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带着系统来大唐 > 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饲养当在众观寺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饲养当在众观寺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缘何起佛跳墙一称呼”李隆基对菜名好奇。

    “有的佛门子弟,会戒荤腥,佛跳墙中有荤腥,是说由于味道过好,引得戒了荤腥的佛门僧人越过那个信仰而吃,也可说成子弟跳墙去吃。”

    李易简单介绍,大唐的佛教,有人吃肉喝酒。

    有人则不吃,据说不吃荤腥的事情,还是从之前的皇帝下的命令而加入进教义中的。

    政权与教义,存在相互影响。

    教权强则政权弱,政权需要按照执掌当地教权的人来行事。

    凡政权掌握者不听从教权掌握者的话,便收拾掉。

    反过来则是宗教又政权控制,说禁就禁。

    “寺占的地方大,还有僧人多。”李易在考虑谁的权利大就听谁的话时,想到寺。

    “有不少土地归寺里用,不交租子。”李隆基已经限佛了,还把一些人从寺里赶出去。

    但他还是想进一步,不需要佛教的信仰,也不需要道教。

    报纸上始终在宣传明,宣传大唐。

    京兆府的百姓去寺观的人越来越少,不再给香油钱。

    甚至还偷人家的香回家给自己和易弟的长生牌位用。

    寺观曾经给划的土地,依旧年年有收成,并且对外放贷。

    有的百姓因为借了钱无法偿还,只能把自己的永业田给寺观,使得寺观的土地不停增加。

    现在京兆府及周边的百姓倒是不管他们借钱了,他们的利息高。

    百姓更愿意管李家庄子借钱,如买衣服、盖新房子、买牲畜。

    借钱买粮的没有,粮食够吃,采茶叶、蒿子、储冰等事情上,百姓赚到钱了。

    只有大件的东西钱不够,管李家庄子借,李家庄子派人去给建和提供牲畜。

    李家庄子的费用低,百姓按照正常价格分期偿还。

    属于把寺观给打压下去,却仅仅在京兆府和周边,更远的地方鞭长莫及。

    这般想,李隆基心情变得不好了。

    “让他们养猪。”李易心情不错,有地方、有人手,养猪吧。

    “养猪”李隆基不解,咋突然想叫别人养猪

    “他们比较轻闲,诵经了、背教义了,一边养猪一边就背了。还有他们的好田,用来种籼稻。”

    李易一脸我非常关心佛道子弟的表情说,悲天悯人的那种。

    要不是他的眼睛不自觉地眯起来,其他人就信了。

    “好办法。”李成器出声支持,对,告诉寺观的人多多养猪,百姓们需要吃肉。

    煮猪食、割猪草、清理猪粪,不影响诵经,诵经伺候猪,是件快乐的事情。

    王皇后摸着肚子说:“对,打仗他们不去、租子他们不交。悲田坊又不再叫他们来管,他们总该为大唐做些事情。”

    “好”李旦开口。

    “早应如此。”豆卢贵妃附和。

    “如何养”李隆基开始考虑具体方面,叫和尚跟道士养猪的事情已经确定。

    “合作,不可令他们吃亏。由司弄寺李家庄子吧,司弄寺的人我担心他们徇私。”

    李易想通过官方来操作,又认为官方人员不可靠,到时候还得收拾人,麻烦。

    “我庄子出猪崽儿,他们负责养,养一口猪给我一百斤的猪肉,其余算他们的利润。

    该留种的留种,母猪崽养大宰杀之前,必须出一窝猪崽。

    出的猪崽还是我的,继续交给他们养,多出来的分给百姓养。”

    李易开始说具体数据,他只出猪崽儿,别人帮着养大,他拿肉和新的猪崽儿。

    永穆公主喜欢吃猪肉,对此有所了解。

    她听到一百斤猪肉,秀眉微蹙:“李郎,只要一百斤是不是略少”

    小兰在李易另一边点头,少,应该要二百斤。

    “是猪肉,不带骨头和下水。”李易强调一下他说出来的词。

    从年初养到年尾,生一窝,猪能长多大杀完后出肉率是多少

    若不产崽儿,母猪给劁了,增重速度快,产崽儿则慢,还有公猪亦是。

    按照他提出的条件,僧人与道士,本钱都回不来,需要年年补贴。

    好在他不追求瘦肉率,大唐的百姓不爱吃瘦肉,没油水。

    要是想多要瘦肉,猪还得锻炼,跑步了、游泳了。

    “他们的香火钱全搭里喽”李成器幸灾乐祸,他高兴。

    有信佛信道的人依旧会给钱,正好,他们给寺观,易弟拿来变成猪肉和小猪。

    转过头补贴给百姓,易弟又不赚这个钱。

    相当于僧人与道士劳动,为大唐作贡献。

    谁不同意,看看羽林飞骑、十六卫和三万募兵,相信他们会大彻大悟的。

    “有付出,自然有回报,我欲多翻译经书,印刷出一批,交由他们学习和传教。”

    李易在欺负别人的时候,想着给人家一点好处。

    经书,尤其是佛经,大唐还在努力翻译。

    等到了他那时,经过一代代的翻译与注释,经书内容更广、更深。

    尤其在解读方面,无论佛教与道教,后世给出的不同见解才最珍贵。

    在辩经方面,李易拿着那时的经意,可以把现在的僧人给辩懵圈。

    一年抄抽时间抄个一两部经,相信养猪的人会满意。

    如医书一般,给出来医书,学的人得免费为别人看诊,当作学费。

    只有针灸、按摩、药材上能赚到钱。

    “易弟多费心。”李隆基感谢。

    明年开春起,一大片地方的寺观开始养猪,等到明年年底,出成果,再朝更远的地方推广。

    李易吃口菜:“僧道多有懒惰者,寺观所属田地,自己不事耕作,佃与其他百姓。”

    李易再提个事情,寺与观,里面的僧人与道士,整天享福,有阶级。

    越下面的越累,到了上面,每天吃得好、睡得好,活儿一点不干。

    自己耕种、自己浇水,不存在的。

    他们圈起来的土地租给别人干,收的租子还不少呢,同时又不交租。

    庸和调还是没有,相当于不上税的大地主。

    里面的一些人,与皇室贵族往来频繁,甚至行苟且之事。

    李易在考虑继续改变,那么多的佃户,为和尚道士工作,不如给李家庄子出力。

    “把为他们种田的百姓挪到我手上,百姓太苦了,归我管,我不要他们的租子。”

    李易说完看大家,众人看李易点头,意思是你愿意要就要。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带着系统来大唐》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带着系统来大唐》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带着系统来大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带着系统来大唐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