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明末:帝国崛起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分田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一百三十二章 分田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大帅”徐鹏叹气道:“地方治理政务,主要依赖吏员,概因没有那么多有功名的读书人委任为官,就算让秀才全部出仕也弥补不了那么大的缺口,而且增设官员,就意味着俸禄的消耗增大,这就是冗官弊政的根本,如果皇家委任官员到乡,甚至到村,估计庞大的官员俸禄就能轻易拖垮国家的财政。”

    这话说的在理,但是冯恺不接受,因为徐鹏的眼光有时代的局限性,他认为天底下的财富是恒定的,多给官员支出,那其它地方就会减少,长此以往,就是弊政。

    而冯恺的认知则正好相反,他认为天底下的财富是无尽的,而且他开源的手段多到不知该用哪一种,所以他最不担心的反而是明朝这种难以想象的财政崩溃。

    大明穷了不是一天两天了,后面几位皇帝也想开源,可玩来玩去不过也就是打矿山或者靠太监敛财的心思,手段粗陋,不堪入目。

    至于节流就更不用提了,朱元璋最底层百姓出身,甚至还当过和尚和乞丐,所以他最懂民间疾苦,也最恨贪官污吏。

    所以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后,对于贪官污吏几乎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还定下了历史上最低的官员俸禄,那俸禄别说养活当官的什么幕僚、师爷和吏员,甚至连自己一大家子都养不活

    寒窗苦读,一朝出仕,当了官就是老爷,可不是受苦来的,就算不千里当官只为财,可也不至于要活成海瑞吧,那当官还当个什么劲。

    所以在冯恺看来朱元璋肃贪没什么问题,但是又不给贪又不给当官的活的滋润,这本质就是错的。

    事实上就是再如何惩治贪腐,手段再怎么狠,朱元璋也没肃贪成功,至于朱元璋死了以后,那贪官直接就是没边没际,无官不贪。

    所以这个节流那个节流对于小民之家来说没什么问题,但是大到一国,还指望以节流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效果必然是适得其反。

    “村可设村长,由村民推举,村长不予俸禄,但是可以免除一定田亩的赋税作为报酬。”

    徐老五依旧摇头道:“各村大多是同姓聚集,同姓出自同族,同族必有族老,而族老处理族事,这几千年来已经形成惯例,即便是推举,最终也必然是推举的族老成为村长,并没有实质的区别,还有就是地主。

    大帅斩杀的那姓浦的地主就是浦狄村的土霸王,他说一村民不敢说二,甚至受了迫害也只是忍气吞声,若让浦狄村村民推荐村长,那家伙不当村长谁敢当”

    冯恺有些头疼,他确实是将皇权下乡这种事给想的太简单了,不过就算再难也只能迎难而上,开国帝王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是留给后世子孙更不可能解决,到最后子孙只能深受其害。

    所以但凡有一点办法,能在开国这个秩序重建的阶段解决的事就绝对不能拖下去。

    “推荐族老可以容忍,但是族老要是以为自己还能和以前那样随意欺压村民,甚至自己执法草菅人命,那就一命抵一命。”

    徐鹏这次没说话,在乡下族老的权力确实很大,就算是里长,小吏,衙差这些人基本上也会给各村的族老几分面子。

    族老的权力有多大,比如发现谁和谁野合,直接可以让人将奸夫给沉塘,哪家男人要是死了,族老能逼寡妇殉节,这样没准能混个牌坊

    “简单来说,村长只有调解权,处理民间纠纷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没有执法权,谁敢窃夺执法权,谁就去死。”

    徐鹏点头道:“如此倒是足以震慑,只要加以监管制度,应该能有不俗的成效,可村子要是地主说了算的怎么办”

    “地主,咱要夺天下,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地主,劣迹斑斑的宰了,劣迹一般的重罚,没有劣迹的分田”

    “分分田”徐鹏惊呼。

    “嗯。”冯恺哼声道:“要想抑制土地兼并就必须要分田,必须要有完善的土地政策,大地主小地主家的土地必须剥夺分给平民,只有自耕农多了,咱们才能真正收到农税。”

    “大帅打算如何分田出台什么样的土地政策”徐鹏身为首席谋士,知道兹事体大,一个搞不好就会酿成大变,所以不得不谨慎。

    “关于分田,咱想这事想了已经快一年了。”冯恺笑了笑,他要考虑的太多,可以学习后世红色那样打倒地主老财,但时代有时代的局限性,生搬硬套有时候未必是最合适的。

    所以冯恺一直在考量得失,争取拿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最终得出来的结论很简单

    他在做梦想屁吃

    涉及到地主的根本也涉及到小农利益,想要云淡风轻去解决掉可不就是做梦

    “土地是小农的根本,在国家没有开辟稳定财源的情况下,农税就是国家经济的保障,这一点诸位没有异议吧。”

    众人纷纷点头,武将也不例外。

    “但是看看这大明朝,士绅权贵动辄就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亩土地,寻常的大族大地主名下有个几千几万亩土地也不稀奇,这些土地有不少是兼并所得,但是同样有不少是为了避税,故而将土地托庇于士绅地主名下,从而光明正大的来逃避赋税。

    久而久之,这天底下九成的土地都到了豪绅大族的手里,彻底断了这九成土地的税源,剩下的那一成在自耕农手里的土地不但要交正税,还要应付苛捐杂税,甚至还有摊派等等玲琅满目的征收,自耕农如何不破产

    破产就只能想办法把土地投献出去,或者直接卖掉,自己成为大户的佃农,于是朝廷能收到的税就越来越少。

    没有农税的稳定税源,国家财政就捉襟见肘,皇帝没有办法,就只能加紧盘剥,比如辽饷、剿饷,于是越来越多的百姓活不下,只能揭竿造反,说到底就是成也土地,败也土地,诸位觉得对不对”

    众人只得再次点头。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明末:帝国崛起》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明末:帝国崛起》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明末:帝国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明末:帝国崛起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