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 > 068【国事】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068【国事】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当

    “当当当当”

    竹林之中。

    朱之瑜手持长剑,费如鹤提着大刀,前者剑术精妙,后者势沉力猛,两人打得难分难解。

    赵瀚在旁边喝彩助兴。

    “当”

    费如鹤一刀劈出,直接把朱之瑜的长剑打飞。

    捡起佩剑,朱之瑜心疼无比,剑刃已有好几道缺口,不由感慨道:“你这身力气,不去做将军可惜了。”

    费如鹤说:“我也想考武举,就是读不进去书,听说考武进士也要有学问。”

    朱之瑜道:“有了去年那档子事,武举会试的时候,文章已不那么重要,你大可放心去考便是。”

    费如鹤挠挠头:“去年发生何事我怎么不知道。”

    赵瀚是定期看塘报的,解释说:“去年武举会试,有人能舞百斤大刀,堪称当世之猛士。可此人却落榜了,皇帝震怒,主考官和监试官全部下狱,兵部共有二十二人被革职。”

    “还能有这种事”费如鹤目瞪口呆。

    崇祯的权谋手段,并不输给政键专家,许多决策都是有意图的。

    罢免兵部二十二人,正好可以换批新的。

    并趁此机会,宣布设武科殿试,由皇帝亲自监考。今后所有的武进士,都将属于天子门生,崇祯想要直接掌控武官。

    朱之瑜看了赵瀚一眼,好奇道:“濯尘怎知此消息”

    “看塘报啊。”赵瀚笑道。

    “倒是个好法子,”朱之瑜说道,“我已许久未看塘报,武举之事,还是听兄长所说。”

    朱之瑜的大哥,实在考不上举人,就跑去做了武进士。

    朱之瑜自己,同样能提剑砍人。

    历史上,崇祯十一年,他以贡生的身份,举文武全才第一,受到礼部的特别征召。

    后来的南明小朝廷,三次征召其做官,朱之瑜都不答应,不愿卷入党争的旋涡。

    但他毅然加入抗清队伍,以年迈之躯,七赴日本,六下安南,为义军筹措经费,为大明争取外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六十一岁还亲自上阵杀敌。

    最终,兵败流亡日本,几乎受到国师待遇。

    他的学问,在日本形成“水户学”,“水户学”又催生“维新派”,间接影响了日本明治维新。

    从某个角度来说,朱之瑜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导师

    听说武举不再看重笔试,费如鹤颇为心动,问道:“如今皇帝最看重哪样本事”

    “韬略,骑射。”朱之瑜回答。

    费如鹤惊道:“糟糕,我不会骑马,也不会射箭。明日便拜访名师,须把射箭先学会再说”

    这货说完就跑,竹林里只剩赵瀚和朱之瑜。

    大同社结构松散,赵瀚也没有别的要求,只让社员做三件事

    第一,接受“格位之论”,不接受的就滚蛋。

    第二,研究理学典籍,初一、十五聚会,分享各自的读书心得。

    第三,每天一起练习武艺和兵法。

    结果很糟糕,仅坚持了几天,就没人再来竹林练武。

    只有赵瀚、费如鹤、朱之瑜,他们早就有练武的习惯,哪天不练反而感觉不利索。

    赵瀚的长枪已换了一把,正儿八经找铁匠打造的。

    一枪扎在地上,赵瀚盘腿坐下说:“楚屿兄,你对西北流贼如何看”

    朱之瑜收剑回鞘,说道:“我经历过浙江大灾,到易子而食的程度,百姓都还没有举事造反。只因熬过那一阵,来年就有活下去的希望。可想而知,陕西百姓,已经不做来年之想了。若不反,来年必死无疑。”

    “你觉得流贼能灭吗”赵瀚又问。

    朱之瑜摇头说:“百姓者,分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神。其心既变,川决山崩。欲平西北之乱,非兵事可定,那得让百姓吃上饭啊”

    赵瀚再问:“君以为,如何能让百姓吃上饭”

    朱之瑜仔细思考道:

    “其一,推行教化,振作道德精神。不是那虚伪道德,而是真正的道德。”

    “其二,整顿吏治,清理贪腐之风,拔除昏庸之治。如今的官场,有两大弊病。一是贪,二是庸。朝堂内外,又贪又庸,治理的本事没有,捞钱的本事十足。”

    “其三,正本清源,倡导实学。天下士子,不可空谈,阳明心学已堕入禅道,朱子理学亦面目全非。我认为,道是日用,于国于民有利才是道,于国于民无益便是邪道这几日我看朱子,又有大体会,许多道理已说得很明白”

    赵瀚又问:“这三条,哪一条能做到”

    朱之瑜黯然:“都不能,大明已积重难返。”

    赵瀚追问:“若朝廷征召你做官,你愿意奉诏入仕吗”

    “不愿意。”

    朱之瑜不假思索道:“我若做县令,第一年就行逮捕事。到第三年,百姓诵德,上官称誉。尔后,必获大罪,身家不保我若留在中枢,做了科道言官,怕是两三个月就要下狱”

    “哈哈哈哈,”赵瀚忍不住大笑,“君真个有自知之明也。”

    朱之瑜叹息说:“党争不止,国无宁日。我大哥一介武官,都曾卷入党争,被罢免好几年。文臣但凡想做事的,又怎能独善其身”

    赵瀚问道:“圣君临朝,不是没有党争了吗”

    “呵呵。”

    朱之瑜感到好笑,甚至都不愿多做解释。

    此时的朝堂,六大派正在围攻光明顶啊呸,拿错剧本了。首辅周廷儒,正在联合东林党,集体围攻次辅温体仁。

    温阁老说:“老子要打一百个”

    于是再过半年,东林党就要人仰马翻,首辅周廷儒被迫辞职,温体仁高高兴兴继任首辅。

    没有党争,只有政斗。

    这种情况入朝做官,要么啥都别干,要么加入政斗,要么尽忠职守,被搞得里外不是人。

    谁干正事,谁就死得快

    愿意干正事的,不论其能力优劣,不论其私德好坏,都是响当当的好汉子。

    朱之瑜突然回过神来,我跟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扯这些国家大事作甚

    可是赵瀚的言行,又总让人忽略他的年龄。

    赵瀚继续问道:“既然这三条都不能重整朝纲,大明岂不是没救了”

    朱之瑜沉默无言,他真的看不到希望。

    在他眼中,大明早已得了绝症,只看还能活多久而已。

    朱之瑜最精通的,不是理学和心学,也不是先秦古文,更不是诗词歌赋,他潜修了十多年史学以史为鉴,大明算什么鬼样子

    赵瀚说道:“我倒是觉得,大明的病根不在朝堂,而在于土地兼并太过。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如此情形,哪能收得上来赋税朝廷没钱,又哪里能做正事越是没钱,越要征敛。越是征敛,天下越乱。”

    朱之瑜颇为惊讶:“能有如此见解,堪称神童”

    赵瀚问道:“楚屿兄,你说天下田亩,若能收归国有,朝廷再分给百姓。这样会不会长治久安”

    朱之瑜笑道:“隋唐的均田制,便是用你说的法子,男子成年就可分配土地。初时确实有效,到高宗时已不行。武周打击望族,稍微有所恢复,到玄宗时又彻底败坏。你觉得节度使怎么来的朝廷没钱用兵,令地方自决而已。天下哪有长治久安的田亩制度”

    赵瀚笑了笑,搞均田确实不行,人口一多就陷入崩溃。

    毕竟,天下土地就那么些。一千亩地,以前只十个人分,然后一百个人分,最后一千个人分。分得过来吗

    21世纪的中国,是靠工业化来解决土地饱和问题。

    不能生搬硬套到明末。

    甚至红色思想,也不能生搬硬套。因为马克思教导我们,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在17世纪强行搞红色,那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

    应该实事求是,理论结合国情。

    赵瀚最后问道:“我等士子,就坐视社稷崩溃吗”

    “除此之外,又能做什么”朱之瑜好笑道,“做官救不了大明,难道造反建立新朝”

    赵瀚没说话。

    朱之瑜见赵瀚不对劲,猛然惊道:“你欲行黄巾、绿林之事”

    “我可没说,楚屿兄别吓我。”赵瀚立即否认。

    这个人不好忽悠,思路太清晰了。

    而均田地的口号又太过激进,除非江南大乱,否则别想说服这种大族子弟

    就在尴尬之时,费纯突然跑来:“哥哥,鹅湖旬刊第一期,总算是卖完了。你猜哪些人买得最多”

    “哪些”赵瀚懒得去猜。

    费纯笑道:“外地客商,他们有钱得很,等货装船的时候又没事做。许多商贾还催我,让赶快刊出第二期,他们还等着读射雕英雄传呢。”

    赵瀚顿时高兴道:“提价,加印。第一期只印五百本,售价还低得很,倒赔了十多两银子。第二期就印八百本,售价直接翻倍,否则咱们的老底儿都得赔光。”

    “翻倍也亏钱啊,涨价再狠点。”费纯提议道。

    “慢慢来,愿者上钩。”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朕的爱妃只想吃瓜》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朕的爱妃只想吃瓜》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朕的爱妃只想吃瓜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