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土知道,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说了会引起无休止的争辩,浪费宝贵的时间。
与其如此,还不如换个思路讲解。
半晌,情绪逐渐恢复过来的倪土舒缓地喘口气,对老者说到:“先生下午可有急事要去做”
老者泯然一笑,答道:“老夫今年六十有二,算是大半个身子埋进土里了。教书半生,弟子无数,却没有一个得意门生。失望之极,撂下戒尺,云游四海,看遍天下美景。前几日想来,自己无欲无求地度日,总觉得是个废物。今日听小友几句言语,茅塞顿开,情绪激昂,顿觉如此生活才是老夫要追求的。老夫能得嘉念善信,就算是在此等候片刻,也是无妨的。”
“老先生,正午时分,太阳正盛,正好可以午休,外面有个藤椅,可以半躺半摇,老夫子可以去休息片刻,学生还要把店铺内准备一番。”
“哦午休折煞我也啊老夫万万不敢午休。”
老者似乎很是恐惧什么。
倪土一愣神儿,忽然想起来,后世有一个曾国藩也是不敢午休。
观其传记便可得知,缘由来自于论语公冶长第五。其文曰: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孔子为何暴怒
朱熹为此做过解释:“昼寝,谓当昼而寐。言其志气昏惰,教无所施也。与,语辞。诛,责也。言不足责,乃所以深责之。宰予能言而行不逮,故孔子自言于予之事而改此失,亦以重警之也。
为此,儒家对此的解释基本倾向于一个道理:自先秦以来人们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都要求人们珍惜时光,而把白天睡觉视为浪费时间和懒惰。因此,对于宰予昼寝孔子十分气愤,斥责也不为过。
可是,仅仅因为“昼寝”这样的小事,大发雷霆甚至怒不可遏,也确实说不过去。
后人考察,能将一个温文尔雅,平时连学生都能嘲笑和质问的孔子激怒,应该是触怒了他的原则问题。
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在教学以及与学生交往中,并非以威严和死板处之。
若是细读论语和史记的人都知道,孔子当真是一个亲切的人。无论论语的字里行间,还是史记的人物擘画,都把一个亲切而不失幽默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出来。
比如因为美女南子的事情,学生子路责怪他,他竟然对天发誓:“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其一,这是学生在质问老师。想想看,古往今来,有几个传统士大夫哲学笼罩下的学生,敢于质问老师西方这种事情倒常见,弗洛伊德培养了几个著名的学生,最后成了最坚定的反弗洛伊德理论的人。但东方文化中,缺少这些。
子路敢这么问,说明孔子是个非常民主、非常尊重学生的师长。他越是这样,你便越尊重、景仰他。那些喜欢暴力施压的老师,若干年后,只会让学生唾弃。
其二,更奇特之处是,学生质问,老师脸憋得通红,没法自证清白,只能对天发誓了。可见孔子老师对学生的质疑,很重视,很无奈,同时也急于维护自己的形象。
还有一事可以佐证。
孔子还是一个很善于自嘲的人。这和摆在我们面前的万世师表形象,多少有点落差。
孔子去郑国,和弟子走散了,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城郭东门。学生们一通好找,就差贴寻人启事了。学生子贡发现了线索,有人跟他说,东门有个人,长得如何如何呢累累若丧家之狗,意思是说一脸疲惫,就像没了家的狗一样。
后来师徒相聚,一根筋的子贡如实把那人的描述跟孔子说了这“丧家之犬”的话,能对着当事人说吗太没面子了吧。
孔子听罢,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笑,说道:“那人如何描述我的样貌,不重要。说如同丧家之犬,倒恰如其分”
几人能到这肚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孔子的肚子可以撑好几个宰相了。
千古之谜是:子贡为什么把“丧家之犬”一事如实告诉孔子呢算不算当面恶心老师其实并不如此,主要还是师生关系融洽,子贡一方面大概是想考验考验老师,看看睿智的老师如何回答这种刁钻问题,自己趁机学着点;另一方面,师生周游列国,旅途困顿,吃了上顿没下顿,又没手机可玩可看,再不互相打趣找点乐子,人生和咸鱼还有什么区别
所以孔子是一个可爱的人,一个可爱的老师,并不古板、教条。然而自从他被供在前方,成了目标,成了信仰,成了塑像,情况有点变了。可爱变成了敬畏,幽默变成了庄重,实在变成了距离。
话头转到以孔子为师尊,严格克己的曾国藩认为:老先生都说了,咱能不听坚持不午睡。只到后来才有了变通,晚饭后小憩一下,再起来熬夜。
倪土面对这样对圣人之言如此恭敬的老夫子,怎么说呢。
不过还是微微一笑说:“我从小便常在梦中与圣人面谈,以梦为师。”
“哦有此等奇事怪不得你知道那么多”老夫子震惊地浑身都在颤抖。
“圣人有孔夫子,也有孟子,老子,更有庄子,列子等智士先贤。是为圣人宴会。”
“这你乃千古神童,天选之人呢”
倪土谦恭地抱拳鞠躬,继续说道:“某日,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老夫子先是一皱眉头琢磨起这句话来,突然他明白了倪土在跟他一本正经地开玩笑,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不只是他,连薛三娘和甄真儿,还有刚刚进店的几人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不少人以孔子的话为尊,午睡更是被视为忌讳,很多人午睡都是带着愧疚之心。
没想到被倪土这个小子一句话便化解了。
“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的对可笑之至啊”老夫子嘟囔着,拄着拐杖晃晃悠悠跨过门槛,便到门口外,瓜藤架下的躺椅上休憩。
倪土却望着众人的嘲笑,仰头看望后世的江西方向,念念叨叨:“那属于华夏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海昏侯刘贺的墓葬里,存放的五千余枚竹简木椟上会让你们发现这句话的。”
失传数千年的齐论语知道一篇,昭示当时世事的皇家秘档除国诏书,还有易经礼记孝经医书六博棋谱等数不胜数的经典巨制将闪亮登场,振奋人心。
生前,遗憾终生,死后数千年,一经面世便以另外一种方式被世人记起,其轰动效应不亚于任何一位汉代帝王他若地下有知,不知是喜是悲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