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 > 096【立信立威】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096【立信立威】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全镇的户口册,已摆在赵瀚面前。

    数据做得非常详细,除了个别自耕农、小地主之外,其他佃户都不敢隐匿信息。

    是的,黄家镇还有自耕农和小地主

    都是近几十年内,从三黄、李家分出去的族人。他们也恨三黄和李氏,如果遇到天灾,很容易被大地主侵占田产。

    全镇有517户,共计丁口3645人,其中男丁2029人、女口1616人。

    以上数据,12岁以下孩童未统计,因为古代非常容易夭折。赵瀚下令,专门给12岁以下孩童另立副册。

    同时,大族留下家奴,也暂未进行统计,赵瀚另有安排。

    若把全部人口算上,应该能超过4000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男女比例非常离谱,黄家镇肯定有杀害女婴的传统,并且有大量光棍儿存在。

    另外,老年人口比例很低,全镇平均年龄为3126岁12岁以下孩童不统计。

    医疗卫生水平差,并不是主要原因。

    纯粹是种的粮食不够吃,一旦遇到歉收,就有老人主动自杀。特别是老妇人

    “公子,田分好了。”陈茂生捧着鱼鳞册进来。

    赵瀚手里,包括山地在内,约掌握000亩土地。

    江大山、李正等主动立功者,每户分得20亩地;

    黄老实等交投名状者,每户分得19亩地;

    第一批起事者,每户分得亩地;

    第二批起事者,每户分得16亩地;

    第三批起事者,每户分得15亩地;

    从头到尾看戏的顺民,每户分得5亩地。

    当然,以上只是粗略规定。若有人分到下等田,赵瀚会酌情多给,尽量以公平为前提。

    一共分了0000亩左右。

    “没出乱子吧”赵瀚问道。

    陈茂生说:“闹了几场,还有人打架,都被铁牛带人制止了。”

    黄家镇最大的地主赵子曰先生,收起户籍册和土地册,面带笑容道:“召集全体农户,后天早上来黄家祖宅大门外开会。对了,告诉他们,不管大人小孩,来了就能白领粮食”

    此时春耕已经结束,赵瀚在分田的时候,尽量谁佃耕的土地就分给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利益纠纷。

    天光微亮,算上孩童在内,约有四千人左右,陆续来到黄家祖宅外。

    大门开启。

    赵瀚跨步而出,身后是庞春来、张铁牛、陈茂生、江大山、黄幺、黄顺、李正、江良、刘柱、小红、小翠等人。

    扫视众人,赵瀚朗声说道:“我知道,你们都是来领粮的,不晓得开会是啥子东西。”

    “哈哈哈哈。”

    一些农户笑起来,更多农户则是满脸期待。

    “我也不让你们久等,”赵瀚对陈茂生说,“开始放粮,每个大人12岁以上五斗米,小孩减半。按登记的户册来分”

    “赵老爷”突然有人喊。

    赵瀚问道:“怎么了”

    那人吞吞吐吐道:“我我要登记户册。”

    “立即给他登记户籍,”赵瀚也不责罚此人,而且语气和蔼道,“谁还没造户册的,都可以来登记,按户口领粮食,大人五斗米,小孩子减半。”

    此话一出,突然跑来二十一户村民,全是自耕农和小地主。

    他们跟被灭门的大户关系较近,不是感情关系,而是血缘关系,被分家出去不超过五十年。

    登记完毕,赵瀚开始放粮。

    说好的每人五斗,就是五斗,而且没有用小斗。

    黄遵道虽然银子不多,屯的粮食却多,这玩意儿才是农村硬通货

    另外几个大户同样如此,黄二爷家甚至只有300多两银子,粮食却屯了好几千石有些都发霉发黑了,也不愿拿出来分给穷人。

    赵瀚这次分发的,就全部属于陈粮,继续储存只能烂掉。

    只见一个又一个农户,被点名之后过去领粮。虽然都是些陈粮,却足够他们高兴,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还没领粮的农户,都翘首期盼,生怕赵老爷中途反悔。

    一直放粮到接近中午,总算所有人都分到粮食。

    “菩萨保佑赵老爷”

    突然有农户下跪,带着哭声高喊。

    犹如病毒传播,一个传染一个,转眼间四千余人全部跪倒。

    赵瀚也懒得制止他们下跪,他已经想明白了,喊一万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

    分粮就是实事,无非三个目的:

    第一,处理即将烂掉的陈粮。

    第二,清查户籍人口,让没有登记的农民,为了分粮自己冒出来。

    第三,立信。赵老爷说话算话,说分粮就分粮,说五斗就五斗,而且不用小斗。

    只有确立了信用,接下来的开会内容,才会有人真正服从。

    “还有谁没分到粮食”赵瀚问道。

    无人说话。

    “那好,”赵瀚笑道,“我宣布第二件事,黄家镇今后改名武兴镇。由我担任镇长,陈茂生担任副镇长。武兴镇,下辖四个村,每村设村长一人。”

    “第三件事,天启年之后,官府增加的田赋,你们分到的土地都不用交,只按万历年间的田赋征收”

    “第四件事,不征辽饷”

    “第五件事,不征火耗”

    “第六件事,不征杂派”

    “第七件事,不征徭役”

    “第万亩地,按人头均摊佃租给你们。租子下调一成半,就是说,你们以前交一石租,今后只交八斗半”

    会场瞬间闹腾起来,农民对更改镇名无所谓,剩下的几件事却句句震撼人心。

    他们下意识的不敢相信,可想想赵瀚放粮的行为,不由自主的又都相信了。

    江大山、黄幺、黄顺、李正四人,他们都是有见识的聪明人,此刻又是兴奋又是恐惧。

    赵老爷要造反

    可他们已经杀了大户,上了贼船,再想下船很难。

    而且他们分了田地,也不愿再过老日子,只能跟着赵老爷一起拼命。

    赵瀚示意众人安静,笑着说:“第九件事,黄家宗祠,改为武兴镇私塾,由庞夫子担任山长。全镇十二岁以下孩童,不管男童女童,每天必须上课半日。不收你们的学费,中午还管一顿饭,饭钱由我来出十二岁以上,愿意读书的,也可以来旁听。不收学费,但不会管饭”

    农民们都没当回事,读书有个屁用,又没钱考秀才。而且,几岁的娃娃,可以帮家里干活,跑去读书岂不浪费

    突然,赵瀚说道:“七岁以上,十二岁以下,不管男童女童,谁要是不来上课,我就加田赋、涨租子”

    这话都把人听傻了,只有逼着农民做工的,哪有逼着孩子读书的

    可若不送孩子读书,就得加田赋、涨租子。

    赵瀚又说:“第十件事,你们之中,但凡是佃户,就算没有跟我做事,至少也分到了五亩地。既然分地了,那就得出力。每家每户,出一个青壮,我要编练勇团谁敢不来,我把田收回去”

    农户们都不说话,死寂一片。

    “押上来”

    赵瀚突然爆喝。

    从黄家祖宅,陆续押出七人。

    赵瀚指着黄三水说:“此人是谁,你们都清楚,也知道他都干了什么。我就不开公审大会了,铁牛,行刑”

    张铁牛抡起斧头,将嘴里塞布团的黄三水,当场砍得脑袋开花。

    赵瀚又指着两人说:“这两个人,带头抢杀地主黄遵明。黄遵明虽然是黄遵道的亲兄弟,但早就分家出来,他只是个小地主,干的坏事也不多。我已经再三申明,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胡乱杀人,却还有人敢抗命。铁牛,行刑”

    张铁牛抡起斧头,又把这两人砍死。

    他们的家人,今天也来领粮食了,顿时哭喊声震天响。

    其余农户,也战战兢兢,不敢把赵老爷当成好欺负的大善人。

    赵瀚又指着剩下的四人:“我挑选能写会算的,帮着一起清丈土地。这四人偷奸耍滑,把别人家的田往大里量,把自家的田往小里量,想蒙混过关多分一两亩。大夥说说,他们有没有罪”

    “有罪”

    “该杀”

    这种事情激起众怒,无数农民喊打喊杀。

    赵瀚说道:“此事虽然恶劣,但罪不至死。罚他们每人交出一亩地,充做私塾的学田。再让他们四人轮值,给私塾扫一年学堂”

    “好”

    农民们开始欢呼。

    放粮是立信。

    杀人是立威。

    赵瀚趁机喊道:“现在,每家出一个青壮,过来登记编练团勇。大家放心,不会占用农忙时间,不会耽误你们种粮食别糊弄我,四十五岁以上的不要,谁敢作假就等着被收田吧”

    农民们左顾右看,纠结之余,只得把家中青壮送出去。

    因为,赵瀚已经有了威信

    更重要的是,赵瀚手里掌握着土地,那才是一件大杀器。

    顷刻间,赵瀚有了五百多杂兵。

    五百多分了田地,只能跟着赵瀚走,而且一大半见过血的杂兵。

    殴杀地主,也算见血。

    赵瀚这种玩法,有点类似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土地国有,分给百姓。忙时耕种,闲时训练,战时打仗。

    唐代府兵制的崩溃,是由于土地虽然国有,分出去却收不回来,人死了都还占着地。而且豪门大族,暗中吞没国有土地,却又仗着特权不交税。

    长此以往,人口渐多,土地渐少。底层百姓,名义上可分土地,国家却无地可分,还要百姓交税和打仗。

    土地国有,分配万民,并非什么灵丹妙药,关键还是中间的执行力。

    执行力一完蛋,再好的政策也跟着完蛋。

    我去,蛋灵帝打赏盟主了,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朕的爱妃只想吃瓜》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朕的爱妃只想吃瓜》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朕的爱妃只想吃瓜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