣张,与贵族争抢

    利益,已经是从上到下都反感佛教了。「于阗国可会法灭」邵树德问道。

    慧照法师仰天长叹,道:「僧众入世牟利,败坏佛法,恐不久矣。」邵树德沉默。

    这倒和后世的历史对上了。绿教创立的时间比佛教晚多了,这会才两百余年,正处于上升期,各个利益阶层尚未如同佛教在西域那般腐朽堕落,引起社会各阶层反感。他们最后能赢,恰如新兴战胜腐朽,几乎是必然的。

    世间兴衰轮回,自有其时。国家、民族、宗教,不外如是。

    西域诸国,若没有外部援助,即便这次能扛住,早晚也要败落。

    「于阗国为前唐藩属,却未接受过大夏册封。」邵树德说道:「法师一行数百人,献上的礼物比一般朝贡物还要多,却未携带国书,朕也弄不明白了,于阗国主到底是怎么想的」

    于阗国这个使团姑且称之为使团有几百人,人数并不少,除了僧人外,还有于阗国的贵族子弟和商人。但一无国书,二无在职官员,身份上属于标准的民间「文化交流团」「商业交流团」「旅游团」

    而他们献上的礼物,计有:镶嵌精美玉石的玉带一根、东河大玉三团、昆仑山玉十团、东河玉五十团、玉装鞦辔一百具,这是比较有价值的。

    另有白氎di布于阗棉织成的细棉布、牦牛尾、红盐、郁金、硇砂、大鹏沙硼砂、乐器、刀具等物事若干。

    于阗盛产美玉,其器用服饰上多用玉石装饰,国王的印玺也是玉石制成。团是于阗玉的一种计量单位,但并不代表重量。

    历史上尉迟苏罗送给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的礼物中,就有大玉一团,重团,重42斤;纯玉一团,重5斤。

    这次于阗国进献大夏的东河大玉多在00斤,昆仑山玉则为4060斤,东河玉则都在20斤以内。

    于阗国经常用玉石与周边进行贸易。他们曾经用30斤玉从归义军那里换来了200匹丝绸,老实说,就这个交换比例,倒爷的利润会飞起。

    他们的玉石资源,好像无穷无尽一般,连带着周边势力手中都有大量玉石。932年,归义军向后唐朝廷进献玉36团。

    940年,甘州回鹘向后晋进贡玉100团。942年,甘州回鹊再次进献玉年,甘州回鹘向后汉进贡玉73团。

    951年,高昌回鹘向后周进贡玉6团,另有摩尼教法师贡玉77团。

    难怪后世和田玉资源接近枯竭,实在是这年头搞得太狠了。

    「国主年迈,不便远行,便令贫道出门看看,方今天下是何年。」慧照法师说道。「自敦煌一路行来,可曾看到了」邵树德问道。

    「贫道经河西入灵州,复南下,经关中入河南,复又自滑州北上,一路至北平。」慧照法师回道:「听闻最近数十年中原不太平,兵戈连岁,百姓苦不堪言。而今一路走来,但见疮痍渐复,百姓自安,偶有小乱,旋即平复。再看郡邑村乡,不似十室九空的模样,贫道只能说,大夏圣人是有大智慧、大气魄、大毅力之人。」

    「比之前唐如何」邵树德追问道。

    「就实力来说,当不逊于前唐初年。」慧照法师答道。

    「法师对中原倒是门清。」邵树德笑道:「听法师所言,比之前唐初年似乎还差了一些」「陛下固有大智慧,而今还需做一些大勇气之事。」

    「何为大勇气之事」

    「前唐太宗李世民不远万里,灭高昌国。今又有高昌回鹘据其旧地,残害商旅,抄掠他国,陛下何不兴兵讨之」

    「朕若出师于阗国可愿相助」「固所愿也

    。」

    「可惜法师并非使者。」邵树德叹了口气,道:「朕欲遣一使团,出访于阗,法师觉得如何」「于阗国主定然欢迎。」慧照法师说道。

    「但朕总觉得于阗国主对朕有些误会。」「使者一至,或可消除误会。」

    「若使者携带册书而至,于訚国主可还欢迎」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邵树德一窒。他大爷的,又跟我说车轱辘话。

    「也罢,法师过些时日便回返吧。朕会遣一使团随行,携带册书。于阗王自掂量即可。」邵树德说道。说罢,又与慧照法师聊了聊于阗的风土人情,并旁敲侧击问了问高昌的情况,得知高昌的僧众同样享有巨大的经济特权,依附于寺庙的庄园遍布各个绿洲。

    不用想了,当初与仆固俊翻脸西逃葱岭对面的那部分回鹘人,其国内大概也是这种情况。

    当面临绿教强敌的时候,和尚们难道还这么善财难舍不知道让渡部分利益出来,支持世俗贵族整军经武,对抗强敌世俗贵族败了,还可以改信,投靠绿教,和尚们败了是什么下场,自己心里没数吗

    聊完之后,他便让慧照法师一行人离开了。

    同时发出数道命令:

    河西道征发百姓、牧人修缮大碛道。沙州大建仓城,以备物资囤积。

    河西、陇右二道州兵土团加强训练,都指挥使随时抽查,枢密院定期派人巡视。司农寺清查各大牧场牲畜保有量,重点检查马匹数量。

    召河陇各蕃部酋豪入京觐见。

    战争不会立刻发动,但准备还是需要提前做的。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晚唐浮生更新,第六十一章 接见免费阅读。: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大唐之我太上皇绝不摊牌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晚唐浮生》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晚唐浮生》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晚唐浮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晚唐浮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