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 > 381【国号、年号、内外制度】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381【国号、年号、内外制度】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南京。

    赵瀚面前摆着一摞手抄大同字典的书稿。

    钱谦益拱手说:“大同字典总共收字近万,比说文解字还多出二百余。”

    “昨晚我已翻看过了,各字的条目略显繁琐,可再行删改一二,”赵瀚没有再纠结大同字典,转而说,“今日把诸位学士请来,还有许多官员,是想把国号给定下。”

    “殿下既称吴王,国号可为大吴。”钱谦益道。

    一直在搞情报工作的徐颖,由于北方混乱不堪,山东还大疫不止,情报工作很难再继续深入。

    他暂时在南京做各地情报汇总,此刻说道:“无论南北,大同一词已深入人心,国号何不就定为大同”

    李邦华说:“殿下乃燕赵人士,国号亦可为大燕。”

    屋里举了好几十人,争来争去,整出好些国号,具体选哪个必须赵瀚定夺。

    赵瀚也纠结得很,问道:“国号中华如何”

    张溥抱拳道:“中华者,中国也。古往今来,王朝正朔,哪个不是中华,哪个不是中国中华,中国,华夏,九州,天下,诸词同义,不可为国号。不论新朝国号为何,皆可称华夏中国,皆可称九州中华,何必多此一举定国号为中华”

    “此言有理。”黄宗羲支持张采的说法。

    朱元璋的奉天讨元北伐檄文,里面大量出现中国、中华,甚至有“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之语。

    除非放眼全球,否则“中华”确实不适合做国号。

    赵瀚想了想,突然笑道:“不记名投票表决吧。”

    在大明朝廷做过官的人,对这玩意儿并不陌生,廷推就经常不记名投票选举。

    特别是选阁臣、尚书、总督的时候,廷推属于常规流程。如果无法当场得出结果,大臣们就会推举出主选和陪选,一般有两到三个候选人名单。

    接着便是举行扩大会议,让众臣不记名投票,还要写出自己的推选理由。

    但决策权在皇帝,投票结果只是参考意见。

    而且,皇帝害怕群臣结党,往往选用得票更少的那位。有时候,候选人名单不能让皇帝满意,还会重新让大臣们廷推候选人。

    当皇权与相权反复拉锯时,候选人就得廷推好几次。

    如果皇帝绕过大臣,直接任命某人,或者直接给出候选人。这是破坏规矩的行为,证明皇帝和大臣的关系非常恶劣。

    就拿崇祯来举例,只刚开始那两三年守规矩,剩下的时候一直在破坏规则。

    赵瀚让人分发公文纸,大概一刻钟过去,投票全部上交。

    “唱票吧。”赵瀚说。

    张岱负责验票,郑森负责计票,陈子升负责唱票:“大同25票,大赣11票,大和

    没一个票数过半的。

    赵瀚仔细观察字迹,顿时就笑起来。

    由于都用台阁体写字,读书人的笔迹无法辨认,这还真属于不记名投票啊。

    “罢了,便以大同为国号。”赵瀚能够猜得出来,徐颖、陈茂生、萧焕、左孝良这些人,应该都是给“大同”投票的。

    至于“大吴”的投票者,多半以江南士子为主。

    也多亏忽必烈开了头,国号都带个“大”字,大元、大明、大清、大顺,赵瀚国号“大同”居然显得很合群。

    赵瀚拍板决策之后,钱谦益立即奉承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此谓大元;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此谓大明;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大同即大和,国号大同,暗合乾道变化,当终大明以为国祚。殿下英明”

    赵瀚权当没听见这通马屁,继续说:“再定年号吧。”

    “国号既为大同,年号当为小康”张采立即说。

    柳如是微笑附和:“善哉。”

    李邦华、庞春来也跟着说:“年号当为小康。”

    徐颖、陈茂生、萧焕、左孝良等人,也一起说道:“小康是极好的”

    定国号时,众说纷纭。

    定年号时,大家的意见却出奇一致。

    “大同”和“小康”,同出礼记礼运篇。

    大同属于儒家的终极追求,小康属于儒家的次级追求。强行理解的话,前者是高级阶段,后者是初级阶段。

    而且,以“小康”为年号,是在把赵瀚无限抬高,跟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旦并列这六位的统治,才能被称为小康。

    国号大同,是终极追求。

    年号小康,是赵瀚的统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寓意很好,可惜赵瀚听来,却总感觉有那么一丝别扭。

    自明代以后,大家都喜欢用年号来代表皇帝。洪武大帝,永乐大帝,听起来多牛逼啊。

    可到了赵瀚这里,难道叫做小康大帝

    小康皇帝赵瀚,带着全国百姓一起致富奔小康吗

    眼见赵瀚似乎有点不高兴,众人都感到很难理解。这个年号多好,历朝皇帝都不敢用,而且一般皇帝还没资格用,这可是跟大禹并驾齐驱

    “咳咳”

    赵瀚咳嗽两声,说道:“尧舜禹汤,古之圣君也。吾何德何能,可与夏禹、商汤并列又何德何能,可与文武、周公比肩小康之年号,万万用不得。”

    钱谦益恍然大悟,连忙拍马屁:“小康者,着义考信,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殿下选贤用能、整纲立纪、泽被万民,如何不可称为小康还请殿下不要妄自菲薄,此民意使然”

    眼见众人还要再劝,赵瀚连忙说:“换一个年号”

    阮大铖混进编撰字典的队伍,今天也被请来议事,他说道:“康熙怎样”

    赵瀚呵斥:“换一个”

    赵瀚如此激烈反应,也让众人感到迷惑。

    康熙也很好啊,富庶兴盛之意,如今连年大灾,这个年号属于好兆头。

    “不如定为康宁”钱谦益说。

    张溥立即反对:“晋孝武帝年号宁康,魏书误作康宁,已不能再用。”

    钱谦益反驳说:“既是误作,为何不能再用今后再刊印魏书,把错误改过来便是”

    既然有争议,那就最好不用。

    庞春来说:“元泰如何”

    “可也”张溥点头。

    黄宗羲说:“在下提议,年号为兴治。”

    “我认为该用昭隆。”

    “永业也极好”

    “”

    赵瀚否定“小康”之后,年号顿时五花八门,比讨论国号时还混乱。

    见众人吵不出个结果,赵瀚一锤定音:“别再争了,年号民始。”

    瞬间全场安静,不再有任何异议。

    钱谦益、阮大铖之辈,甚至大呼圣明,疯狂拍赵瀚的马屁。

    民始没啥可说的,两个汉字的简单组合而已。但它对应“三原篇”,以年号来强调以民为本,也在揭示赵瀚是第一个应民皇帝。

    国号、年号,可以集思广益。

    内廷、后宫、宗室、外戚这些制度,钱谦益等人没资格参与讨论。

    “不设内廷吗”李邦华惊喜道。

    传统文官都欢喜,谁愿意被太监指手画脚啊

    同时又很担忧。

    庞春来非常含蓄的提醒道:“若无内廷,也不用太监,恐有宫闱之事。”

    这种事情在欧洲很常见,用基因检测方法,就能发现某些欧洲王室,似乎血脉有点不纯正。

    赵瀚说道:“有内廷,但不用太监,以女官充任,且内廷不得干预朝政。”

    用太监去压制文官,其实是愚蠢与无能的表现。

    朱棣就喜欢用太监办事,但他威望高,镇得住太监。既然如此,为啥要用太监正常使用文臣武将,也能镇得住啊

    换成其他皇帝,如果镇不住文臣,也肯定镇不住太监。强行使用太监,反而会导致文臣抱团,还不如直接分化文臣内部呢。

    陈茂生突然问:“内廷都用女官,这些女官能否嫁人”

    赵瀚解释道:“女官若想嫁人,可以选择退休。普通宫女,十六岁到十八岁进宫,二十五岁若无女官职务,必须强制退休离宫,回到民间挑选良人成婚。”

    “此仁政也”李邦华拍手赞道。

    赵瀚又说道:“充任宫女,必须考试,全凭自愿。内廷不得在民间强行征召宫女,后妃人选,同样不得强行征召。这些东西,我会写入宪法,包括内廷不得干政。”

    徐颖问道:“后宫制度也要改吗”

    赵瀚说道:“沿袭大明旧制,皇后之下,有妃嫔两级。但是,废除皇贵妃、贵妃,不得再设此妃号。”

    妃嫔数额,赵瀚没做限制,因为限制了也没用。

    今后哪个子孙当皇帝,想要多少女人,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强行规定数额,反而要出现问题,比如废掉某妃,给自己喜欢的女人腾位置。

    并且,限定嫔妃数额之后,还会加剧后宫的争斗,为了那几个位子而打起来。

    赵瀚只确定一个大概,剩下的具体内容,比如设定内廷机构、女官职务等等,交给礼部去办理便是。

    赵瀚说道:“宗室和外戚,我不养闲人。就算是皇子,长大成人之后,也得出宫自食其力。可以从军,可以做官,但都要考试。五服之内的宗室外戚,无论文武职务,最高只能做到三品,且不得主政一省。五服之外的宗室外戚,最高只能做到二品,同样不得主政一省。若为军职,四品以上,不得担任实权指挥。当然,海军除外。”

    有些卡文,求月票。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宋风 观云 团宠小公主,疯批暴君沉迷养崽 汉阙 谍战:红色掌柜 我在俄国当文豪 边军第一杂役 晋末芳华 复山河 天子宁有种 嫡子凶猛 黄巢挽天倾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朕的爱妃只想吃瓜》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朕的爱妃只想吃瓜》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朕的爱妃只想吃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朕的爱妃只想吃瓜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