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大明第一臣 > 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开了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开了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听到了李善长的话,刘伯温沉吟了,他给朱元璋的建议就有少树敌这一条,如何才能少树敌,自然是不冒头,到了朱升那里,就是缓称王,张希孟也有类似的建议。

    他们可以说是一派意见,都主张闷声发大财。

    可是李善长似乎更有想法,他希望朱元璋能更上一层楼。

    “李参议,如今局势晦暗不明,上位虽然占据江表之地,但是环顾四境,皆是强敌,如果贸然称王,只怕会招来四方围攻,称国公的话,和大元帅又似乎没有多大的区别啊”

    李善长渐渐凝重起来。

    “我并非多事,也不是贪图什么从龙劝进之功。只是有句话,叫做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伯温兄,你也是在官府做过官的,就拿当下来说,前些时候,和宣城的几个商贾签了采买文房四宝的约书,落款的名目,你说我该怎么写”

    刘伯温稍微一怔,“似乎该写大元帅府”

    “那年份呢”

    “这个用至正十五年”

    李善长点头,“没错,却是要怎么写。可一旦这么写了,岂不是成了元廷的大元帅府伯温兄,你说该怎么办是好”

    刘伯温一怔,还真是这么回事。

    随着地盘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一道政令下去,就要面对几百万人,以什么名目号令这么多人,确实不是简单的事情。

    就像李善长举的这个例子,虽然朱元璋没有向元朝称臣,但是写了大元帅府,用了至正年号,那就是暗戳戳在说老朱是大元的臣子。

    如果不用至正,用龙凤年号,也是一样的道理。

    “张士诚尚且敢建周国,称诚王,徐寿辉也称皇帝,刘福通拥立小明王为帝如果上位不能称王称帝,我们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都会吃亏的。伯温兄博学多识,见解高妙,你看看该怎么办”

    刘伯温皱紧了眉头,低调有低调的好处。可低调久了,也不免尴尬,你总想着扮猪吃老虎,万一让人家真给领猪圈里,貌似也情有可原。

    “伯温兄,我建议上位称王,就算不称王,称国公也好,其实我想要的不过是前两个字罢了。”

    刘伯温陷入了思忖,要说起来,李善长的想法也不能算错。

    朱元璋高升一步,对外名正言顺,对内又能妥善安排文武官制,确定属臣,大家伙地位明确,也有了斗志。

    总之,好处和坏处都显而易见。

    “李参议,下官愚钝,这种大事还真一时想不明白。”

    李善长略一怔,随即笑道:“好啊,我也就是这么一说,回头你跟张经历说一声,等有空了,我们一起跟上位讲,好歹商量出一个妥当的办法来。”

    刘伯温点头,而后匆匆离去。

    李善长看着他的背影,微微一笑,张希孟果然才华在自己之上,也深受朱元璋信任,这都是他比不上的。

    但是李善长也不是没有半点优势可言随着老朱势力的扩大,手下的旧官僚越来越多。

    进了金陵之后,杨宪,夏煜归附了朱元璋,前面还有汪广洋,随后又添了范祖干、叶仪、许元等人。

    如果再把刘伯温推荐的宋濂、叶琛、章溢也算上,在朱元璋手下,已经形成了一股相当庞大的文官力量。

    别看给那些武将相比,他们不显山不露水,十足低调。

    但是他们的想法都差不多,毕竟是在元廷混过的,也习惯了儒家思维。

    相比之下,张希孟这边,倒是没什么优势可言。

    说不定有朝一日,老李能彻底压过张希孟也不一样。

    “经历,我以为李参议所讲也的确是个问题,我们这边有诸多政策,如果说不清楚,确实会有麻烦。再有如今加起来也有十几个府,几百万人,确乎应该想办法号令部下,只是不要惹来四方围攻就好。”

    张希孟一笑,“照这么说,就要先自称国公了伯温先生以为哪个比较合适”

    刘伯温苦笑,“上位身在江南,能用的无非是楚国公、越国公和吴国公楚地主要在天完治下,越国在方国珍那边,且太过偏僻,上位下一步最好就是自称吴国公。以吴国名号,统御地方。”

    张希孟没有说什么,历史上老朱的确在攻陷了金陵之后,不久就自称吴国公倒是老朱称王比较晚,直到击败了陈友谅,奠定了南方大区王者地位之后,才称吴王的。

    但是这里面还有个问题。

    “伯温先生,就算主公称吴国公,但是纪年要用哪个”

    刘伯温无奈苦笑,“如果用至正,就是大元的吴国公,用龙凤,就是韩宋的吴国公,事情还是那样,没有什么改变我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到办法”

    刘伯温沉吟了半晌,突然道:“经历,你看这样可以不,是否能暂时称臣元廷”

    “什么”张希孟勃然大怒,“伯温先生,你在说什么”

    刘伯温无奈道:“张经历,我以为暂时称臣元廷,积蓄实力,而后挥师北伐,也没什么不妥,大丈夫能屈能伸,也是情理之中”

    “不”

    张希孟断然拦住刘伯温。

    “伯温先生,你可知朱家军何以能走到今天”

    “这个自然是上位英明,经历睿智,诸将用命”

    “不”张希孟长叹一声,“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坚持。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是我们的主张,均分田亩,救济斯民也是我们的主张。这是我朱家军的底线,如果投降了元廷,日后还怎么号令天下,驱逐胡虏”

    刘伯温再度语塞,竟无言以对。

    其实后世有关朱元璋的误解,不在少数比如说朱元璋是小明王的臣子,后来小明王死了,自然而然就是老朱弑君,有些影视作品,还煞有介事演绎了一番。

    可史书上明确记载,朱元璋没有接受韩宋的官职,只是使用龙凤年号,号令部下而已。

    当然了,你说用了年号,就可以算作臣子,也勉强说得过去。

    但是朱元璋和元廷之间,却是清清白白的。

    当然按照实录说法,在至正二十二年冬十二月,元廷遣尚书张昶航海至庆元,授老朱江西行省平章政事。

    这总是朱元璋接受元廷诏安的铁证吧

    都接受了官职,还不是元廷的人

    果然,你朱元璋就是个首鼠两端的小人,抗元主力是刘福通,朱元璋就是个跳出来摘桃子的伪君子

    什么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也是朱元璋的欺人之谈

    先别忙,再看看实录是怎么写的,“冬十二月,元遣尚书张昶航海至庆元,授太祖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不受”

    瞧见没有,这句话后面明明白白有两个字,不受

    老朱根本没接受元廷的封官。

    至于朱元璋跟李察罕和王保保有书信往来,那是当时有传言,说他们是汉人,却甘心为元廷效力,老朱是打算策反他们。

    再有其他的说法,无非就是争天下的尔虞我诈罢了。

    总体而言,老朱的抗元态度,是毋庸怀疑的。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也不是空话。

    像这种称臣元廷的话,朱元璋那里是万万通不过的,更何况还有张希孟在。

    刘伯温也是一时昏了头,他连忙道:“是我一时糊涂了,如何能向元廷称臣不行的无论如何也不行那,那就用韩宋的年号”

    任凭刘伯温如何聪明睿智,他也是陷在了二选一的困境,走不出来了。

    张希孟突然一笑,“伯温先生,你那个好友欧阳苏,他是丹徒人吧”

    “对,没错”

    “你知道丹徒有什么名胜”

    刘伯温立刻道:“要说丹徒的名胜,那可不少,芙蓉楼,北固山,对了,还有宗泽的墓我为元臣,本是无脸去见他老人家的,只是在墓前路过,见损坏严重,心中感伤,虽有如此忠良,却终不能保住大宋江山”

    刘伯温低下了头,神情落寞,他们这些人,似乎真的没脸提宗泽、岳飞、文天祥这些人了

    “伯温先生,你看若是主公去祭奠宗泽,宣布晋位吴国公,会是如何”

    “这,这是要做赵宋的吴国公”

    “错”张希孟又断然道:“赵宋无德,对不起英烈先贤主公为中华英雄,自然是承袭华夏道统,升任吴国公,自领一方”

    刘伯温猛然吸了口冷气,这句话可不简单,等于一下子打开了格局。

    朱元璋的难题在于不称王,不称帝,跟其他势力打交道就吃亏,就没法名正言顺,治理麾下疆域。

    可称王称帝,又违背了缓称王的基本战略。

    进退维谷,这才逼得刘伯温想出了先向元廷称臣的馊主意。

    可是张希孟跳出了这个圈子,既然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那前往镇江,祭祀宗泽,重申大义,晋位吴国公,貌似不但顺理成章,还更加名正言顺

    明明都没路了,张希孟愣是走出了新路。

    格局,什么叫格局啊

    刘伯温对张希孟瞬间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敬意。

    这个年轻人,确实是高

    又过了两天,张希孟和李善长碰在了一起,老李自以为张希孟已经没得选择,可是聊了两句之后,当听到张希孟的方案,李善长顿时又瞠目结舌,进而无言以对。两个人去见朱元璋,从头到尾,都是听张希孟阐发理由,讲述种种好处。

    老朱听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

    “咱就知道,张先生足智多谋那从今往后,咱们用华夏纪年喽”

    张希孟道:“暂时或许还不行不过可以用华夏吴国纪年,主公自称吴国公就是了。”

    “华夏吴国”

    老朱仰天大笑:“好啊真好咱记得他刘福通打出的旗号是重开大宋之天,对吧咱们这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孰高孰低,孰优孰劣李先生,你也说说啊”

    李善长能说什么

    “上位英明,经历睿智”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大明第一臣》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大明第一臣》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大明第一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