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 > 353【历史课本】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353【历史课本】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大明朝廷虽然没钱,册封队伍却很庞大。

    因为南来之人,往往拖家带口。他们不仅到南京册封吴王,更是把全家都搬来南京

    姚明恭为了离开北京,贿赂薛国观三万两白银,并承诺在赵瀚那里为其美言,终于获得册封吴王的正使之职。

    姚明恭带着全家南下,家产只装了四船,浮财仅值万余两。

    算上他用于贿赂的银子,也就几万两财产而已,在大明高官当中着实显得清廉。

    这货的老家被张献忠占了,又不敢留在北京,只求举家定居于南京。

    dquo姓赵的还是不见咱rdquo太监杜勋问道。

    姚明恭叹息:dquo还是不见啊。南京士子请愿,希望赵瀚受封吴王,结果被他关了半个月。rdquo

    杜勋是册封队伍的副使,以前做过监军,后来又做尚膳监掌印,他能来南京是贿赂王承恩,用了六艘船来运送身家财产。

    杜勋焦躁道:dquo这贼厮,又不见咱们,又不抓咱们,他到底想要做甚打算rdquo

    dquo他没把朝廷放在眼里,也不把吴王爵位当回事,更视咱们这些天使为跳梁小丑。rdquo姚明恭倒是琢磨清楚了。

    杜勋问道:dquo你那位亲家熊文灿呢rdquo

    dquo他也只是在南京闲居。rdquo姚明恭颇为无奈。

    熊文灿满心以为,凭借自己跟赵瀚的dquo故交rdquo,肯定能够讨得一官半职。

    结果赵瀚公事公办,让熊文灿从吏员做起,把这位老兄气得想要吐血。他都一把年纪了,还能活多少年从小吏一步步爬起,混到死最多能做知府,死得早连知州都当不上。

    赵瀚经常破格启用大明旧臣或士子,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第一,政绩斐然。且政绩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主要看当地民生状况如何。

    第二,著书立说。比如吴应箕、张国维、方以智、茅元仪,分别在经济、水利、物理、军事方面有著作。

    第三,能力突出。张秉文已经做到安徽布政使,刘寰担任湖南省工商厅长。

    人家马士英自知名声不好,主动请求做小吏,态度积极良好,已经当了淳化镇镇长,下一次升迁妥妥的县官。

    熊文灿张口就要官,你他妈算老几啊

    杜勋又问:dquo听说张溥也在南京北走rdquo

    姚明恭不说话。

    姚明恭以前是杨嗣昌的人,现在是薛国观的人,跟张溥属于政治死敌。

    正使姚明恭、副使杜勋正在瞎着急,许作梅却脱掉大明官服,只穿儒衫就想去投靠赵瀚。

    许作梅是今年的新科进士,被选进行人司做官,无非就是传达皇命跑腿儿的。

    dquo河南儒士、新科进士徐作梅,求见顺天应民大都督rdquo许作梅趴伏在都督府前,屁股朝天,长跪不起,手里还拿着一封信件。

    卫兵提醒道:dquo这位相公,若是给都督写信,把信投在门口的信箱里便可。rdquo

    许作梅跪直了说:dquo这位将军,在下有大事相告,请求将军转呈书信。rdquo

    卫兵见他讲得煞有介事,于是不敢怠慢,便帮着把信转呈进去。

    片刻之后,卫兵又出来了,把信愤怒扔回,气呼呼说:dquo快滚你这酸儒,害我也吃了挂落rdquo

    许作梅依旧跪在那里,痛哭流涕道:dquo赵都督糊涂啊rdquo

    这厮眼见赵瀚不接受册封,于是放弃大明臣子的身份。还在信中详细介绍北京情况,劝进赵瀚称帝,然后誓师北伐,一举灭了大明江山。

    他居然想捞一个劝进之功

    历史上的许作梅,麻溜投靠李自成和多尔衮。而且,积极参与南北党争dashdash清初党争,是明末党争的延续,一直从顺治朝持续到康熙朝。

    满清入关第二年,南北党争就开始了,算是继承大明的优良遗产。

    到康熙朝更有意思,汉人党争、满人矛盾,两股争斗纠缠融合,把康麻子搞得焦头烂额。

    刚开始康熙还比较稚嫩,一口气杀了几十个。渐渐手段高明起来,利用党争清理满人权贵,等皇帝独揽大权之后,满汉官员全都吓得变成哈巴狗。

    在都督府门口哭泣一场,许作梅只能回到临时住所,重新穿上大明行人司的官服。

    翌日,他又脱掉官服,穿着儒衫跑去都督府下跪。

    还没等许作梅跪下,就看到几个小孩,背着书包从都督府侧门的巷子出来。

    dquo太子rdquo许作梅揉揉眼睛,有些不可置信。

    太子不是谁都能见到的,许作梅也只偶然看过一次。他不敢确认,连忙回去报信,姚明恭和杜勋得知情况,于是结伴跑去都督府蹲守。

    一直蹲到傍晚,那些小孩终于放学。

    杜勋惊道:dquo不止是太子,皇子和公主都在。rdquo

    姚明恭疑惑道:dquo赵瀚不软禁皇室,还把皇子皇女送去读书rdquo

    dquo要不要上去拜见rdquo杜勋问道。

    dquo不可,rdquo姚明恭惊骇道,dquo若是拆穿皇子皇女身份,我等恐会招来杀身之祸。想要活命,此事不可外传,两位切记rdquo

    许作梅和杜勋连连点头,他们若是不怕死,就不会千方百计来南京了。

    三人继续回去商量。

    姚明恭说:dquo赵瀚看来真不愿受封,这北京我也不回去了。咱们就各自散了吧,我手里还有些银子,或许能寻到营生过活。rdquo

    dquo散吧,散吧。rdquo杜勋也觉得没意思。

    杜勋带了六船财产南下,还从老家弄来个侄子。他打算就在南京安家,把侄子当儿子养,老老实实做生意延续香火。

    只有许作梅傻眼了,他手里没钱啊,在南京吃饭都成问题。

    两位大佬各自离队,跑去外城置办房产,并且还去官府落了户籍。

    剩下的人,爱去哪儿去哪儿。

    许作梅盘缠用尽,眼看着要饿肚子,只能摆摊写字抄书,最后在书坊找到个排字校对的工作。

    朝廷派来的册封队伍,就此自动散伙。

    heipheip

    都督府。

    dquo编撰华夏通史rdquo张溥惊道,dquo那可不好做,非得有几十上百人一起编撰不可。rdquo

    赵瀚摇头说:dquo并非通史,而是史学教材。而今南方的中学,还缺一门历史课。读史使人明智,士子怎么不学史呢rdquo

    张溥疑惑道:dquo历朝历代,史料浩如烟海,如何能让学童几年就学完这历史教材不好编啊。rdquo

    大明士子,蒙童时期就接触历史,但那属于提纲性的历史故事。

    脱蒙之后反而不读史书,只抱着四书五经研究。一个进士考出来,有可能还不知道王安石变法,真正研究历史的全部属于博学之士。

    张溥有很多思想观点,改革科举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他的改革科举,是摒弃时文考试范文,让士子认真学习儒家经典。同时,还要讲求学以致用,多多了解历史和杂学。

    赵瀚说道:dquo既是十多岁的孩童,自然不可能让他们通读史书。就拿唐朝来说,讲李渊如何起兵的,讲李世民如果夺位的,再讲一下武则天、李隆基便可。rdquo

    dquo贞观之治要讲,安史之乱要讲,其余皇帝就没什么可讲了。魏征这些名臣,可以捡几个出来说。还有就是李白、杜甫,通通归入唐代文学。rdquo

    dquo再从唐史当中,挑选军政内容。讲讲三省六部,讲讲租庸调,讲讲府兵制。食货志也不能漏掉,讲讲唐时的经济民生、百工百业。rdquo

    张溥有些明白了:dquo中学历史教材,就类似一份史学大纲,让学生对历朝历代知晓一个大概rdquo

    dquo对,正是如此,rdquo赵瀚笑着说,dquo所有中学毕业生,都要对历史有大概了解。至于深入研究,有志者自然会去学,今后的大学会设置文史科。rdquo

    张溥说道:dquo我要十个人。rdquo

    dquo好,十个名额,先生可自行招募。rdquo赵瀚当即答应。

    张溥这种名士大儒,确实才华横溢,也确实思想先进,但又没啥主政地方的经验。

    安排什么职务都不合适,干脆让他去编课本,有事忙起来才不会瞎蹦跶。

    至于头衔嘛,跟钱谦益一样,也直接封为翰林院硕士。

    赵瀚提醒说:dquo记住,编撰历史课本时,要贯彻一个理念。王朝兴灭,无非民心得势。百姓过得不好,皇帝即失民心。民心一失,天命便失。历代开国君主,不仅打仗厉害,也肯定宽以治民,如此才能获得民心,才能获得天命而开创新朝。rdquo

    张溥思虑道:dquo既如此,暴秦如何一统rdquo

    赵瀚笑道:dquo都说秦始皇残暴,六国君主就仁善待民吗秦国耕战,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虽然法令严苛,于民却并无大害,立功反而能得更多好处,自然官吏勤政、将士效死。秦朝二世而亡,是那一套耕战奖惩无法延续,六国统一了哪来的仗打而且,秦朝徭役过重,百姓无法休养生息。rdquo

    秦朝灭亡是多方面原因,赵瀚只不过定一个基调而已。

    相比起秦朝,赵瀚的农兵制也会逐渐取消。这是个缓慢过程,每年减少村镇农兵比例,让农民有更多空余时间做工赚钱。

    张溥领命编历史课本去了,没有这位复社领袖带头,其余士子能掀起什么风浪

    无非发发牢骚而已,赵瀚都懒得理会,更没有必要抓人下狱。

    动辄抓人,属于无能的体现。

    那些士子如果真敢越线,就不是坐牢那么简单,矿工套餐走起

    求月票。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朕的爱妃只想吃瓜》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朕的爱妃只想吃瓜》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朕的爱妃只想吃瓜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