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明末:帝国崛起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嘴脸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三百一十二章 嘴脸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武锐军出征了

    冯恺窝在以前的成国公府,现如今的川王府书房内,看着眼前的旨意发愣。

    不错就是旨意来自南京朝廷弘光皇帝的旨意。

    不过在旨意的一边还有一封书信,书信是马士英写的,废话啰嗦了一大堆,也不知道是不是习惯还是存心卖弄文采,总之一封信写的那叫一个文采横溢, 花团锦簇。

    他娘的,冯恺是大老粗好不好,写的这般文采飞扬算哪般鸟事对牛弹琴咋滴。

    看这种纯粹的文言文,大致的意思冯恺懂,但是要说完全理解那几乎可不能。

    所以在参赞充当翻译之后,冯恺也算拟清了意思。

    首先,南京朝廷对于冯恺炸死张献忠的大功做出肯定, 又对武锐军战败李自成之功, 抒发无尽赞誉,言明冯恺乃是大明立国三百年第一良将,功绩甚至还在大宋岳武穆之上。

    李自成逃了,南京朝廷表示遗憾,不过尽管冯恺没能诛杀李自成为先帝报仇雪恨,但驱逐建奴,夺回宗庙之功,已然可昭日月。

    这封书信的核心意思就两样。

    第一,对冯恺的功劳予以肯定并大加赞赏,引用了七八个古之名将来衬托冯恺的功劳足以彪炳千古,值此国难当头,社稷倾颓之际,冯恺就是上天降下来挽救大明江山的武曲星。

    第二,冯恺身为大明之臣,理应派兵迎接弘光帝入北京,朝廷为酬其功,奏请皇帝, 当封冯恺为王

    全文只字未提光统帝,甚至连蜀王两个字都没有,冯恺都不得不赞叹,这么夸他,是怎么才能让蜀王彻底消失的。

    不过对南京朝堂诸公这份睁眼说瞎话的本事,冯恺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当真是不服不行。

    “五弟怎么看”冯恺将圣旨扔在一边笑问道。

    这次徐老五也没随军,说实话,徐鹏的军事水平真没有多高,他能成为参赞部部长,完全是因为是冯恺的把兄弟,不过华夏本身就是人脉关系社会,无才之人窃居高位者比比皆是,算不上什么稀奇事。

    参赞部也没有张良,刘伯温一类的军事谋划天才,或许也是因为历练不足的缘故,所以和将军们一样,都需要独当一面,先好好磨砺一番,再看看谁是沙子, 谁是金子。

    不过徐鹏军事策划能力一般,内政处理能力却也不俗, 差不多相当于萧何一样的角色, 因此留在京城处理内政、后勤诸事才算人尽其才。

    “无非是拉拢分化罢了。”徐老五笑了笑道:“咱们武锐军一出川就席卷了半个天下,连凶狠强悍的建奴都望风而逃,南京诸公也不是傻子,他们心里面很清楚一旦我军南下,必然是摧枯拉朽,那么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大明两京,南都官员虽然不乏以此为跳板最终去了北京位极人臣的,但是更多的还是尸位素餐,混吃等死的养老之官。

    北京陷落,崇祯天子罹难,北京朝堂大臣十不存一,这南京城里坐冷板凳的官员犹如枯木逢春,自然是卯足了劲争权夺利。

    只可惜好景不长,他们还在幻想着和建奴划江而治,而我军已然杀进了北京。

    北京乃宗庙之所在,法统之根本,二哥你扶蜀王上位,自然会迎立蜀王于紫禁城登基,南都官员岂能不慌

    但是不管怎么说弘光帝都要比蜀王继位名正言顺的多,这也是南都自认为的唯一优势。

    另外,南都众臣虽然位高权重,可内部苟且,外又受制于武将,如此岂能甘心

    那么为了自身权势荣华,南都众臣自然会想方设法破局,而破局的关键就是二哥你。

    只要二哥能够顺了南都官员的意,他们不但能借二哥之威压制江北四镇,还能继续保有现在的权势,至于坐在皇位上的是谁并不重要,左右都是傀儡罢了。

    甚至于二哥就算自己称帝,小弟都敢说这南都众臣十之七八都会纳头便拜,这个时候大明国祚能否延续对于他们而言已经不重要了,自身的荣辱才是最关键的。”

    冯恺笑道:“那么依五弟的意思若何”

    徐鹏大笑道:“大明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这群南都官员深受国恩,却无丝毫报效之心,当真是大明之悲,若以小弟的意思,当尽诛之,以谢天下”

    “五弟,这胸中戾气不小啊。”

    徐鹏讪讪道:“有感而发罢了。”

    冯恺点头道:“五弟说的不错”脑海中浮现出清兵抵达南京城下时候,那些南都官员奉迎新主的丑陋嘴脸,这心里就忍不住阵阵作呕。

    希望武锐军抵达金陵城的时候,这群垃圾还能笑的出来。

    转眼又是一月。

    武锐征东军已然抵达山海关征南军兵不血刃拿下整个山东,明山东总兵刘泽清降。

    左部原本拥兵二十万,不过自左良玉死后,其子左梦庚压制不住军中的骄兵悍将,左部分崩离析,没有野心的部将有的躲入山中当起了山大王,还有的更干脆直接解甲归田,超过十万众则学李定国和李自成,选择离开华夏去征讨万方。

    谁都知道大明天下乱了这么多年,也真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不管是强势入关的满清还是如同大星一般当空的武锐军都已然具备了囊括江山的实力。

    如今建奴已然仓皇败逃,武锐军主力已然向东而去,很显然说明一个问题,冯恺要将为祸大明数十年之久的建奴斩尽杀绝

    然而武锐军南下军队只有区区一万出头,而且大部分还是不利于攻城的骑兵

    建奴以骑兵为主,对付骑兵自然是骑兵最佳,而南方则以重城为凭,骑兵如何攻城略地

    冯恺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这说明什么

    说明冯恺早就认定大明天下已经是其囊中之物,派遣一万三千兵马南下,都算是给左部乃至江北四镇面子了。

    这天下对于冯恺对于武锐军而言,已然可以传檄而定

    开城投降这新朝还是用人之际,自然不会做杀鸡取卵的蠢事,顽抗到底无非是为大明陪葬罢了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明末:帝国崛起》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明末:帝国崛起》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明末:帝国崛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明末:帝国崛起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